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 本草經集注
  • 陶弘景
  • 4831字
  • 2015-11-10 19:37:41

一名巴椒,一名盧 。生武都川谷及巴郡。八月采實,陰干。(杏仁為之使,畏橐吾。)出蜀郡北部,人家種之,皮肉濃,腹里白,氣味濃。江陽晉原及建平間亦有而細赤,辛而不香,力勢不如巴郡。巴椒,有毒不可服,而此為一名,恐不爾。又有秦椒,黑色,在上品中。凡用椒皆火微熬之,令汗出,謂為汗椒,令有力勢。椒目冷利去水,則入藥不得相雜爾。(《新修》一五四頁,《大觀》卷十三,《政和》三四○頁)

草木下品

蔓椒

味苦,溫,無毒。主治風寒濕痹,歷節疼痛,除四肢厥氣,膝痛。一名豕椒,一名豬椒,一名彘椒,一名狗椒。生云中山川谷及丘冢間。采莖、根,煮釀酒。

山野處處有,世呼為 ,似椒 ,小不香爾,一名 殺,可以蒸病出汗也。(《新修》一五九頁,《大觀》卷十四,《政和》三五八頁)

草木下品

莽草

味辛、苦,溫,有毒。主治風頭,癰腫,乳癰,疝瘕,除結氣,疥瘙,蟲疽瘡。殺蟲魚。治喉痹不通,乳難,頭風癢,可用沐,勿近目。一名 ,一名春草。生上谷山谷及宛朐。五月采葉,陰干。

上谷遠在幽州,今東間諸山處處皆有。葉青新烈者良。人用搗以和米納水中,魚吞即死浮出,人取食之無妨。莽草,字亦有作 字,今世呼為 草也。(《新修》一五五頁,《大觀》卷十四,《政和》三四六頁)

草木下品

鼠李

主治寒熱瘰 瘡。皮∶味苦,微寒,無毒。主除身皮熱毒。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生田野,采無時。

此條又附見,今亦在副品限也。(《新修》一五七頁,《大觀》卷十四,《政和》三五三頁)

草木下品

枇杷葉

味苦,平,無毒。主治猝噎不止,下氣。

其葉不暇煮,但嚼食,亦瘥。人以作飲,乃小冷。(《新修》二五一頁,《大觀》卷二十三,《政和》四六九頁)

草木下品

巴豆

味辛,溫,生溫熟寒,有大毒。主治傷寒,溫瘧,寒熱,破癥瘕,結堅積聚,留飲痰癖。

大腹水脹,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寒,利水谷道,去惡肉,除鬼蠱毒疰邪物,殺蟲魚。治女子月閉,爛胎,金創,膿血,不利丈夫陰,殺斑蝥毒??删氿D之,益血脈,令人色好,變化與鬼神通。一名巴椒。生巴郡川谷。八月采實,陰干,用之去心皮。(芫花為之使,惡畏大黃、黃連、藜蘆。)出巴郡,似大豆,最能利人,新者佳。用之皆去心皮乃秤,又熬令黃黑,別搗如膏,乃合和丸散爾。道方亦有練餌法,服之乃言神仙。人吞一枚,便欲死,而鼠食之,三年重卅斤,物

草木下品

甘遂

味苦、甘,寒,大寒,有毒。主治大腹疝瘕,腹滿,面目浮腫,留飲宿食,破癥堅積聚,利水谷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熱,皮中痞,熱氣腫滿。一名主田,一名甘 ,一名陵 ,一名凌澤,一名重澤。生中山川谷。二月采根,陰干。(瓜蒂為之使,惡遠志,反甘草。)中山在代郡。先第一本出太山,江東比來用京口者,大不相似。赤皮者勝,白皮都下亦有觀》卷十,《政和》二五四頁)

草木下品

葶藶

味辛、苦,寒、大寒,無毒。主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

下膀胱水,腹留熱氣,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腫,身暴中風熱痱癢,利小腹。久服令人虛。

