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搭建Linux下的開發環境

本節將主要講述在Ubuntu Linux環境下如何搭建Android SDK的開發環境。與1.2節中在Windows環境下搭建Android SDK的開發環境一樣,在Linux系統上開發Android應用程序,需要安裝Linux版本的Android SDK、Eclipse與JDK,其下載網址和Windows版本相同,注意要下載Linux平臺下的開發版本。接下來詳細介紹安裝過程。

1.3.1 安裝JDK

本節將說明如何從Oracle公司的網站下載和安裝JDK。具體步驟如下:

1)訪問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網址,選擇下載Java SE 6 Update 27版本,接著在Java SE Downloads字段選擇下載Linux版本的JDK文件,如jdk-6u27-linux-i586.bin。

說明:由于Android 2.1編譯環境現階段對JDK沒有特殊的要求,所以仍然使用JDK 6。

2)下載完畢后,要使用管理員權限執行所下載的可執行文件,根據提示即可完成JDK的安裝。

將jdk-6u27-linux-i586.bin文件先存儲到/home/dmatek/Android_soft中,如圖1-21所示。

圖1-21 先將文件存儲到Android_soft目錄中

在Linux環境下,JDK被安裝到系統/usr/local/目錄下,所以需要將jdk-6u27-linux-i586.bin文件放置到/usr/local/目錄下進行安裝。使用管理員權限把jdk-6u27-linux-i586.bin文件復制到/usr/local/目錄下,如圖1-22所示。

圖1-22 復制文件到/usr/local目錄下

仍然以管理員權限執行jdk-6u27-linux-i586.bin,如圖1-23所示。

圖1-23 執行文件

3)安裝完畢后,必須修改環境變量才能使用JDK。JDK的安裝目錄在/usr/local/jdk1.6.0_27,此時需要修改/etc/profile文件。在命令窗口輸入sudo vi/etc/profile命令,打開腳本配置文件,然后加入如下Java的環境變量,如圖1-24所示。修改后存儲profile文件并退出。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1.6.0_27
export CLASSPATH=$CLASSPATH:$JAVA_HOME/lib:$JAVA_HOME/jre/lib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HOME/bin

4)執行如圖1-25所示的命令使設定的環境變量生效。

圖1-24 修改profile文件

圖1-25 執行命令使設定的環境變量生效

5)此時在命令窗口執行java-version命令,若能檢測到JDK的版本,就說明JDK已經安裝成功了,如圖1-26所示。

圖1-26 檢測到JDK的版本,表明安裝成功

1.3.2 安裝Eclipse

在Eclipse網站上針對不同程序語言的開發者提供了不同的開發套件,而根據Android開發者的需求,建議選擇Eclipse IDE for Java EE Developers、Eclipse IDE for Java Developers或Eclipse for RCP/Plug-in Developers這三種開發套件之一。

本書使用的是Eclipse 3.7.1版本,例如Eclipse 3.7.1 for Linux版本(eclipse-SDK-3.7.1-linux-gtk.tar.gz)。執行下面的命令將eclipse-SDK-3.7.1-linux-gtk.tar.gz從/home/dmatek/Android_soft目錄下復制到系統/usr/local/目錄下。

$sudo cp -rf
/home/dmatek/Android_soft/eclipse-SDK-3.7.1-linux-gtk.tar.gz
/usr/local/

接著輸入如下命令解壓縮eclipse-SDK-3.7.1-linux-gtk.tar.gz文件,如圖1-27所示。

圖1-27 輸入命令解壓縮

$ tar -zxvf eclipse-SDK-3.7.1-linux-gtk.tar.gz

當解壓縮完成后會得到一個eclipse目錄,進入eclipse目錄執行下面這個命令就可以啟動Eclipse。

$./eclipse

首次啟動Eclipse會出現提示用戶輸入工作空間路徑的對話框,此時可以自行輸入路徑或直接使用默認的路徑,本書使用的路徑為/home/dmatek/apk_workspace,如圖1-28所示。

