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借錢有原則(1)
- 談錢不傷感情(財蜜eMook)
- 她理財
- 4152字
- 2015-11-26 14:30:57
借錢之前摸清界限
@螢火
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無論是借他人錢、還是借給他人錢,都會帶來一定的心理內耗。用于糾結的多了,自然用在正能量上的就少了。鑒于她理財的姐妹們要么是土豪要么正走在成為土豪的路上,借錢給他人的幾率比較大,本文來說說當別人找你借錢時發生的那些小糾結。以下觀點原版權屬于人生導師李中瑩先生,當然,現在已經成為我自己的一部分了。感謝!
問題一:他人找你借錢,并告訴你會如何用(比如用于資金周轉),實際卻沒那么用(比如拿來賭博),你還愿意借嗎?
想象一個情景:冬日寒風刺骨的早晨,一個老頭,頭發花白衣衫襤褸渾身發抖,說有重要的事情,請你給他5元錢,你愿意嗎?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愿意。老頭拿著錢,顫巍巍地走過白雪覆蓋的天橋,來到旁邊冒著熱氣的小吃店,用這5元錢吃了一碗熱騰騰的面,你開心嗎?大部分人會覺得開心,因為你幫助了他。換一種情景,老頭走過天橋,用你給的5元錢買了彩票,一把輸光了。這時候你有什么感覺?會不會后悔給他錢?或者有些許不爽?如果沒有,那恭喜你已經免疫了,請直接跳到問題二,有些許不爽的同學請往下看。
你給錢是為了他還是為了你?為了他。
你給他錢時,他答應你去做什么了嗎?沒有。
那你憑什么不爽?你給了他錢,而他做了他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你幫助了他,你為什么不爽?
你覺得不爽是因為你內在有一個預期,你認為他會拿錢去解決溫飽問題,而他卻拿錢買了彩票。當事情的進展不符合你內在預期時,你會不爽,所以請記?。旱谝?,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為了自己的需求做事,只不過有些事情可以兼顧別人的需求;第二,一個人即使為他人做了很多事,也沒有權利操控對方。你給對方錢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個有愛心的人,而對方沒有用錢做你認為應該做的事,你感到不爽,是因為你想操控對方卻失敗了。
誰來決定什么是重要的事情?你決定還是他決定?自然是對方決定。你能做的決定只是給不給他錢。
他沒有給你任何承諾去做什么事情,你為什么不爽?因為你沒有尊重自己的界限,你想證明自己是個可以幫助別人的人,但沒有尊重自己的界限,傷害了自己。
問題二:他承諾一個月后還錢,卻沒還,你會不會郁悶?
大部分人會郁悶。太不像話了,他明明承諾要還錢,但卻沒有還,怎么能說話不算數呢?沒有信譽,不講道德,太可氣了,巴拉巴拉……
什么是承諾?承諾是維持現象直到需要改變。僅此而已。
沒有人知道未來如何,5年前你喜歡的現在你不一定喜歡,對待同樣一件事,你現在的看法跟一個月后的看法可能是不同的。這個人也不能保證自己一個月前和一個月后對待借錢這件事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一個月前如果他不承諾可能你就不會借錢給他。他說一個月后還給你,你接受了并借錢給他,那他一個月后說不能還給你,你為什么不能接受?他怎么說是他的事,你怎么相信是你自己的事。他說了話,你做了一個決定,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偸前炎约旱臎Q定責任交給別人,你永遠不會開心。
有能力幫人是好事,是份幸福,但如果一方面幫助別人,一方面傷害自己,那是因為開始就沒有照顧自己,沒有足夠地愛自己,問題在于你不愛自己,而不在于對方如何。越是好人,越想不通這些事,生活會很辛苦。
如果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那么從中學到一些東西,把問題變成你可以做些什么事,讓自己以后會處理這些事。當你決定幫助別人,你需要清楚自己的界限。
問題三:如何找到自己的界限?
