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成人禮:榮譽至高無上(2)
- 西點軍校給男孩的成人禮
- 墨墨
- 3080字
- 2016-01-07 15:19:07
這是一場令人痛心疾首的內戰,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一個國家的人民對自己的同胞扛起槍來。當時聯邦的羅伯特·E·李將軍,聽到這個討伐令時,淚流滿面。他怎么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國家會陷入必須用戰爭來維護團結的地步。李將軍是個徹底的人道主義者,他歷來反對蓄奴。雖然在他的家鄉弗吉尼亞,蓄奴是合法的。在后來的北軍統帥、戰后的美國總統格蘭特將軍還沒有解放自家的奴隸時,李將軍就已經率先解放了自己家族的全部奴隸——半打(6個)奴隸。李將軍一直認為蓄奴制度是一種“道德和政治上的罪惡”,是“白人的一項巨大罪惡”。他曾在日記中寫道:“美國應該是一個團結的整體,沒有什么所謂的北方、南方、西部又或是東部。”
南北戰爭爆發了,他很快接到林肯總統的任命:被任命為聯邦軍司令,平定南方各州的叛亂。
然而李將軍的故鄉就在南方的叛亂州——弗吉尼亞。他深愛著這個國家的人民,無法率領軍隊去屠殺自己的鄉親。于是,他一夜未眠,第二天斷然回絕了這個重要的任命。
他憤然辭去擔任了36年之久的聯邦軍官職務回到了故鄉,以此來抗議政府通過武力來解決問題的做法。他在辭職信上寫道:“我一直無法下定決心來反對我的本州、我的親戚、我的孩子們和我的家人。因此,我辭去了軍隊職務。我真誠地希望:除非為了保衛我的弗吉尼亞,我將永遠不必拔出我的劍。”
李將軍為了抵制國家分裂四處奔走,他在弗吉尼亞不停地勸說南方領袖打消分裂祖國的念頭,可惜沒能成功。此時,北方軍隊的炮火已經向他的故鄉襲來了。無奈之下,李將軍出任了南方軍隊的統帥,不得不與自己曾經領導過的聯邦軍隊開戰,保護自己故鄉的人民。
李將軍驍勇善戰。指揮南方軍隊取得了多次勝利,但在葛底斯堡戰役中,南軍卻遭到了慘敗。“皮吉特沖鋒”讓一萬多名南軍官兵在一個小時內幾乎全部陣亡,除了他本人及其參謀員,其中3名準將、18名上校、31名中校、46名少校全部陣亡。這場戰役結束后,李將軍流著淚對士兵說:“It is fault! It is all my fault! My friend! It is my fault!”他曾經對另一個將軍說過:“我并不懼怕自己的死亡,你或是我的。然而作為一個指揮官最痛苦和困難的事情就是驅趕著士兵們去獻身、去死亡。他們并不是為了我們而死。不,閣下,絕對不。我會為此深深地悔恨和懺悔一輩子。”
葛底斯堡戰役的慘痛經歷,并沒有動搖李將軍在南軍將士心中的威望。而此時李將軍的軍團只剩下了6萬人,他需要面對的卻是新任聯邦軍總司令格蘭特親率的12萬大軍。李將軍不得不以極端弱勢的兵力和格蘭特交戰,同時李將軍嚴重的心臟病又困擾著他。
在荒原戰役、斯巴薩維利亞戰役和諾斯·安娜戰役中,李將軍都在缺衣少食的弱勢下擊敗了格蘭特,讓格蘭特損失了將近6萬人。在這段日子里,李將軍拒絕了除工作需要以外的一切補給品,他堅持認為:“那些受了傷的士兵比我更需要他們。”
數月之后,南方軍隊終于抵擋不住精銳的聯邦軍隊的猛烈進攻,李將軍明白南方的大勢已去,他向格蘭特提出了投降談判要求。此時,也有人提出,號召全體南軍深入山區打游擊戰,如同當年獨立戰爭那樣。李將軍一口回絕了,他說:“戰爭是我們這些軍人的職業,如果如你們所說,那就等于把戰爭的責任推給了無辜的人民,帶來的也只會是無休無止的爭斗和血腥的屠殺。我雖然不是一個優秀的軍人,但是我的道德不允許我去這么做。如果我的死可以換取人民和這片土地的安寧,那就讓他們把我當做戰爭罪犯絞死吧。”
勝利屬于了聯邦軍隊,聯邦軍準備要大擺宴席。格蘭特將軍得知后,語重心長地阻止道:“這場勝利沒有什么值得慶祝的,戰士們,戰爭結束了,叛亂者重新成為我們的同胞。”聽到這句話,所有人仿佛猛然從迷夢中醒來,大家都沉默了,有人流下了淚水:原來這只是一場家人的爭執,戰場上淌著的是自己同胞的鮮血。
李將軍和格蘭特將軍約定在阿托克馬斯的法院會面,商討投降事宜。在投降儀式當天,代表勝利一方的格蘭特將軍提前到達了約定地點,時間一到,李將軍準時出現在了會場的門口。
格蘭特將軍不禁愣住了:站在會場門口的李將軍穿著一身筆挺的軍服,銅紐扣和皮鞋都擦得雪亮,李將軍胸前佩戴著整齊的勛章,他就像從雕畫里走出的戰勝者,帶著一臉傲氣進了會場。
格蘭特望了望自己那身陳舊的軍服,甚至連紐扣都不知掉哪去了。比較之下,還真分不清誰才是戰敗一方。格蘭特好奇地問李將軍,為何穿得如此整齊。
李將軍說:“真正戰敗的不是我軍,而是南方聯盟中由政客所操控的政治團體。我是個軍人,雖然在戰爭中失敗,但是我仍然對我的軍隊負責,所以,不能對不起這套軍服所代表的意義,更不能對不起自己,特別是不能對不起當初成為美國軍人時許下的誓言!”
