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彪悍南北朝之鐵血后三國
- 云淡心遠
- 5663字
- 2018-12-29 23:51:07
亂江南
高洋初登大位,勵精圖治,北齊國內秩序井然,國勢蒸蒸日上。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時的梁朝卻早已亂成了一鍋粥。
侯景在擁立簡文帝后,本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然而各地的諸侯卻根本不聽他的號令。
當時江南群雄割據,其中勢力較大的有八個:
郢州(治所今湖北武昌)的邵陵王蕭綸。
荊州(治所今湖北江陵)的湘東王蕭繹。
益州(治所今四川成都)的武陵王蕭紀。
合州(治所今安徽合肥)的鄱陽王蕭范。
江州(治所潯陽,今江西九江)的潯陽王蕭大心(蕭綱次子)。
湘州(治所今湖南長沙)的河東王蕭譽(昭明太子蕭統次子)。
雍州(治所今湖北襄陽)的岳陽王蕭詧(蕭統第三子)。
司州(治所義陽,今河南信陽)的柳仲禮。
合州刺史蕭范的日子最不好過,可謂腹背受敵,他的北面有東魏(當時高澄還沒死)在虎視眈眈,東南面則是侯景在咄咄逼人。
在重重重壓之下,蕭范殫精竭慮,費盡心機,絞盡腦汁,終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想出了一步臭棋。
他的策略是“以土地換軍隊”——即把合州獻給東魏,并讓自己的兒子到鄴城做人質,以此為條件向東魏大丞相高澄借兵。
為表示自己的誠意,蕭范主動退出合州,率軍駐扎在濡須(今安徽無為北),并傳檄天下,號召各地諸侯共同討伐侯景。
沒想到高澄這個花花大少不僅善于玩弄女人,也善于玩弄男人。
蕭范結結實實地被耍了一把——高澄把他的地盤悉數裝進口袋,對他派兵的要求卻全部當成扯淡。
可憐蕭范在濡須口坐立不安,像癡情的女子等待負心的情郎一樣等得非常辛苦,然而直等到花兒都謝了,胡子都白了,糧食都吃完了,卻依然沒有等到一個東魏士兵。
蕭范的心里很不好過,但再怎么不好過,生活還得繼續過。
哪里才是他的容身之地呢?
思來想去,他終于有了主意,他給距離最近的江州刺史蕭大心寫信,請他收留自己。
蕭大心氣量挺大,當即表示同意,讓蕭范駐扎在湓城(今江西瑞昌),并且給錢給糧,招待得不錯。
沒想到蕭范居然反客為主,搶了江州不少地盤。
蕭大心引狼入室,后悔不已,便切斷了蕭范的糧草供應。
侄子居然不給叔叔吃飯,實在太過分了。
蕭范很生氣,肺都氣炸了。
肺都炸了這人還能活嗎?
當然不能。
于是蕭范就被氣死了。
從此,蕭范的部下與蕭大心結下了深仇大恨,兩軍互相攻打,打得兩敗俱傷。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么好的機會,侯景怎么會放過?
他乘機派大將任約率軍西進,進攻江州。
很快,蕭范之子蕭嗣兵敗被殺,蕭大心則向任約投降。
平定江州后,侯景心花怒放,他先是讓簡文帝加封自己為漢王,接著又給自己加了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響亮封號: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
簡文帝驚得連下巴都掉下來了:什么?宇宙大將軍?居然還有這樣的封號?
但這就是侯景的風格,狂,狂得跟宇宙一樣無邊無際無止境。
對他來說,什么規則都是扯淡,什么底線都不存在,什么事情他都敢干!
侯景生性殘忍嗜殺,他在建康大搞白色恐怖,還專門造了一個大石碓,有人犯法就扔進碓內舂成肉泥。
他對部下的要求是:一旦平城,當凈殺之,使天下人知我威名!
