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英漢雙解金融財會詞典
- 馬建威
- 1564字
- 2018-12-31 21:09:39
前言
在我上學時,幾乎很難找到財會金融方面的詞典。時至今日,經常有同事和學生讓我推薦一本好的專業詞典,然而我依然在探索。盡管市面上有多個版本,但尚缺乏較全面的、英英或英漢兼有的財經類詞典。十多年前,我就著手編寫這本財經專業詞典,以期服務廣大財經專業人員。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交互融合,高等教育的“世界化”“外語化”趨勢越加明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考研、考博對英語的要求越來越高,甚至有人不無夸張地說考研、考博就是考英語。當然,這么說未免有失偏頗,但從中足見英語的重要性。對于財經專業人員來說,全球化日益明顯,其表現也越為迅速。比如,金融可以說是“沒有國界”的,發生在紐約的小小異動,將很快傳至并影響中國市場,甚至比影響美國本土地區市場都要快;再比如,會計領域相關準則已實現與國際準則持續性趨同或等效;等等。所有這些,都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提高英語水平,以適應這一趨勢。
一本全面的、實用的詞典,無疑將給讀者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詞典具有如下鮮明的特點。
1. 源自實踐。本詞典源自近20年的教學與科研實踐,成果斐然。21世紀初,我們成立了經濟學(國際貿易)、會計學、工商管理等專業的“全英語教學實驗班”或“雙語教學實驗班”,所有教學環節(包括教材、課堂教學、作業、測驗等)均采用英語語言進行,英語占比80%以上(全英語教學)或50%以上(雙語教學)。2007年,“全英語教學實驗區”獲批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08年,專業核心課“中級財務會計”(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獲批為“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證券投資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獲得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等。
2. 內容全面,便于查閱。本詞典收錄近20000詞條,涵蓋了會計、財務、審計、金融、保險、稅收、貿易等經濟類、管理類專業,可以滿足財經類相關專業人員的需求。
3. 實用性強。本詞典采用英漢、英英雙向模式:先給出詞條的中文釋義,然后用英語加以詮釋。這樣做,既滿足了直接查閱中文含義的需要,又達到了通過英語解釋更深層學習相關知識的效果,可以使讀者快速提升專業英語水平。
4. 成書時間長,參與人員廣泛。本詞典經歷了十多年扎實的成書過程,每個環節都被賦予了極大的熱情和耐心,包括策劃、搜集資料、編輯錄入、反復修改、論證、排版、語校、審定及統稿等。先后有30多人參與,每半年舉行一次討論會。參與者中,有金融財會專業人員,有以英語為母語者,有海外訪學的教授和博士后,也有在美國、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深造的博士和碩士;他們中,既有企業實務精英,也有國內外高校的專家學者,他們是Matthew Hill、Vivian McDonald、Heiner Schmitz、Faye Anderson、Wilma Sanchez、Joanne Goerts、Jon Nesvig、Dost Khan、James Motz、Riley Brooks、Ross Knoll、David Lee、馬冰妍、段文譞、拓萬敏、張靜楠、妥敏、馬冰陽、閆陽、胡洋洋、蔣兆華、梁村、沈茜、沙亞美、馬海云、周凡雅、宿珂、叢夕涵、吳堃、劉曉玉、劉曉哲、趙亞娟、張成成、李明曉等。參與本詞典英語語言潤色、校對的專家分別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德魯斯校區教授Alan C. Roine博士、北伊利諾伊大學教授Chih-Chen Lee、東肯塔基大學教授Ed David Fenton博士等。
5. 適合對象廣泛。本詞典適合會計、財務、審計、金融、保險、稅收、貿易等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的高校教師、研究生、本科生,企業財會人員,事務所等中介咨詢公司,財政、稅收、證監、銀監、保監、審計等政府機構,也適合相關專業資格考試,比如CPA、CTA、CPV、FECT、AICPA、BEC、ACCA、TOEIC、ACA、CMA、CCBP、SAC、CIA、CIIA、CFA、ChFP等。本詞典力爭成為專業人員的“案頭必備”。
一本好書,是作者、出版者和讀者之間互動的產物。本詞典的出版得到了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策劃編輯馬斌老師、責任編輯程琨老師提出了諸多建設性的建議,并付諸極大的熱情和耐心,可以說,沒有她們就沒有這本詞典的誕生。
本詞典的出版是一個新的起點,期盼讀者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改進。
馬建威
2015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