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文殊導(dǎo)

常德府。文殊正導(dǎo)禪師。眉州徐氏子。嗣佛鑑勤禪師。十三得度。詣都習(xí)唯識(shí)論。自以為至得。同學(xué)詰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shí)。今目前萬象凝然。心識(shí)安在。師無對(duì)。由是周遊江淮。得法後應(yīng)世。住文殊寺。宋高宗建炎三年春。示眾。舉臨濟(jì)臨滅。囑三聖因緣。曰。正法眼藏瞎驢滅。臨濟(jì)何曾有此說。古今時(shí)人皆妄傳。不信但看後三月。果至後三月。鍾相叛於澧陽(yáng)。其徒欲與師南奔。師曰。學(xué)道所以了生死。何得避之。俄然賊至。師曰。速然見殺。快汝心意。賊舉槊殘之。血皆白乳。賊驚駭。引蓆覆而去。

音義。果敢也。端也。

至人

行到之人。又聖人也。

丹稜

即四川眉州。丹稜縣。

心聞

臺(tái)州萬年寺。心聞雲(yún)賁禪師。永嘉人。嗣育王介諶禪師。南嶽下十六世也。

撐直視也。

音獲。以刀破物也。

竹洽切。刺也。

搭滯

凝止不脫也。言未得徹證。猶有疑礙。今用一錐一劄。使其超然。默契本心。不存凡聖。廓落無依。縱橫自在而已。

風(fēng)穴

汝州風(fēng)穴延沼禪師。錢塘餘杭劉氏子。嗣南院惠顒禪師。南嶽下七世也。

白丁

地名。地多小人。風(fēng)穴隱匿數(shù)年。未知孰是。

大梅

明州。大梅山法常禪師。襄陽(yáng)鄭氏子。嗣馬祖。後隱居於大梅。

悠悠

優(yōu)也。尋常遊行之人。

音移。慢也欺也。

季也。末法之時(shí)也。

偃也。歸也。

音審。況也。

瓌偉

上。公回切。玉美也。下。音葦。乃奇大也。

天禧

宋三帝。真宗年號(hào)也。

籠絡(luò)

如鳥之在籠。馬著羈絡(luò)。不能脫去。學(xué)者溺之。亦猶是也。

宣政

宋八帝徽宗年號(hào)也。

碧巖集

山名。圓悟禪師。在此作評(píng)唱。釋雪竇頌古。為碧巖集也。

寧道者

潭州開福道寧禪師。歙溪汪氏子。嗣五祖演禪師。南嶽下十四世。

紹興

宋十帝。高宗年號(hào)也。

佛日

即妙喜也。

音務(wù)。奔也。

音自。浸潤(rùn)也。

除卻也。

增也。尤甚也。

拙庵

慶元府。育王山佛照德光禪師。臨江軍彭氏子。嗣大慧杲禪師。南嶽下十六世。

頂骨。

額也。

頷也。

七處

兩手兩足。兩眉及頂。

虞尹文

姓虞。名尹。字彬文。幼十歲時(shí)。善賦詩(shī)詞。有驚人之語。後孝宗為相。置翹村舘舍。以筵四方賢士。

伊尹

性伊。名尹。傷中國(guó)無賢君。歎斯道不行。隱耕於有莘之野。湯三往聘之。拜為相。

呂望

東海人。姓姜。名尚。字子牙。釣魚磻溪之寶雞縣。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者非熊非羆。非虎非彪。霸王之輔。果獲姜尚於渭水之陽(yáng)。與語大悅曰。自吾先君太公。甞云。當(dāng)有聖人適周。太公望子久矣。故號(hào)太公望。立為師。封為呂。後佐武王伐紂也。詠曰。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獨(dú)垂鈎。當(dāng)時(shí)未入飛熊兆。幾向斜陽(yáng)嘆白頭。

階級(jí)

