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16新大綱)作者名: 華圖教育編著本章字數: 94字更新時間: 2019-01-02 03:11:56
第四天 從閱卷標準中總結答題方法
課前導學
1.從具有代表性的閱卷標準中總結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三種題型的作答啟示。
2.通過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閱卷標準,總結公文類寫作題和文章寫作題的作答啟示。
第一課時 概括、分析、對策題的閱卷標準
在申論考試中,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分屬于不同的題型,考查的能力不同,因而答題側重點不同。但是,就閱卷標準而言,這三類題型卻有共同之處,因此合并到一起講解。
一、閱卷標準再現
下面分別列舉了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三種題型的閱卷標準,這三則閱卷標準并不是隨意選取的,而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幾乎涵蓋了這三種題型閱卷標準可能會涉及的所有內容。考生在瀏覽以下閱卷標準的同時,要認真思考閱卷標準對申論答案作出了哪些方面的要求,閱卷者是從哪些方面對答案進行評判,減分或加分的。
【例1】2011年國考(省部級)第一大題第2小題(歸納概括題):
“給定資料5”介紹了漢代王景治理黃河的思路和做法。請概括王景治河后黃河安瀾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簡明扼要,條理清楚。不超過200字。
【閱卷標準】
①客觀因素:一是氣候,黃河中游地區降水量減少。二是人口和環境因素,黃河上游人口減少,中游牧進農退,森林和植被顯著恢復,改善泥沙條件。
②主觀因素:一是經濟因素,加大人力、財力投入,治理黃河。二是科學施治,王景治理水患講究因地制宜,利用東漢故道引導河水。三是辨證施治,一方面疏浚汴渠,使黃河與江淮水道連為一體;另一方面修筑防御工事,修建黃河大堤,十里河道一個出口,改善黃河水沙關系。
【評分細則】
滿分10分,包含五個要點,每個要點2分。
1.采分點。
①客觀因素:一是氣候,黃河中游地區降水量減少。二是人口和環境因素,黃河上游人口減少,中游牧進農退,森林和植被顯著恢復,改善泥沙條件。(4分。關鍵字:客觀因素“降水量減少”“人口減少,黃河流域自然環境改善”。)
②主觀因素:一是經濟因素,加大資金和人力投入,全面治黃。二是科學施治,王景治理水患講究因地制宜,利用東漢故道引導河水。三是辨證施治,一方面疏浚汴渠,使黃河與江淮水道連為一體;另一方面修筑防御工事,修建黃河大堤,十里河道一個出口,改善黃河水沙關系。(4分。關鍵字:主觀因素“資金、人力投入”“因地制宜”“疏浚汴渠、修筑大堤”。)
2.答全“氣候因素、人口和環境因素、經濟因素、科學施治、辨證施治”各1分,論證全面每個要點2分,要點不分先后,主客觀因素不分先后。
3.只答“客觀因素(方面)”“主觀因素(方面)”得1分。列點,但未按主客觀因素分類作答的,得分不超過6分。如:“一是黃河中游地區降水量減少。二是黃河上游人口減少,中游牧進農退,森林和植被顯著恢復,改善泥沙條件。三是加大資金和人力投入,全面治黃。四是因地制宜,利用東漢河道引導河水。五是疏浚汴渠,使黃河與江淮水道連為一體;修筑防御工事,修建黃河大堤,十里河道一個出口,改善黃河水沙關系”,得到最高分6分,其余一律5分以下。
其他:字數多于200字扣1分;3個錯別字扣1分,重現的不計;標點錯誤較多或模糊的扣1分;字跡潦草、卷面不潔的,減0.5—1分(最多不得超過1分);錯別字、標點和卷面扣分累計不超過2分。
【例2】2013年國考(省部級)第一題(綜合分析題):
“給定資料2”中的文章作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比長城、故宮還重要的財富。”請結合“給定資料”,談談你對這一說法的見解。(15分)
要求:全面、簡明。不超過250字。
【閱卷標準】
首先,要表明態度,同意上述觀點。
1.材料1: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傳統婚禮儀式)是承載傳統文化及其精神的載體;
2.材料2: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活的,具有實用性;
3.材料3:非物質文化遺產比物質文化遺產更有生命力與活力;
4.材料4: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媽祖文化)可以傳播和交流;
5.材料5: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傳承人)無法再生;
