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用積極心態成就幸福人生——身邊處處有精彩(1)
- 海倫·凱勒傳(傳記袖珍館5)
- 班瑞蕊
- 4984字
- 2016-02-23 10:54:21
1.書海泛舟,造就非凡的想象力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曾說:“我一直在暗暗地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書籍的真正迷人之處并不僅僅在于能夠讓我們學習到新奇的知識,同時還在于能夠為我們打開一扇扇通往其他世界的大門,一本好書往往就是一個美麗多彩的世界,讀書的過程就是一次心靈上的冒險。
海倫·凱勒在安妮老師的教導下,學會的單詞已經越來越多,7歲的時候她就已經可以完整地閱讀完一篇幾千字的小說了。為了表示對女兒學習成績的獎勵,凱勒夫婦為小海倫購買了一套凸字版的啟蒙讀物、一套兒童故事以及一本名為《我們的世界》的地理書籍。這些書籍相比今天擁有各式各樣的啟蒙讀物的孩子們,實在顯得有些寒酸,但是它們卻給海倫帶來了無盡的樂趣。
起初,這幾本書都是由安妮老師“讀”給海倫的,她將那些自認為海倫懂得的兒歌、故事在她的小手上拼寫下來,有時候遇到生字,安妮老師還會耐心地進行講解。但是海倫很快就不滿足于這種別人給她“讀”書的學習方式了,她更加喜歡自己去閱讀書中的故事,在她看來,那是她和一個神奇世界的直接對話。
隨著海倫一天天長大,她對書籍的渴望也越來越強,早先父母給買的那幾本簡單的書已經被她閱讀了無數次,以至于紙上凸出的字母都快被磨平了,但是這依舊無法滿足海倫的需要。直到后來海倫和安妮老師一起去了波士頓的柏金斯盲人學校,在那里,小海倫發現了一座巨大寶庫——圖書館。
看到海倫如此熱愛讀書,學校里的老師特許她每天都可以去圖書館內看書,只要是她喜歡的書,都可以自由取閱。從那之后,每天下午日影西斜的時候,柏金斯盲校圖書館里都會出現一個小小的身影,她像一只四處尋找獵物的小獸一樣,在書架前摸索著走來走去。
那段時間,圖書館成了海倫的第二個家,安妮老師找不到小海倫的時候只要去圖書館,就一定能看見她。在海倫·凱勒8歲那年的一天,安妮老師在柏金斯盲校圖書館的一個角落里發現,小海倫已經開始閱讀長篇小說了,而那本小說正是美國文學的不朽經典——《紅字》。
看到她教出的學生在別的孩子還只懂得追打嬉戲的年紀,就已經能夠閱讀長篇名著,安妮老師自然無比高興,不過在她看來,這種描寫成人世界的作品并不適合海倫,于是她推薦了《方德諾小伯爵》給海倫。
果然,海倫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本書,接下來的那個夏季,海倫都是與《方德諾小伯爵》一起度過的。每當吃完晚飯后,海倫就會跟安妮老師一起來到校舍不遠處的兩棵墨綠色松樹下,坐在吊床上閱讀那本小說。
一開始,海倫還有許多不認識的單詞,需要停下來請教老師,但是伴隨著故事情節的不斷發展,她被深深地吸引了,為了能夠盡快了解后面的情節,海倫也顧不得那些生字了。
雖然現在知道《方德諾小伯爵》這本書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但是它確實是引導海倫·凱勒邁進文學殿堂的“領路人”,由于無數次閱讀這本書,直到很久之后,對于書中的細節,海倫依舊耳熟能詳。
自從讀完《方德諾小伯爵》之后,海倫便一腳踏進了文學名著的大門,《神奇的書》、《莎氏樂府本事》、《一千零一夜》、《魯濱孫漂流記》、《小婦人》等書都是她的至愛,在書籍的熏陶之下,海倫的世界變得更加廣闊,她的想象力在這片無垠的天地間肆意奔涌,曾經將她拒之門外的神秘世界,現在都向她打開了大門。
除了這些當時的“暢銷書”,海倫·凱勒對古典文學也充滿了興趣,她的最愛非荷馬史詩莫屬。在閱讀荷馬史詩之前,海倫就已經讀過了許多古希臘的神話故事,神話中的神祇、英雄和惡魔的故事讓她無比癡迷,有的時候在她的想象空間中,奧林匹斯的神祇們依舊在大地上行走,與人們面對面交流。
在讀到荷馬史詩之后,古希臘更是成了海倫心中的天堂,這部史詩的華彩篇章給予她的是靈魂上的升華,它將海倫的思想從眼前的平庸生活和狹小視野中解放了出來,讓她“看到”了一個更為崇高、偉大的時代。
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同樣也是海倫·凱勒的至愛,這位近2000年前的詩人描寫人物的本領讓海倫嘆為觀止,在她看來,維吉爾筆下的天神和凡人都仿佛籠罩在伊麗莎白時代流行的面紗后面一樣,縹渺而又美麗。如果將荷馬史詩比作是陽光下奔跑的朝氣蓬勃的古希臘競技冠軍的話,那么維吉爾的作品則好似月光下柔美的阿波羅大理石雕像。
當然,海倫并非僅僅沉迷于文學作品中的虛構故事,為了了解她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她還閱讀了大量的歷史書籍。從單調枯燥的各種大事記、年表,到《英國民族史》、《歐洲史》這類生動活潑而又不失客觀寫實的歷史著作,都是海倫的閱讀范圍。
