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在軟件這個行當里,我們看到的度量數據大都是來自于一些衍生性的指標。在缺乏上下文的情況下,這些指標通常都不能直接告訴我們到底發生了什么,也就是說,大部分指標數據都只是一些間接的證據。將這些證據關聯到我們想要度量的對象上,靠的是我們這些人根據經驗做出的判斷。這種判斷具有相當的主觀成分,即使是最靠近現場的人,這種判斷很多也是在證據不完備的情況下做出的。當有人告訴你,這個團隊平均每人每天完成300行代碼的時候,你能對這個團隊的效率做出什么判斷嗎?如果你能做出判斷,那你絕對能配得上先知的稱號,你還不知道這個團隊用的是匯編語言、C、C++、Java還是Ruby,你不知道這個產品的類型是操作系統、電信嵌入式軟件、商用軟件包、定制軟件還是網頁腳本,你也不知道這個數字的統計是包含軟件開發周期的哪些階段——只是開發階段,還是包含了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和維護支持所有的活動。

我本人原來一直對度量抱著嗤之以鼻的態度,覺得那是領導們獲得虛假的安全感、滿足控制欲的皇帝新衣。不過在過去幾年里,遇到了不少的各種軟件開發組織,從產品線總裁到一線開發、測試人員,到為產品掏錢的客戶,各種人物一次又一次地問我:

“我感覺我們是有進步,但我們的進步到底有多少啊?”

“我怎么拿出點實實在在的證據告訴我老板,我們比以前做得更好了?”

“我要的是效率、效率、效率,告訴我,如果你干了這事兒,效率能提升多少?”

“反正都要測試,你能告訴我們這所謂的新方法對質量能帶來什么不同的效果嗎?”

這個問題的列表可以不斷加長,一開始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我一邊心里嘀咕“誰關心就到現場看看不就行了”,一邊嘴上顧左右而言他。到了后來,次數多了,我也不得不重新反思,度量這事兒,既然有這么強烈而廣泛的需求,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有其創造的價值。這就好像我們經常在財經新聞里看到的經濟指標一樣,什么GDP、CPI,什么貨幣供應M0、M1、M2,這個采購經理人指數,那個行業景氣指數,這些數據本身的準確性和它們能夠對經濟現狀的反應程度都有很多的局限性,但不管是政府還是投資客,卻要使用這些數據來做出干預市場或是投資市場的判斷。這使得我開始思考,軟件開發的度量可能也并不是那么不靠譜的一件事,其實同樣也是人們梳理復雜問題的分析線索,嘗試接近真相的努力。于是就開始不斷地根據不同人員的訴求,摸索著嘗試各種度量手段,在這個摸索過程中,對度量的價值和方式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希望在此能和更多的同行分享和討論。

本書并不試圖描述一個完整的軟件度量體系,也不會試圖解決度量所面臨的所有問題,只是從精益理念的角度,嘗試重新梳理在中等規模到大規模軟件開發中度量體系設計和實施的思路。

讀者對象

可能對本書感興趣的讀者如下。

●希望引入持續改進的IT/軟件企業和組織、軟件產品研發組織的管理者。

●希望實施敏捷、精益理念的軟件開發組織管理人員。

●希望擴展知識面和工具箱的軟件項目管理人員。

●其他希望了解大型項目工程管理的軟件從業人員。

●有一定軟件工程基礎的高校教師和高年級學生。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的結構主要分為3部分,如下所述。

第一部分介紹精益軟件開發的度量理念和體系的設計,包括第1章至第4章。

●第1章重點闡述了本書基于的精益軟件開發的度量理念。

●第2章至第4章則從度量體系的目標、軟件生命周期中涉及的決策場景,以及指標框架的設計3個階段來描述體系的建立。

第二部分是度量維度的分析,包括第5章至第12章。

●第5章試圖描述流程模型、對象模型等幾個軟件度量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對需求和功能劃分單位的理解,以及對功能完成的定義。

●在第6章至第12章則是深入分析交付價值、市場響應速度、交付速率、質量和能力等幾個主要的考察維度。

第三部分是度量體系的導入與部署。

●第13章和第14章用案例的方式,分別展示了一個體系在導入驗證階段的準備和執行工作。

●在第15章,也是最后一章里,嘗試初步探討在一個組織范圍內,如何部署和推廣一個新的度量體系。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重點閱讀,也可以根據索引作為工具書查閱,當然我個人還是相信,從頭閱讀能夠使大家對這個主題有一個更加系統化的圖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峨边| 临沧市| 河北区| 通辽市| 壶关县| 汪清县| 射洪县| 汪清县| 安泽县| 呼和浩特市| 连云港市| 利辛县| 黑龙江省| 青龙| 迭部县| 曲靖市| 德钦县| 镇赉县| 辽源市| 天津市| 托里县| 蒲江县| 赤水市| 松溪县| 三江| 珠海市| 化隆| 资阳市| 始兴县| 彭水| 青岛市| 承德县| 民乐县| 凤阳县| 邻水| 阿城市| 永定县| 高唐县| 横山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