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八卦:現實版婚姻和珠寶——伊麗莎白·泰勒的故事
- 留個鉆戒好離婚(財蜜eMook)
- 她理財
- 2721字
- 2015-11-26 14:29:01
@小盒
伊麗莎白·泰勒,老的、外國的女演員里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跟她比起來,赫本就是樸素的鄰家小花,夢露則是胸大無腦的二貨。
2011年,泰勒過世后,美國克里斯汀拍賣行拍賣了她收藏的80件珠寶(這還不是她收藏的全部),共拍得1.15億美元,創下史上單一拍賣最高紀錄,她的衣櫥也被拍了,賣了260萬美元。我能記得這些數字,除了對舊好萊塢時代的迷戀外,更重要的就是對她的珠寶的迷戀。
小時候看電影雜志,雜志里提過一句:伊麗莎白·泰勒說她偏愛祖母綠。那時候我母親跟朋友合伙開珠寶行(聽著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實就是在百貨商場里租幾節柜臺賣金飾,方法更是簡單得要死,坐火車到北京的批發點兒,買一兜子拿小塑料袋裝著的各種金項鏈、素戒、鑲嵌類K金耳環戒指吊墜,再換個批發點兒買一大包戒指和項鏈盒什么的,然后再連夜坐火車趕回),合伙人是個國營百貨的小負責人,負責搞定租約和提供進貨信息,她辦公室里有一塊藍寶的原石,每次去我都看好久,幻想開出來將會是多大一筆錢……每次我問她:“這次有祖母綠嗎?”都會被告知,那是很貴的、不容易賣出去的。
伊麗莎白·泰勒的祖母綠
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少年時經歷過這些,就會知道,即使是在人民生活不十分富足的90年代中期,珠寶生意也是有50%以上毛利的;金價曾經80元/克而且還要連哄帶送才賣得出去;很多寶石爍爍生輝其實是激光打出來的效果;真正貴價的寶石從來沒過百姓桌前,它們早在第一輪篩選時就進入了那些真正有實力買家的口袋。
今天,人們熱衷于討論克拉鉆保值時,我不禁想冷笑三聲,你知道怎么賣嗎?賣不掉的東西談是否保值豈不太可笑?所以,想保值的妹子,你只有兩個選擇:1.賣家愿意承諾回購且不低于同等品質首飾現值的90%;2.買貴且大到足以進拍賣行級別的珠寶,像伊麗莎白·泰勒那樣。注意到我的用詞了嗎?
只有裝飾效果的黃金、寶石,叫首飾;有拍賣價值的,才叫珠寶!
還是說回到偶像泰勒吧。
這個妹子一輩子結過8次婚,其中兩次是嫁給理查德·伯頓,然后這個伯頓也很牛,不但送了泰勒現在市值近億的珠寶,而且結過5次婚,其中又有兩次是娶了泰勒。所以,是真感情么?
說回到珠寶。泰勒姐姐最常用的名字是玉婆,除了說她占據玉女榜多年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貴氣!人家的首飾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樣,而是這樣:
現在的女演員走紅毯的珠寶都是“借”的,人家可真是自己置辦的,包括王冠!
