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晉王臺太守虎符。

又按翁氏《兩漢金石記》所載一符,則脊文云“與五原太守為虎符第一”,筋文云“五原左一”。嘉善謝氏藏晉丞邑男虎符,脊文云“晉與丞邑男為銅虎符第一”,筋文云“丞邑男左一”。濰縣陳氏藏晉騶男虎符,脊文云“與騶男為虎符第五”,筋文則云“騶男右五”。此三符,脊文所記數字,與筋文所記者無不相同。則上郡符脊文作第一,而筋文左作左二,右作右三者,恐不足信。漢陽葉氏藏晉始平虎符,脊文作第二十,而筋文作左二,亦為可疑。二符未見原器及拓本,無由斷定其真偽,如系真品則僅一郡國之符,多至數十,為可異耳。至于左右同數之說,不惟不相妨,轉足相證也。隋符亦然。吳縣蔣氏藏隋虎符八,此外傳世者,尚有三枚,共十一枚。其中右符六,曰右御衛相原四,曰右御衛永昌二,曰右御衛美政五,曰右翊衛天井一,曰右翊衛石橋二。左符五,曰右屯衛溫陽一,曰右御衛安昌四,曰右武衛白松二,曰右屯衛清湖四,曰左屯衛赤城五。左右之孰內孰外,雖不可知,然左右二符,各有第四第五,則左右之數亦相等,如秦漢以來制也。惟唐制則大異。《六典》載:銅符,王畿之內,左三右一;王畿之外,左五右一。左者進內,右者在外。不獨左內右外,左右之數亦各不同。惟木契則左右同數,猶用古制耳。宋符則兼古制與唐制二者。《玉海》八十二,載康定元年八月二十四日端明殿學士李淑等言,參酌古制,定銅符形制。上刻篆字,曰某處發兵符,下鑄虎豹御,而中分之。右符五,左旁作虎豹頭四,左符一,右旁為四竅,令可契合。又以篆文相同,側刻十千字為號。右五符留京師樞察院,左符降付諸處。慶歷元年罷。宋符右內左外,則法秦漢,以十千為號,亦與秦同,惟內五外一,則用唐制。然則宋以前兵符形制,皆可知悉。獨元時代最近,又貴人皆賜虎符,今實物未有存者,而史亦不載其形,殊可異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贺兰县| 张家川| 聂拉木县| 高密市| 普陀区| 永靖县| 虎林市| 临泉县| 临高县| 浑源县| 元江| 永春县| 民县| 沾益县| 武隆县| 黄梅县| 吉隆县| 德钦县| 九龙城区| 丰原市| 黄大仙区| 平果县| 东明县| 湘乡市| 新邵县| 响水县| 赤水市| 扶余县| 卓资县| 乌鲁木齐县| 宜丰县| 镇坪县| 佛学| 宣威市| 象州县| 芜湖市| 绿春县| 开远市| 木兰县|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