從這些書中,海倫認識到了人類各民族如何在地球上創建各自的輝煌文明,統治者們又是如何樹立權威;人類文明如何在經歷腐朽墮落的浩劫后又像不死鳥一樣死而復生;偉大的圣賢又如何提倡自由、寬容和教育,為拯救全世界而披荊斬棘。
總而言之,書籍成了海倫的理想樂園,在這個樂園里,她享有一切權利,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礙她和作品中的那個世界對話,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妨礙她的想象力自由馳騁。
2.大自然讓我懂得什么是“生生不息”
人類的心靈就像一座花園,在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園中空無一物,只有當我們的內心開始接納外面的世界之后,心靈的花園才開始變得美麗充實起來。心靈的充實不僅依靠知識的學習,同時還離不開對生機勃勃的大自然的親近。
繁花似錦的季節來臨時,安妮老師牽著海倫的手,在田納西河的岸邊散步,“望”著遠方的田野、起伏和緩的山坡,海倫開始了她新的人生課程。安妮老師先教會海倫從那粗壯的樹木、那細嫩的草葉,甚至是妹妹稚嫩的小手上領略自然造物的美麗,然后教海倫畫地球的形狀,把對海倫的啟蒙同大自然聯系起來,使她同花鳥結成愉快的伙伴。
在河邊柔軟的草地上、在安妮老師的諄諄教導下,海倫懂得了是陽光雨露使樹木花草茁壯成長,懂得了大自然對世間萬物的恩惠,更明白了世界的美麗和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
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之后,海倫仿佛脫胎換骨一般,似乎整個世界都已在她腳下,任她盡情俯拾新的知識。在那一年春夏之交,海倫盡可能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世間萬物,一刻也不肯浪費,她的生命充滿了活力,恨不得像那些朝生夕死的小蟲一樣,將一生的精彩都濃縮在一天之內。
這時候,海倫早已經學會了如何同身邊的人交往,身邊的親人也樂于在她的手上通過拼寫與她交流,在彼此的交流間海倫的心底流淌著快樂的旋律,此前不久,她的心還像一片荒漠般貧瘠,現如今那里早已是花紅柳綠、生機盎然。
看到海倫的種種改變,家人無比欣慰,為了慶祝這一樂事,凱勒家決定前往附近的山中度過秋天。在凱勒家所在的塔斯甘比亞小鎮14英里外的山中,有一座度假用的小別墅——“鳳尾草石礦”,因附近有一座已經廢棄的石灰礦和漫山的鳳尾草得名。
那是一座雖然簡陋,卻環境十分優美的房子,整棟建筑分為左右兩排,中間是一個沒有頂蓋的長長的走廊。房子四周有很寬的游廊,風一吹過,便彌漫著從樹上散發出的香氣。
那里長著高大的橡樹、樹葉茂密的常青樹、散發著誘人香氣的柿子樹,蜜蜂和蝴蝶在由藤條組成的葡萄架間忙忙碌碌地飛來飛去,這一切盡管海倫看不到、聽不到,但是她能感受得到,所以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那段時間,海倫跟隨安妮老師在別墅的長廊上課、游戲、吃飯,后門旁邊有一棵又高又大的白胡桃樹,周圍砌著石階。屋前也有很多樹,在游廊上就可以摸到樹干,可以感覺到風在搖動樹枝。
當初秋涼爽的風吹過時,撿拾白楊樹上飄落的樹葉就成了海倫最大的樂趣,她總是試圖尋找到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但是仔細撫摸每片葉子的脈絡之后,小海倫發現這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安妮老師告訴她,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所有的樹葉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同樣世界上每個人也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安妮老師的這番話中,小海倫漸漸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除了白天的學習和游戲之外,晚上也是海倫的快樂時光,許多在周圍度假的親戚朋友都來到凱勒家的別墅,他們向海倫講述著打獵時候的趣事,如何用口袋捕捉狡猾透頂的狐貍,怎樣用計策抓住靈敏的松鼠,這些趣聞都令小海倫“聽”得津津有味,她想象著有一天也能和那些技巧高超的獵人們一同去捕捉野鴨、火雞和鮭魚。
