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草木上品

旋花

味甘,溫,無毒。主益氣,去面 黑色,媚好。其根∶味辛,主治腹中寒熱邪氣,利小便。久服不饑,輕身。一名筋根花,一名金沸,一名美草。生豫州平澤。五月采,陰干。

東人呼為山姜,南人呼為美草,根似杜若,亦似高良姜。腹中冷痛,煮服甚效;作丸散服之,辟谷止饑。近有人從南還,遂用此術與人斷谷,皆得半年百日不饑不瘦,但志淺嗜深,不能久服爾。其葉似姜,花赤色,殊辛美,子狀如豆蔻。此旋花之名,即是其花也,今山東甚多。(《大觀》卷七,《政和》一八五頁)

草木上品

藍實

味苦,寒,無毒。主解諸毒,殺蠱 疰鬼螫毒。久服頭不白,輕身。其葉汁,殺百藥毒,解野狼毒、射罔毒。其莖葉,可以染青。生河內平澤。

此即今染 碧所用者。至解毒,人卒不能得生藍汁,乃浣 布汁以解之,亦善。以汁涂五

草木上品

景天

味苦、酸,平,無毒。主治大熱,火瘡,身熱煩,邪惡氣。諸蠱毒,痂 ,寒熱風痹,諸不足。花∶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輕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一名戒火,一名火母,一名救火,一名據火,一名慎火。生太山川谷。四月四日、七月七日采,陰干。

今人皆盆盛養之于屋上,云以辟火。葉可治金瘡,止血,以洗浴小兒,去煩熱驚氣。廣州城外有一樹,云大三、四圍,呼為慎火樹。江東者,甚細小。方用亦稀。其花入服食。眾藥之名,此最為麗。(《大觀》卷七,《政和》一八七頁)

草木上品

天名精

味甘,寒,無毒。主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便,除小蟲,去痹,除胸中結熱,止煩渴。逐水,大吐下。久服輕身,耐老。一名麥句姜,一名蝦蟆藍,一名豕首,一名天門精,一名玉門精,一名彘顱,一名蟾蜍蘭,一名覲,生平原川澤。五月采。(垣衣為之使。)此即今人呼為 ,亦名 首。夏月搗汁服之,以除熱病。味至苦,而云甘,恐或非是。

(《大觀》卷七,《政和》一八二頁)

草木上品

王不留行

味苦、甘,平,無毒。主治金瘡,止血,逐痛,出刺,除風痹內寒。止心煩,鼻衄,癰疽,惡瘡, 乳,婦人難產。久服輕身,耐老增壽。生太山山谷。二月、八月采。今處處有。

人言是蓼子,亦不爾。葉似酸漿,子似松子。而多入癰 方用之。(《大觀》卷七,《政和》一九一頁)

草木上品

蒲黃

味甘,平,無毒。主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輕身。益氣力,延

年,神仙。生河東池澤。四月采。

此即蒲厘花上黃粉也,伺其有,便拂取之,甚治血,《仙經》亦用此。(《大觀》卷七,《政和》一八○頁)

草木上品

香蒲

味甘,平,無毒。主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

一名睢,一名醮。生南海池澤。

方藥不復用,世人無采,彼土人亦不復識者。江南貢菁茅,一名香茅,以供宗廟縮酒,或

草木上品

蘭草

味辛,平,無毒。主利水道,殺蠱毒,辟不祥。除胸中痰癖。久服益氣,輕身。不老,通神明。一名水香。生大吳池澤,四月、五月采。

方藥世人并不復識用。大吳即應是吳國爾,太伯所居,故呼大吳。今東間有煎澤草名蘭香,亦或者此也,生濕地。李云∶是今人所種,似都梁香草。(《大觀》卷七,《政和》一八六

草木上品

蘼蕪

味辛,溫,無毒。主治咳逆,定驚氣,辟邪惡,除蠱毒鬼疰,去三蟲。久服通神。主身中老風,頭中久風,風眩。一名薇蕪,一名茳蘺,川芎苗也。生雍州川澤及宛朐。四月、五月采葉,曝干。

