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攜著陽光去遠游(1)

繁華過境的落寞國度

十六世紀上半葉是西班牙歷史上的最為鼎盛最為輝煌的時期,在西半球不可一世。在十五世紀末,西班牙統一全國成為歐洲大陸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后,集市如云,帆檣如林,吸引了全歐洲羨慕的眼光。上帝似乎很垂青西班牙,它借哥倫布的手把大部分中南美洲,小部分東南亞和北非等地區送給了西班牙,墨西哥、秘魯、智利、菲律賓、加納利群島等海外領地加起來居然比本土大幾十倍。1516年卡洛斯一世繼承了西班牙王位,1519年他又從祖父那里繼承到了德國王位,登上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寶座,自此改稱卡洛斯五世,成了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資本主義萌芽剛剛顯露尖尖角的西班牙,依仗它龐大的軍隊和無敵艦隊稱霸于歐美兩大洲,開始瘋狂地掠奪黃金,經濟的發展為軍事打下良好根基,是當時歐洲數一數二的軍事大國。從海外掠奪而來的黃金為資本主義工商業提供了有利的資金支持和充足的市場空間,工商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紡織、呢絨、絲綢、皮革、武器制造、造船等行業在當時都占有全球首屈一指的地位,經濟上呈現一片繁榮景象,一時間西班牙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之一,漸漸成了無人挑戰的歐洲霸主。

殖民時代是人類歷史上并不光彩的時代。在殖民時代中,人性的自私和殘忍表現得淋漓盡致。西班牙作為早期的資本主義大國可以算作是殖民貿易的鼻祖,西班牙在十六世紀的極度興盛,就是在對殖民地的極度殘暴掠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歷史進步和人類發展的角度上來看,地理大發現是歷史的必然,是人類進化、科技發展的結果,是有著重要意義的歷史事件。但是在當時,地理大發現的目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皇室之間所花巨資去開辟新的航線的初衷,就是為了追求財富,他們對于財富的概念也非常的清楚,就是貴金屬。因為在當時的歐洲受到《馬可·波羅游記》中的描寫而流傳著一種說法,說在遙遠的東方有一片遍地是黃金珠寶的大陸,所以歐洲國家在國力強大后積極發展航海事業,就是為了那個神奇的傳說,為了那些金燦燦的黃金。

最早登上大國舞臺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所有國家中最早從封建分裂狀態中走出來的兩個國家,形成了強大的統一中央政府。在當時,國家統一的形式表現為絕對主義王權,在歐洲所有的國家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出現這種國家形態。資本主義追求的是金銀和財富,絕對主義王權則嚴格地執行和推動重商主義,兩者結合在一起,才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近代以后世界上最早的“大國”。

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重商主義屬于早期重商主義,是重商主義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對殖民地的一種血腥的暴力、直接的搶劫和赤裸裸的爭奪。尤其是西班牙所使用的極其殘暴的手段,也就是所謂的新大陸的劫掠。印第安人民世世代代積累的金銀和礦藏,被西班牙人的船隊一船一船地運往歐洲大陸。據后人不完全統計,在公元1521-1600年間,西班牙海軍從海外運回的黃金多達二百多噸,白銀達18.6萬噸。到16世紀末,世界貴金屬開采的83%均為西班牙所得。充滿了血腥的屠殺讓90%以上的當地無辜的印第安人慘死在西班牙殖民者的屠刀之下。為了填補人口空缺,西班牙就開始從非洲進口黑奴,于是又造成一種新類型的商業貿易,即奴隸貿易,從中獲得大量資金。西班牙和葡萄牙雖然已經形成絕對主義王權,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了中世紀的封建主義殘余,束縛住國家前進的動力,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世紀,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最終導致兩國漸漸地沒落為西方窮國,讓英國法國等后起之秀遠遠地甩在了后面。

在政治、領土、金融、商業、貿易、軍事等各個方面都占盡優勢的西班牙,為什么會一步步喪失掉原有的優勢,一步步衰落下去,最后淪為徒有虛名的老朽帝國呢?

為了積累財富,西班牙政府制定嚴格的措施把金銀儲存在國內,禁止出口;但是金銀的本質終歸是金屬而已,不能吃不能喝除了做裝飾品外沒有大用途。

在當時工業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條件下,手工生產效率很難有大幅度的提高,生產是有極限的。因此,金銀的大量流入就相當于貨幣投入激增,但生產能力卻沒有相應的增長,從而導致物資相對短缺,通貨膨脹嚴重。

統治階層看到問題后把通貨膨脹的原因歸于向殖民地輸出貨物,于是下令禁止向殖民地出口西班牙貨物,這在當時是個得到多數人擁護的英明決定。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導致西班牙的商業和工業失去了廣闊的市場,拱手讓出的市場反而促使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加工業迅速地占領了西班牙國內和殖民地的市場。

