第7章
- 大小諸證方論
- 傅山
- 4944字
- 2015-11-13 17:48:05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治尸厥方
又方
用蒼術(shù)三兩,水煎灌之,必吐。吐后即愈。蒼術(shù)陽(yáng)藥,善能祛風(fēng),故用之有奇效。
凡見鬼者用之,更有效。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瘧疾方用遇仙丹
生大黃(六兩) 檳榔(三兩) 三棱(三兩) 莪術(shù)(三兩) 黑丑(三兩) 白丑(三共為細(xì)末,水丸,櫻桃大。
如遇發(fā)日,清晨溫水化下三、四丸。〔藥〕行后以溫米飯補(bǔ)之。忌腥冷、蕎面等物。孕婦勿服。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痢疾方
此癥感濕熱而成,紅白相見,如血如膿,至危至極者。茍用涼藥止血,熱藥攻邪,俱非善治白芍(二兩) 當(dāng)歸(二兩) 枳殼(二錢) 檳榔(二錢) 甘草(二錢) 滑石(三錢) 卜子(一錢) 廣木香(一錢)水煎服,一、二劑收功。
此方妙在用歸、芍至二兩之多,則肝血有余,不去克脾土,自然大腸有傳送之功化。加之枳間,疾,痛與不痛,服之皆神效。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治痢疾方
又治痢方
當(dāng)歸(一兩) 黃芩(七錢) 蒼術(shù)(一錢) 濃樸(一錢) 陳皮(一錢) 大腹皮(一錢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血痢方
血痢腹痛者,火也。方用∶歸尾(一兩) 黃連(三錢) 枳殼(二錢) 白芍(一兩) 木香(二錢) 甘草(一錢) 卜子(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痢疾腹不痛方
〔凡痢〕腹不痛者,寒也。方用∶白芍(三錢) 當(dāng)歸(三錢) 卜子(一錢) 枳殼(一錢) 檳榔(一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前方治壯實(shí)之人,火邪挾濕乃爾也。〔此方治寒痢腹不痛者。〕更有內(nèi)傷勞倦、與中氣虛寒之人,脾不攝血而成血痢,當(dāng)用理中湯加木香、肉桂;或〔用〕補(bǔ)中益氣湯加熟地、炒黑干姜,治之而愈〔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大便不通方
〔此癥〕人以為大腸燥甚,誰(shuí)知〔是〕肺氣燥乎?〔蓋〕肺燥則清肅之氣不能下行于大腸,熟地(三兩) 元參(三兩) 升麻(三錢) 牛乳(一碗) 火麻仁(一錢)水二樽,煎六分,將牛乳同調(diào)服之。一、二劑,必大便矣。
此方不在潤(rùn)大腸,而在補(bǔ)腎、大補(bǔ)肺。夫大腸居于下流,最難獨(dú)治,必須從腎以潤(rùn)之,從肺以清之,啟其上竅,則下竅自然流動(dòng)通利,此下病而治上之一法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實(shí)癥大便不通方
大黃(五錢) 歸尾(一兩) 升麻(五分) 蜜(半樽) 水煎〔服〕此方大黃泄利,當(dāng)歸以潤(rùn)之,仍以為君,雖泄而不至十分猛烈,不至有亡陰之弊;況有升麻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虛癥大便不通方
凡久病之后,大便秘者,宜用此〔方〕熟地(一兩) 元參(一兩) 當(dāng)歸(一兩) 川芎(五錢) 火麻仁(一錢) 大黃(一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小便不通方
膀胱之氣化不行,即小便不通。是宜治膀胱而已矣,然而治法全不在膀胱也。方用∶人參(三錢) 蓮子(三錢) 茯苓(三錢) 車前子(一錢) 王不留(一錢) 肉桂(一此方妙在用人參、肉桂,蓋膀胱必得氣化而始出。氣化者何?必(乃)心包絡(luò)之氣也;既用參群藥;況車前子、王不留盡下泄之藥,服之而前陰有不利者乎?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治小便不通方
又方
七味地黃丸∶茯苓(二錢) 肉桂(一錢) 熟地(一兩) 山萸(四錢) 澤瀉(一錢) 丹皮(一錢) 山藥(一錢) 車前子(一錢) 水煎服此方妙在不去通小便,而專治腎水,腎中有水,而膀胱之氣自然行矣。〔蓋膀胱之開合,腎司其權(quán)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大小便不通方
