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 本草易讀
  • 汪讱庵
  • 4002字
  • 2015-11-10 18:37:54

自汗不止,杵粉入龍骨、牡蠣撲之。(驗方第一。)霍亂煩渴,蜜水研汁服之,大米尤良。(第二。)消渴不止。同上。(第三。)下痢噤口,糯谷三兩,炒出白花去殼,姜汁拌濕,再炒為末,白湯下。(第四。)久泄食減,糯米二兩,水浸一宿,炒熟為末,入山藥一兩,每日平旦用半盞。入沙糖二匙,胡椒末少許,以滾湯調食,其味極佳,久服令人有子。神方也。(第五。)鼻血不止,諸藥不效,用糯米炒黃為末,每新水下二錢。仍吹鼻少許。(第六。)自汗不止,同麩皮炒末,每米飲下二錢。(第七。)女人白淫,同花椒醋丸服。(第八。)風犬咬傷,糯米一合,斑蝥七枚,同炒黃去蝥,再入七枚,炒黃去蝥,又入七枚,待米出煙,去蝥為末,香油合敷,小便利佳。(第九。)虛勞不足,入豬肚內,蒸干搗丸,日日食之。(第十。)腰痛虛寒,炒熟袋盛,拴靠痛處。內研服八角茴,酒下。(十一。)金瘡癰腫,糯米不拘多少,端午前四十九日,以冷水浸之。一日再換水,輕淘轉,勿攪碎。

至端午日取出陰干,絹袋盛,懸通風處。每用旋出,炒黑為末,冷水調如膏,隨瘡大小,裹定瘡口,外以布包,勿令動,直候瘡瘥。若腫毒初起,敷之一夜即消。(十二。)喉痹 腮,用前膏貼之,干再易。(十三。)竹木簽刺,以前膏貼之,一夜刺出在藥內也。(十四。)煩渴不止,糯米泔水任意飲之。(十五。)

黍米二百零二

多食發故疾、閉氣。甘,溫,無毒。益氣補中。

杖瘡腫痛,燒灰香油敷之。不作瘢。(驗方第一。)小兒鵝口,嚼汁敷之。(第二。)心痛不瘥,四十年者,取泔汁溫服。(第三。)閃肭脫臼,赤黑腫痛,黍米粉、鐵漿粉各半斤,蔥一斤,同炒研末,酒服三次,再入少醋貼之。(第四。)

黍米二百零二

稷米

甘,寒。益氣補中,涼血解毒。

辟除瘟疫,令不相染,稷米為末,頓服之。

黍米二百零二

丹黍米

止嗽下氣,退熱除渴。甚治霍亂,亦調瀉痢。

令婦不妒,同薏仁丸服。(驗方第一。)男子陰易,酒煎三兩發汗。(第二。)

蜀秫二百零三

甘,澀,溫,無毒。溫中澀腸。

蜀秫二百零三

蜀秫根

利小便止喘。燒灰酒服,治難產。

小便不通,蜀秫根三兩,扁竹一兩,燈草百莖,每流水煎半兩。(驗方第一。)

蜀秫二百零三

玉蜀秫

甘,平,調中開胃。

蜀秫二百零三

玉蜀根葉

治小便淋沙石痛甚,煎湯服。

粟米二百零四

甘,咸,微寒。養腎益氣。治胃熱而止渴,除霍亂而利小便。

反胃吐食,為粉,水丸豆大,煮七枚,納醋中吞之。(驗方第一。)胃熱消渴,陳粟米炊飯,干食之。(第二。)鼻血,為粉,水煮服。(第三。)

粟米二百零四

粟米泔

飲服止霍亂煩渴,洗浴療皮膚瘙疥。

粟米二百零四

谷芽

甘,溫。開胃快脾,下氣和中,消食化積。

粟米二百零四

杵頭細糠

粟秫之糠也。氣膈噎塞,刮取含之,亦可煎呷之,亦可蜜丸含咽。(驗方第一。)咽中如有物,吞吐不利,杵頭糠、臺參、蓮肉煎服。(第二。)

薏苡仁二百零五

糯米同炒用。甘,微寒。入足太陰、足陽明經。利水瀉濕,退熱除淋。舒筋急拘攣,止咳唾膿血。治香港腳而除風,止消渴而殺蟲。

水腫喘急,用郁李仁二兩,水研取汁,煮薏苡飯食。(驗方第一。)咳唾膿血,用半斤,杵破,水煮,入酒少許服。(第二。)薏苡附子散 苡仁(半斤) 附子(二兩)煎服。治胸中痹塞或隱痛。(諸方第一。)薏附敗醬散 上方加敗醬。

為散煎服。治腸癰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身無熱,脈數者。(第二。)薏仁粥治久風濕痹,水腫胸痹,筋攣等癥。蓋薏仁杵粉,同大米作粥食之是也。(第三。)