今出歷陽,處處亦有,人家多種之,葉似蛇床而香。騷人借以為譬,方藥用甚稀。(《大觀》卷七,《政和》一七五頁)

草木上品

云實

味辛、苦,溫,無毒。主治泄痢腸 ,殺蟲蠱毒,去邪惡結氣,止痛,除寒熱。消渴。

花∶主見鬼精物,多食令人狂走。殺精物,下水,燒之致鬼。久服輕身,通神明,益壽。一名員實,一名云英,一名天豆。生河間川谷。十月采,曝干。

今處處有,子細如葶藶子而小黑,其實亦類莨菪。燒之致鬼,未見其法術。(《大觀》卷七,《政和》一九○頁)

草木上品

徐長卿

味辛,溫,無毒。主治鬼物百精,蠱毒,疫疾,邪惡氣,溫瘧。久服強悍,輕身。益氣,延年。一名鬼督郵。生太山山谷及隴西,三月采。

鬼督郵之名甚多。今世用徐長卿者,其根正如細辛,小短扁扁爾,氣亦相似。今狗脊散用一九○頁)

草木上品

姑活

味甘,溫,無毒。主治大風邪氣,濕痹寒痛。久服輕身,益壽耐老。一名冬葵子。生河東川澤。

方藥亦無用此者,乃有固活丸,即是野葛一名爾。此又名冬葵子,非葵菜之冬葵子,治體

草木上品

屈草

味苦,微寒,無毒。主治胸脅下痛,邪氣,腸間寒熱,陰痹。久服輕身,益氣耐老。生漢中川澤。五月采。

方藥不復用,世無識者也。(《新修》三六五頁,《大觀》卷三○,《政和》五四六頁)

草木上品

翹根

味甘,寒、平,有小毒。主治下熱氣,益陰精,令人面悅好,明目。久服輕身,耐老。

以作蒸飲酒病患。生嵩高平澤。二月、八月采。

方藥不復用,世無識者也。(《新修》三六三頁,《大觀》卷三○,《政和》五四六頁)

草木上品

牡荊實

味苦,溫,無毒。主治除骨間寒熱,通利胃氣,止咳逆,下氣。生河間南陽冤句山谷,或平壽、都鄉高堤岸上,牡荊生田野。八月、九月采實,陰干。(得術、柏實、青葙共治頭風,防風為之使,惡石膏。)河間、冤句、平壽并在北,南陽在西,論蔓荊,即應是今作杖棰之荊,而復非見。其子殊細,正如小麻子,色青黃。荊子實小大如此也。牡荊子乃出北方,如烏豆大,正圓黑,仙術多用牡荊,今人都無識之者。李當之《藥錄》乃注溲疏下云∶溲疏一名陰櫨,一名牡荊,一名空疏。皮白,中空,時有節。子似枸杞子,赤色,味甘、苦,冬月熟,世乃無識者。當此實是真,非人籬垣陽櫨也。案如此說,溲疏主治與牡荊都不同,其形類乖異,恐乖實理。

而仙方用牡荊,云能通神見鬼,非唯其實,乃枝葉并好。又云有荊樹,必枝枝相對,此是牡荊,有不對者,即非牡荊。即為父,則不應有子。如此,并莫詳虛實,須更博訪。乃詳之爾。

(《新修》一○二頁,《大觀》卷十二,《政和》三○二頁)

草木上品

秦椒

味辛,溫、生溫熟寒,有毒。主治風邪氣,溫中,除寒痹,堅齒長發,明目。治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產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臟。久服輕身,好顏色,耐老,增年,通神。生太山川谷及秦嶺上,或瑯琊。八月、九月采實。(惡栝蔞、防葵,畏雌黃。)今從西來,形似椒而大,色黃黑,味亦頗有椒氣,或呼為大椒。又云∶即今 樹子,而

