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給鄧穎超的信
(1951年3月31日)
超:
昨天得到你廿三日來信,說我寫的是不像情書的情書。確實,兩星期前,陸璀答應我帶信到江南,我當時曾戲言:俏紅娘捎帶老情書。結果紅娘走了,情書依然未寫,想見動筆之難。寄來西湖印本,均屬舊制,無可觀者。望托人拍幾個美而有意義的鏡頭攜歸,但千萬勿拍著西裝的西子。西湖五多,我獨選其茶多,如能將植茶、采茶、制茶的全套生產過程探得,你才稱得起“茶王”之名,否則,不過是“茶壺”而已。乒乓之戲,確好,待你歸來布置。現時已綠滿江南,此間方始發青,你如在四月中北歸,桃李海棠均將盛開。江青因李訥又病,仍在南海,她讓我告你,休養滿兩月再歸。我意四月中旬是時候了。忙人想病人,總不及病人念忙人的次數多,但想念誰深切,則留待后證了。
周恩來
三.卅一
望代候各同志。
【品讀】
回復上封信后,轉眼又到了月底,周恩來又一次忙得顧不上動筆。這次他用一種更輕松的語氣表示了歉意:“俏紅娘捎帶老情書。結果紅娘走了,情書依然未寫,想見動筆之難。”寓愛意于幽默詼諧之中而又不乏文采。他希望妻子能夠欣賞西湖的美景,“望托人拍幾個美而有意義的鏡頭攜歸”,同時還希望鄧穎超能夠留意從植茶到制茶的全套過程,攜一門手藝而歸。這些也讓我們感受到周恩來在繁忙政治事務背后的生活情趣。
當鄧穎超在病中時,他在想念之下也只好說:“忙人想病人,總不及病人念忙人的次數多,但想念誰深切,則留待后證了。”一旦他沒來得及寫信,“總覺得欠債似的”。二人長期互敬互愛,然而在夫妻間的關心與思念方面,周恩來卻自愧不如自己的妻子。1954年6月,當他接到鄧穎超的信后,感慨地說:“你還是那樣熱情和理智交織著,真是老而彌堅,我愧不及你。”這種互相砥礪、互相關心彼此勝過自身的熱情與執著,是當今社會夫妻之間、戀人之間都可以學習借鑒的。
其實,夫妻也好,朋友也罷,重要的是加強聯絡,隨時相互關心,溝通思想感情,互相鼓勁前進。正像周恩來1959年3月18日給鄧穎超的信中所說:“這個時代總是要求我們多向前看,多為后代著想,多向青年學習。偶一不注意,便有落后的危險,還得再鼓干勁,前進再前進啊!”這正是總理給我們最好的提示。

周恩來給鄧穎超的信(1951年3月31日)(1)

周恩來給鄧穎超的信(1951年3月31日)(2)

周恩來給鄧穎超的信(1951年3月31日)(3)

周恩來給鄧穎超的信(1951年3月31日)(4)

周恩來給鄧穎超的信(1951年3月31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