6.材料6: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鑒別,可以提高公眾的鑒賞能力與文化素質。
沒有表明態度扣1分;
以上6點答出任意5點即可,每點3分,最多15分;
每點根據概括是否準確以及表述是否清晰等情況,酌情給1—3分;
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給1—2分;
每3個錯別字扣1分。
【例3】2012年云南第三題(“歸納概括+提出對策”題):
根據“給定資料4”中的媒體報道,概括H區爆發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動中前前后后所暴露出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建議。(25分)
要求:(1)對存在的問題概括準確、扼要;
(2)所提建議具體簡明,有針對性;
(3)不超過500字。
【閱卷標準】
問題:
1.犬類掛牌管理實施不完善;(3分)
2.打狗行動擴大化,存在“以殺代管”現象,忽略養狗者的權利,造成養狗者的痛苦,損害政府行為的合理性;(3分)
3.保護動物立法缺失,政府主管部門動物權利意識欠缺、監管不力;(3分)
4.民眾動物權利意識欠缺,自我約束和管理意識不強,沒有遵守相關法規條例。(3分)
建議:
1.加強對動物飼養的日常管理,建立檔案、發給狗證;(3分)
2.對于狗的捕殺應該分情況給予免殺或者以治療代替屠戮,政府行為應該把握平衡原則,在社會利益和個人權利之間尋求合理界限;(3分)
3.完善動物保護立法,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加強保護動物意識、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加大監管力度;(3分)
4.加強對公民守法意識的宣傳、引導和教育。(3分)
另外,分層作答1分。
二、標準揭秘及作答啟示
通過對以上閱卷標準的瀏覽和分析可知,閱卷者在審閱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的答案時,會從內容、條理結構、語言表達、卷面等幾個方面作出評判。因此,若想多得分、少失分,就要在這幾方面下足功夫。
(一)內容——全面、突出關鍵詞
內容是答案的主體部分,占到總分值的3/4甚至更高,不管是概括問題、分析問題還是提出對策,均無例外。由閱卷標準可知,閱卷者對答案內容優劣的評判主要是依據采分點作出的,即答出的關鍵詞、采的得分點越多,分值就越高;反之,分值就越低。
因此,考生在答題時,必須在有限的字數內答出盡可能多的關鍵詞,唯有如此,采上得分點的幾率才會更大。這就要求考生最好不要重復概括或闡釋,應多從其他角度闡釋。另外,僅僅答出關鍵詞還是不夠的,還要顯而易見。眾所周知,閱卷者的閱卷量是很大的,閱卷速度也是很快的,因此,如果關鍵詞不明顯,很可能被忽略。這就要求考生在闡釋內容要點時盡量不用冗長的、描述性的句子,一定要用概括性的詞語。
(二)條理結構——同類合并、分層作答
答案中的關鍵詞通常都是在給定資料中直接摘抄,或是通過對材料的概括得出的,要想形成答案,還需要對提取出的關鍵詞進行分類,把屬于同一類的關鍵詞合并到一起,并進行高度概括。
同類合并,是申論作答中運用“總—分”結構的體現,這種結構能充分體現出申論考試所要求的歸納的過程,也能體現出很好的條理性。例如,2011年國考(省部級)第一大題第2小題要求概括王景治河后黃河安瀾800年的主要原因。可以從材料中提取概括出五方面的原因:氣候因素、人口和環境因素、經濟因素、科學施治、辨證施治。其中,“氣候因素、人口和環境因素”是人類難以控制的客觀因素,應合并到一起,高度概括為“客觀原因”;“經濟因素、科學施治、辨證施治”是人類可以控制改變的主觀因素,應合并到一起,高度概括為“主觀原因”。閱卷標準明確指出“列點,但未按主客觀因素分類作答的,得分不超過6分”,這是因為,這樣的答案只體現了從材料中概括要點的過程,卻沒有體現出歸納的過程。這就是考生分數普遍不高的原因所在。
分層、分段作答也可以體現條理性,讓答案更清晰地呈現在閱卷者面前。在申論考試中,作答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時,一般情況下最好分條作答,一點一條,標明序號,一目了然。
(三)語言表達——準確、清晰
首先,準確運用漢字、標點是清晰表達的前提。因此,答題時要避免使用錯別字,避免誤用標點。錯別字扣分雖然不多,但對于考生來說,每一分都是極其重要的,僅僅一分或許決定著你能否進入面試。
其次,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的作答,不強調文采,只要求準確、簡明、扼要。因此,在答題時不必使用華麗的辭藻,也不必考慮文采,而應當使用敘述性、概括性的表達方式,準確、客觀陳述即可。
