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敘賦下

市舶

漢揚州交州之域東南際海海外雜國時候風潮賈舶交至唐有市舶使總其征皇朝因之置務于浙于閩于廣浙務初置杭州淳化元年徙明州踰六年復故咸平二年杭明二州各置務其后又增置于秀州溫州江陰軍在浙者凡五務光宗皇帝嗣服之初禁賈舶至澉浦則杭務廢寧宗皇帝更化之后禁賈舶泊江陰及溫秀州則三郡之務又廢凡中國之賈高麗與日本諸蕃之至中國者惟慶元得受而遣焉初以知州為使通判為判官既而知州領使如勸農(nóng)之制通判兼監(jiān)而罷判官之名元豐三年令轉(zhuǎn)運兼提舉大觀元年專置提舉官三年罷之領以常平司而通判主管焉政和三年再置提舉建炎元年再罷復歸之于轉(zhuǎn)運使二年復置干道三年乃竟罷之而委知通知縣監(jiān)官同行檢視轉(zhuǎn)運司提督寶慶三年尚書胡矩守郡捐幣以屬通判蔡范重建市舶務并置聽事于郡東南之戚家橋且記之謂凡官府之治無非理吾地也而此則以徠遠人凡法度之修無非齊吾民也而此則以觀四國惟清其心如水之澄公其手如衡之平昭其見如燭之明而又濟之以能勤行之以近恕則觀感之余彼當自化鯨波萬里如履坦途(纟集)貨瑰寶將日陳于斯庭而帑藏無一之不充矣先是尚書請于朝示招誘優(yōu)恤之意嚴收支綜核之法札子附見于下 【證對本府僻處海濱全靠海舶住泊有司資坰稅之利居民有貿(mào)易之饒契勘舶務舊法應商舶販到物貨內(nèi)細色五分抽一分粗色物貨七分半抽一分后因舶商不來申明戶部乞行優(yōu)潤續(xù)準戶部行下不分粗細優(yōu)潤抽解高麗日本船綱首雜事十九分抽一分余船客十五分抽一分起發(fā)上供每年遇舶船至舶務必一申明蒙戶部行下令證條抽解施行竊見舊例抽解之時各人物貨分作一十五分舶務抽一分起發(fā)上供綱首抽一分為船腳糜費本府又抽三分低價和買兩倅廳各抽一分低價和買共己取其七分至給還客旅之時止有其八則幾于五分取其二分故客旅寧冒犯法禁透漏不肯將出抽解矩自到此灼知抽解之害重因舶商鏤榜沿海招誘明諭以本府斷不和買分文抽解上供之外即行給還客旅舶舟方次第而來其通判蔡奉議亦能奉承本府招誘優(yōu)恤之意舶舟纔至即約守倅同下務公平抽解更無留滯并不強買即行給還以故舶貨之價頓減而商舶往來流通今年抽解最輕誠為僥幸惟是舶務一司自干道二年因臣僚奏罷提舉市舶端官且言祖宗舊制有市舶處知州帶提舉市舶通判帶主管官當時已降指揮委知通同行檢視漕司提督令漕司令倅為主管官端出納之任本府不過月一押簿歷而不預其收支之事其本務抽到物貨如細色盡行起發(fā)如粗貨及板木則存本五分充綱腳糜費未免閑有贏余以起上下觀望前乎此廉者資以為饋送之資不廉者則為席卷之計實為獘事要當更革所合具申朝廷欲乞札下本府令守倅常切同共點檢收支簿書文歷遇有出納收支并具稟長官判押方許施行庶幾稍革獘源免累倅貳既塞侵踰之害稍裕公上之供其抽解分數(shù)只證遞年例十五分抽一綱首雜事十九分抽一以為招誘商舶之計其海南船及諸蕃舶自證年例抽解伏望特賜札下以憑遵守施行寶慶二年尚書省札付慶元府從所申事理施行準此】