由于市場的喪失,西班牙的工商業因為技術和市場的雙重困難而發展緩慢直至漸漸萎縮。而英國等國生產的商品卻隨著生產技術的改進而逐漸物美價廉。在這樣的對比之下,在自由貿易比較優勢的選擇下,自己生產還不如購買合算,于是西班牙干脆放棄了產業發展,只用從美洲掠奪回來的金銀來購買外國生產的貨物。西班牙人從西印度群島經過長距離的、長時間的、危險的航行之后所帶回的金銀財寶,以及他們曾經用鮮血和勞動所創造的財富,就這樣被外國人舒舒服服地搬回到他們本國去了。美洲的金山成就了西班牙的霸名卻也磨滅了西班牙人祖傳的勤勉精神。

而同時期的英國沒有足夠的金銀“貨幣”,只能算得上是當時資本主義剛剛起步的小窮國。英國只有通過發展開礦、工業、商業及軍事工業(海盜)等渠道,采用重商主義政策去換取西班牙手中的金銀,剛好西班牙自己放棄了的殖民地市場給英國工業品帶來了巨大的銷路,英國的工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壯大起來。手工工作效率的局限性,工業發展需要的勞動力不足,促使英國資本家在利潤的驅使下積極改進紡織機械,尋求新的機械動力,最終導致了工業革命,使英國開始踏上了大國之路的征程。

1588年,曾經叱咤一時的龐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艦隊所擊敗。此后西班牙一蹶不振,最終被英國取代了歐洲霸主地位。

西班牙的戰敗而導致的落寞,表面原因是戰爭中一系列戰略戰術失誤和惡劣天氣的影響,根本上則體現了英國和西班牙之間技術力的巨大差距。英國的設計水平能夠生產出可以遠程毀船火炮和新型軍艦,而西班牙依然停留在原地沒有發展。西班牙在發展過程中有過豐富的資源,并且在每個時代都使資源按照利潤最優化來配置,改善人民的生活;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卻使得西班牙貧窮落后了,西班牙人從美洲掠奪又千辛萬苦地運回國內的財富并沒有用來提高技術力、發展生產力,而是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奢侈揮霍掉了。歷史前進的車輪滾滾向前。它選擇了追求進步的英國,淘汰掉了安逸享受的西班牙。這是歷史的必然,然而當時的西班牙人卻沒有意識到這點,從而錯過了良機。

情綣情歸·鄉愁

“我決定來西班牙,事實上這是一個浪漫的選擇,而不是一個理智的選擇。比較我過去所到過、住過的幾個國家,我心里對西班牙總有一份特別的摯愛,近乎鄉愁的感情將我拉了回來。事實上,七年前離家的我尚是個孩子,我這次再出來,所要找尋的已不是學生王子似的生活了?!?

——三毛

西班牙,一個對于三毛來說,充滿著淚與歡笑的地方。一切都從這里開始,也將從這里結束。

在西班牙的馬德里,三毛認識了荷西,一個她愛了一輩子的男人。三毛第一眼看見荷西時,就有一種觸電的感覺:“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英俊的男孩子?”也就是那一眼,成就了三毛一生的愛情,也成就了馬德里在三毛心中的重要地位。不管過去多少年,馬德里總是三毛時時掛念的地方,是三毛“夢中的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流浪。

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當三毛第二次來到馬德里時,心境與兒時為撫平失戀的傷悲而求學至馬德里是截然不同的:

“心情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樣,不僅沒有離鄉背井的傷感,想家的哀愁,反而有一份歸鄉的喜悅和辛酸?!?

在這里,三毛與荷西再次重逢,荷西沒有變,依然是“有少見的英俊的外表又有可貴的童心的男孩”,最重要的是經過六年,他對三毛的愛依然沒變,于是,荷西終于實現了他“一生最幸福的夢想”。

三毛最愛逛馬德里的舊貨市場,認識荷西以前自己去逛,認識荷西以后兩個人一起去逛。星期天起個大早,不用坐車,走半小時的路就到了,只有星期天才有的集市,是西班牙最富盛名的露天市場之一,面積大到不像話,足足占了十幾條街,不管是新貨還是舊貨都種類齊全,在購物的同時還可以感受濃郁的馬德里人文氣息以及當時歡快而舒暢的氛圍;而且,舊貨市場整體的物價并不高,在這里可以用極低的價格買到許多很有個性的東西,比如:設計新穎、款式獨特的衣服或配飾,各種稀奇古怪的小東西,等等。這些都極大滿足了三毛喜愛淘舊貨、撿“破爛”的古怪習性,當然,也可稱之為節儉。三毛是基督徒,所以教堂是經常去的,距離舊貨市場不遠處,恰好就有這么一個。于是,在三毛逛完市場之后,總會去那所教堂,不干什么,只是閉著眼睛,安靜地坐在那里,在教堂古老的管風琴音樂中徜徉自己的思緒。