對于我來說,每件珠寶都意味深長。這些珠寶的重要性是體現在情感與精神上的。我知道,我想要與別人分享我的收藏,是為了讓他們也獲得一絲這些美麗造物曾帶給我的喜悅與激動。我希望它們的風采與魔力能傳遞給他人,被愛著卻不被占有,因為我們都不過是娃娃是一樣的道理。
——伊麗莎白·泰勒
泰勒不只是個美艷的女明星,還是珠寶收藏家、設計師,她一生中收藏了來自卡地亞(Cartier)、寶格麗(Bvlgari)、梵克雅寶(VanCleef&Arpels)、寶詩龍(Boucheron)等多個珠寶品牌近300件珍品,并與卡地亞設計師AlDurante和梵克雅寶合作設計過項鏈與耳環,還創建過自己設計的珠寶品牌。典型的炒股炒成股東、玩票玩成行家。
晚年她還把部分珠寶拍賣,用于建立醫院、幫助非洲地區的貧困病人等慈善事業。她有幾款名動天下的珠寶:
1.瑪麗皇后的珍珠“LaPeregrina”
“LaPeregrina”是一顆珍珠的名字,有翻譯叫漫游者,這顆淚滴狀(tear-shaped)珍珠重達50克拉。16世紀時在巴拿馬海域被一個奴隸發現。據記載,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Prince Philip II)是這枚珍珠的第一位擁有者,之后串成項鏈贈送給都鐸王朝(Tudor)的瑪麗皇后(Queen Mary)作為結婚禮物。這顆珍珠是1969年理查德·伯頓從波旁遺族王子阿斯圖里亞斯阿方手里購得,送給泰勒做37歲的生日禮物。之后泰勒根據皇后的樣子重新制作了當前這條項鏈。
1969年,理查德·伯頓買這顆珍珠花了37,000美元
2011年拍賣價:11,842,500美元
2.克魯伯鉆和“伯頓·泰勒鉆”
33克拉的“克魯伯鉆石”,在1968年拍賣公司把鉆石以305,000美金賣給理查德·伯頓。后被Harry Winston做成鉆戒,名為“Krupp”。泰勒曾表示她愿在人生中的每一天都佩戴這枚鉆戒,就算演電影的時候也不例外。
而“伯頓·泰勒鉆石”則是以他們兩個人的名字命名的,這顆69克拉的鉆石是理查德·伯頓1968年花費巨資從紐約購得。泰勒認為這顆鉆石作為戒指太大,因此讓Cartier將它打磨成梨形吊墜。據說當年珠寶商哈里·溫斯頓以一百萬美元將這顆大鉆拍出,而伯頓在拍賣第二天以一百零六萬九千美元的價格從卡地亞手中買下。多出的部分價格則作為卡地亞小小的宣傳伎倆——將“伯頓·卡地亞鉆石”賣給“世界上最著名的夫婦”。十年后,經歷了兩次與伯頓的婚姻后,伊麗莎白拍賣了這枚鉆石,籌款在南非的博茨瓦納建造了一家醫院。這枚鉆石最后的售出記錄是1979年被沙特一位不知名的買主以三百萬美元的價格買走。
Krupp拍賣價:$8,818,500
3.泰勒的王冠THE MIKE TODD DIAMOND TIARA
這是梵克雅寶的設計,這款“王冠”也是泰勒第三任丈夫邁克爾·托德1957年送給泰勒的。托德把這款珠寶送給泰勒的時候說:“你是我的女王,我認為你應該有一個王冠才可以。”泰勒在領取奧斯卡金像獎時第一次戴上了它。在他們只有13個月的婚姻里,邁克爾·托德還送給泰勒一套紅寶石首飾,在2011年的拍賣會上,耳環的估價是80,000美元。
王冠拍賣價:$4,226,500
邁克爾·托德送給泰勒的一套紅寶石首飾
5.泰姬鉆石Taj Mahal diamond
伯頓1972年為慶祝泰勒40歲生日,送給她一枚17世紀的“泰姬陵”鉆石吊墜。該吊墜也以88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創下原產印度珠寶的全球最高拍賣紀錄。
Taj Mahal鉆石
這顆心形鉆石原先是17世紀時伊朗國王杰哈(Emperor Shah Jahan)送給穆特茲·馬哈爾(Mumtaz Mahal)的。它與紅寶石和鉆石一道鑲嵌在黃金項鏈上。鉆石兩邊上分別雕刻著阿拉伯語。
盡管泰勒最后跟這些丈夫們分道揚鑣了,但作為紀念,這些珠寶都留在了她的身邊,而且因為她的故事而身價倍增。
喜歡泰勒故事的妹子們,可以自己問度娘獲得更多細節。在這里我只總結一句:你們發現那些有故事的珠寶都伴隨著各種傳奇的故事嗎?這就是奢侈品效應,沒個好故事,再好的東西都賣不上價。另外,你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珠寶商都喜歡回購自己的設計嗎?原因就是:等著更好的故事出現。要知道,好的原料就那么多,好的故事卻可以等很久。
別跟我說戴比爾斯,那是原料批發商,跟珠寶有半毛錢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