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時間與諸神
- 裴伽納的諸神·譯言古登堡計劃
- (愛爾蘭)洛德·鄧薩尼
- 1897字
- 2015-09-22 12:47:15
曾經,諸神尚自年幼,而他們黑皮膚的仆人,時間,還沒有年歲。大地之上,大河之畔,諸神沉睡著。諸神辟出了一道遠離塵世的山谷以供休憩,他們在那里做著大理石制成的美夢。夢里有圓圓的穹頂和細細的塔尖,它們在蒼天之下、大河之上傲然矗立。晨曦俯照,閃爍著潔白的微光。城市中心,一千級晶瑩的大理石臺階引向城堡,堡頂上立著四個塔尖,直指天空,而它們中心立著一個巨大的穹頂,就像諸神在睡夢中看見的那樣。城堡四周,圍著一圈又一圈的大理石草坪,那里由瑪瑙獅像嚴密把守,還有諸神的雕像在象征諸世界的符號間巡游。隱于遠山深處的牧場中,噴泉上飄揚的水珠落回池中,發出銀鈴般的脆響。諸神從夢中醒來,薩達斯利昂城便矗立于此。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神的眷顧,有幸踏入薩達斯利昂的街道,欣賞她的噴泉。只有那些曾在夜晚幽徑中透過群星得蒙神諭之人,在清晨聽見諸神之聲的人,或在海上看見諸神低垂面龐的人,只有他們,才被準許瞻仰薩達斯利昂的芳容,才能站在深夜里剛從諸神的深夜夢境中匯聚而成的她的塔尖之處。這是因為,尋常旅人無法穿越山谷四周的那片廣袤荒漠,而被神選中的人卻忽然心生向往,穿越隔絕塵世與荒漠的群山,在神的旨意下跨越荒漠,終于在一片荒蕪中找到山谷,見到了薩達斯利昂。
山谷周圍的荒漠里荊棘遍布,它們尖銳的葉片指向薩達斯利昂城。因此,或許會有許多蒙神垂愛的人來到這大理石之城,卻無人能夠回返,因為,一旦他們踏上薩達斯利昂的大理石街道,那連神明都坦然地戴著面紗、化作人形行走的地方,從此世間便再無他們所宜的歸處。所以,凡曾耳聽神音之人,他們在大理石城堡內所唱之歌,別無他處可聆。神明有時會扮作人類,用湖水輕拍額頭,帶來涼意,而當薩達斯利昂噴泉中的水珠向天空飛去、又落回湖水中時發出的音樂聲,從未傳至別處。凡曾在那城中聽到諸神話語的詩人,所作之言,無人可聞。
彼方有一城,遺世而獨立。從沒有人聽說過它——只有我曾經夢到過它,而這夢是真是假,我也無從得知。
后世來年,諸神凌于暮光之上安坐,掌管世界。現在的他們,不再在傍晚循著噴泉飛濺之聲漫步于大理石之城,也不再傾聽他們喜愛之人的歌聲,因為此時已是后世,而諸神也需各司其職。
諸神或是傾聽人們的祈禱,或是把瘟疫和仁慈施予各地。可是在忙碌之余,諸神常常會休息片刻,向彼此談起昔日的時光:“你可還記得薩達斯利昂?”另一位則答道:“啊!薩達斯利昂,還有她迷霧漫漫的大理石草坪,如今我們已不在其間漫步了。”
然后諸神又開始忙碌,或是回應人的祈禱,或是給予他們懲罰,并派遣它們黝黑的仆人,時間,去給予他們撫慰或重荷。時間便來到世間執行神的指令,可他還偷偷瞥向他的主人,諸神也不信任時間,因為在他們存在之前,時間就已熟知世間的一切。
一天,鬼鬼祟祟的時間被派往人世,去速速懲罰一座被諸神厭棄的城市。暮光上的諸神互相說道:
“我們的確是時間的主人,世界的主宰。看看我們的薩達斯利昂吧,它凌駕于一切城池之上。其他城市興衰變換,而薩達斯利昂則永遠佇立,它是世上第一座也是最后一座城。江河入大海而無形,溪澗棄山巒而遠流,只有我們夢中之城薩達斯利昂的噴泉永不停息。諸神年幼時她街道的模樣,至今未曾變換,她便是我們身為神明的象征。”
突然,時間幽暗的身影出現在諸神面前,他的雙手滴著鮮血,指間虛垂著一把暗紅的劍。他說:
“薩達斯利昂已經覆滅!我摧毀了它!”
諸神說:
“薩達斯利昂?那座大理石之城,薩達斯利昂?你,你摧毀了它?你這諸神的臣仆?”
諸神中最年長的一位道:
“薩達斯利昂啊,薩達斯利昂,薩達斯利昂竟不在了嗎?”
時間偷偷地看向他的臉,滴血的手指摸著利劍的劍柄,緩緩向他移動。
諸神心頭涌起新的恐懼,怕這屠城者最終也會手刃神明。一聲新的悲嘆劃破暮色,正是諸神為他們的夢中之城所吟的挽歌:
“淚水也換不回薩達斯利昂。”
“但諸神仍將為你哭泣,我們的雙眼已見過萬千世界的悲傷而不曾動容——你的諸神將為你哀泣。”
“淚水也換不回薩達斯利昂。”
“薩達斯利昂,請不要相信是你的諸神將噩運降臨于你;那毀你之人也終將毀滅我們。”
“曾有多少次,當早晨在暮光的田園中嬉戲,夜晚忽然與她相遇,我們便看著你的塔尖在黑暗中升起,眼見你的瑪瑙獅像在黃昏中緩步現身。薩達斯利昂啊,薩達斯利昂,你是諸神夢中的圣城。”
“曾有多少次,我們總讓我們的孩子,黎明,與你的噴泉玩耍;曾幾何時,我們最美的女神,傍晚,常在你的窗臺徘徊。”
“愿世間仍存有你的一片碎石立于塵土之上,讓你年老的諸神擁它入懷,如同一無所有的男子珍藏愛人的一綹卷發。”
“薩達斯利昂,諸神必當再一次親吻你曾經的街道。”
“薩達斯利昂,你的街道曾綴滿那樣美麗的大理石。”
“薩達斯利昂啊,薩達斯利昂,你的諸神為你哀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