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章

  • 本草易讀
  • 汪讱庵
  • 3048字
  • 2015-11-10 18:37:54

谷精草百二十六

辛,溫,無毒。治目翳目盲,兼治喉痹瘡疥。除頭風頭痛,并除齒牙風痛。

此草收谷后,荒田中生之,江湖南北多有之。一科叢生,葉似嫩谷秧,抽細莖,高四五寸,莖頭有小白花,點點如亂星。九月采花。

目中翳膜,同防風末服。(驗方第一。)痘后目翳,為末,豬肝蘸食。(第二。)雀目,為末,竹刀開羊肺,入煮食之。(第三。)小兒中暑,吐瀉煩渴,燒,末服。(第四。)

谷精草百二十六

海金沙

甘,寒,無毒。治諸淋莖痛,解濕熱腫滿。

江浙、湖湘、川陜、黔中皆有之,生山林下。莖細如線,引于竹木上,高尺許。葉細如芫荽而甚薄,背面皆青,上多皺紋,皺處有沙子,狀如蒲黃。不開花,細根堅強。以沙拋燈火灼者真也。

傷寒狂熱,同山梔、牙硝、硼砂服之。(驗方第一。)小便不通,為末,生姜、甘草湯下。(第二。)膏淋如油,同南滑,佐甘草末,麥冬湯下。(第三。)血淋痛澀,新水下末。(第四。)海金沙散 金沙(二錢) 白術(四兩) 甘草(半兩) 黑丑頭末(一兩)每服一錢,倒流水下。治腹脹如鼓,喘不臥。(諸方第一。)

紫花地丁百二十七

俗云苦丁茶是也。苦,辛,寒,無毒。治一切癰疽瘰 惡瘡。

處處有之。二三月生,多布麥田中。葉似柳而微細,開紫花,結小角。

疔瘡腫毒,取汁內服,杵爛外敷。(驗方第一。)瘰 瘡疔、發背諸腫,同蒺藜末,油合敷。(第二。)一切惡瘡,以罐盛,燒煙熏之,出黃水盡,愈。(第三。)稻芒粘咽,嚼咽之。(第四。)黃膽內熱,酒下末。(第五。)癰疽惡瘡,同蒼耳葉搗,酒下。(第六。)

大黃百二十八

得酒良。黃芩為使,無所畏,忌冷水,惡干漆。陳久者佳,有錦紋者勝。味苦,大寒,無毒。入足陽明胃、太陰脾、厥陰肝。瀉熱行瘀,決壅開塞。除陽亢之譫語,解實結之滿痛。下陽明之結燥,除太陰之濕蒸。通經脈而破癥結,消癰疽而排膿血。乃蕩滌腸胃之峻劑,通利二便之靈丹。

生河西山谷及隴西,今蜀川、河東、陜西皆有之。以蜀川錦紋者為佳。其次秦隴來者,謂之土番大黃。正月生青葉,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碗,長一二尺,其細根如牛蒡。四月黃花,亦有青紅似蕎麥花者。莖青紫色,形如竹。二八月采。江淮出者為土大黃,二月開花結細實。

癰腫熱痛,醋合末敷之。(驗方第一。)腫毒初起,同五倍子、黃柏合末,新水調敷。(第二。)火丹赤腫遍身,磨水刷之。(第三。)湯火傷,蜜合末敷。(第四。)凍瘡破爛,水合末敷。(第五。)損傷內瘀脹痛,同當歸服。(第六。)鼻中生瘡,同杏仁搗勻,豬脂合敷。(第七。)口瘡爛糜,同枯礬末搽之,吐涎。(第八。)牙痛齦血,崩落口臭。同生地各切片,合貼之。(第九。)胃火牙痛,為末,口含涼水,以紙捻蘸大黃末,隨左右吹鼻立止。(第十。)目暴赤痛,同四物湯服。又吹鼻方,乳者五分,沒藥五分,雄黃三分,火硝一錢,黃丹五分,研細末吹鼻。(十一。)婦人陰腫痛,酒煎一兩服。(十二。)產后血塊,醋熬膏,丸服。(十三。)食已即吐,同甘草煎服,每一兩。(十四。)熱利急痛,脈實,酒煎一兩服之。(十五。)赤白濁淋,每末六分,以雞子破頂,入藥攪勻,蒸熟食,三服已也。(十六。)骨蒸積熱黃瘦,大黃四分,童尿煎服。(十七。)小兒諸熱煨熟,同黃芩蜜丸服。(十八。)久患積聚,二便不利,上搶心腹,脹滿,同白芍丸服。(十九。)腹中痞塊,醋、蜜丸服。(二十。)婦人室女經脈不通,大黃三錢,燒存性,有實熱者生地三錢,為末,空心酒下。又大黃三錢,藿香少許,斑蝥五六個去頭足,共為末,每服五六分。先熱水漱口令凈,即食棗三枚,將藥溫酒調服,再食棗三枚。忌驚擾,待腹痛二三陣,經即行,不痛再服。后服平胃散以平胃。此二方必脈人壯強者可用。(二十一。)大承氣湯 大黃 芒硝 濃樸 枳實治臍腹滿痛,大便燥結,脈實。(諸方第一。)小承氣湯 大黃 濃樸 枳實治同。(第二。)大陷胸湯 大黃 芒硝 甘遂水煎。治結胸,心下石硬,不按亦痛,或硬至少腹,脈沉緊,或潮熱。(第三。)大陷胸丸 大黃 芒硝 葶藶 杏仁丸彈大,每一丸。癥同上,兼項強者。(第四。)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 黃連以麻沸湯漬之,須臾絞去渣服。治心下痞,按之自濡。(第五。)桂枝大黃湯 桂枝 白芍 炙草 姜 棗 大黃治腹滿實痛。(第六。)大黃硝石湯 大黃 硝石 黃柏 山梔水煎。治黃膽腹滿,自汗,小水不利而赤。(第七。)大黃附子湯治脅下痛,發熱,脈弦緊。(第八。)抵當湯 大黃 桃仁 水蛭 虻蟲為末煎。治少腹結滿,小水自利,發熱,脈沉有力。(第九。)大黃 蟲丸 大黃 甘草 杏仁 白芍 地黃 桃仁 干漆 虻蟲 水蛭 蟲黃芩蜜丸服。治腹滿而瘦,目暗肌錯。(第十。)下瘀血湯 大黃 桃仁 蟲蜜丸彈大,酒下。治產后腹痛在臍下者,亦治經水不利。(十一。)大黃甘遂湯 大黃 甘遂 阿膠煎服。治產后少腹滿,小便微難。(十二。)大黃丹皮湯 大黃 芒硝 桃仁 丹皮治腸癰少腹腫痛,小便不調,自汗,發熱,脈遲緊者。(十三。)瀉心湯 大黃 黃連 黃芩水煎。治吐衄血。(十四。)備急丸 大黃 干姜 巴霜蜜丸豆大,每三丸。治猝痛,心腹如錐刺。(十五。)金黃散 大黃 甘草(等分)為末,酒熬成膏。治一切腫毒,癰癤初起。內服酒下,外敷貼之。(十六。)生軍散為末醋合敷。治一切腫毒,癰癤初起。(十七。)己椒藶黃丸 生軍(一兩) 葶藶(一兩) 椒目(一兩) 防己(一兩)蜜丸豆大,每三丸,日三服,不知稍增之。治腹滿,口舌干燥,此水在腸間,外癥不必有水

