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左權給左銘三的信

(1937年9月18日)

叔父:

你六月一日的手諭及匡家美君與燕如匡家美君,即匡金美,左權的同村人,兒時的伙伴。燕如,左權族中親友。信均于近日收到,因我近幾月來在外東跑東[西]跑,值近日始歸。

從你的信中己敬悉一切,短短十余年變化確大。不幸林哥林哥,左權的大哥左育林。作古,家失柱石,使我悲痛萬分。我以己任不能不在外奔走,家中所持者全系林哥,而今林哥又與世長辭,實使我不安,使我心痛。

叔父!我雖一時不能回家,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來奮斗,請你相信這一道路是光明的、偉大的,愿以我的成功的事業報你與我母親對我的恩愛,報我林哥對我的培養。

盧溝橋事件后迄今已兩個多月了,日本已動員全國力量來滅亡中國。中國政府為自衛應戰亦已擺開了陣勢,全面的戰爭已打成了。這一戰爭必然要持久下去,也只有持久才能取得抗戰的勝利。紅軍已改名為國民革命軍,并改編為第八路軍,現又改編為第十八集團軍。我們的先頭部隊早已進到抗日的前線,并與日寇接觸。后續部隊正在繼續運送,我今日即在上前線途中。我們將以游擊運動戰的姿勢,出動于敵人之前后左右各個方面,配合友軍粉碎日敵的進攻。我軍已準備著以最大艱苦斗爭來與日軍周旋。因為在抗戰中,中國的財政經濟日益窮困,生產日益低落,在持久的戰爭中必須能夠吃苦。沒有堅持的持久艱苦斗爭的精神,抗日勝利是無保障[的]。擬到達目的地后,再告通訊處。專此敬請

福安!

侄字林

九月十八日晚

于山西穰山縣

兩位嬸母及堂哥二嫂均此問安。


【品讀】

左權自幼家貧,是佃農出身,在他不到兩歲時父親就已去世。左權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讀了書的人。左權的母親含辛茹苦將孩子拉扯大就已十分不易,因而左權的求學之路就顯得異常艱辛。他的學費全靠母親日夜紡紗織布賣得一些錢來維持。他8歲啟蒙,中間幾次輟學,直到17歲,叔父左銘三和另幾位族中親友傾力相助,為他支付每期40塊銀圓的學費,才使他終于從著名的醴陵淥河中學畢業。

左銘三畢業于長沙師范學校,為人正直,思想進步,對左權一生影響很大。又因叔父對左權家人的照料,使左權一向很敬重他,叔侄二人感情一直很深。

左權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大哥育林,姐姐毓春居次,二哥紀棠從小過繼給叔叔左銘三(即是這封信提到的叔父)為子,三哥應林,左權排行最后,是家里的老幺。兄弟三人當中,二哥幼時不幸夭折,左權自己在外工作,家庭重擔便只由大哥一人負擔。從信中看到,左權的大哥左育林不幸逝世,家中只剩下年邁的母親與嫂嫂、侄兒、侄女?!凹沂е?,左權自己悲痛萬分,原本“家中所恃者全系林哥,而今林哥又與世長辭”,自己又“以己任不能不在外奔走”,其憂心如焚的心情可以想見。想到老母無所恃,侄嫂無所依,不得不懇請叔父幫忙照料。與此同時,盧溝橋的槍聲響起不久,“日本已動員全國力量來滅亡中國”,抗日戰爭已全面展開。面對國難家仇兩副重擔,同其他仁人志士一樣,左權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拯救國難的重任,“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來奮斗”。

叔父左銘三很能理解侄兒拋家救國、堅決抗戰的決心,遂在來信中提出要與左權“兩家重新統一”的問題,即與左權一家共同生活,以便更好地照顧他的家人,盡量不讓左權分心,以減輕他精神上的負擔,讓他有更多的精力在前線指揮作戰,奮勇殺敵。對此,左權無以回報,只有“極望早日成功,能使我年高的母親及嫂嫂、侄兒、女等”與叔父一家“共聚一堂,度些愉快舒服的日子”。叔父一家對自己家人的恩情,左權“自當以一切力量報與之”。這里表現的是這個鐵血男兒的一顆感恩之心。

這封平凡的家書宣傳了抗日戰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表明了左權自己做好了吃苦與犧牲的準備和決心,表現了革命者不平凡的境界。在家事與國事發生矛盾的時候,能夠舍小家為大家,慷慨赴國難,這就是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價值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渭县| 祥云县| 同江市| 兴宁市| 珠海市| 杭锦旗| 大姚县| 钟山县| 大田县| 科尔| 塘沽区| 安岳县| 紫云| 菏泽市| 色达县| 永昌县| 区。| 大同县| 阿拉善左旗| 新闻| 阜城县| 灯塔市| 托克托县| 遂川县| 宁海县| 若羌县| 清丰县| 喀喇| 崇明县| 渭源县| 苏州市| 临澧县| 南木林县| 花莲市| 邵武市| 青铜峡市| 临猗县| 巴彦淖尔市| 营山县| 达州市|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