馬德里最多的就是廣場,算下來,大大小小有三百多個。其中,馬德里的中心位置就是一個廣場——太陽門廣場,廣場周圍有七條街道由中心向四周以放射狀擴展,的確猶如太陽的光芒一般,而在廣場的中央自然就是馬德里的城徽了——一只抱著樹的棕熊,寓意不得而知,只知道那是一個很精美獨特的雕塑。另外一個有名的廣場要屬塞萬提斯廣場了。三毛在未來馬德里之前,對于西班牙的了解只有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畢加索以及比較貧瘠的地理知識了,但三毛與塞萬提斯的緣分卻遠不止這點,因為不久的將來,三毛的作品將獲得一項極高的榮譽——“塞萬提斯文學獎”。

馬德里,三毛夢中的橄欖樹,為什么一定要是橄欖樹呢?也許與西班牙盛產橄欖是有點關聯的,畢竟,西班牙種植橄欖的歷史已經非常的悠久了,橄欖也是西班牙人民每餐必備的開胃點心。在馬德里的郊外就種有大片的橄欖樹林,遠眺而去,一片綠色。橄欖樹都不太高,再加上圓球形的樹冠,有種說不出的可愛,橄欖樹的葉子是細細長長的,如果說柳樹是披著飄逸長發的少女,那么橄欖樹就是梳著板寸的精神小伙,微風拂過,細葉抖動,似高興,似興奮,帶著流浪的味道及風情。

西班牙的建筑風格是五花八門的,尤其是在馬德里,這一點更是被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縱觀馬德里的繁華大街,一條街就是一個建筑博物館,各種建筑風格在這里爭奇斗妍,只有你叫不出的,沒有你想不到的。哥特式的、古典主義的、浪漫主義的、巴洛克風格的、現代主義的……多種風格并存,空氣中飄蕩著流浪與時尚相互結合的味道。

三毛第一次來馬德里是為了留學,她要在馬德里大學哲學系進修兩年。馬德里大學,西班牙名校之一,建校已經700周年了,堪稱元老級大學,是歐洲精神文明的支柱。三毛為何要選擇馬德里大學?又為何要學哲學呢?三毛是個隨性的女子,一切跟著感覺走,她曾經聽過一張西班牙古典吉他唱片,優美的音樂引發出了她的無限想象:藍天,白云,村莊,田園,牧場,以及茂密的葡萄園。于是她來到了西班牙,來到了馬德里。三毛曾經說過:“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到那里看一次,然后把哲學里的蒼白去掉?!蹦菚r的她,備受失戀的煎熬,于是,她來到了馬德里大學,不是為了學習哲學,而是為了把哲學里的蒼白去掉,把心里的傷痛撫平。

天堂的代名詞

在歐洲人的心目中,如果選一個地方作為天堂的代名詞,那一定是加納利群島。陽光、海灘、棕櫚樹、藍天白云,一望無盡的大海,四季如春般的溫暖,這個面積只有227平方公里的熱帶群島,集合了所有可以讓歐洲人怦然心動的各種元素。因此無論是春、夏、秋、冬,這里總是擠滿了前來旅游觀光或者放松心靈的各國游客,如詩如畫的風景同樣吸引了三毛和她的丈夫荷西。

從版圖上說,加納利群島是西班牙的領土,但從實際地理上來看,加納利群島距離西班牙本土超過1000公里。從首都馬德里坐飛機飛往加納利的首府拉斯帕爾馬斯,需要兩小時45分鐘的時間。如果純粹從地理位置上來劃分區域的話,加納利群島應該是屬于非洲,因為它到非洲東海岸的距離要比到西班牙本土的距離近得多,加納利群島是在西班牙帝國對外擴張的時候強占的殖民地,一直到今天成為西班牙的領土。由于加納利群島地處熱帶,因此這里從來都沒有冬天,四季的溫差不大,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間的差距不超過15攝氏度。年平均氣溫27.1攝氏度,而且日照時間長,是一片真正的“溫暖之地”,這也是很多游人選擇在冬天來這里旅游的原因之一。

在英語里,加納利有“金絲雀”的意思,人們用“金絲雀”來形容加納利群島,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三毛在《溫柔的夜》中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集贤县| 张掖市| 安乡县| 镇康县| 平阳县| 长泰县| 固始县| 中方县| 阳山县| 湘潭市| 鹿泉市| 上蔡县| 如皋市| 定襄县| 弥渡县| 桑植县| 银川市| 万源市| 无为县| 中西区| 武山县| 本溪市| 永平县| 铁岭市| 金乡县| 樟树市| 陆良县| 股票| 卫辉市| 嘉义市| 灵石县| 昆山市| 巨野县| 星座| 道真| 铜山县| 鄢陵县| 三门峡市| 泽普县|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