高句麗國

在唐及五代皆有傳本扶余別種以高為氏今其王曰王氏王氏之先曰建高麗大族也高氏政衰國人以建賢共立為君長后唐長興三年稱知國事請命于明宗乃拜建元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王建卒子武立武卒子昭立皇朝建隆三年遣使來朝錫以功臣之號仍加食邑開寶九年昭卒子(仃去丁改由)立遣使請命復錫舊封自是世襲每請封爵修職貢或臣于契丹則職貢缺大中祥符七年王詢大破契丹請正朔于皇朝朝議難之止賜封大抵來不拒去不追閑遣使加恩不以為中國重輕也熙寧二年前福建路轉(zhuǎn)運使羅拯言據(jù)泉州人黃真 【本名犯孝宗廟諱(諱偁即位后改諱(僚去人,小))】 狀嘗以商至高麗高麗舍之禮賓省見其情意欣慕圣化兼云祖禰以來貢奉朝廷天圣遣使之后久違述職便欲遣人與真同至恐非儀例未敢發(fā)遣兼得禮賓省文字具在乞詳酌行時拯已除發(fā)運使詔拯諭真許之高麗欲因真由泉州路入貢詔就明潤州發(fā)來自是王徽王運王熙修職貢尤謹朝廷遣使亦密往來率道于明來乘南風去乘北風風便不踰五日即抵岸明州始困供頓元佑二年高麗僧義天至明州上疏乞遍歷叢林傳法受道有詔朝奉郎楊杰館伴所至吳中諸剎迎餞如王臣禮惟金山僧了元床坐受其大展謂楊曰義天亦貴國僧爾叢林規(guī)繩不可易朝廷聞之以了元知大體蘇文忠軾有送楊杰詩云三韓王子西求法 【韓有三種曰馬韓曰辰韓曰弁韓皆高麗也義天自謂棄王位出家】 鑿齒彌天兩勍敵過江風急浪如山寄語舟人好看客政和七年郡人樓異除知隨州陛辭建議于明置高麗司曰來遠局創(chuàng)二巨航百畫舫以應辦三韓歲使且請墾州之廣德湖為田收歲租以足用既對改知明州復請移溫之船場于明以便工役刱高麗使行館今之寶奎精舍即其地也金國既盛高麗使行金正朔紹興三十二年綱首徐德榮至明州言本國欲遣賀使有旨令守臣韓仲通許之殿中侍御史吳芾言高麗與金人接壤為其所役紹興丙寅嘗使金稚圭入貢至明州朝廷懼其為閑亟遣之回方兩國交兵德榮之情可疑今若許之使其果來則懼有意外之虞萬一不至即取笑夷狄乃詔止之孝宗皇帝朝始復通使嘉定十七年高麗乃棄金正朔以甲子紀年歷法與中國等其宗廟社稷城邑州閭官稱冠服率彷佛中國曰樂浪府者昔新羅也是為東京曰金州者昔百濟也是為南京曰鎮(zhèn)州者昔平壤也是為西京地多大山深谷而少平衍俗不敢有私田略如邱井之制隨官吏民兵秩序高下而授之國母王妃世子王女而下皆有湯沐田每一百五十步為一結(jié)民年八歲投狀射田給數(shù)有差國官以下兵吏士工無事則服田惟戍邊則給米地宜黃粱黑黍寒粟胡麻二麥其米有粳而無糯粒大而味甘中國賈人至其地風候逆或二三歲不可返因室焉返則禁其妻若子不得從再至有室如初本府與其禮賓省以文牒相酬酢皆賈舶通之(纟集)貨具于左

細色

銀子

人參 【其干特立在在有之春州者最良亦有生熟二等生者色白而虛入藥則味全然涉夏損蠹不若經(jīng)湯釜而熟者可久留舊傳形扁者謂麗人以石壓去汁作煎今詢之非也乃參之熟者積垛而致爾其作煎當自有法也昔中國使至麗館中日供食菜謂之沙參形大而脆美非藥中所宜用】

麝香 紅花

茯苓 蠟

麤色

大布 小布

毛絲布 【俗種苧麻人多衣布絕品者謂之絁潔白如玉而窘邊幅王與貴人皆衣之至府者乃其麤也】

紬 【俗本不善蠶桑其絲線織纴皆仰賈人自山東閩浙來然頗善織花綾有文羅緊絲錦罽后得北虜降卒工技益巧染色又勝于前日紬乃其麤也】

松子松花 【松有二種惟五葉者乃結(jié)實羅州道亦有之不若廣揚永三州之富方其始生謂之松房狀如木瓜青潤致密得霜乃拆其實始成而房乃作紫色國俗雖果肴羹胾亦用之不可多食令人嘔吐】