能在限制的字數范圍內完成作答,體現了考生對文字的掌控和把握能力,因此,對于字數的控制,也歸到這里來講。在申論考試中通常對字數有這樣的要求:“不少于××字”,如果考生的作答少于規定字數,則減分;“不超過××字”,如果考生超過規定字數,則減分;“××—××字”,如果考生作答字數不在規定的區間范圍內,也會減分。考生應根據字數要求,合理調整表達方式,字數少則概括精練些,字數多則敘述詳細些。
(四)卷面——整潔
閱卷標準里規定“字跡潦草、卷面不潔的,減0.5—1分(最多不得超過1分)”,然而,在實際判卷過程中,“字跡潦草、卷面不潔”的影響可能遠遠不止1分。卷面是考生留給閱卷者的第一印象,字跡清晰、卷面整潔者理所當然會得到閱卷者的“厚愛”;字跡潦草、卷面不潔者,往往讓閱卷者沒有讀下去的心情,分數就可想而知了。
閱卷標準里反映出的以上評分點,內容所占分值最大,條理結構、語言表達、卷面所占的分值都不高,但考生應懂得集腋成裘的道理,珍惜、把握每一分。
第二課時 公文及文章寫作題的閱卷標準
一、公文類寫作題的閱卷標準
公文類寫作題的閱卷標準雖然與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有一些共同點,但也有其特殊性,需要單獨進行講解。
(一)閱卷標準再現
考生在瀏覽以下閱卷標準的同時,要認真思考,公文類寫作題與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的閱卷標準的相同之處是什么,不同之處又是什么。
【例1】2010年國考(省部級)第三題:
假設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員,請結合給定資料,草擬一份《關于將半島藍色經濟區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報告》的內容要點。(20分)
要求:(1)內容全面,有針對性;
(2)條理清楚,表達簡明,不超過400字。
【閱卷標準】
先判斷是否按照報告的架構作答。這是人事部官員、命題組專家的意圖。
報告的基本架構為:“背景與內涵—重要性與必要性—重要舉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目的—理由—打算”,等等。按照其基本架構作答的,先記架構4分,另外2分根據語言整合水平酌情給分。
其他賦分內容有:
標題:1分;指導思想:2分;重要依據:3分;迫切性和必要性:每點2分,共4分;可行性:每點2分,共4分。
以下四種情況6分以下:(1)脫離材料:另起爐灶,如談地理優勢、人才優勢;(2)審題不對:不是納入國家發展戰略;(3)身份不對:語氣(如使用“必須”等類似詞語)、措辭、口氣等;不是上行文,而是平行文或下行文;(4)不按照報告的基本架構作答。
【例2】2011年國考(地市級)第二題:
L縣政府擬進一步宣傳寄宿制學校的辦學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辦學效益和質量。請根據“給定資料3”,以縣教育局的名義草擬《給各村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20分)
要求:(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
(2)用語得體,通俗易懂;
(3)不超過400字。
【閱卷標準】
1.結構分:3.5分——題目2分、稱謂0.5分、落款1分,如果沒有框架結構,整體得分一律在6分以下。
2.背景:2分——教育實際情況,調整校點布局。
3.目的:2分——創辦寄宿制學校。
4.意義:2分——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
5.問題:2分——交通、安全、食宿、費用等。
6.對策:8分——封閉管理2分,財政補貼2分,社會援助2分,創新辦學模式2分。
7.結語:0.5分——呼吁號召。
(二)標準揭秘及作答啟示
我們首先總結一下公文類寫作題與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的閱卷標準的相同之處。以上兩則閱卷標準中雖然沒有體現對字數、卷面的要求,但是在實際判卷過程中,字數和卷面依然會作為評分的要素,這是對所有申論試題的共性要求。在內容方面,公文類寫作題也是按點給分,即答出哪幾個方面的內容,關鍵詞是什么,閱卷標準都有明確的規定。
公文類寫作題雖然也主要從內容、結構部件、語言表達等幾個方面賦分,但是有其獨特性。
1.結構部件——標題、稱謂、正文、落款
公文類寫作題與申論考試其他試題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具備公文特有的結構部件和格式要求。因此,在公文類寫作題的閱卷標準中通常都會有結構分。如果不具備公文的基本框架結構,得分就會很低。
