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走進妙趣橫生的氣象世界(1)

  • 氣象萬花筒
  • 郎悅潔
  • 4437字
  • 2015-11-27 11:28:57

不走尋常路——閃電是怎么走路的

星期天的早晨,凱凱早上醒來,聽到轟隆隆的聲音從天邊傳來,他發現窗外有點暗,他趕忙告訴媽媽:“天陰了,要下雨了。”媽媽笑著說:“不是要下雨了,是下雨了。”

突然間一道亮光在不遠處閃現,隨即聽到一陣驚雷聲,他馬上退回臥室,撲到媽媽懷里:“媽媽我怕,好長的閃電,它是怎么來的?”他指著遠處的閃電。只見遠處正在閃爍著的閃電有的是非常明亮的白色,有的是粉紅色,還有的是淡藍色的亮線,就像懸掛在天空中的一棵主干曲折、枝杈縱橫的大樹。

媽媽說:“凱凱所說的閃電是大自然中一種常見的現象,是云與云之間、云與地之間或者云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一般發生在積雨云中。”

媽媽的話激發了凱凱的好奇心,“媽媽,閃電是怎么從天上來到地上的?它的形狀好奇怪。”

閃電是正、負兩種電荷相互吸引所產生,積雨云通常會產生電荷,云朵下部分產生負電,上部分產生正電,同時還在地面產生正電荷,寸步不離地跟著云移動。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然而,空氣不是良好的傳導體,不能夠為它們提供相遇的道路。然后,正電荷沿著樹木、山丘以及高大的建筑物的頂端,企圖和帶有負電的云層相遇。云層中的負電荷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終正、負電荷終于找到了途徑連接在一起。正、負電荷相遇會發生反應,巨大的電流會沿著一條傳送的途徑從地面直向云涌去,閃電也便出現了。

閃電的行走道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線狀閃電,也叫枝狀閃電,以及片狀閃電。線狀閃電或枝狀閃電是人們常見的一種閃電形狀,體現為耀眼的光芒和很細的光線。整個閃電好像橫向或向下懸掛的枝杈縱橫的樹枝,線狀閃電的一個特征是攜帶有較大的電流強度,平均可以達到幾萬安培,在少數情況下可達20萬安培。這足以毀壞大樹,引起火災,甚至還會傷人。

片狀閃電看起來像是在閃光。這種閃電經常在降水快要停止時出現,是一種較弱的放電現象,也有人認為是云內閃電被云滴遮擋而造成的散射光。

還有一種形狀是球狀閃電,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閃電形狀。它出現的時候像一團火球,有時還像一朵很大的菊花。它約有籃球那么大,偶爾也會出現直徑幾米甚至幾十米大小。

科學家研究發現,一道閃電的長度大約有數百米,最短的為100米左右,但最長可達數千米。另外,閃電的溫度很高,從攝氏17,000度至28,000度不等,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還要高。閃電的高溫使它周圍的空氣劇烈膨脹,導致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發出聲音。如果距離閃電近,聽到的就是刺耳的爆炸聲;如果距離閃電遠,聽到的則是隆隆聲。

聽完媽媽的講述,凱凱問:“那剛剛的閃電距離我們有多遠呢?”

媽媽說:“這個很簡單,我們可以測量一下。”

凱凱搖搖頭,“我們家里沒有那么長的尺子,怎么測量啊?”

聰明的小讀者,你知道如何測量嗎?

奇趣小知識:

伴隨閃電出現的是雷聲。你在看見閃電之后可以開動秒表,聽到雷聲后即把它按停,然后用所得的秒數乘以340,因為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米/秒。例如,在看到閃電3秒鐘之后聽到雷聲,就用3×340米,答案是1020米,即可知道閃電距離你大約1020米。

借東風——風神的布口袋

到了收獲季節,凱凱跟著爸爸到鄉下幫助爺爺干活。在爸爸的幫助下,地里的各種農作物都收了回來,囤積在場院里。場院里放滿了收割來的谷物,大都是和秸稈連在一起的。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晾曬、打場之后開始揚場。打場是用滾石之類的工具將曬干的谷物反復滾、壓、碾、打,使糧食與秸稈和糧糠分開。接下來就是揚場,借助風力將玉米和稻谷之類的農作物從泥沙和糧糠中分離出來。

爺爺抬頭看了看樹梢,說:“現在沒有風,要等一下。”

迫不及待要看揚場的凱凱很不理解,他問:“爺爺,為什么現在不揚場,還要等一下?要等什么?”