粟殼二百零六

去蒂筋膜,醋炒或蜜炙用。酸,澀,微寒,無毒。斂肺澀腸。止瀉痢而固脫肛,療遺精而止久嗽。

瀉痢赤白,蜜炙蜜丸服。(驗方第一。)熱痢便血,醋炙,同陳皮末,烏梅湯下。(第二。)久痢不已,蜜丸彈大,每姜水下一丸,病危者不用。(第三。)水瀉不止,同烏梅、大棗煎服。(第四。)久嗽不止,谷氣素壯者即效。蜜炙末,蜜水下。(第五。)久嗽虛嗽,多年不愈,同烏梅為末,白湯下。(第六。)壯人猝痢,同烏梅、燈心草引煎服。(第七。)嗽而遺尿,同五味子服。(第八。)

粟殼二百零六

粟米

甘,平,無毒。行風氣而逐邪熱,治反胃而開胸疾。甚止瀉痢,尤潤燥枯。

粟殼二百零六

鴉片

酸,澀,溫,有小毒。治瀉痢脫肛,澀丈夫精氣。

一粒金丹 真鴉片(一分)大米飯搗合三丸,每重錢許。每服一丸,未效再進,不可多服。忌醋。通治百病。風癱,酒下;口目不正,羌活湯下。百節痛,獨活湯下。正頭風,羌活湯下。偏頭風,川芎湯下。眩暈,防風湯下。陰毒,豆淋酒下。瘧疾,桃、柳枝湯下。痰喘,葶藶湯下。久嗽,干姜、阿膠湯下。勞嗽,冬花湯下。吐瀉,藿香湯下。赤痢,黃連湯下。白痢,干姜湯下。噤口痢,白術湯下。臍下痛,燈心湯下。諸氣痛,木香酒下。熱痛,梔子湯下。小腸氣,小茴湯下。

血氣痛,乳香湯下。脈痛,酒下。噎食,生姜、丁香湯下。血崩,靈脂湯下。慢脾風,砂仁湯下。其余諸癥,審其所引可也。(諸方第一。)

黑豆二百零七

炒食極熱,煮食則寒。緊小者良。甘,平,微寒,無毒。補腎鎮心,解毒散熱,利水下氣,活血去瘀。涂一切腫毒,解諸般風熱。除心腹之痛滿,散產后之滯瘀。

頸項強硬,不得回顧,蒸熱,布包枕之。(驗方第一。)風毒攻心,煩躁恍惚,水煮服。(第二。)猝風不語,煮汁服。(第三。)喉痹不語。同上。(第四。)目赤腫痛,蒸數包,五更時,更互熨之。(第五。)脅痛如打,炒焦入酒煮沸,服之取醉。(第六。)腰脅猝痛。同上。(第七。)猝然腰痛,拌炒熱熨之。(第八。)香港腳沖心,水煮服。(第九。)身面浮腫,水煮,再入酒煮服。(第十。)新久水腫。同上。(十一。)腹中痞硬,姜引水煎。(十二。)水痢不止,炒末,每米飲下三錢。(十三。)霍亂脹痛,微炒末,水下。(十四。)男子便血,炒焦、熱酒淋服。(十五。)一切下血,皂角湯浸,炒熟,豬油丸服。(十六。)小兒沙淋,百二十粒,生草一錢,南滑一錢,水煎服。(十七。)腎虛消渴,難治者,炒,同花粉丸服。(十八。)晝夜不眠,以新布火炙熨目。再蒸黑豆數包,更枕之。(十九。)天行疫癘發腫,炒,同炙草煎服。(二十。)一切菜石食物毒,同甘草服。(二十一。)酒食毒,煮食得吐良。(二十二。)信石毒,煎服。(二十三。)諸魚毒,煮服。(二十四。)巴豆毒,利不止者,煮服。(二十五。)湯火傷,煮食易愈。(二十六。)打頭青腫,炒末,水合敷。(二十七。)墮跌內瘀,煮服。(二十八。)痘瘡濕爛,為末敷之。(二十九。)小兒頭瘡,炒末,水合敷之。(三十。)染發令黑,醋煮熬稠染之。(三十一。)牙痛,煎漱。(三十二。)月水不斷,炒煙盡,入酒沃之服。或不見,心熱者忌。(三十三。)妊娠腰痛,酒煎服。(三十四。)子死腹中,醋煎服。(三十五。)胞衣不下,酒煎服。(三十六。)菜中蛇毒,為末,酒浸絞汁服。(三十七。)身如蟲行,水浸絞汁,旦旦洗之。(三十八。)腳 中癢,出黃水,風疽也。以青竹筒三尺,將黑豆入內,以馬糞、糠火燒熏,以器承兩頭,取汁搽之。先以米泔合鹽洗之。(三十九。)小兒血淋,黑豆葉煮汁服。(四十。)豆淋酒 黑豆(三升)炒熟入瓶中,以熱酒沃之,經一日。每取溫服取汗。治產后百病,產后諸風,或背強口噤,或煩熱螈 ,或身頭皆腫,或身癢嘔逆直視,或手足頑痹,頭眩目昏,皆虛熱中風也。中風口斜,頭風頭痛,破傷中風。(諸方第一。)黑豆補虛丸 黑豆(五升)煮爛去皮,搗末豬膏作丸豆大。每酒下百丸。長肌增顏,填髓益氣,補虛能食。肥人不可服荒年避谷神丹 黑豆(五斗,蒸三遍去皮) 大麻子(三升,浸一宿,蒸二遍,令口開)取各搗為末,再合搗作團如拳大,入甑中蒸之,從戌至子,寅時出甑,午時曬干為末。