這提醒考生,在作答公文類寫作題時,首先要審讀題目是否對公文結構和格式有要求。如果要求具備公文的基本結構和格式,或者沒有明確指出忽略結構和格式,則應當寫出標題、稱謂(受文者)和落款(發文單位、日期);如果題目明確要求可以不考慮公文結構、格式,則只寫出標題和正文即可。標題、稱謂、落款具體怎么寫,可參見后面內容關于公文類寫作題的詳細講解。
2.內容——從公文文種出發
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需要作答的內容相對明確,只要考生認真審題,就知道題目要求從哪方面作答。例如,題目要求概括問題,那么需要作答的內容就是“問題”;題目要求分析影響,需要作答的就是“影響”。
而對于公文類寫作題來說,需要作答的內容是不固定的,需要從公文的文種出發,根據文種特點,確定需要作答的內容,以及需要側重回答的內容。例如,上文中2010年國考(省部級)第三題的閱卷標準提到,報告必須具備“背景與內涵—重要性與必要性—重要舉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目的—理由—打算”的基本架構,那么考生寫作這篇公文需要涉及的內容要點就包括背景、必要性、舉措。對于大多數公文,尤其是法定公文來說,都可以按照“背景與內涵—重要性與必要性—重要舉措”或“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基本架構作答,只不過這三部分內容需要有所側重,拿“意見”或“建議”來說,需要側重作答的就是“重要舉措”或“怎么辦”。而對于比較特殊的事務文書來說,如調查問卷、短評等,則一般不按照此架構作答,具體作答哪些內容,考生可參見后面關于公文類寫作題的詳細講解。
以上是對公文類寫作題宏觀作答內容的介紹,即需要回答哪幾個方面的內容。宏觀內容下面微觀內容的展開,則與作答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類似,從給定資料中概括提取即可。
3.語言表達——符合公文語體特點
公文類寫作題在語言表達方面除了有表達準確、清晰的要求以外,還有對公文語體特點的要求。寫作法定公文需要語言莊重、表述簡練、敘述平實,寫作一些特殊的事務文書則要求有號召性、鼓動性、感染力。寫作上行文要體現商量、詢問的語氣、措辭、口氣,而寫作下行文可以用命令、要求的口吻。
具體采取何種語言、何種語氣,需要根據題目要求寫作的具體文種作出判斷。這要求考生對公文文種十分了解。考生可參考本書公文類寫作題的部分了解學習,也可以通過其他公文類寫作書學習掌握。
二、文章寫作題的閱卷標準
在卷面方面,文章寫作題與其他試題要求相同,語言表達要求流暢規范即可,故而,這兩方面不再贅述,這里只強調不同之處。
(一)閱卷標準再現
考生在瀏覽以下閱卷標準時可思考,文章寫作題的賦分要點主要包括哪幾部分。
【例】2013年國考(地市級)第五題:
請以“讓……大放異彩”為題,寫一篇內容充實的文章。(35分)
要求:(1)用恰當的文字替換“讓……大放異彩”中的省略號部分,使之構成一個完整具體的文章標題;
(2)主題應與“給定資料”相關,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給定資料”,要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感受,切忌空談對策;
(3)觀點鮮明,結構完整,語言流暢;
(4)字數800—1000字。
【閱卷標準】
一類文(30—35分):緊扣主題,結構完整,邏輯嚴謹,切身感受論述翔實。
二類文(20—29分):比較符合主題,結構比較完整,邏輯比較嚴謹,論述切身感受。
三類文(10—19分):基本符合主題,結構基本完整,邏輯基本嚴謹,沒有論述切身感受。
四類文(10分以下):不符合主題,結構不完整,500—800字之間每少50字扣1分,500字以內只可得5分。
【操作細則】
1.閱卷先定檔再定分。定檔主要看是否扣題,其次看是否談到自身感受。
2.文章主題確定為“文化”,題目應填入與“文化”相關的詞語。一類文主題為傳統文化、中國文化、民族文化;填入用比喻或借代等手法形容文化的詞,如“鄉音”“東方之珠”,但開頭第一段并未點出該詞所指代的是文化,則為二類文,若開頭點出并描述合理則為一類文;官文化、基層文化、農村文化、民俗文化為三類文;四類文主題與文化無關,如生活、工作、信仰、誠信、愛心。
3.文章結構應包括文化發展的現狀、沒有大放異彩的原因、如何大放異彩三個部分,若三個部分層次清楚則在所處檔位的中間分數向上浮動2—4分。
4.本題目突出對切身感受的論述,為試卷的新變化。若自身感受論述翔實深刻,或結合自身事例,則為一類文;若未談到自身感受但談到文化,則為三類文。
5.文章必須有對策才有可能成為二類文,但若全篇文章只有對策則為三類文。
6.卷面分2分,但閱卷人會依靠整體感覺直接給出總分,跳過加2分卷面分的環節。
7.寫7—10條對策的人特別多,出題人和閱卷人普遍認為專寫對策成為培訓機構誤區。
(二)標準揭秘及作答啟示