栗 【大者如桃今至府者皆栗肉小而堅蒸煮乃可食】

棗肉 榛子

椎子 杏仁

細辛 山茱萸

白附子 蕪夷 【[按曰]原脫上二種據(jù)敬止錄補】

甘草 防風

牛膝 白朮

遠志 茯苓

姜黃香油

紫菜 螺頭

螺鈿 皮角

翎毛 虎皮

漆 【出新羅最宜飾镴器如金色】  青器

銅器 【近年禁不出】  雙瞰刀

席 合蕈

日本

即倭國地極東近日所出最宜木率數(shù)歲成圍俗善造五色箋錯金為蘭或為花中國所不逮也多以寫佛經(jīng)銅器尤精于中國賈舶乘東北風至(纟集)貨具于左

細色

金子 砂金

珠子 藥珠

水銀 鹿茸

茯苓

麤色

硫黃螺頭

合蕈 松板 【文細密如刷絲而瑩潔最上品也】

杉板 羅板

海南占城西平泉廣州船 【不分綱首雜事梢工貼客水手例以一十分抽一分般販鐵船二十五分抽一分】

細色

麝香   箋香

沈香   丁香

檀香   山西香

龍涎香  降真香

茴香   沒藥

胡椒   檳榔

蓽澄茄  紫礦

畫黃   蠟

(上辟下魚)魚皮

麤色

暫香   速香

香脂   生香

麤香   黃熟香

雞骨香  斬剉香

青桂頭香 藿香

鞋面香  烏里香

斷白香  包袋香

水盤香  紅豆

蓽撥   良姜

益智子  縮砂

蓬莪朮  三賴子

海桐皮  桂皮

大腹皮  丁香皮

桂花   姜黃

黃蘆   木鱉子

茱萸   香柿

磕藤子  瓊菜

相思子  大風油

京皮   石蘭皮

獸皮   苧麻

生苧布  木棉布

吉布   吉貝花

驢鞭   釵藤

白藤   赤藤

藤棒   藤篾

窊木   射木

蘇木   椰子

花梨木  水牛皮

牛角   螺(殳)

