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書名: 皇家升職記作者名: 翼然臨于泉本章字數: 2543字更新時間: 2015-11-25 19:07:59
一匹神駿的白馬風馳電掣般地急馳而來,在怡親王府門前,駿馬長嘶,人立而起,一人躍下馬背,直沖入府,大步流星,身形閃動間,已接近書房。人未到,聲已出:“計先生,計先生。宮中有什么變故?”
計先生快步迎了出來,“王爺一路辛苦,沒什么大事,倒教屬下不安,去函沒有分說明白,累及王爺如此倉促趕回。”
云明聽他這樣一說,神情略松。那些緊隨怡親王身后的侍衛和府中的侍衛方才安心,府中的侍衛各司其職,隨行的護衛各自回去休息。
兩人進了書房,計先生壓低了聲音,“王爺,大事不好,娘娘被皇上貶為庶人,幽居靜心宮。”
“什么?!”云明失聲叫道:“母妃犯了何事?怎會如此突然?”
“旨意上說娘娘擅殺宮人,不修德行而被貶。娘娘身邊的人傳來消息,是因為鐘萃宮現鬼火,皇上為了安魂,就貶斥了娘娘。”計先生眼中也有驚疑之色,“此事太過蹊蹺,據說整個鐘萃宮的宮人,還有皇上都親眼所見,青面獠牙的鬼頭,還會發出嗚咽之聲,升入高空隱而不見。鬼火之事已被皇上下了禁口令,由此推之,此事反而為真。”
云明急促地在房中走了幾個來回,漸漸地沉下心思,“先生可有破解之計?”
計先生緩緩地搖搖頭,“除非抓了那鬼。”他略頓了頓,總覺得自己忽略了什么,“王爺,為今之計,屬下以為王爺有三件事可做。其一,王爺要入宮請見娘娘,至少要求得皇上略加照拂,不能短了娘娘的吃穿用度。王爺這是出于孝道,皇上或許一時不喜,但心中必然認可王爺的孝心。他日王爺上進,娘娘自可獲恩赦。其二,王爺入主工部,雖時日不多,卻初見成效,當使官員上奏皇上,若皇上有賞賜于王爺,則表明皇上對王爺依然愛重。懲戒娘娘只是因為皇上對鬼魂的忌諱。其三,王爺當在宮中另埋一條暗線,若在后宮沒有人為王爺說話,也沒有消息來源,于王爺卻是大大不妙。”
“本王即刻進宮,其它兩事請先生代為籌謀,待我回府再與先生詳談。”云明風塵仆仆地進宮了,身上略顯狼狽,這樣或許能讓皇上心軟幾分。
皇宮內苑,鐘萃宮陰云密布,宮人們等待最后的處罰,按慣例,所有宮人會被發配到掖廷重新調教,然后做最粗重最骯臟的活,再也不可能去主**中侍候了。
其他宮殿的宮人們一切照舊,還有些人面露喜色,比如鳳儀宮的宮人們,人人得了賞賜,自然心中愉快。但還有一部分人,眼里暗藏喜悅,卻是那些參與了鐘萃宮見鬼謠言的人,她們第一次察覺了自己的力量,憑自己這些人和一些巧合,居然能扳倒了德妃。這令她們很興盛,那個高高在上的德妃,那個隨便就可以打殺宮人的德妃,終于被打進冷宮了。
崔司苑自從知道德妃被廢,就把自己關在屋里喝酒,喝得有些暈了,就開始喝茶,然后如廁,清醒了之后,又開始喝酒,沒辦法,那種興奮感壓不下去啊。還有誰知道這一切都是樓池月一手策劃的,還有誰如她一樣知道一個天下間最大的秘密卻無人述說。
“請神驅鬼,你還有什么做不到的?”崔司苑喃喃,然后開始灌茶。她覺得自己最明智的決定就是當初把樓池月撿了回來。
樓池月覺得自己還得再裝病一段日子,再一次派小桃去催劉司正,她被毒殺的案子查得怎么樣了。這回劉司正回復得很快,德妃被廢了。言外之意是德妃指使的,劉司正當然不會知道她這一推確實是真相。
