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護秘訣

早春還比較寒涼,不要急于讓花卉岀室。

夏季除勤澆水外,水一定要澆透,直至底孔滲出為好。
春季
注意氣溫變化
早春寒涼時節,植物可能會被凍壞,要逐步提高其對室外環境的適應能力。選擇晴天中午氣溫較高的時候開窗通氣,傍晚氣溫降低時再把門窗關上,開窗次數和時間,由少到多、由短到長。
水肥要跟上
春季植物生長旺盛,蒸發量大,耗養分多,因此盆土干裂時要及時澆水,每周或半月要施肥1次,澆水和施肥前要松土。
早春要防風
早春的天氣較干燥,植物新長出的幼嫩枝葉在干燥的春風中很容易形成焦邊,嚴重的還會失水、干枯而死亡,應盡量放在避風處。
夏季
防曬降溫
夏季氣溫高、日照強,大多數植物在這個季節都要注意適當遮陰、防止暴曬。
勤澆水
加強水分補充,不僅保證植物健壯生長,還能達到降溫增濕的目的。時間以早晨和傍晚為宜,切忌中午澆冷水,否則會出現“生理干旱”現象,使葉片焦枯,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勤修剪
許多植物進入夏季后易徒長(枝葉高大但極端脆弱),影響開花結果。為保持株型優美,花多繁茂,要及時修剪。
秋季
防寒抗凍
秋季天氣漸冷時,不要著急關門窗,讓植物逐漸適應溫度變化,培養其抗凍能力。當氣溫下降劇烈或出現霜凍時,要及時關窗,防止突然低溫造成傷害。
適量澆水施肥
除秋冬或早春開花的以及秋播的草本植物可根據需要正常澆水施肥外,其他植物要逐漸減少澆水施肥的次數和數量,以免徒長遭受凍害。
修剪,保留養分
入秋氣溫在20℃左右時,大多數植物易萌發較多的嫩枝,除根據需要保留部分外,其余的均要及時剪除,以減少養分消耗。對保留的嫩枝也應及時去掉頂端萌生的新芽。
冬季
防凍保溫
寒冷的冬季要注意防止花被凍壞,可在花盆外套塑料袋進行保溫,中午可摘下塑料袋片刻,以利空氣流通。
多曬太陽
冬季的光照強度不高,而植物需要光照進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機養分,以提高植株的抗寒性。對于一些冬季開花的植物,則利于其枝葉繁茂,花大而色美。
嚴格控制水肥
許多植物冬季休眠,根部對水肥的吸收緩慢,不宜施肥,盆土不干不用澆水,冬季澆水要在中午前后。
保濕增濕
入冬后居室空氣干燥,不利性喜濕潤的植物越冬,可常用與室溫接近的清水噴洗枝葉,以噴濕葉面為宜。

秋季除保留的枝條外,其余嫩枝要剪去,以免消耗養分。

水仙是冬季特有的花卉,有“凌波仙子”的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