商陸百二十九

黑豆同蒸用。忌犬肉。入湯宜用白花者。辛,甘,有毒。入足太陽經。療水腫,除癰腫,解腹滿,涂喉痹。通二腸而墜胎孕,除蠱毒而殺鬼物。

生咸陽川谷,今所在有之,多生人家園圃中。春生苗,高三四尺。青葉如牛舌而長。莖青赤,至柔脆。夏秋紅紫花作朵。根如蘿卜而長,有赤白二種,白者入藥,赤者有毒。八九月采一切腫毒,入鹽少許,搗敷之。(驗方第一。)石癰如石,不作膿,搗敷。(第二。)瘡傷水毒,搗炙,布包熨之,數易之。(第三。)水氣腫毒,水煎去渣,入米煮服,以利為度。(第四。)癖如石,熬取汁,同杏仁泥煎如飴,每服棗許,下惡物為度。(第五。)腹中有物如石,痛刺呼啼,炙熱,晝夜熨之。(第六。)白圣散 樟柳根(三兩) 大戟(兩半) 甘遂(一兩)每末服二錢,熱湯下。治產后腹大堅滿,喘不能臥。(諸方第一。)

大戟百三十

水煮去骨用。小豆為使,惡山藥反甘草,畏菖蒲、蘆葦、鼠屎。苦,寒,有毒。入足太陽經。解諸水之腹滿,下惡血之癖癥,散頸腋之癰腫,洗香港腳之腫痛。利二便而通月水,消疹風而墜胎孕。

生常山,十二月采。今平澤中多有之。直莖高二三尺,中空,折之有白漿。葉長狹如柳葉而不圓,其梢葉密攢而上。以杭州紫大戟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方色白者能傷人,服之或至吐血,不可不知。

水腫喘急,同干姜末服,以利為度。(驗方第一。)水腫,同當歸、陳皮各一兩服,以利為度。(第二。)水腫腹大如鼓,或一身浮腫。用棗二斤,與大戟六兩同煮,食棗盡,愈矣。(第三。)牙搖痛,咬之。(第四。)百祥膏 大戟煮熟去骨,為末,丸粟大。每二十丸,赤芝麻湯下。治咳而吐綠水者。又治痘瘡紫黑,便秘不寒者。(諸方第一。)

澤漆百三十一

小豆為使,惡山藥。貓兒眼睛草也。辛,苦,微寒,無毒。入足太陽經。消痰退熱,止嗽殺蟲。解大腹而消腫滿,利二便而行水江湖原澤平陸多有之。苗一科分枝成叢,柔莖綠葉,葉圓而黃綠,頗似貓眼。莖頭凡五葉中分,中抽小莖五枝,每枝頭細花青綠色,復有小葉承之,齊整如一。枝莖有白汁黏人。或以此為大戟苗者,誤也。

心下伏瘕,如杯不得食者。同大黃、葶藶,蜜丸服。(驗方第一。) 十種水氣,熬膏服,酒下。(第二。)澤漆湯 澤漆(十) 半夏(十) 白前(三) 黃芩(二) 人參(二) 甘草(二) 紫菀(二) 桂枝(二) 生姜(三)治咳而脈沉者。(諸方第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太原市| 阿拉善盟| 武鸣县| 和静县| 大新县| 乐山市| 瓦房店市| 巨鹿县| 年辖:市辖区| 鄢陵县| 吉安市| 太康县| 滁州市| 习水县| 奉化市| 彰化市| 宁武县| 安国市| 芦溪县| 抚顺县| 绥中县| 龙泉市| 陇川县| 庆城县| 鹤壁市| 揭西县| 上栗县| 淮滨县| 新和县| 南召县| 景谷| 南平市| 吉安县| 邛崃市| 布尔津县| 海阳市| 湛江市| 花垣县| 西盟| 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