一名大室,一名大適。一名丁歷,一名 蒿。生 城平澤及田野。立夏后采實,陰干。(得酒良,榆皮為之使,惡僵蠶、石龍芮。)出彭城者最勝,今近道亦有,母即公薺,子細黃至苦,用之當熬也。(敦煌卷子本《新修

草木下品

大戟

味苦、甘,寒,大寒,有小毒。主治蠱毒,十二水,腹滿急痛,積聚,中風,皮膚疼痛,吐逆。頸腋癰腫,頭痛,發汗,利大小腸。一名邛鉅。生常山。十二月采根,陰干。(反甘草,畏菖蒲、蘆草、鼠屎。)近道處處有,至猥賤也。(敦煌卷子本《新修》卷十,《大觀》卷十,《政和》二五六頁)

草木下品

澤漆

味苦、辛,微寒,無毒。主治皮膚熱,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丈夫陰氣不足。利大小腸,明目,輕身。一名漆莖,大戟苗也。生太山川澤。三月三日、七月七日采莖葉,陰干。

(小豆為之使,惡薯蕷。)是大戟苗,生時摘葉有白汁,故名澤漆,亦能嚙人肉。(敦煌卷子本《新修》卷十,《大觀》卷十,《政和》二五六頁)

草木下品

芫花

味辛、苦,溫、微溫,有小毒。主治咳逆上氣,喉鳴喘,咽腫,短氣,蠱毒。鬼瘧,疝瘕,癰腫,殺蟲魚,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腫,五水在五臟皮膚,及腰痛,下寒毒、肉毒。

久服令人虛。一名去水,一名毒魚,一名杜芫。其根名蜀桑根,治疥瘡,可用毒魚。生淮源川谷。三月三日采花,陰干。決明子為之使,反甘草。

近道處處有,用之微熬,不可近眼。(敦煌卷子本《新修》卷十,《大觀》卷十四,《政和》三六○頁)

草木下品

蕘花

味苦、辛,寒、微寒,有毒。主治傷寒,溫瘧,下十二水,破積聚,大堅,癥瘕。蕩滌腸胃中留癖,飲食寒熱邪氣,利水道。治痰飲咳嗽。生咸陽川谷及河南中牟。六月采花,陰干。

中牟者,平時惟從河上來,形似芫花而極細,白色。比來隔絕,殆不可得。(敦煌卷子本

草木下品

旋復花

味咸、甘,溫、微溫,冷利,有小毒。主治結氣,脅下滿,驚悸,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中下氣。消胸上痰結,唾如膠漆,心脅痰水,膀胱留飲,風氣濕痹,皮間死肉,目中眵 ,利大腸,通血脈,益色澤。一名金沸草,一名盛椹,一名戴椹。其根∶主風濕。生平澤川谷。

五月采花,日干,二十日成。

出近道下濕地,似菊花而大。又別有旋 根,乃出河南來,北國亦有,形似川芎,唯合旋《政和》二五一頁)

草木下品

鉤吻

味辛,溫,有大毒。主治金創乳 ,中惡風,咳逆上氣,水腫,殺鬼疰蠱毒。破癥積,除腳膝痹痛,四肢拘攣,惡瘡疥蟲,殺鳥獸。一名野葛。折之青煙出者名固活。甚熱,不入湯。生傳高山谷及會稽東野。秦鉤吻,味辛。治喉痹,咽中塞,聲變,咳逆氣,溫中,一名除辛,一名毒根。生寒石山,二月、八月采。(半夏為之使,惡黃芩。)五府中亦云,鉤吻是野葛,言其入口能鉤人喉吻,或言吻作挽字,牽挽人腹而絕之。核事而言,乃是兩物。野葛是根,狀如牡丹,所生處亦有毒,飛鳥不得集之,今人用合膏服之無嫌。鉤吻別是一草,葉似黃精而莖紫,當心抽花,黃色,初生既極類黃精,故以為殺生之對或云鉤吻是毛茛,此《本經》及后說皆參錯不同,未詳定云何?又有一物名陰命,赤色,著,《政和》二五二頁)