干服之,以飽為度,不得食一切他物。第一頓得七日不饑,第二頓四十九日不饑,第三頓三百日不饑,第四頓二千四百日不饑,更不必服,永不饑也。令人強壯,永不憔悴。口渴即研大麻子湯飲之,轉更滋潤臟腑。若要重食他物,用葵子三合,研末煎湯令服,取下藥如金色,任食諸物,并無所損。真仙方也。(第三。)

黑豆二百零七

豆黃卷

炒用。黑豆生芽干之。甘,平,無毒。益氣宜腎,破血止痛。除胃中積熱,消水病脹滿。舒筋攣而止膝痛,潤肌膚水腫喘急二便澀。同大黃為末,每蔥白、陳皮湯下二錢,以利為度。(驗方第一。)頭風筋攣,膝痛,便結,炒末水下,日二。(第二。)

黃豆二百零八

甘,溫,無毒。寬中下氣,利腸消水。

黃豆二百零八

豆油

辛,甘,熱,微毒。

痘后生瘡,燒豆為末,香油合敷。(驗方第一。)損傷腫痛爛,豆腐渣炒熱熨之,良效。(

赤小豆二百零九

甘,酸,無毒。散血消腫,排膿清熱,止渴解酒,通乳下胎。利小便而消水腫,治香港腳而療瀉痢。敷一切瘡癰,涂諸般熱毒。

水氣腫脹,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顆、生姜五錢、商陸一條同搗,同水煮爛,去藥,空心食豆,旋旋啜汁令盡,腫自消也。(驗方第一。)腫從腳起,入腹殺人。赤小豆三斤,煮爛取汁,溫漬足膝。若已入腹,但食小豆,勿雜他食,亦愈。(第二。)水腫腹大,入白茅根同煮食之,以消為度。(第三。)下部卒痛,同黑豆蒸熟,作二包,更互坐熨之。(第四。)水谷痢疾,一合,同黃蠟三兩煎服之。(第五。)熱毒下痢,為末水煎。(第六。)舌上出血如有孔,水研絞汁服。(第七。)熱淋血淋,炒末同煨蔥搗爛酒下。(第八。)重舌鵝口,為末醋合敷。(第九。)小兒不語,為末,酒合敷舌下。(第十。)牙痛,為末,搽之吐涎,及吹鼻。(十一。)中風嘔逆,水煎服。(十二。)常患墮胎,為末酒服。(十三。)妊娠行經。同上。(十四。)難產研取汁,入黃明膠煎服。又生吞七枚。(十五。)胞衣不下,男七枚,女二七枚,東流水吞下。(十六。)乳汁不通,煮汁服。(十七。)吹乳,酒研服,以渣敷之。(十八。)癰腫初作,水合末敷之。(十九。)痘后癰腫,雞子清合末敷。(二十。)腮頰熱毒,為末蜜合敷。(二十一。)丹毒如火,雞子清合敷。(二十二。)風瘙癮疹,合荊穗末,雞子清合敷。(二十三。)中六畜肉毒,燒末水下。(二十四。)赤小豆當歸散 小豆 當歸為末,漿水下。治狐惑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欲臥,目赤 黃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

又治先血后便。(諸方第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永德县| 安新县| 泸定县| 彩票| 石林| 揭阳市| 抚远县| 汉寿县| 临桂县| 若尔盖县| 绥江县| 周至县| 绿春县| 西林县| 永修县| 武宁县| 长海县| 阿荣旗| 金平| 高雄县| 阜平县| 金昌市| 习水县| 杨浦区| 孟村| 珠海市| 牡丹江市| 昌乐县| 临漳县| 曲阳县| 拜泉县| 腾冲县| 鲜城| 民县| 莱西市| 疏附县| 明溪县| 丰镇市| 余姚市|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