爺爺笑了笑,“等風神來了,問神仙借點風。”

這引起了凱凱的興趣,風還能夠借?向誰借?他拉住爺爺要問個究竟。

爺爺口中的風指的是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空氣的水平運動。以能夠直觀看到的水流為例,在古代大詩人李白寫了一句描寫瀑布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里的水會流動,正是因為廬山香爐峰山上、山下水位差大,水從山上流下來時,就形成了壯觀的瀑布景觀。

風的形成和瀑布的形成原因有相似之處。瀑布是由于地勢的高低不同而產生的水位差造成的。風雖然是看不見摸不到的空氣,同樣也有壓力的不同。由于空氣壓力有的高有的低,空氣會從氣壓高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由此便產生了風。瀑布的形成需要“位差”,風的形成需要“壓差”,沒有“差”兩者都不會產生。

凱凱聽完后點點頭,“你說的借風要怎么借?問誰借?”

爺爺繼續說道:由于各地的地理環境、地理位置不同,太陽的照射點不一樣,由此造成的氣壓也就不一樣。氣壓高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由于氣壓差能促使空氣流動,產生大小不同的風。

和水流的速度快慢一樣,風也有大、小之分。以水流為例,坡度較陡的地方水流就快,坡度較緩的地方水流就慢;風同樣如此,壓力差較大的地方風就大,壓力差較小的地方風就小。同樣,風也有方向,風速一般用米/秒來表示。

爺爺口中所謂的借風,是指利用溫差所產生的風。傍晚由于沒有陽光照射,溫度相對中午要低,于是產生晝夜溫差,使地表產生壓力差,使空氣對流,所以就產生了風。

果然,在天氣涼爽下來之后,呼呼的風就刮起來了。爺爺和爸爸就忙了起來,爺爺是一把好手,半個小時之后,雜質與糧食就界限分明、各歸各位了。上風頭最遠處的是體積較大重量最重的石塊,再近一點的是重量較重的沙粒,再近一點的是飽滿的糧食,更近一點的是較成實的糧食,后面是癟秕的糧食,最后就是糧糠了。

奇趣小知識:

下面是一首風級歌,明白了之后就可以判斷風的級別:零級煙柱直沖天,一級青煙隨風偏,二級輕風吹臉面,三級葉動紅旗飄,四級枝搖飛紙片,五級帶葉小樹搖,六級舉傘步行艱,七級迎風走不便,八級風吹樹枝斷,九級屋頂飛瓦片,十級拔樹又倒屋,十一二級陸上很少見。

雷震子——雷公鑿鑿出的雷聲

凱凱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劇《封神榜》,看到雷震子左手拿雷公鑿右手拿雷公錘出現在敵軍面前,當錘擊在鑿上,立刻會發出雷鳴般的聲音,而鑿體會發出和閃電類似的高溫光芒,面對眼前這一幕,凱凱高興得手舞足蹈。

他轉過頭對正在熨燙衣服的媽媽說:“媽媽,我要是有個雷公鑿和雷公錘該有多好,看到壞人就用雷公鑿鑿出雷擊倒他。”

媽媽笑了,問:“你知道那雷聲是怎么出來的嗎?”

凱凱回答說:“是雷公錘與雷公鑿撞擊時產生的。”

媽媽搖搖頭,回答說:“那只是神話故事,現實中可不是這樣的。”

接下來,媽媽將關于雷的知識告訴了凱凱。

雷電是天氣現象之一。前面提到閃電是雷雨云體內各部分之間或云體與地面之間,因帶電性質不同形成很強的電場的放電現象。在這個過程中,由于閃電行走的“道路”太狹窄而電流太多,這就導致閃電“道路”中存在的空氣被燒得白熱發光,并使周圍空氣受熱而突然膨脹,其中云霧也會因為突然的高溫而瞬間汽化膨脹,導致空氣像被撕裂一般,從而發出巨大的聲響——雷聲。

由于產生雷聲的地點不同,又可以將雷分為高空雷和落地雷。高空雷指在云體內部與云體之間產生,落地雷指在云地閃電中產生的雷。一般而言,落地雷的聲音比較響,而且特別頻繁,幾乎每一秒鐘都伴隨著閃電。

除了高空雷和落地雷之外,還有一種低沉而持久的隆隆聲,有點兒像推磨時發出的聲響。人們常把它叫作“拉磨雷”。

關于雷聲,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雷聲是在高壓電火花的作用下,由于空氣和水分子分解而形成的爆炸瓦斯發生爆炸時所產生的聲音。雷鳴的聲音在最初的十分之幾秒時間內,跟爆炸聲波相同。這種爆炸波擴散的速度約為5000米/秒,在之后0.1~0.3秒鐘,它就演變為普通聲波。

關于高空雷和落地雷的特征:高空雷因為處于云中,在傳播過程中被云多次反射,在爆炸波分解時,又產生許多頻率不同的聲波,它們互相干擾,使人們聽起來感到聲音較小。而落地雷產生的聲音直接傳到人的耳朵里,聲音清脆,像爆炸聲一樣。

拉磨雷是長時間的悶雷。雷聲被拖長是因為聲波遇到山峰、建筑物或地面時,會產生反射。有的聲波要經過多次反射。這多次反射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間隔內先后傳入我們的耳朵。這時,我們聽起來,就覺得雷聲沉悶而悠長,有如拉磨之感。

聽完了這一切,凱凱點點頭:“原來雷聲是這么來的,那雷聲有沒有危害呢?”