別人問你借多少錢,別人不還你都不會不舒服,這就是你自己的界限。
找到自己的界限,別人還開心,別人不還也不會不開心。
這也是那些成功人士對待借錢這件事的普遍觀點。
問題四:1.明白借錢的道理,但是親叔叔要借錢,非常親的叔叔,不借也不好,借了不舒服;2.家庭不太好,家里人借錢,總不能不借,借了又心里不舒服。3.爸爸賭博,那是爸爸,總得替他還賭債,但還了又不舒服。
親朋、家庭是一個系統,為了維護在這個系統的位置,一個人需要做一些事情。有時候是以金錢形式呈現。比如借錢給親叔叔,替爸爸還賭債等。有些人愿意犧牲自己來照顧系統,比如有些人為爸爸還賭債會覺得很驕傲。有些人不愿意,也沒什么錯。
你不愿意就不照顧,愿意就照顧。
如果愿意,你可以決定自己借多少。
如果你借了又不爽,又不停地抱怨,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充分照顧自己的人生,還沒有充分地成長,沒有建立自己的界限。
問題五:別人找我借錢,如果我不借,太沒面子了吧?
面子比自己重要?那你也需要接受為了面子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如果你不舒服,那是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問題六:他不還我不會生氣,可是遇到困難,有時候會想有些錢不該借……
這是因為當初借錢的事情你沒有處理對,你沒有想過你的事業人生會有未來的需要,你只想到今天有飯吃,而沒有想到明天沒飯吃,你還沒有充分照顧自己,你希望有個爸爸或媽媽在后面照顧你。
問題七:一個非常尊重的人借了錢不還。
你為了那份尊重需要付出一份代價。
你要決定那份尊重你愿意付出多少錢。
不能借就不借,能借就借,自己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
問題八:既然承諾會變,那是不是以后的承諾都要打折扣呢?
一點都不需要。你只需要做的是:當他的承諾消失時,你還可以自己雙腿站在你的人生里。以前對方承諾了,你整個人就靠過去了,對方離開了,你就摔倒了。他的承諾不會讓你摔倒,你自己靠過去了才會讓你摔倒。
承諾是最容易讓人以為不需要照顧自己的人生,把自己托付給對方。在戀愛關系中尤其如此,兩個人互相承諾照顧對方,結果兩個人都等著對方兌現承諾,什么事情也不做,最后互相埋怨。人不可以不照顧自己。你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靠了過去,你就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在一起的時候,你讓他提升,他讓你提升,帶給彼此的是快樂。這份意義結束,就該分開,從來就不會有拖欠。任何拖欠就是過了界限,不合理的,錯誤的事情。比如托付心態。把自己的生活交給對方負責,對方沒有做到,自己心生埋怨。其實,沒有人有責任照顧你的人生,你需要自己照顧自己的人生。
承諾是個標簽,讓自己以為不需要負自己的責任。
承諾不會傷害你,你自己選擇靠過去才會傷害你。
問題發生了沒有任何關系,假如通過這些事情的痛,讓你成長了,這是很好的結果。假如沒有幫助,那會一次次地痛,痛到一定程度,終于想通了。不僅僅是借錢這回事,對于任何事情,需要學習的是:原來我真的要照顧自己的人生,維護自己的界限。
怎樣談錢不傷感情(一)
@梔子花開