因此,侯景的軍隊視人命如草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如臺風過境,留下一片狼藉。
為了躲避侯景的亂軍,江南百姓紛紛逃到山谷之中,以草根樹葉野果為食,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即使建康附近的富戶,由于到處戰亂不已,田地沒人耕作,加上天災不斷,他們也都無糧可吃,只能穿著綾羅綢緞,懷著珍珠美玉,餓死在家里。
一向富庶的江南,此時如同人間地獄。史稱:千里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在苦難中掙扎的江南百姓,都在苦苦盼望著能有一個救星能平定侯景,救他們于水火之中!然而,國難當頭,各地的諸侯卻在忙著自相殘殺,打得不可開交。
首開殺戒的是坐鎮荊州、實力最為雄厚的湘東王蕭繹。
與關愛子弟的父親蕭衍相反,蕭繹一向冷血,對親情極為淡漠。
幾年前,他的五哥蕭續不幸早死,然而蕭繹不但不悲傷,反而興奮不已,甚至在跨門檻時把鞋子都踢破了。
為什么呢?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和天下幾乎所有皇子一樣,蕭繹也一心想到當皇帝。蕭續死了,爭奪帝位的對手又少一個,好比網球比賽時排名靠前的對手突然退賽,你說他怎能不開心?在梁武帝死后不久,蕭繹對外宣布簡文帝被賊臣所挾制,不承認建康政府。
他自稱收到宮中帶來的密詔,遂加封自己為:侍中、司徒、假黃鉞(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權)、都督中外諸軍事(全國最高軍事統帥)、承制(秉承皇帝旨意設置百官)。
這么多讓人眼花繚亂的頭銜,其實可以概括為四個字——代理皇帝。
隨后蕭繹以征討侯景為名,向湘州刺史蕭譽要糧食和兵馬,蕭譽當然不肯,大家都是刺史,憑什么我要聽你的。
蕭譽不聽話,蕭繹出兵也就有了借口,他立即派世子蕭方等率軍討伐蕭譽。
蕭方等是蕭繹的嫡長子,卻很不受寵,因為他有一個很不受寵的母親——湘東王妃徐昭佩。徐妃出身名門——南朝官宦世家東海徐氏,與蕭繹堪稱門當戶對,然而正如當今某些豪門之間的聯姻一樣,他們的結合只是利益的分配和父母的選擇,兩人彼此之間全無感情,蕭繹一直不喜歡徐妃,甚至兩三年才進一次她的房間。
這樣的丈夫,任何一個生理正常的女人都受不了,當然也包括徐妃。
為了報復丈夫,性情高傲的徐妃想了個辦法,在蕭繹來見她的時候,她故意只化了“半面妝”——半邊臉化妝,另外半邊素顏,你蕭繹不是只有一只眼嗎,化一半就夠了。
對超過三十五歲的女人來說,你說她傻說她笨都問題不大,但你不能說她老;對只有一只眼的蕭繹來說,你說他胖說他呆都沒事,但他最忌諱別人諷刺他是獨眼龍。
因此蕭繹勃然大怒,立即拂袖而去,從此更加討厭徐妃,他對徐妃臥室的態度就如同我對女廁所的態度——只會路過,但永遠也不會邁進一步。
徐妃向來我行我素,敢愛敢恨,既然你蕭繹不理我,卻整天與小妾王氏姐妹卿卿我我,那我自然也可以與別的男人親親熱熱。
于是徐妃紅杏出墻,與蕭繹的隨從——年輕英俊的暨季江私通。
沒想到徐妃遇人不淑,暨季江這個人非常不靠譜,他竟然到處宣揚自己和王妃之間的風流韻事,還很不厚道地把徐妃跟狗、馬放在一起并稱:
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
在蕭繹看來,自己是鑰匙,能開多把鎖說明他是萬能鑰匙;老婆是鎖,只能被他這一把鑰匙打開,否則就是壞鎖。
心胸狹窄的他怎能忍受老婆的紅杏出墻?
他的報復手段非常極端——他把徐妃偷情的行為寫出來,寫得非常詳細,甚至比肉蒲團還要露骨,并在鬧市中到處張貼。
一時間江陵以至整個荊州沸騰了。想想看,如果現代哪個國家的王妃出去偷情,王子不但不封鎖消息反而主動公開老婆的艷照,這么爆炸性的新聞怎么會不成為最熱點的話題?
徐妃顏面掃地,蕭繹卻得意揚揚,他根本不在乎別人的評價。
所謂人至賤則無敵,也許就是指蕭繹這樣的人吧。
母親的悲慘遭遇讓蕭方等感到心灰意冷。
作為徐妃的兒子,蕭方等覺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無法得到父親的歡心,這就像雞再怎么努力也無法讓自己飛上藍天一樣,都是人力無法改變的現實。
此次受命征討蕭譽,蕭方等在出發時便已抱定必死的決心:我此次出征,必死無疑。這也算是死得其所吧。
他的心已碎,無藥可醫,也無人可惜。
結果他如愿以償——在半路上遭到蕭譽的襲擊,蕭方等兵敗身亡,死后尸骨無存。
消息傳到江陵,蕭繹毫無悲傷之色,甚至有些竊喜,因為在他的內心,早已把徐妃和她的這個兒子視若仇敵。
沒想到幾天后,蕭繹的寵妃王氏也死了,這次他悲痛萬分,并遷怒于徐妃,徐妃被逼投井而死,死后蕭繹還不忘羞辱她,不給她辦葬禮,而是把她的尸體還給徐家,稱為出妻。
死了還被夫家掃地出門,這在注重禮教的古代中國該有多么難堪!