此外,也可以勾選“Use this as the default and do not ask again”,這樣以后每次啟動Eclipse時就不會再出現這個對話框,而是直接使用這個路徑。

當Eclipse順利啟動后,可以看到歡迎畫面,如圖1-29所示。

圖1-28 輸入工作空間的路徑

圖1-29 Eclipse啟動后的歡迎畫面

1.3.3 安裝ADT

在Linux環境下安裝ADT時,必須添加一個插件org.eclipse.wst.sse.core,否則安裝過程會報錯。下載插件org.eclipse.wst.sse.core的網址為http://download.eclipse.org/releases/ganymede/。所以需要先安裝org.eclipse.wst.sse.core插件,這個插件安裝成功后再安裝ADT(Android Development Tools)。下面是進行org.eclipse.wst.sse.core插件以及ADT的安裝步驟。

1)點擊Eclipse菜單欄中的“Help”→“install new software”,出現如圖1-30所示界面。

圖1-30 安裝插件

2)點擊“Add”按鈕添加org.eclipse.wst.sse.core插件,如圖1-31所示。

3)在“Location”文本框中添加網址http://download.eclipse.org/releases/ganymede/,如圖1-32所示。

圖1-31 添加org.eclipse.wst.sse.core插件

圖1-32 下載org.eclipse.wst.sse.core插件

4)點擊“OK”按鈕退出。幾分鐘之后,在Name中會列出相應的安裝列表,如圖1-33所示。

圖1-33 安裝列表

選擇列表中的最后一項“Web,XML,Java EE and OSG:Enterprise Development”,然后點擊“Next”按鈕進行安裝和更新。待org.eclipse.wst.sse.core插件安裝完成后繼續下一步。

5)點擊菜單欄中的“Help”→“install new software”命令,彈出“Add Repository”對話框,點擊“add”按鈕添加ADT插件,如圖1-34所示。

圖1-34 添加ADT插件

由于已經得到了ADT的壓縮文件,所以直接點擊“Archive”按鈕添加即可。

6)點擊“OK”按鈕完成添加。如圖1-35所示。

圖1-35 完成添加

7)點擊“Select All”按鈕,選擇Name下所有的安裝列表,如圖1-36所示。

圖1-36 點擊“Aelect All”按鈕

完成選擇之后,點擊“Next”按鈕,進行下一步安裝,如圖1-37所示。

8)點擊“Next”按鈕,繼續安裝,點擊“I accept the terms of the license agreements”,如圖1-38所示。

點擊“Finish”按鈕開始安裝,如圖1-39所示。

圖1-37 安裝進程中

圖1-38 選擇同意版權聲明

圖1-39 開始安裝

安裝過程需要一定時間,請耐心等待。安裝過程中會出現如圖1-40所示窗口。

9)點擊“OK”按鈕繼續安裝。安裝完成之后,系統會提示重新啟動Eclipse,如圖1-41所示。

點擊“Restart Now”重新啟動Eclipse。至此完成了ADT插件的安裝。

圖1-40 點擊“OK”按鈕繼續安裝

圖1-41 安裝完成重新啟動Eclipse

1.3.4 安裝SDK

首先從Android開發網站(http://developer.android.com/sdk/index.html)下載Linux(i386)環境所需的SDK壓縮文件android-sdk_r13-linux_x86.tar,如圖1-42所示。

圖1-42 下載SDK壓縮文件

SDK壓縮包文件下載完成后,開始在Linux環境下安裝Android SDK,其安裝過程如下:

1)在Linux環境下,把SDK安裝到系統的/usr/local/android目錄中。把android-sdk_r13-linux_x86.tar文件復制到系統的/usr/local/android目錄下,操作命令如下:

$cd /usr/local/android
$sudo cp –rf
/home/dmatek/Android_soft/android-sdk_r13-linux_x86.tar ./

注意:如果在/usr/local目錄下沒有android目錄,那么可以使用mkdir命令創建一個android目錄,命令如下:

$cd /usr/local/
$sudo mkdir –p android

2)使用如下命令解壓縮android-sdk_r13-linux_x86.tar文件,如圖1-43所示。

$tar –xvf android-sdk_r13-linux_x86.tar

解壓縮成功后,在/usr/local/android目錄下生成一個android-sdk-linux_x86目錄文件,此文件為SDK安裝程序文件。

3)設置系統環境變量。設置SDK的安裝目錄為${SDK},例如/usr/local/android/androidsdk-linux_x86,接著將${SDK}/tools加入系統Path環境變量中。修改方法如下:使用命令sudo vi/etc/profile打開系統profile文件,將${SDK}/tools的路徑加入Path。使用source/etc/profile命令使其生效,如圖1-44所示。命令如下所示:

export SDK=/usr/local/android/android-sdk-linux_x86
export PATH=$PATH:$SDK/tools

圖1-43 解壓縮文件

圖1-44 設置系統環境變量

4)和Windows平臺一樣,在Linux平臺下Android SDK也不再捆綁platform和add-on這兩個文件,因此這兩部分需要手動下載。打開命令窗口,進入android-sdk-linux_86文件的Tools目錄下,啟動Android SDK and AVD Manager,如圖1-45所示。

執行./android命令后,會看到如圖1-46所示窗口。

圖1-45 啟動Android SDK and AVD Manager

圖1-46 執行./android命令后的窗口

5)點擊“Installed packages”選項,進入如圖1-47所示窗口。

圖1-47 “Installed packages”選項內容

同Windows平臺下一樣,需要下載相關的程序包,點擊“Update All”按鈕,如圖1-48所示。

首先選擇“Accept All”單選按鈕,然后再點擊“Install”按鈕開始在線下載安裝。如圖1-49所示,這個過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請耐心等待。等到SDK在線下載安裝完成就可以了。

圖1-48 下載相關程序包

圖1-49 在線下載安裝

1.3.5 創建Android虛擬設備

在1.3.4節SDK下載完成后,開始創建AVD。與Windows平臺下步驟一樣,啟動Eclipse后,進入“Android SDK and AVD manager”窗口,依次點擊“Virtual Devices”→“New”,進入如圖1-50所示界面,創建一個基于Android 2.1的AVD,名稱為“sdk_2_1”。

如圖1-50所示,在“Name”、“Target”、SD Card中的“Size”和“Skin”欄目中填寫相應的內容后,點擊“Create AVD”按鈕進行創建。AVD創建成功將出現如圖1-51所示窗口。

圖1-50 創建一個基于Android 2.1的AVD

圖1-51 AVD創建成功

點擊“Start”按鈕,可以啟動模擬器,啟動成功后出現如圖1-52所示窗口。

圖1-52 模擬器啟動成功

接下來需要向Eclipse的Preferences中添加Android SDK的路徑。重新啟動Eclipse,依次點擊菜單欄中的“Window”→“Preferences”命令,如圖1-53所示。

圖1-53 選擇“Preferences”

進入“Preferences”對話框后點擊左側“Android”標簽,添加Android SDK的路徑,如圖1-54所示,點擊“Browse”按鈕添加Android SDK目錄所在的路徑。

圖1-54 添加Android SDK的路徑

如圖1-54所示,在“SDK Location”文本框中添加Android SDK的路徑,然后點擊“Apply”按鈕進行加載。最后點擊“OK”按鈕退出對話框。

創建一個Android工程,測試環境是否搭建成功。Linux平臺下Android工程的創建過程和Windows平臺下的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伽师县| 辉南县| 崇文区| 滨州市| 芦山县| 民和| 泗阳县| 惠来县| 监利县| 澄迈县| 志丹县| 汾阳市| 玛纳斯县| 霍城县| 门头沟区| 丹棱县| 普宁市| 临海市| 双鸭山市| 灌云县| 嘉定区| 和林格尔县| 剑川县| 额济纳旗| 安龙县| 洞头县| 宣化县| 梧州市| 无极县| 崇左市| 焉耆| 博野县| 古丈县| 神池县| 麟游县| 汪清县| 岑巩县| 杭锦后旗| 黄冈市|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