媽媽搖搖頭說:“閃電對建筑物和人的危害最大,而雷聲則不會對人產生危害。”

奇趣小知識:

常聽人說雷聲大雨點小,這是有條件的,諺語說“先雷后雨,等于沒雨”,雷電主要形成于積雨云中,積雨云形成的一次雷陣雨一般只能持續1~2個小時。當你先聽到雷聲時,降雨區域很可能離你還遠,還沒等云飄到你的上空雨就結束了。

樹神仙——大樹也能預報天氣

凱凱放學回到家里就忙開了,跑到爸爸的書房又是查找資料,又是測量又是計算的。

爸爸問:“凱凱,你忙什么呢?”

凱凱回答說:“老師布置了作業,讓我們每人去了解一種大自然奇趣的現象,我們小組分到的是關于植物的,我在找資料呢。”

爸爸明白了,說:“我帶你到外面去轉轉,說不定你就能夠發現了。”

凱凱放下了資料,跟著爸爸到小區的花園去,走到一排柳樹旁停住了。柳枝上綴滿綠色的葉子,翠綠翠綠的,一陣微風拂過,枝條輕輕擺動,一片片葉子在枝頭輕舞,像一葉葉扁舟在水中蕩漾。

爸爸仔細地看了看柳葉,回過頭對凱凱說:“陰雨天氣就要來了。”

凱凱問:“你怎么知道的?”

爸爸笑著說:“柳葉告訴我的!它可是會預報天氣的!”

凱凱睜大了好奇的眼睛,柳葉真的能夠預報天氣嗎?

在大自然中,很多植物都能夠預報天氣情況,柳樹就是其中之一。柳葉的顏色正常是翠綠色的,如果發現柳葉變成白色,就預示著陰雨天氣將會來臨。柳樹怎么會具有準確預報天氣的能力呢?

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并非柳葉的顏色變白了,而是柳葉在陰雨天前會全部反轉過來,而柳葉的反面是淺綠色的,表面還帶一層“白霜”。這里問題又出現了,柳葉為何會在陰雨天氣前反轉過來呢?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柳葉能預報天氣的秘密是,柳樹的葉子對濕度比較敏感,當空氣濕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柳葉就會萎縮,呈現卷曲狀,將表層緊緊地包起來;而當空氣濕度減小時,柳葉又會慢慢地展開。有一些有經驗的老農在出遠門之前,總是要看一下柳葉,如果柳葉沒有改變顏色,短期內就不會下雨;如果柳葉變白,就預示著將會下雨。因此,民間有“柳樹葉兒發白,天將陰雨”的說法。

其實,在大自然中除了柳葉之外,還有很多植物能夠預測天氣變化。在我國西雙版納地區生長著一種很有趣的花。西雙版納的特殊地理位置,很容易突降暴雨。這種花能夠準確預測暴風雨,當暴風雨將要來臨時,便開放出大量的花朵,當地人根據它的這一特性,稱呼它“風雨花”。風雨花又叫紅玉簾、韭蓮,它的葉子呈扁線形,很像韭菜的長葉,彎彎懸垂;鱗莖呈圓形,非常美麗。它春夏季開花,花為粉紅色或玫瑰紅色。

那么,風雨花為什么能夠預報風雨呢?原來,在暴風雨到來之前,外界的大氣壓降低,天氣悶熱,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大,使風雨花貯藏養料的鱗莖產生大量促進開花的激素,促使它開放出許多的花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无棣县| 龙胜| 永川市| 衡阳县| 安陆市| 新乡县| 彩票| 申扎县| 松原市| 林西县| 芦山县| 宝清县| 昆明市| 庆云县| 大关县| 安岳县| 屏山县| 凤庆县| 马公市| 江都市| 霍城县| 商南县| 沁水县| 类乌齐县| 元氏县| 商南县| 望江县| 教育| 隆昌县| 泰来县| 萍乡市| 巴塘县| 明溪县| 余庆县| 任丘市| 济源市| 称多县| 杭锦旗| 乌苏市| 黄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