方用∶油頭發(fā)燒灰研末,用三指一捻,入半樽熱水中。飲之立通。
又一方用∶蜜(一盅) 皮硝(一盅,兩) 大黃(一錢) 黃酒(一盅)煎至一處,溫服甚效。此一方最簡(jiǎn)。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火邪內(nèi)傷辨
此辨痢癥之血色也。如火邪之血,色必鮮紅,脈必洪緩,口必渴而飲冷水,小便必澀而赤濁喜飲后又附記“治痢神方”∶罌粟殼(七顆) 陳桔皮(七片) 烏梅(七個(gè))皆如常法,而甘草(七寸,炙其半) 生 姜(七片,煨其半)黑豆(四十九粒,炒其半)用井水一大碗,加小罐內(nèi),文武火熟煮而飲,一服痛止,再服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瀉奇方
有一日瀉五、六十行者,傾腸而出,完谷不化,糞門腫痛,如火之熱,茍無(wú)以救之,必致立亡,〔方〕宜截瀉湯∶薏仁(二兩) 澤瀉(二錢) 人參(三錢) 白芍(二兩) 車前子(一兩) 黃連(五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水瀉方
白術(shù)(一兩) 車前子(五錢) 水煎服此方補(bǔ)腎健脾,利水去濕,〔治泄〕神效。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又治火瀉方
火瀉,完谷不化,飲食下喉即出,晝夜有瀉數(shù)十次者,甚至有百次者,人皆知為熱也。
然而出也論其勢(shì)之急迫,似乎宜治其標(biāo);然治其標(biāo),不能使火之驟降,必須急補(bǔ)腎中之水,使火有可居之地,而后不至于上騰,方宜用∶熟地(三兩) 山萸(一兩) 甘草(一兩) 茯苓(一兩) 車前子(一兩) 白芍(三此方乃補(bǔ)腎之藥,非止瀉之藥;然而止瀉之妙,捷于桴鼓矣。神妙方。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又治久瀉方
此癥乃純是下清水,非言下利也。利無(wú)止法,豈瀉水亦無(wú)止法乎?故人患水瀉者,急宜止遏白術(shù)(五錢) 茯苓(三錢) 吳茱萸(五分) 棗仁(一錢) 車前子(一錢) 北五味(一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腰痛方
〔腰〕痛而不能俯者,濕氣也。方用∶柴胡(一錢) 澤瀉(一錢) 豬苓(一錢) 防己(二錢) 白芥子(一錢) 白術(shù)(五此方妙在入腎而去濕,不是入腎而補(bǔ)水。初痛者,一、二劑可以奏功;日久者,必多服為妙〔腰〕痛而不能直者,風(fēng)寒也。方用逍遙散加防己二錢,一劑可愈。若日久者,當(dāng)加杜仲一又丸方付(附)杜仲(一兩,鹽炒) 破故紙(五錢,鹽炒) 熟地(三兩) 白術(shù)(三兩) 胡桃仁(二錢) 共為末,蜜丸。
每日空心,白水送下一兩,服畢自愈。〔如未痊愈,再服一料可愈〕。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治腰痛方
又方
凡腰痛不止,腎經(jīng)之病,乃脾濕之故。〔方用〕白術(shù)(四兩) 薏仁(三兩) 芡實(shí)(二兩) 水六碗,煎一碗,一氣飲之。
此方治夢(mèng)遺之癥,亦神效。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背骨痛方
此癥乃腎水虛耗,不能上潤(rùn)于腦,則河車之路,干澀而難行,故作痛矣。方用∶黃 (一兩) 熟地(一兩) 白術(shù)(五錢) 山萸(四錢) 北五味(一錢) 茯苓(三此方補(bǔ)氣補(bǔ)水,去濕去風(fēng),潤(rùn)筋滋骨,何痛之不愈哉?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腰腿痛筋骨痛方
方用養(yǎng)血湯∶當(dāng)歸(一錢) 生地(一錢) 肉桂(一錢) 牛膝(一錢) 杜仲(一錢) 破故紙(一錢)桃仁(二個(gè)) 土茯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又腰痛至足亦痛方
黃 (八兩) 防風(fēng)(五錢) 薏仁(五兩) 杜仲(一兩) 車前子(三錢) 茯苓(五水十碗,煎二沸,取汁二碗,入酒內(nèi),一醉而愈。腰足痛,明系是腎虛而氣衰,更加之濕,茯苓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腿痛癥
〔此癥〕身不離床褥,傴僂之狀可掬,乃寒濕之氣侵之也。方用∶白術(shù)(五錢) 芡實(shí)(三錢) 茯苓(一兩) 肉桂(一錢) 萆 (一兩) 杜仲(三錢)日日服之,不必改方,久之自奏大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兩臂與肩膊痛方