蚜螺   條鐵

生鐵

外化蕃船 【遇到申上司候指揮抽解】

細色

銀子   鬼谷珠

珠砂   珊瑚

琥珀   玳瑁

象牙   沈香

箋香   丁香

龍涎香  蘇合香

黃熟香  檀香

阿香   烏里香

金顏香  上生香

天竺香  安息香

木香   亞濕香

速香   乳香

降真香  麝香

加路香  茴香

腦子   木札腦

白篤耨  黑篤耨

薔薇水  白豆蔻

蘆薈   沒藥

沒石子  檳榔

胡椒   硼砂

阿魏   膃肭臍

藤黃   紫礦

犀角   葫蘆瓢

紅花   蠟

麤色

生香   修割香

香纏札  麤香

暫香   香頭

斬剉香  香脂

雜香   盧甘石

窊木   射木

茶木   蘇木

射檀香  椰子

赤藤   白藤

皮角   (上辟下魚)皮

絲    簟

牙契

【有正限納者有放限納者分隸不同慶元多大家典買田宅投印者甚少今以嘉定十七年所收記之】

正限五千四百二十六貫七百九十六文

諸司四千七百三貫七百六十六文

本府七百二十三貫三十文

放限七萬二千四貫八百五十七文

諸司三萬七千六百二十一貫六百一十七文

本府三萬四千三百八十三貫二百四十文

雜賦

免役錢兩料共計七萬七千九百二十一貫四百八十四文

六縣截支吏役錢三萬四千七百九十三貫七百一十六文

本府八千一百六十三貫七十六文 【解發(fā)減省人吏錢在京官員雇錢及支府吏錢并在內(nèi)】

經(jīng)總制司錢三萬一千七百五十一貫七百四十八文 【通判廳催】

官戶不減半錢二千八百八十三貫九百二十文 【常平司通判廳催】

奉化慈溪昌國三縣頭子錢三百二十九貫二十四文 【提舉司】

茶租錢一千九百九貫五百五十文 【舊額二千二百八貫九百八十四文今除奉化縣逃絕戶四分錢有此額】

水腳錢八千九百貫文

昌國縣砂岸錢四千余貫文

樓店務錢約二千貫文 【隸公使庫】

鄞定海慈溪河涂租堰錢三千三貫七百八十文 【隸公使庫】

鄞定海慈溪城基房廊錢二百三十一貫二百四十文 【隸公使庫】

截補身丁錢七千貫文

【五代時東南割地分國者率計囗算緡錢故有身丁錢一丁有歲納數(shù)百者皇朝累經(jīng)減放大中祥符四年詔兩浙福建荊湖南北路身丁錢并特放除而州縣奉行不虔慶元五年中書舍人陳傅良因進故事及之本府元催身丁錢一萬八千七十八貫六百二十二文內(nèi)四分充糴本六分充系省支遣開禧元年十二月十九日御筆方今大計在寬民力睠茲二浙實拱行都尤當優(yōu)恤以厚根本況承平歲久生齒日繁程其賦租之余重以身丁之斂吏弗加省民輸益艱中夜以思靡遑安處非不知國用所系儲積宜豐顧寧損于縣官以少紓于百姓爰敷曠澤庸示至懷其兩浙路身丁錢可自開禧二年永與除放本府續(xù)申朝廷蒙行下每年于合解上供折帛錢截七千貫補助支遣】

僧道免丁錢一萬一百一十六貫六百文 【隨帳狀催發(fā)歲無定額】

河渡錢一千八百五十八貫四百三十九文 【通判廳催】

鄞縣桃花渡每界額錢三千四百二十五貫有奇定海江南渡每界額錢一千三十七貫有奇

淳佑六年冬制帥集撰顏公頤仲以兩渡為往來民旅之害申朝省撥府帑代輸常平司免拘渡錢以便民仍籍定民船輪載人收二錢省札附于下方

【尚書省札子備據(jù)本府申本府管屬有桃花渡在鄞縣之東有定海渡在本縣之南其水交匯其涂四達近通六邑遠出大洋是以為民旅往來之沖農(nóng)牧出入之地轎馬籮擔朝夕不絕每一歲兩渡共拘錢一千四百八十七貫有奇錢會中半十數(shù)年來府第買撲歸私置場設肆于收錢外凡所以為征取計者殆將百出又有一等兇悍不逞無藉之人入為梢工篙手相助為虐則毀辱衣巾損壞器物或加捶縛不幸而驚覆則又有性命之虞其為民害甚矣復與里商外賈漁戶販夫衷私掩蔽共為般捵銅錢隱漏稅貨之事而官又被其害焉頤仲到任之初首聞砂岸與官渡均為四明之害竊計所管課額散在他司用度所關未易除罷乃撙節(jié)浮費先措置錢五百余貫代納砂岸租錢而一害先去固嘗具申得蒙從請再辦此一千四百余貫錢會欲代輸兩渡常平窠名未勉行閑忽據(jù)白札子陳述謂此渡之為民害者四為官害者二載詳其言不可一朝居者豈容坐視而不與之區(qū)處遂令財賦司供具所管錢數(shù)牒通判東廳免拘此兩渡錢每月仍于本府照數(shù)撥填庶幾二害盡去而海邦之民永拜無窮之惠伏申尚書指揮行下照得桃花渡定海渡拘錢之弊委為一府往來民旅之害今本府免拘此錢一從民便實為永久之計札付慶元府照應施行詳見兩渡碑刻[按曰]淳佑六年以下后守續(xù)增】

湖田

初高麗使朝貢每道于明供億繁伙政和七年郡人樓異因陛辭赴隨州請墾廣德湖為田歲收租以足用有旨改知明州俾經(jīng)理之明年湖田成及高麗罷使歲起發(fā)上供自水軍駐札定海江東兩寨朝廷科撥專充糧米

糙米四萬六千二百七石六升五合四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章丘市| 姜堰市| 夏河县| 施秉县| 铁岭县| 咸阳市| 新建县| 嘉禾县| 盐源县| 永宁县| 铁力市| 固原市| 泸州市| 英德市| 安福县| 安仁县| 孙吴县| 新昌县| 云霄县| 安图县| 宁海县| 贵德县| 阜康市| 理塘县| 莱芜市| 察哈| 济阳县| 玛多县| 苍南县| 班戈县| 淮滨县| 克山县| 五指山市| 民县| 天祝| 桐柏县| 游戏| 高青县| 崇州市| 错那县|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