在得到了格蘭特將軍絕不會關押或迫害任何一位南軍士兵的保證后,李在投降協議上簽了字。最后,他卻又補充了一條——允許南軍帶走軍中的戰馬。格蘭特問及原因,李將軍只說了一句:“馬上就要春耕了,他們都是農民的兒子,他們需要這些馬去勞作。”
最后,南北雙方將領在互相尊重的氣氛中簽署了協議,受降儀式仿佛是一次戰友的換崗。歷時近5年的內戰終于停止了。李將軍的投降決策影響了整個美國歷史,使美國人民躲過了一場更大的浩劫。人們稱李將軍是一個“偉大的投降者”!
投降未必不英雄,李將軍對國家、對人民無愧于心。他的勇敢、仁慈、卓越和風度,使他贏得了美國人民的尊敬。
戰后,李將軍一個人騎著馬把自己流放到列克星敦小鎮的烈士公墓,為他的戰友和士兵們守靈。之后,李將軍謝絕了很多高收入工作的邀請。最后,他選擇了擔任弗吉尼亞華盛頓大學的校長:“我們就是曾經由于無知和誤解血腥地互相仇殺,而我也是其中的劊子手之一。如今,也唯有教育能給我一個贖罪的機會。”李將軍在華盛頓大學任期內,改善了學校的財政狀況,開創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新聞系和商業系,一座座高樓在校園里崛起,讓華盛頓大學聲名鵲起。
李將軍解甲歸田后5年間,直到死去,一直盡瘁于恢復南方的創傷,并敦促人民跟過去的敵人合作,因為敵人本是同胞。
1870年10月12日,羅伯特·E·李心臟病突發,他倒在自己的校長辦公室內于黃昏溘然長逝,享年63歲。
“北方得勝,南方得李”。時至今日,李將軍仍是美國人民最崇敬的軍人。他的生日被定為南方各州的法定紀念日;以他命名的小學、中學、大學遍布各地;在他的忌日,墓前都會堆滿數以千計的鮮花……李將軍已經成為一個象征、一種理想。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的道德精神照亮了整個世界。
培養正直誠實的品格
西點軍校特別注重對學員品德的培養。他們反復強調,西點人僅僅具備領導人和管理人的才能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必須擁有高尚的品德。為此,所有的學員從進校第一天起,就被灌輸西點的基本價值觀,這個價值觀即是正直、誠實守信和尊敬他人的尊嚴。
西點學員從入校第一天開始到四年后畢業離開這所軍校,正直、誠實的品格就始終貫穿在生活中的分分秒秒。一個說話出爾反爾、不夠誠實的人,不會有朋友。西點學員都清楚,你一旦在同學中間失去了信譽,那你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切。因此西點學員都懂得堅守承諾,說到堅決做到,言行必須一致。
西點軍校1972年畢業生、Korn公司總裁杰夫·錢皮恩曾經說過:“做人與做生意一樣,首先要講究正直,而正直給你帶來的榮譽也會讓你得到更大的回報。”杰夫·錢皮恩傳承了西點軍校最重要的價值觀,讓正直、誠實的品格一直伴隨著自己,從而也讓自己從中取得了很大的回報。
杰夫從軍隊退伍以后,便到一家機器公司做普通的銷售員。時間不長,他優良的銷售業績就幫他躍升為銷售經理一職。在此期間,他的銷售工作開展得非常順利,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他就已經做成了二十多筆生意,這無疑給剛剛升任經理的他又增了幾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