草木上品

蔓荊實

味苦、辛,微寒,平、溫,無毒。主治筋骨間寒熱,濕痹,拘攣,明目,堅齒,利九竅。

去白蟲、長蟲。主風頭痛,腦鳴,目淚出。益氣,久服輕身,耐老。令人光澤,脂致,長須發。小荊實亦等。生益州。(惡烏頭、石膏。)小荊即應是牡荊,牡荊子大于蔓荊子而反呼為小荊,恐或以樹形為言。復不知蔓荊樹若高碩爾。(《新修》一○○頁,《大觀》卷十二,《政和》三○三頁)

草木上品

女貞實

味苦、甘,平,無毒。主治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輕身,不老,生武陵川谷。立冬采。

葉茂盛,凌冬不凋,皮青肉白,與秦皮為表里,其樹以冬生而可愛,諸處時有。《仙經》亦服食之,世方不復用,市人亦無識之者。(《新修》一○四頁,《大觀》卷十二,《政和》三○六頁)

草木上品

桑上寄生

味苦、甘,平,無毒。主治腰痛,小兒背強,癰腫,安胎,充肌膚,堅發齒,長須眉。

主金創,去痹,女子崩中,內傷不足,產后余疾,下乳汁。其實∶明目,輕身,通神。一名寄屑,一名寓木,一名宛童,一名蔦,生弘農川谷桑樹上。三月三日采莖、葉,陰干。

桑上者,名桑上寄生爾。詩人云∶施于松上。方家亦有用楊上、楓上者,則各隨其樹名之,形類猶是一般,但根津所因處為異。法生樹枝間,寄根在枝節之內,葉圓青赤,濃澤易折,傍自生枝節。冬夏生,四月花白,五月實赤,大如小豆。今處處皆有,以出彭城為勝。

世人呼皆為續斷用之。案《本經》續斷別在中品藥,所主治不同,豈只是一物,市人使混亂無復能甄識之者。服食方云是桑 ,與此說又為不同爾。(《新修》一○四頁,《大觀》卷十二

草木上品

蕤核

味甘,溫、微寒,無毒。主治心腹邪結氣,明目,目痛赤傷淚出。治目腫 爛, 鼻,破心下結淡痞氣。久服輕身,益氣,不肌。生函谷川谷及巴西。七月采實。

今從北方來,云出彭城間,形如烏豆大,圓而扁,有文理,狀似胡桃桃核,今人皆合殼用《大觀》卷十二,《政和》三○六頁)

草木上品

沉香、薰陸香、雞舌香、藿香、詹糖香、楓香

并微溫。悉治風水毒腫,去惡氣。薰陸、詹糖去伏尸。雞舌、藿香治霍亂、心痛。楓香治風癮疹癢毒。

此六種香皆合香家要用,不正復入藥,唯治惡核毒腫,道方頗有用處。詹糖出晉安嶺州。

上真淳澤者難得,多以其皮及柘蟲屎雜之,唯輕者為佳,其余無甚真偽,而有精粗爾。外國用波津香明目。白檀消風腫。其青木香別在上品。(《新修》一○八頁,《大觀》卷十二,《政和》三○七頁)

草木上品

辛夷

味辛,溫,無毒。主治五臟身體寒風,風頭腦痛,面 。溫中,解肌,利九竅。通鼻塞涕出。治面腫引齒痛,眩冒,身洋洋如在車船之上者。生須發,去白蟲。久服下氣,輕身,明目,增年耐老。可作膏藥,用之去中心及外毛,毛射人肺,令人咳。一名辛矧,一名侯桃,一名房木。生漢中川谷。九月采實,曝干。(芎 為之使,惡五石脂,畏菖蒲、蒲黃、黃連、石膏、黃環。)今出丹陽近道,形如桃子,小時氣辛香,即《離騷》所呼辛夷者也。(《新修》一一一頁,《大觀》卷十二,《政和》三○三頁)