每天晚上,小海倫總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奇聞入眠,在夢中她跟隨著大人們去山間狩獵。第二天早上破曉時分,海倫在獵槍的撞擊聲和來來往往的腳步聲中醒來,聽著獵人們騎著駿馬遠去的聲音,小海倫也萌生了一個念頭。
這一年,小海倫在安妮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下,也在山上養了一匹屬于自己的小馬,她給那匹小馬取了個美麗的名字——黑美人。之所以會選擇這個名字,是因為海倫剛剛讀完一本書,書中便有一匹漂亮的小母馬叫作“黑美人”。
更令海倫興奮的是,安妮老師告訴她,海倫的小馬和書上的那匹長得幾乎一模一樣,它的額頭間長著一撮流星般的白毛,它的皮毛猶如黑緞子般油亮。
在那段日子里,海倫在“黑美人”的背上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小馬溫順的時候,安妮老師就松開韁繩,讓“黑美人”信馬由韁地帶著海倫在山路上漫步,馬兒一會兒停在小路旁吃草,一會兒又咬小樹上的葉子,在馬背上的海倫興奮地發出銀鈴般的笑聲。
除了聽故事、騎馬之外,這一年海倫還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冒險。有一天下午,安妮老師帶著海倫以及海倫的妹妹一起去樹林間玩耍,美麗的秋日景色讓三個人都忘乎所以,等到她們玩耍盡興之后,突然發現已經來到了一片完全陌生的地方,她們在樹林里轉了好幾個小時也沒有找到路。
突然,海倫感覺到大地傳來了富有節奏的顫抖,她知道那是火車經過所發出的,由此她想到了“鳳尾草礦石”別墅的附近就有一條鐵路,她拉了拉安妮老師的手,指著不遠處的鐵路,然后在安妮老師的手上寫道:沿著鐵路走回家。
就這樣,沿著鐵路朝向家的方向,她們一路往回走,回到家時,夜幕早已降臨,屋里空無一人,因為全家人都出動去找她們了。
3.我興趣的多少堪比牛頓
雖然比起平常人來,海倫無法看到這個美麗多彩的世界,但是她的內心卻比任何一個人都要豐富,她的興趣也是多種多樣的,幾乎可以和當時的大發明家和大科學家們相媲美。
除了讀書以及和安妮老師做游戲之外,她非常喜歡去野外玩耍,各種戶外運動都能引起她的興趣。在海倫還很小的時候,她就學會了劃船和游泳。雖然海倫看不見東西,但是她的嗅覺和觸覺都十分靈敏,她能夠憑借水草和睡蓮以及岸上灌木叢的氣味來辨別方向,通過水流的阻力來感覺劃槳時用力的平衡,同時辨明究竟是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上。
對年幼的海倫來說,沒有什么能比劃著船與風浪搏擊更令她感到快樂的了,她駕馭著堅固的小船,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是多么地心曠神怡。
比起喧鬧的白天來,海倫更喜歡在幽靜的夜間泛舟,雖然她看不見月亮在松樹后面爬上夜空的動人景色,但是當她將手伸進水中的時候,她仿佛能感受到月光就在指間流過,這種感覺令小海倫無比著迷。有時候睡蓮間的小魚還會親吻海倫的手指,這更令她感到十分興奮。
除了劃船之外,小海倫還喜歡騎雙人自行車外出兜風,涼風迎面吹開她的長發,“鐵馬”在胯下飛馳,這樣的感覺令海倫感到像長了翅膀一樣。無論是劃船還是散步,又或者是騎雙人自行車,海倫都喜歡帶著家里的狗。這些善解人意的動物朋友,比人類更能了解海倫在生理上的缺陷,每當小海倫孤身一人的時候,它們總會寸步不離地依偎在海倫身邊。
每當天氣不好或者是下雨不能外出的時候,海倫也會像其他性格文靜的女孩一樣,待在屋里想一些比較“優雅”的消遣方式。她喜歡摸索著編織一些東西、隨手翻翻書頁,有人陪伴的時候,她還喜歡找人下兩盤棋。
海倫的父母曾經給過她一個特制的棋盤,棋盤上的格子都是凹陷下去的,棋子可以穩穩當當地插在里面,為了區別不同的棋子,黑色的棋子頂端被做成了平的,白色的棋子頂端則是凸起的,這樣海倫就可以通過觸覺來分辨不同顏色的棋子和人下棋了。
對于一個身有殘疾的人來說,最殘酷的現實恐怕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無時無刻地陪在她的身邊,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小海倫不得不面對獨自一人的情況。這時候她喜歡一個人玩紙牌游戲,由于紙牌上有盲文字符,所以小海倫能夠輕易分辨出牌面。
如果這時候有孩子能夠陪海倫一起玩耍,那么她的歡喜就會溢于言表,盡管和孩子玩的時候,海倫無法用手指拼字的方式和他們交流,有的時候唇讀也會失靈,海倫只好和他們打手勢,那樣的場景就像精彩的啞劇一般。
玩耍之余,在學習方面海倫也充滿了興趣,課業結束之后,她經常纏著安妮老師帶她去博物館和藝術館,那里是她樂趣和靈感的來源。雖然海倫看不見那些藝術品,但是每當用手指觸摸雕塑的線條時,她似乎能夠和藝術家產生心靈上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