此手經(jīng)之病,肝氣之郁也。方用∶當(dāng)歸(三兩) 白芍(三兩) 柴胡(五錢) 陳皮(五錢) 白芥子(三錢) 羌活(三錢) 半夏(三錢) 秦艽(三錢) 附子(一錢)水六碗,煎三沸,取汁,入黃酒內(nèi),服之。一醉而愈。
此方妙在用白芍為君,以平肝木,不來(lái)侮胃。而羌活、柴胡又去風(fēng),直走手經(jīng)之上;秦艽亦痰不留;更得附子無(wú)經(jīng)不達(dá),而其痛如失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腳氣方
今人以五苓散去濕,亦是正理;然不能上升而盡去其濕也。必須提其氣,而水可散也。
方用∶人參(三錢) 白術(shù)(三錢) 黃 (一兩) 防風(fēng)(一錢) 薏苡仁(五錢) 肉桂(一煎服此方乃去濕之圣藥。防風(fēng)用于黃 之中,已足提氣而去濕;又助之柴胡舒氣,則氣自升騰,氣效者乎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足弱方
此病不能步履,人以為腎水之虛,而不但此也,〔乃〕由于氣虛不能運(yùn)動(dòng)耳。方用補(bǔ)中益氣牛膝(三錢) 石斛(五錢) 黃 (一兩) 人參(三錢) 〔水煎服〕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手足痛方
手足,肝之分野。而人乃以為脾經(jīng)之熱,不知散肝木之郁結(jié),而手足之痛自去。方用“逍遙梔子(三錢) 半夏(二錢) 白芥子(二錢) 水煎服二劑則痛如失。蓋肝木作祟,則脾不敢當(dāng)其鋒,氣散于四肢,結(jié)而不伸,所以作楚。今平其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胸背手足頸項(xiàng)腰膝痛方
筋骨牽引,坐臥不得,時(shí)時(shí)走易不定,此是痰涎,伏在心膈上下變?yōu)樘怠;蛄钊祟^痛,夜間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風(fēng)寒濕合病治方
風(fēng)寒濕三氣,合而成疾,客于皮膚肌肉之間,或疼或麻木。
牛皮膠(二兩) 天南星(五錢,研) 生姜汁(共熬膏,攤貼。) 后用熱鞋底子熨之。
再加羌活、乳香、沒(méi)藥末,更妙。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諸痛方
手痛、足痛、心腹痛……,一身而眾處皆痛,將何以治?治肝為主。蓋肝氣一舒,諸痛自愈柴胡(一錢) 陳皮(一錢) 梔子(一錢) 白芍(五錢) 薏苡仁(五錢) 茯苓(五錢) 當(dāng)歸(此方逍遙散之變化也,舒肝而又去濕去火,治一經(jīng)而諸經(jīng)無(wú)不奏功矣。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手麻木方
此乃氣虛而寒濕中之,如其不治,三年后必中大風(fēng)。方用∶白術(shù)(五錢) 黃 (五錢) 防風(fēng)(五分) 陳皮(五分) 桂枝(五分) 甘草(一兩) 水煎服十指皆麻,并面目失色,此亦氣虛也。以補(bǔ)中益氣湯加木香、麥冬、香附、羌活、烏藥、防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手足麻木方
用四物湯加∶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陳皮 半夏 桂枝 柴胡 羌活 防風(fēng) 秦艽 牛膝 炙草 姜棗凡麻木是濕痰死血也,用四物湯加∶陳皮、半夏、茯苓、桃仁、紅花、白芥子、甘草,水煎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腿麻木沉重方
用導(dǎo)氣湯∶黃 (二錢) 甘草(一錢半) 青皮(一錢) 升麻(五分) 柴胡(五分) 五味子(三十粒) 歸甚效。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治腿麻木沉重方
又方
治兩手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臥。〔此〕乃熱傷元?dú)庖玻擞萌藚⒁鏆鉁萌藚ⅲㄒ诲X) 黃 (二錢) 甘草(一錢) 炙草(五分)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七分) 白芍(七分) 升 麻(五分) 姜(三片) 棗(二枚) 水煎熱服。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治腿麻木沉重方
又方