文章寫作類試題主要從觀點、結構、內容等方面對文章進行評判,下面我們主要從這三方面出發,對文章寫作題的閱卷標準進行揭秘。
1.觀點——正確、明確
申論文章的觀點不是憑空想象來的,而是來源于材料,是對給定資料核心觀點的提煉、概括,或是基于給定資料核心內容作出的拔高與提升。
對于給定題目的文章,實際上已經交代了寫作范圍或是文章觀點,考生要緊緊圍繞題目和材料寫作;對于給出部分題目或者要求考生自擬題目的文章,考生要立足給定資料,準確理解和把握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的實質,補全或擬定題目,所補充或擬定的題目實際上就是考生的觀點。
2.結構——完整
文章寫作題必須包含標題和正文兩部分。其中,正文部分一般要包含“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或“問題—原因—對策”的基本架構。如果僅僅談其中的某一方面,則被視為結構不完整。也許有考生會問,如果每篇文章都按這一結構寫作,不就會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嗎?其實不然。在同樣的文章架構下,同樣會寫出風格不同的文章,這就是文字表達的魔力所在。所以,能否避免同一結構下產生的“千人一面”問題,關鍵要看考生是否會創新表達方式。
3.內容——充實
申論文章的內容部分一定要充實,內容要基于給定資料,但不囿于給定資料。
對給定資料的運用,可以是從中直接提取論據,用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需要引起考生注意的是,近年來,申論考試反抄襲材料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考生要合理引用材料,避免大段抄襲材料。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要抄襲材料,也要對材料進行“深加工”,不能讓閱卷者一眼看出。
除給定資料之外,考生還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從現實生活中尋找論據用于論證自己的觀點,以使內容顯得更為豐滿。對于明確要求結合自身實際行文的題目,考生更應當注意聯系自身。但要注意,所選取的論據一定要和所論證的觀點聯系緊密。
在具體的行文過程中,一定要論證充分,有議有論,這也是閱卷標準對文章內容的要求。例如,提出對策,不能是單純的對對策的羅列,一下列出七八條,每條只有一句話。這樣的答案更像對策題,而不是文章,既然是文章,就應當體現文章的特點,有論證的過程。通常情況下,選取三四條展開論證即可,主要是提出對策,說明為什么提出這樣的對策,論證必要性、合理性等,其中,可以輔以材料中或現實情況中的具體事例作為論據,進行論證。
- 2020年福建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遼寧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河北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5—2016公務員錄用考試15天快速突破:言語理解與表達
- 202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綜合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5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實戰教材:法律基礎知識
- 2020年湖北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綜合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軍轉干部安置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16最新版)
- 2020年福建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軍轉干部安置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上海市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河北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判斷推理【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西藏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