許多人,一談到借錢、還錢,頗感頭疼。有時,錢借出去之后,對方裝聾作啞,仿佛患了失憶癥,再不提起。而被借者礙于面子,不好直接開口要,雖不斷暗示,對方就是不接茬,自己感覺很受傷,怒火攻心。有時,自己面臨投資機遇,急需用錢,想向朋友借吧,既擔心朋友駁了自己面子,不肯出借,疏遠了關系,又擔心不能及時借到錢,錯失機遇,內心各種糾結,各種惶惑,真心傷不起。看到論壇里“談錢傷感情”中說到的種種遭遇,感嘆唏噓之余,我想說,談錢也可以不傷感情。
在我十多年的理財過程中,好幾次都是通過向朋友或同事借錢湊齊本金,才得以順利抓住機遇。在前面的一篇日志里,金琉璃質疑我有借得到錢的朋友。不錯,我還真有一幫借得到錢的朋友。誰還沒幾個朋友呢,但要這些朋友,在你開口時,只要有可能,他們都很愿意把錢借給你,充分信任你,這可不是一朝之功。
話說我那次搶萬達車位,若非向朋友借錢應急,差點無功而返。當排隊到我時,才告訴我刷信用卡不行,必須刷XX行的儲蓄卡,事前信息了解得不充分啊。而我XX卡里只有2萬+,我立馬打電話給一個周末正在賴床的朋友,讓她馬上往卡里打入4萬。她手上也沒現錢,趕到某行把4萬未到期的定存取出,再存入我的卡里。這時,先前挑好的車位已被別人搶去了,只好重新排隊重新挑。半個月后還錢時,我不但彌補了她的定存損失,還另打了幾百元作為利息。
這個朋友比較了解我之前的一些投資,當初買商鋪時,也向她借過錢,錢也是按約定還的,她信得過我。當時她對我買商鋪流露出興趣,我就親自帶她查看環境,給她分析,建議購入。她猶豫之下,放棄了,一大筆錢繼續放在股市,可想而知后面的結果。所以,這次她對她老公說,xx有經濟頭腦,跟著她買沒錯。隨后,她夫妻二人也趕到萬達,買下一個子母車位,9萬+入手。他們剛買時,心里有些忐忑,怕砸在手里?,F在,看著我出手獲益,開始美滋滋地盤算,該以多少價位賣出。我車位賣出之后,可能貼在車位上的出售信息沒撕掉,還接到好幾個求購電話,把號碼都轉給她了。前幾天,她對我說:“太感謝你了,以后有類似的投資,告之一下哦?!?
總結一下怎樣借錢不傷感情。
1.不要透支朋友的友情,尤其是情投意合的朋友。朋友對你好,你不要理所當然地接受。在可能的條件下,你也要有所行動,有所表示,或物質,或精神,彼此通過經常性互動,保持良好關系。只是一方一味付出,有一天朋友心理會失衡。如果疏于往來,閨蜜也會成路人。當朋友的關系處得跟親人一般時,你急用錢,開口還有問題嗎?
2.要言而有信。信用是人立身之本,一次失信,你付出的代價絕不是一時的金錢。我向來借錢,都是算好什么時候大約能還多少,先講清楚,到時兌現。萬一計劃趕不上變化,也要提前解釋清楚。不能等人心生疑慮,你才想著解釋,這時你的信用在人心里已經降了等次了。
3.不要想著讓朋友無償幫你。朋友的錢也可以自己做投資,放利息,也是可以下崽的,憑什么要無償提供給你?所以,自覺地約定還錢時應付的利息。我一般會按民間行情給利息。即使朋友說不用,我也會給,還錢時直接連同利息打到對方卡上。有時借的不多,流轉的時間又短,朋友出于情誼堅決不收,我會在事后購買相應的食品或禮物奉上。朋友遇上事時,也會仗義出手幫助。這樣,一些疏于理財的朋友,他們把錢借給我,既信得過,又比放銀行收益高,還希望我慢點還呢。
怎樣談錢不傷感情(二)
@梔子花開
上篇談了借錢,這篇談談被借的情況。
被借錢,分情況。有時是小額,有時是大筆。小額的錢,如果是好朋友,幾塊幾十塊的,可當場就說幫他墊付,不要他還,自覺的朋友還是會還來。若朋友忘了,也不打緊,本來就說送給他的,至少他當時心里溫暖了一下,潛意識中還是有個人情的痕跡。若是泛泛之交,人品又差,你不想借,找個理由推了,比如:今天忘帶錢包了;今天換了個包,錢忘記騰過來了等等。他可能會有些許不悅,但無傷大雅,總比不情愿地借出去,又要不回來時自己的各種糾結和傷神要好。若人品可以,借吧,過后當對方忘了時,你的提醒應該容易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