治渾身麻木不仁,及兩目羞明怕日,眼澀難開,視化昏花;睛痛亦治。方名神效黃 湯∶黃 (一錢) 陳皮(五分) 人參(八分) 白芍(一錢) 蔓荊子(二分) 炙甘草(四如有熱,加黃柏(三分)。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左脅痛方
左脅痛,肝經(jīng)受邪也。方用∶黃連(三錢,吳茱萸炒) 柴胡(一錢) 當(dāng)歸(一錢) 青皮(一錢) 桃仁(一錢,研) 枳殼(有痰加陳皮、半夏。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右脅痛方
右脅痛,邪入肺經(jīng)也。方用;片姜黃(二錢) 枳殼(二錢) 桂心(少許) 陳皮(五分) 半夏(五分) 炙草(五分) 水煎服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左右脅俱痛方
柴胡 川芎 白芍 青皮 龍膽草 枳殼 香附 當(dāng)歸 砂仁 甘草 姜水煎,入木香末三四分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兩脅走注痛方
兩脅走注痛而有聲者,痰也。二陳湯加∶枳殼 砂仁 木香 川芎 青皮 蒼術(shù) 香附 茴香 去甘草〔水煎服〕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脅痛身熱方
脅痛身熱者,勞也。用補(bǔ)中益氣湯加∶川芎 白芍 青皮 砂仁 枳殼 茴香 升麻 去黃 〔水煎服〕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咳嗽氣急方
咳嗽氣急,脈滑數(shù)者,痰結(jié)痛也。
栝蔞仁 枳殼 白芥子 青皮 茴香 水煎服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兩脅有塊
左脅有塊作痛,是死血也。右脅有塊作痛,是食積也。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伸屈,口而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二濁五淋辨
濁淋二癥,俱小便赤也。濁多虛,淋多實(shí),淋痛濁不痛為異耳。濁淋俱屬熱癥,大約屬濕痰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淋用五淋方
淡竹葉(一錢) 赤茯苓(一錢) 芥穗(一錢) 車前子(五錢) 燈心(一錢)〔水煎服〕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濁用清心蓮子飲
石蓮子(二錢半) 人參(二錢半) 黃 (二錢炙) 麥冬(錢五分) 黃芩(錢五分) 赤茯苓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關(guān)格方
怒氣傷肝,而肝氣沖于胃口之間,腎氣不得上行,肺氣不得下達(dá),而成此癥。以開郁為主,方用∶柴胡(一錢) 郁金(一錢) 茯苓(一錢) 蘇子(一錢) 白芥子(一錢) 白芍(三錢) 荊芥(又 方,用生半夏為末,水丸綠豆大,入鼻孔中,則必嚏噴不已,用水飲之立止。通治中風(fēng)不語(yǔ)及中惡、中鬼等癥俱妙。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胸結(jié)癥
此乃傷寒之變〔癥〕也。傷寒邪火正熾,不可急與飲食,飲食而成此癥者,急須用栝蔞一枚病患服之,不畏其虛乎!不知結(jié)胸之癥,是食在胸中,非大黃、枳殼、檳榔、濃樸所能祛逐,必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久病心痛方
心乃神明之君,一毫邪氣不可干犯,犯則立死。經(jīng)年累月而痛,邪犯心包絡(luò)也,但邪有寒熱蒼術(shù)(二錢) 白術(shù)(五錢) 當(dāng)歸(一兩) 肉桂(一錢) 良姜(一錢)〔水煎服〕此方治寒邪犯包絡(luò)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久病心痛方
又方
如熱邪犯包絡(luò),見水喜悅,手按之而轉(zhuǎn)痛也。方用∶白芍(一兩) 黑梔子(三錢) 當(dāng)歸(三錢) 生地(五錢) 陳皮(八分) 甘草(一錢) 水煎服寒熱二癥,皆責(zé)之于肝也。蓋肝屬木,心屬火,木衰不能生火,則包絡(luò)寒矣,是宜補(bǔ)肝而邪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胃氣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