上。階梯也。下。次第也。

箕踞

長(zhǎng)伸兩足。以兩手按兩膝上。其形似箕。唐詩(shī)云。綠樹陰濃足四隣。青苔日厚自無塵。科頭箕踞長(zhǎng)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所擊之物也。鍾磬板木魚等物。凡擊之有聲者。皆名為揵。

柱石

漢。田延年。謂霍光曰。將軍為國(guó)柱石。今謂柱石者。欲撐柱宗門。令法久住也。

芥蔕

上。音介。下。音瘥。望人豁略曰。幸勿芥蔕。又刺鯁也。鯁者。骨不下咽也。古謂蹇諤直言。為骨鯁也直言難受。如鯁骨留咽也。

削也。謂去其疑執(zhí)。斷其情思也。

可親下

三句出孔子家語。儒行篇也。

淫溽

禮記云。居家不淫。飲食不溽。註。淫。流蕩也。恣縱貪味。曰溽也。

干將鏌鎁

孝子傳云。楚王夫人。夏乘涼抱鐵柱感孕。產(chǎn)生一鐵塊。楚王。令干將造劒。三年乃成雙劒。一雌一雄。干將密將雄劒以匿。進(jìn)雌劒。王秘匣中。甞聞悲鳴。王問羣臣。臣曰。劒有雌雄。鳴者憶雄耳。王大怒。干將知罪必死。將劒藏於屋柱中。囑妻鏌鎁曰。日出北戶。南山有松。松生於石。劍在其中。妻後生男。名眉間赤。年十五歲。問母曰。吾父何在。母述前事。思惟剖柱。果得其劍。欲為父報(bào)讐。楚王知之。勑令覔得其人。當(dāng)厚賞之。眉間赤。遂逃。俄有客曰。子莫非眉間赤否。曰然。客曰。吾甑山人。能為子報(bào)父讐。赤曰。父昔無辜。枉被荼毒。君今見惠。當(dāng)何所須。客曰。當(dāng)?shù)米宇^。并劍。赤乃自刎其頭。客得其頭并劍。進(jìn)與楚王。王曰大幸。客曰。願(yuàn)將此頭。以油烹之。王遂與頭投鼎。烹至三日不爛。客請(qǐng)王視。客以劍揮王頭。落於鼎中。二頭相囓。客恐眉間赤頭不勝。乃自刎頭助之。三頭相囓。俄頃俱爛。

憂慮也。

損失也。

末學(xué)膚受

東京賦云。末學(xué)膚受。貴耳賤目。註。膚。皮膚也。皮膚之受。故云膚受也。此外受淺薄。非內(nèi)實(shí)所受。貴於耳。賤於目也。

溟淵

上。水之黑色也。以東西南北四海為四溟。下。深也。海有九轉(zhuǎn)。回水漩澓。其水至深。故為九淵。

庶幾

從容審察也。

通也。

蓬蓽

織荊為門也。禮記二十九卷。儒行篇四十一。儒有一畝之宮。環(huán)堵之室。蓽門圭竇。蓬戶甕牖。

憔悴

枯療也。憂勞也。

磊落

如眾石之崩落。而無阻滯。皆大人之相。無物滯於胸中。如干戈叢裏。橫身直過。荊棘林中。擺手便行。腳跟下無五色線。舌頭上無十字關(guān)。鼻端無泥痕。眼中無金屑故也。

頤指

但動(dòng)頤而指麾。不勞用力。皆如意也。

洋洋

流蕩之貌。

趦趄

上。音咨。下。音[泳-永+苴]。欲趣而不行也。

攫金

上。爪持也。列子云。昔齊人有欲金者。青旦衣冠之市。適鬻金之所。竊金而去。金主捕之曰。人皆在焉。子何攫人之金。答曰。取金之時(shí)不見其人。而獨(dú)見其金。言人貪其利而忘其恥。見其利而忘其害也。

