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給張茜的信
(1949年4月5日)
倩兒:
三月廿三日及四月一日兩信收到。康生同志亦有電來說愿幫忙照料你等。宋裕和同志亦電告三個小孩均安抵青州。得你兩信知你已布置妥善,更放心了。我現在由蚌埠移至合肥附近,一片黃金菜花,一片稻田,麥綠如油,南方景色十分可愛,多年久居北方不禁有新鮮感覺。
你既然任醫學宣教工作,望努力。但盼望多多照護三個小孩,我不能兼顧,一切只有靠你了。南下后工作很忙,每每開會,寫文件,談話,幾乎沒有多的休息時間,如果亦有稍稍可空閑的功夫,就想你能來我身邊為好,就以你不同我南下為欠為念。好在勝利很快,望于打下南京之后,火車搞通,即盼你能同三個小孩迅速南下會合,不能讓多年來夫無妻伴,妻無夫陪,兒子離父母,父母離了他們的愛兒呀!望注意身體,你吃得太少,要養得胖胖的來見孩子的爸爸!余不多談。乘劉彬同志北來順帶此信。
仲啟
四月五日
有便人來寫信來。又及。
【品讀】
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陳毅和張茜時常天各一方。為了表達各自的思念之情,他們除了賦詩外,還時常書信傳情。這封信也是寫于建國前夕勝利在望的時刻,看得出陳老總心情不錯,“一片黃金菜花,一片稻田,麥綠如油”,他筆下的南方景致充滿了詩情畫意。這也是其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體現。對妻兒的思念則是一如既往,稍有閑暇就希望妻子能夠在身邊,這種對妻子的深深依戀盡顯無疑。為了革命,為了新中國的事業,老一輩革命家犧牲了太多個人的家庭親情與情感,陳毅更是希望早日結束這種“夫無妻伴,妻無夫陪”、父母與骨肉相分離的局面。這也是其真感情的流露,可謂嘗盡相思之苦后的肺腑之言。
陳毅和張茜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歲月中結為終身伴侶,三十余年間,相濡以沫,心心相印。他們把這情感附麗于自己畢生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中,時時更新,為我們年輕一代樹立了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