草木下品

蚤休

味苦,微寒,有毒。主治驚癇,搖頭弄舌,熱氣在腹中,癲疾,癰瘡,陰蝕,下三蟲,去蛇毒。一名蚩休。生山陽川谷及宛朐。(《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九頁)

草木下品

虎杖根

微溫。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結。

田野甚多此,狀如大馬蓼,莖斑而葉圓。極主暴瘕,酒漬根服之也。(《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三三頁)

草木下品

石長生

味咸、苦,微寒,有毒。主治寒熱惡瘡,大熱,辟鬼氣不祥。下三蟲。一名丹草。生咸陽山谷。

世中雖時有采者,方藥亦不復用。近道亦有,是細細草葉,花紫色爾。南中多生石巖下,葉二八○頁)

草木下品

鼠尾草

味苦,微寒,無毒。主治鼠 寒熱,下痢膿血不止。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一名,一名陵翹。生平澤中。四月采葉,七月采花,陰干。

田野甚多,人采作滋染皂。又用治下 ,當濃煮取汁,令可丸服之。今人亦用作飲。(《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三頁)

草木下品

屋游

味甘,寒。主治浮熱在皮膚,往來寒熱,利小腸膀胱氣。生屋上陰處。八月、九月采。

此瓦屋上青苔衣,剝取煮服之。(《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八四頁)

草木下品

牽牛子

味苦,寒,有毒。主下氣,治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

作藤生,花狀如扁豆,黃色。子作小房,實黑色,形如球子核。比來服之,以治腳滿氣急,得小便利,無不瘥。此藥始出田野人牽牛易藥,故以名之。又有一種草,葉上有三白點,世

草木下品

野狼毒

味辛,平,有大毒。主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脅下積癖,惡瘡,鼠 ,疽蝕,鬼精,蠱毒,殺飛鳥走獸。一名續毒。生秦亭山谷及奉高。二月、八月采根,陰干,陳而沉水者良。(大豆為之使,惡麥句姜。)秦亭在隴西,亦出宕昌。乃言只有數畝地生,蝮蛇食其根,故為難得。亦用太山者,今用出漢中及建平。云與防葵同根類,但置水中沉者,便是野狼毒,浮者則是防葵。世用稀,亦難得,是治腹內要藥爾。(《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六八頁)

草木下品

鬼臼

味辛,溫、微溫,有毒。主殺蠱毒,鬼疰,精物,辟惡氣不祥,逐邪,解百毒。治咳嗽喉結,風邪煩惑,失魄妄見,去目中膚翳,殺大毒,不入湯。一名爵犀,一名馬目毒公,一名九臼,一名天臼,一名解毒。生九真山谷及宛朐。二月、八月采根。(畏垣衣)鬼臼如射干,白而味甘,溫,有毒。治風邪鬼疰蠱毒。九臼相連,有毛者良,一名九臼。

生山谷,八月采,陰干。又似鉤吻。今馬目毒公如黃精,根臼處似馬眼而柔潤;鬼臼似射干、術輩。有兩種∶出錢塘、近道者,味甘,上有叢毛,最勝;出會稽、吳興者,乃大,味苦,無叢毛,不如,略乃相似而乖異毒公。今方家多用鬼臼,少用毒公,不知此那復頓爾乖越也。(《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一頁)

草木下品

蘆根

味甘,寒。主治消渴,客熱,止小便利。

當掘取甘辛者,其露出及浮水中者,并不堪用也。(《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一頁)

草木下品

甘蕉根

大寒。主治癰腫結熱。

本出廣州,今都下、東間并有。根葉無異,惟子不堪食爾,根搗敷熱腫,甚良,又有五葉莓。生人籬援間,作藤,世人呼為籠草。取其根搗敷癰癤,亦效。(《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頁)

草木下品

味苦,平,無毒。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治女子陰蝕。生東萊山谷。五月采,陰干。處處有,布地生,花節間白,葉細綠,人亦呼為 竹。煮汁與小兒飲,治蛔蟲有驗。

