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年份。
這一年,劉邦有了個差事,送一批囚徒去驪山干活,確切地說去驪山修墓。驪山坐落在咸陽北郊,咸陽是大秦帝國的首都,非常的繁華富庶。不過,那時候的人顯然對首都的向往并不是特別強烈。對于劉邦來說,這絕對不是個好差事。路途遙遠不說,中間一旦發生什么變故,自己就得玩完了。
劉邦能領到這個差事,算是倒了霉了,在勞役繁重,法律嚴酷的秦國,這無疑是一個高危工作,很容易就把自己給搭進去,如不能完整的將人送到,不但無功,反而有罪,就算把人完整送到了,但是誤了工期,仍然是個死,這種死法可別想撈到因公殉職的榮譽。
劉邦一路都很郁悶,以前晃晃蕩蕩游手好閑,日子過得自由自在,現在做個什么亭長,俸祿沒幾個仔兒,還得把腦袋拎在褲腰帶上。
“咸陽誰沒去過,誰稀罕?上次去的時候,見到那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我劉老三就發表了一句很著名的觀點:大丈夫當如是也!”他罵道。
好在當時他離秦始皇還有點距離,不然這句話要傳到他耳朵里,那劉老三就得變成灰了。
“他娘的你老天的保佑老子能順順利利把人齊齊整整一個不落的送到那該死的咸陽,我劉老三敬你一壺。”劉邦望著星空,繼續玩劣地大罵。
可惜事情沒有按劉邦的祈禱進行,不想它發生的偏偏就發生了。劉邦送的那批囚徒,沒走多遠已經跑了一大批,到豐縣澤西亭的時候,劉邦已經受不了了,便停下來,一個勁地喝悶酒。
每個人的人生都在不斷的做抉擇,有的抉擇很重要,有的抉擇不重要。此時此刻,劉邦就面臨著一個最重要的抉擇,而這次抉擇是要關系腦袋的位置問題。
“怎么辦,都跑了這么多人,送過去,朝廷便要治我的失職之罪,運氣好,可能留個腦袋。運氣不好,死無全尸。不死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幾乎為零(秦法苛嚴的后果)。大秦帝國從不在乎一個小小的亭長,所以幾乎是必死無疑。咸陽是不能去了,因為我還不想死,回去也不行,被抓了照樣死路一條,那只有一條路了,逃,好死不如賴活著。自己要逃了,這些囚徒怎么辦?算了吧,都是苦命人,也不為難他們,讓他們也各自逃命去吧。”
劉邦幾杯酒下肚,終于作出了人生第一個艱難的決定。
當晚,他召集那些囚徒,對他們說道:“你們大家各自逃命去吧,我也要逃命了!”
不少人一聽,喜不自禁,廢話也不多說便四散逃去,但是另外有十幾人卻覺得劉邦是條漢子,不愿意離去,而愿意跟隨劉邦。
劉邦領著眾人深夜到了沼澤地,一個前面探路的人回來報告:“前面有條大蛇擋路,還是回去吧。”劉邦一聽,酒勁一上來,豪氣干云地說道:“大丈夫前進,有什么好怕的。”說完,便獨自上前,將大蛇斬成兩半,大家嘖嘖稱奇,然后順利通過了沼澤地。
下面便是神話傳說了。
大家走了幾里路,劉邦因醉酒,呼呼大睡。后面有人去到斬蛇的地方,見到一老太太在那里哭,便問:“大娘,為什么在這里哭?”老太太道:“有人殺了我兒子!所以哭。”
“你兒子怎么會被殺?”
“我的兒子是白帝,化身為蛇,擋了道,被赤帝的兒子給殺了,所以哭哇。”更為神奇的是老太太說完便消失了。后來他們把這件事告訴劉邦,劉邦心里即驚奇又歡喜。通過這件事劉邦得到了初步的敬畏。
后來,劉邦躲進了芒碭山。芒碭山離沛縣不遠,所以,劉邦在逃亡的過程中跟沛縣還是有聯系的,呂雉就偶爾會來看望他。呂雉來的次數多了,劉邦便問道:“你怎么每次都找得到我?”
呂雉很平靜的答道:“你的頭頂上有云彩,所以我每次看天上的云彩就知道你在哪了!”
看到這里,不得不佩服我國古代人民的奇思妙想,更不得不佩服時為村婦的呂后的見多識廣。我時常在想,劉邦頭上的云彩會不會是通訊設備的雛形。
紙包不住火,劉邦私放囚徒躲在芒碭山的事情還是在沛縣傳開了。雖然劉邦平時游手好閑,但他生性豪爽,能結交四方的朋友,經常貪小便宜,卻又很大方,非常講義氣。這次私放囚徒,雖然觸犯刑律,但還是卻讓他的聲望在沛縣人民心中得到提高。
忐忑不安的劉邦終于發現自己行蹤泄露,因為有不少人找上門來了。但這只是虛驚一場,找上門來的不是捕快,而是來歸附他的人。劉邦的隊伍很快發展到上百人了。
雖然干得還是盜賊的活兒,不太光鮮。值得欣慰的是劉邦因此成了沛縣人眼中的豪杰,后來你會看到,一個好形象的樹立對劉邦的發展有多重要。
劉邦等人的機會在壓垮秦政府的稻草出現后終于來臨。
如果沒有那根稻草,劉邦可能這一輩子就得在芒碭山打轉轉,如果沒有那根稻草,劉邦,肯定會被政府釘在盜賊的恥辱柱上,如果沒有那根稻草,今天晚上我也不用費時費力來描述這個人。
還是那句話,歷史沒有如果,該來的還是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