上池之水

古史云。蘆越之東有扁鵲。姓秦名緩。渤海郡人。少時(shí)為舍長(zhǎng)。客長(zhǎng)桑君。見扁鵲獨(dú)奇。常勤遇之。出入十餘年。一日呼扁鵲私坐。間語之曰。我有藥方。年將老矣。欲傳與公。公無泄漏。鵲敬諾。遂出懷中藥方與之。示以上池水服之。三七日當(dāng)見物矣。盡取方以授之。忽不見其人也。鵲如其言。以藥水服之。三七日視垣外一方人。後視病。盡見五臟癥結(jié)。持以胗脈名耳。註。水未至於地。承取竹木上露水。故名上池之水。

中興

廢而復(fù)興曰。中興也。如漢光武中。興漢業(yè)也。

佚豫

縱意悅情而為。

態(tài)

美意也。

便

利也。

謀也。

密庵

慶元府。天童密庵咸傑禪師。福州鄭氏子。嗣應(yīng)庵華禪師。南嶽下十七世。

弱也。

韜晦

韜藏虗名而棄華務(wù)實(shí)。晦隱其跡。而和光同塵也。

毀方瓦合

禮記二十九卷。儒行第四十一。儒有博學(xué)而不窮。篤行而不惓。乃慕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寬裕有如此者。略註云。毀方瓦合者。陶瓦之事。其初則圓。剖而為四。其形則方。毀其圓以為方。合其方而復(fù)圓。葢於涵容之中。未甞無分辨。故曰寬裕有如此者也。

嫉妬

殉自名利。不耐他榮。曰嫉妬。又害賢曰嫉。忌色曰妬。

管見

小見也。如管窺天。能見多許。此言識(shí)見暗短。而無高明遠(yuǎn)大之見者。

險(xiǎn)詖

不平謟詐之言。

猜忌

心多疑曰猜。意多憎曰忌。謂忘人大恩。記人小過。是己非人也。

壞也。止遏也。

攻發(fā)人之私。曰訐。

自得輝

杭州淨(jìng)慈自得慧輝禪師。會(huì)稽張氏子。嗣天童正覺禪師。

條理

上整。下治也。始條理。終條理。見孟子。

音豸。壞也。

毀壞也。

私取也。

駑駘

鈍馬也。

玉之光也。

或庵

鎮(zhèn)江府。焦山或庵禪師。臺(tái)州羅氏子。嗣護(hù)國(guó)景元禪師。南嶽下十六世也。

選佛頌

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祖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居士豁然大悟。呈偈曰。十方同聚會(huì)。個(gè)個(gè)學(xué)無為。此是選佛場(chǎng)。心空及第歸。

錢公

宋丞相。姓錢。名相祖。字象先。問道於或庵體禪師。

會(huì)也。

隱藏也。

乾道

宋孝宗年號(hào)。

瞎堂

臨安府。靈隱寺瞎堂慧遠(yuǎn)禪師。眉山彭氏子。嗣圓悟勤禪師。

孤鳥疾飛之貌。又自如也。

凌然

超越也。

如鳥之聚也。

杜抝

不依軌轍曰杜。不順人情曰抝。

拊也。自不能行。拍人肩而行之。

隊(duì)

羣也。

止也。

一賢衲子

如國(guó)得一賢臣。則興國(guó)治邦。法門得一賢衲子。則叢林永賴。

挽也。哀而至痛。

陶泓

泓。寶泓。石泓。涵星泓。皆硯之別名也。

何也。

無筆

老師一段光明。猶若虗空。無筆可判也。

楮皮。蔡倫將此而作紙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西区| 祁阳县| 桐梓县| 义马市| 阿瓦提县| 湘阴县| 彝良县| 灵丘县| 出国| 兴安盟| 项城市| 榕江县| 精河县| 黄浦区| 永宁县| 海城市| 津市市| 陆河县| 河北区| 松阳县| 库尔勒市| 印江| 房产| 南陵县| 亳州市| 抚宁县| 江孜县| 襄城县| 马关县| 三河市| 大埔区| 沁阳市| 全南县| 阿拉尔市| 合作市| 陆良县| 东光县| 河南省| 蓬溪县| 淮滨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