草木下品

商陸

味辛、酸,平,有毒。主治水脹疝瘕痹,熨除癰腫,殺鬼精物。治胸中邪氣,水腫,痿痹,腹滿洪直,疏五臟,散水氣。如人形者,有神。一名 根,一名夜呼。生咸陽川谷。

近道處處有,方家不甚干用,治水腫,切生根雜生鯉魚煮作湯。道家乃散用及煎釀,皆能

草木下品

女青

味辛,平,有毒。主治蠱毒,逐邪惡氣,殺鬼,溫瘧,辟不祥。一名雀瓢。蛇銜根也,生朱崖。八月采,陰干。

若是蛇銜根,不應獨生朱崖。世用是草葉,別是一物,未詳孰是。術云帶此屑一兩,則疫

草木下品

白附子

主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藥勢。生蜀郡。三月采。

此物乃言出芮芮,久絕,世無復真者,今人乃作之獻用。(《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九頁)

草木下品

天雄

味辛、甘,溫、大溫,有大毒。主治大風,寒濕痹,歷節痛,拘攣緩急,破積聚,邪氣,金創,強筋骨,輕身,健行。治頭面風去來疼痛,心腹結積,關節重,不能行步,除骨間痛,長陰氣,強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墮胎。一名白幕。生少室山谷。二月采根,今采用八月中旬。天雄似附子,細而長者便是,長者乃至三、四寸許,此與烏頭、附子三種,本并出建平,謂為三建。今宜都 山最好,謂為西建。錢塘間者,謂為東建,氣力劣弱,不相似,故曰西水,猶勝東白也。其用灰殺之時,有冰強者并不佳。(敦煌本《新修》卷十,《大觀》卷十,《政和》二四四頁)

草木下品

烏頭

味辛、甘,溫、大熱,有大毒。主治中風,惡風洗洗,出汗,除寒濕痹,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臍間痛,肩胛痛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力視,又墮胎。其汁∶煎之名射罔,殺禽獸。射罔,味苦,有大毒。治尸疰癥堅,及頭中風,痹痛。

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烏喙。烏喙,味辛,微溫,有大毒。主風濕,丈夫腎濕,陰囊癢,寒熱歷節,掣引腰痛,不能步行,癰腫膿結。又墮胎。生朗陵川谷。正月、二月采,陰干。

長三寸以上為天雄。(莽草為之使,反半夏、栝蔞、貝母、白蘞、白芨,惡藜蘆。)今采用四月烏頭與附子同根,春時莖初生有腦形似烏鳥之頭,故謂之烏頭,有兩岐共蒂,狀如牛角,名烏喙,喙即鳥之口也。亦以八月采,搗榨莖取汁,日煎為射罔,獵人以傅箭射禽獸,中人亦死,宜速解之。(敦煌本《新修》卷十,《大觀》卷十,《政和》二四三頁)

草木下品

附子

味辛、甘,溫、大熱,有大毒。主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破癥堅積聚,血瘕。

寒濕, ,拘攣,膝痛,不能行走。治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胎,為百藥長。

生犍為山谷及廣漢。八月采為附子,春采為烏頭。(地膽為之使,惡蜈蚣,畏防風、黑豆、甘草、黃 、人參、烏韭。)附子以八月上旬采也,八角者良。凡用三建,皆熱灰炮令折,勿過焦,惟姜附湯生用之。

世《大觀》卷十,《政和》二四一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县| 乐平市| 武陟县| 资阳市| 嘉黎县| 邓州市| 万源市| 乡宁县| 枝江市| 昌平区| 晋中市| 蓝山县| 佛坪县| 佛学| 泗洪县| 泰宁县| 瑞昌市| 顺平县| 平潭县| 金坛市| 稷山县| 开化县| 东海县| 九江市| 澄城县| 泸州市| 长葛市| 青冈县| 安顺市| 四子王旗| 博罗县| 洮南市| 遵义县| 青龙| 许昌市| 正阳县| 文安县| 新建县| 泰和县| 奉新县|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