云明進宮了,當然沒有見到德妃,反而被皇帝訓斥了。然而正如計先生所料,事后,皇上對于云明的孝心感到欣慰。
但有一件事,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皇帝對于德妃的處置旨意,卻引起了世家大族的反對。一時各種各樣的奏折從全國各地如雪片一樣飛進皇宮。他們的理由是德妃對宮人有處置之權,包括打殺宮人的權力。主家對奴仆行使任何家法都是符合宗法所規定的。皇帝的旨意等于否定了宗族之法,主家的權威會受到奴仆的挑釁。
這些奏折等若要皇帝收回旨意,皇帝收回圣旨,就得下罪己詔,皇帝如何肯讓步。世家子弟在朝為官的多數站在世家這邊,寒門士子和一些主張以法治國的清流自然站在皇帝這邊。朝堂上爭論不休,各不相讓。
云明自然站在皇帝這邊,皇帝勝,自會對他青眼有加,皇帝敗,他的母妃就可以出冷宮了。云明突然覺得老天都在幫他,一有難處,自有人跳出來幫自己。所以他現在心態很平和,冷靜地旁觀著。
郁金香酒樓加了一場岳飛的番外,十二道金牌,莫須有的妄殺,還有岳飛赴死前的感嘆:“若與國家破亡,百姓世世代代被外族奴役相比,死我一人又何妨!”令許多讀書人扼腕嘆息,憤慨難平。只是這一切很快被京城的風云淹沒了。
勤政殿,皇帝臉上的怒氣還沒有隱去,“這般蠢材,眼里只有他們家族的利益,難道要朕召告天下,皇宮內苑出鬼了嗎?”
“皇上,老奴以為,不若讓他們嘗嘗冤魂纏身的滋味,省得他們個個清閑得管起皇上的家事來了?”和祿難得出了一個主意,他自然知道皇帝那道旨意一出,他們這些做奴才的等于多了許多活命的機會。
皇帝一聽,反倒坐下來,端起茶盞,細細琢磨其中的利弊。“著密諜司去辦,不可被人抓住把柄。”
各地的密諜司出動,一時陰風陣陣,各路鬼怪出沒于各大世家,到處都有冤魂索命。大家心知肚明,這樣的手筆肯定出自當今圣上。便有人上了些隱諱的折子指責皇帝。皇帝笑瞇瞇地回答,“朕的皇宮一片清明,朕的京城一片清朗,有些人是否虧損心事做多了,眼花了。子不語怪力亂神,你們可都是讀圣賢書的啊!”
世家大族退縮了,雖說皇帝起了個不好的頭,好在皇帝也沒有正式立法。這家族宗法該怎么著就怎么著。
然而華報的一個統計表震驚了全國,這個統計表出自于閑親王云風,他統計出每年死于家法的仆役有數萬人之眾,多時達到十萬之眾,如以十年算來,十年就會死亡百萬之多。最后,云風平鋪直敘地加了一句,“這些人若是放到長城上,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無數突厥人。”
讀書人沸騰人,百姓沸騰了,甚至有激進的人喊出了口號:“若世世代代被殘殺,死我一人又何妨!”“留得人命殺突厥!”
皇帝順應民心,特加立一法,宗族不得擅殺人命,家奴仆役若犯下大罪當報知官府由官府審結,依法處置。
皇帝勝,世家敗。雖然皇帝感覺象被民意綁架了,但是當宮墻外擺滿了百姓自發送來的各種謝禮,比如幾個雞蛋,一只鴨,幾個水果,一籃菜。皇帝陶醉了。還有比這更好的禮物嗎?還有誰敢反對朕?
云風雙頰潮紅,雙眼冒光。“和順,和順,我做到了,我救了許多人。數萬,數十萬,數百萬,甚至更多,以后必定沒有人敢廢除這條律法,對不對?”
他說著叫著,沖上去抱住了和順。和順雙眼微紅,大聲道:“殿下,您做到了,您是萬家生佛。”
“先生,先生才是萬家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