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文人而言,說豁達,容易;做到豁達,就不容易;而具有超越時空的豁達精神,則更不容易。中國文人,都自封清高,其實在名和位上,并不都那么想得開的。明代復古派“后七子”中的謝榛(1495—1575),與其詩友們浮沉文壇的故事,雖然已是相距遙遠的事情,但昨日之儒林,今天的文壇,在文人相輕這一點上,不能豁達,或者不肯豁達,應該說大體上是差不多的。
說到“后七子”,查文學史,通常系指明嘉靖、隆慶年間...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對文人而言,說豁達,容易;做到豁達,就不容易;而具有超越時空的豁達精神,則更不容易。中國文人,都自封清高,其實在名和位上,并不都那么想得開的。明代復古派“后七子”中的謝榛(1495—1575),與其詩友們浮沉文壇的故事,雖然已是相距遙遠的事情,但昨日之儒林,今天的文壇,在文人相輕這一點上,不能豁達,或者不肯豁達,應該說大體上是差不多的。
說到“后七子”,查文學史,通常系指明嘉靖、隆慶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