但蕭繹覺得這還不夠,接下來他又把徐妃的種種風流韻事寫進了一本叫《金樓子》的書里,他要讓徐妃遺臭萬年。
顯然他的目的沒有達到,提到“徐娘半老,風韻猶存”,人們想到的往往是風情萬種的美貌熟婦,徐娘不僅沒有遺臭萬年,反而讓很多人覺得心馳神往。
徐娘死了,但她永遠活在人們的口中。
逼死徐妃之后,蕭繹繼續調兵遣將,準備攻打湘州。
這次他任命的主帥是竟陵太守王僧辯和信州刺史鮑泉。
王僧辯出身于著名士族太原王氏,他本是北方人,后隨其父王神念一起投奔梁朝。他曾在蕭繹身邊擔任參軍長達二十年之久,是蕭繹的心腹愛將。
接到命令后,王僧辯因部下尚未集結完畢,便和鮑泉一起向蕭繹求情,請求延緩幾日再出兵。沒想到蕭繹大發雷霆:你們違抗命令,是想勾結賊人嗎?再敢抗命就殺了你們!
鮑泉看到領導臉色不對,便不再作聲。
性格忠直的王僧辯卻毫不退讓,繼續抗爭:做決策不是拍著腦袋想娘們兒,不考慮清楚那是瞎折騰。頭可斷,血可流,我堅持自己的理由!
蕭繹更火了,拔出佩劍砍去,正中王僧辯的大腿,頓時血流不止,王僧辯昏死過去,良久方醒。
隨后王僧辯被關進大牢。
看到這樣的情景,鮑泉自然不敢再耽擱,趕緊點起兵馬出發。
鮑泉的這次進軍非常順利,連戰連捷,很快就把蕭譽包圍在了長沙。
蕭譽陷入了困境,急忙派人趕往襄陽,向自己的三弟雍州刺史蕭詧求救。
蕭詧采用圍魏救趙之策,他傾巢而出,率軍前往偷襲江陵。
由于主力多在湘州,江陵空虛,蕭繹不由大為驚恐。
眼看形勢風云突變,他反復思考了無數遍,終于決定重新起用王僧辯。
王僧辯從獄中被釋放并擔任都督,主持江陵防務。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王僧辯出馬,便有好辦法。
他設計招降了蕭詧的部將杜岸兄弟,并讓他們反戈一擊,回軍攻打襄陽。
聽說老巢危急,蕭詧慌忙退兵,由于走得匆忙,丟棄了無數糧草輜重。
江陵解圍后,蕭繹又派王僧辯前往長沙接替鮑泉,繼續攻城。
半年后,王僧辯終于攻進長沙,蕭譽在被俘后苦苦哀求:勿殺我!得一見七官(他的七叔蕭繹),死亦無恨!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毫無余地:奉命不許!
蕭譽的人頭很快被送到了蕭繹的案頭。
再說蕭詧回到襄陽之后,思來想去,總覺得蕭繹肯定不會放過自己,然而他在上次圍攻江陵失敗后元氣大傷,實力大損,顯然不是蕭繹的對手,怎么辦?
經過一番思考,蕭詧決定投靠西魏。
他把自己的老婆和長子送到長安作為人質,請求西魏出兵保護自己。
宇文泰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蕭詧的要求。
派誰去合適呢?
