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裂變式轉型:互聯網+轉型綱領
- 楊龍
- 10字
- 2018-12-31 20:48:05
第2章 裂變式轉型綱領
2.1 企業裂變的本質
企業轉型的本質是適應環境的變化,當環境變化為一種常態,企業轉型也就成為常態。從某種程度上說,裂變與轉型具有相似內涵,它們都意味著一種商業創新和一種全方位轉變。裂變與轉型不僅僅貫穿于企業成長的每一個周期,同時也貫穿于企業經營的整個過程。比如,制造業就先后經歷了手工作坊、工廠式、流水線式等發展階段,再到現在的智能化(工業4.0),每個階段的革命都是一種裂變式的轉型。宇宙萬物都是依靠裂變而生生不息地繁衍,由一個細胞(基因)通過裂變成為兩個、兩個變成四個……天下萬物皆如此,企業的成長也不例外—要在嚴酷的競爭、變化的環境中持續發展、基業長青,就必須具有強大的裂變基因。福特在汽車行業率先實行標準化流水線生產,為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收益;Uber在全球率先嘗試共享經濟模式,顛覆了傳統汽車出租行業,為自己締造了高額的估值;小米在中國率先采用互聯網思維,通過C2B預售方式改造了傳統的手機銷售模式,為自己創造了成長的神話……它們都是基于時代率先進化的,因裂變式轉型而獲取成功,成為行業的領袖。因此,裂變式轉型不是一種迫于環境壓力下被動的行為,而是企業自主選擇的行為。
什么是企業裂變?“裂”是指企業不斷分裂出與自己相似的個體,在此過程中,企業的優勢基因(DNA)得以完整地復制與傳遞。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基因構造,它的經營行為都是其基因的外在表現。企業的基本架構,包括戰略架構、組織結構、公司治理制度、決策體系、激勵機制、品牌建設等成了企業基因中的每一環節,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企業的優勢基因,也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優勢基因是難以模仿的,所以分裂絕不是隨意展開,而是要圍繞核心原點來擴張。
“變”是指企業在“裂”的基礎上,基因產生優化變異,企業得以重塑自己的競爭優勢,以適合新的商業環境。動物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無法度過漫漫寒冬,企業也經受不住原有競爭優勢衰落到形成新的優勢之間的漫長間隔。它們在衰退之前,必須實現基因的優化,否則只有死路一條。這種企業基因突變的方向必須是優化,反之則是異化。異化的結果必然是企業不能適應外界環境,如同恐龍一樣,一步步走向死亡。只有那些在不確定環境中能夠迅速嗅到未來趨勢,并迅速跟隨市場環境的演變而不斷基因優化的企業,才能夠立于不敗之地。企業裂變有以下四大方式。

企業裂變的四大方式
1.通過量的增長擴展現有優勢基因
通過量的增長擴展現有優勢基因即圍繞優勢基因這一核心原點擴張,將原有業務拓展到新的地域,增加客戶數量、調整價格、增加產品線和服務種類等。諸多連鎖行業企業,比如美特斯·邦威通過連鎖擴張獲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就是圍繞核心原點通過量的增長而放大的。
2.在新領域復制成功模式
在新領域復制成功模式即圍繞自身獨特的技能、優勢和能力建立新的發展模式,以實現增長。比如蘋果過去靠iPod先獲取成功,后來將優勢基因復制到了手機通信領域,開啟了iPhone的輝煌歷史。
3.通過兼并增加新的優勢基因
通過兼并增加新的優勢基因即通過購買或出售業務來重新為自己的優勢基因進行定位。比如聯想兼并收購IBM的PC業務,加強了自身在PC領域的優勢基因,為日后聯想PC業務在全球實現霸主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重塑基因
重塑基因即對整個企業進行改造重塑,用新的方式創造價值。這種情況在IT業尤其多見。IBM從PC硬件,到商業軟件服務,再到智慧地球,不斷改變著商業模式。此舉意味著對整個企業進行改造,從組織、文化、價值和能力諸方面著手,用新的方式創造價值。
在“互聯網+”時代,一切行業都將經受互聯網化的改造。傳統企業要想完成互聯網化的轉型,必須徹底拋棄過去成功的模式和經驗,重新對企業整個價值創造方式進行全方位的改造。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企業重塑基因的過程。因此,絕大部分企業都需要采用重塑基因的方式來完成自身的裂變式轉型。也就是說,如何重塑基因將成為企業在“互聯網+”時代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2.2 企業裂變式轉型模型
企業裂變式轉型模型是筆者長期研究總結出來的理論模型,它是一套適合中小微民營企業轉型的系統方法論,更是“互聯網+”傳統企業轉型的指導綱領。

企業裂變式轉型模型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可進行以下四種裂變式轉型。
首先是企業領導者的轉型。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企業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領袖來引領變革,而領袖必須具備新思維和領導力。
其次是組織的轉型。過去自上而下的科層制,很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企業要想提升效率,快速響應用戶需求,必須去中心化、扁平化,裂變成為一個個自主經營體(SBU),才能為組織注入新動力。
組織轉型有如下兩大核心關鍵。
(1)組織重塑。組織是由人組成的團體,沒有人,何談組織。組織轉型必須依托于人才,沒有人才的支撐,組織轉型就無從談起。所以,企業必須把人當作資本,打通人才通道,建立人才蓄水池,并以釋放人才價值為核心,進行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管理的重塑,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要求。
(2)機制改革。通過分配機制的改革,把企業員工變成合伙人,凝聚成一個團隊,具體說就是通過股權激勵手段來激活人才。股權激勵是一個企業最根本的機制變革,也是激活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舉措。
再次是企業需要依靠商業環境變化和趨勢而轉型。“互聯網+”時代,商業環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全球演化出一些新的經濟形態,由此衍生出眾多的機遇與挑戰。企業要想在新商業下更好地生存與發展,必須先讀懂商業演變的趨勢以及背后的本質,才能更好地進行布局和調整。趨勢是一個企業成長最大的外部力量,沒有一家成功的企業不是站在趨勢的風口上成長起來的。
最后是戰略的轉型。企業需要根據新商業環境重新思考戰略布局,重新架構企業的產品模式、營銷模式,創新企業的商業模式,推動企業進行互聯網化轉型。
只有做到以上四大層面,才能從系統上、全局上、根本上完成一個企業的裂變式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