草木上品

榆皮

味甘,平,無毒。主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氣。腸胃邪熱氣,消腫,性滑利。

久服輕身,不饑,其實尤良。治小兒頭瘡 。華∶主小兒癇,小便不利,傷熱。一名零榆。生 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八月采實,并勿令中濕,濕則傷人。

此即今榆樹爾,剝取皮,刮除上赤皮,亦可臨時用之。性至滑利,初生葉,人以作糜羹輩,令人睡眠。嵇公所謂∶“榆,令人眠也”。斷谷乃屑其皮,并檀皮服之,即所謂不饑者也。

(《新修》一一四頁,《大觀》卷十二,《政和》二九八頁)

草木中品

當歸

味甘、辛,溫、大溫,無毒。主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溫中止痛,除客血內塞,中風 ,汗不出,濕痹,中惡,客氣虛冷,補五臟,生肌肉。一名干歸。生隴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陰干。(惡 茹,畏菖蒲、海藻、牡蒙。)今隴西叨陽、黑水當歸,多肉少枝氣香,名馬尾當歸,稍難得。西川北部當歸,多根枝而細。歷陽所出,色白而氣味薄,不相似,呼為草當歸,闕少時乃用之。方家有云真當歸,正謂此,有好惡故也。世用甚多。道方時須爾。(《大觀》卷八,《政和》一九九頁)

草木中品

防風

味甘、辛,溫,無毒。主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痹,煩滿。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字乳金瘡內痙。久服輕身。葉∶主中風熱汗出。一名銅蕓,一名茴草,一名百枝,一名屏風,一名 根,一名百蜚。生沙苑川澤及邯鄲、瑯琊、上蔡。二月、十月采根,曝干。(得澤瀉、 本治風,得當歸、芍藥、陽起石、禹余糧治婦人子藏風,殺附子毒,惡干姜、藜蘆、白蘞、芫花。)郡縣無名沙苑。今第一出彭城、蘭陵,即近瑯琊者。郁州互市亦得之。次出襄陽、義陽縣界,亦可用,即近上蔡者。唯實而脂潤,頭節堅如蚯蚓頭者為好。世用治風最要,道方時用。(《大觀》卷七,《政和》一七九頁)

草木中品

秦艽

味苦、辛,平、微溫,無毒。主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下水,利小便。治風無問久新,通身攣急。生飛烏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菖蒲為之使。)飛烏或者地名,今出甘松、龍洞、蠶陵,長大黃白色為佳。根皆作羅文相交,中多銜土,用二○三)

草木中品

味甘,微溫,無毒。主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 ,補虛,小兒百病。婦人子藏風邪氣,逐五臟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氣,利陰氣。生白水者冷,補。其莖、葉治渴及筋攣,癰腫,疽瘡。一名戴糝,一名戴椹,一名獨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百本。生蜀郡山谷、白水、漢中。二月、十月采,陰干。

(惡龜甲。)第一出隴西、洮陽,色黃白甜美,今亦難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白肌膚粗,新者,亦甘溫補∶又有蠶陵、白水者,色理勝蜀中者而冷補;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貼用,消癰腫,世方多用,道家不須。(《大觀》卷七,《政和》一七八頁)

草木中品

吳茱萸

味辛,溫、大熱,有小毒。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去淡冷,腹內絞痛,諸冷、實不消,中惡,心腹痛,逆氣,利五臟。根∶殺三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峨边| 达州市| 基隆市| 南漳县| 东宁县| 盘锦市| 仙桃市| 乌兰浩特市| 甘谷县| 贞丰县| 广南县| 磐石市| 盱眙县| 绥江县| 加查县| 日照市| 马公市| 镇安县| 万宁市| 武隆县| 濮阳县| 蕲春县| 琼海市| 商城县| 新竹县| 崇左市| 石屏县| 讷河市| 彰武县| 吴忠市| 芜湖县| 东莞市| 获嘉县| 三穗县| 于都县| 宾阳县| 古丈县| 金华市| 昌乐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