他想到了大將軍楊忠。
楊忠是代北武川(今內蒙古武川縣)人,和宇文泰、獨孤信、李虎等人都是老鄉。
他的經歷非??部馈?/p>
北魏末年六鎮大起義,代北大亂,楊忠隨其父楊幀流落到了河北,不久楊幀戰死,他又流浪到了山東泰山一帶,在那里他和農家姑娘呂苦桃成了婚。然而婚后不久,他就被梁軍裹挾到了江南。隨后他又作為七千白袍軍的一員,參加了陳慶之那次氣吞萬里的北伐。
陳慶之兵敗之后,楊忠就留在了北方,被任命為統軍。此后他被派到了荊州,在那里他一直和武川老鄉獨孤信并肩作戰,結下了很深的友情。
西魏建立后,他又和獨孤信一起再次率軍和東魏爭奪荊州,失利后投奔梁朝。不久又返回了西魏。
楊忠勇力過人,據說他在跟隨宇文泰一起狩獵時,曾經單獨制服一頭猛虎,他左手抱其腰,右手拔其舌,令這只猛虎當場斃命。
這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不僅讓在場之人無不嘆服,就連千年之后的小子我也十分嘆服:《水滸》里的武松和他相比,簡直就像夏利比法拉利,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當時人稱猛獸為“掩贍”,因此宇文泰為表彰他,特意把“掩贍”兩個字賜給他,作為他的字。
楊忠不僅有勇,而且有謀。史載其“識量沉深,有將帥之略”。
除此以外,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楊忠曾在荊州征戰多年,還兩次流亡梁朝,對荊襄一帶的地形非常熟悉。
宇文泰任命楊忠為都督三荊等十五州諸軍事,率軍進駐穰城(今河南鄧州),隨時準備救援蕭詧。
如蕭詧所料,蕭繹確實在打他的主意。
但此時蕭繹的主力部隊還在圍攻長沙,要打蕭詧顯然力不從心,便拉攏司州刺史柳仲禮,并許以雍州刺史之職,讓他前去攻打襄陽。
柳仲禮欣然答應。
他以部將夏侯強留守老巢義陽,部將馬岫守安陸(今湖北安陸),自己則率全部主力殺向襄陽。
蕭詧趕緊向楊忠求救。
楊忠的駐地穰城與襄陽很近,但他卻舍近求遠,率軍攻打柳仲禮的根據地——司州治所義陽。由于精銳部隊都被柳仲禮帶走,義陽城防空虛,很快被楊忠輕松拿下。
隨后楊忠又攻下隨郡(今湖北隨州),接著又包圍了安陸。
柳仲禮聞訊大驚失色,原本以為自己的對手是蕭詧,沒想到竟然是西魏軍。這種感覺,就和學生認真復習了物理,結果考的卻是化學一樣——令人措手不及,手忙腳亂。
接報后,柳仲禮慌慌張張地回軍救援,沒想到卻在漴頭(今湖北安陸西北)中了楊忠的埋伏,柳仲禮猝不及防,兵敗被俘,安陸守軍則不戰而降。
江南第一猛將柳仲禮竟然一戰就被擒,這就好比某個一向以清純出名的玉女明星突然爆出尺度驚人的艷照——實在太讓人震驚了,梁軍因此大為恐慌。
面對咄咄逼人的西魏軍,蕭繹不敢與之對抗,慌忙遣使求和,還把兒子蕭方略送到長安作為人質,并割讓了漢水以東的大片土地。
這一戰讓楊忠的威名傳遍了江漢大地,十年后他被冊封為隨國公,其封地就是他此次攻取的隨郡,后來其子楊堅所建的隋朝也因此而得名。
看到蕭詧有強大的西魏撐腰,蕭繹從此不敢再打他的主意。
在攻取湘州以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六哥蕭綸所在的郢州。
蕭繹命王僧辯率軍向郢州進發,聲稱要迎接蕭綸到江陵享清福。
蕭綸當然知道蕭繹的意圖,便寫信給王僧辯:自己的侄子要殺,自己的哥哥也要殺,自己的仇人侯景偏偏不去殺,湘東王的做法豈不是讓天下人看笑話!
王僧辯讓人把信轉交給蕭繹。
蕭繹絲毫不為所動,在他看來,所謂親人就是敵人,血緣關系越近的親人就是越大的敵人,對付侄子,必須致命;對付兄長,必須兇殘,因此他的回復只有兩個字:進軍!
蕭綸不愿骨肉相殘,更何況論實力,他也遠比不上蕭繹,于是他主動退出郢州治所江夏,逃往汝南(今河南汝南)。
然而蕭繹還是不愿放過自己的六哥。
他向宇文泰告密,說蕭綸圖謀攻取安陸。蕭綸身為皇子,很有號召力,又與北齊眉來眼去——被北齊封為梁王,宇文泰對他也很忌諱,便派楊忠前往攻打蕭綸。
很快,楊忠就攻陷汝南,蕭綸被俘,旋即被殺。
蕭綸的死與柳仲禮有關。
柳仲禮被俘后,楊忠對他很友好,但柳仲禮被送到到長安后卻說了楊忠不少壞話,還說他貪了很多戰利品。
這事很快傳到楊忠耳朵里,他后悔不已——后悔自己沒有早點殺掉柳仲禮。
因此這次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蕭綸自然難逃一死。
蕭綸死了,最開心的就是他的七弟蕭繹。
這段時間他連奪湘州和郢州,實力大增,信心也大增,接下來,他準備要與侯景決一死戰,收復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