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不升職的好處
書名: 挽明作者名: 燕西風本章字數(shù): 3077字更新時間: 2015-11-08 20:28:08
從軍營里馳出,被冷風吹了一會兒,楊鶴漸漸冷靜下來,然后默默思索起來。
朝廷封賞羅一貫?zāi)耸穷A(yù)料之中,羅一貫精忠報國,若是得不到封賞,那就再也沒人愿意盡心盡責為朝廷做事,更不會有人為大明效死了。
所以,遼東經(jīng)略府那些官員是不會把吃空額,私吞軍餉的罪名按在羅一貫身上的。
但是黑云鶴和張明先以及李茂春得到晉升,說明朝廷不再追究吃空額,私吞軍餉一事。同時也說明遼東經(jīng)略府的官員已經(jīng)不打算再用打壓西平堡軍的手段來挽回自己的顏面。
這些人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很可能是那些派系在王化貞和熊廷弼丟失遼東一事達成妥協(xié)。
可為什么兵部沒有正式任命自己為千總?
自己不過是個小人物,兵部那些大佬自然不會把自己這個小人物放在眼里,他們?yōu)槭裁匆ㄗ约旱娜蚊?
難道說羅一貫和黑云鶴給自己報的功勞兵部不認可?
應(yīng)該不會。
黑云鶴等人都得到封賞了,那自己的功勞怎么會不認可?
顯然是有人從中作梗。
可從中作梗的會是誰?是孟喬芳么?孟喬芳有這么大的能量么?兵部那些人又不傻,平白無故抹去自己的功勞,那不是等于給人送把柄么?
可不是孟喬芳又會是誰?除了這個人,自己好像沒得罪過人。
琢磨了一會兒,楊鶴猛然想起自己回營以后,言語上沖撞過徐方。
徐方是兵部武選清吏司郎中,若是給自己按一個頂撞上司的罪過,還真可能把自己的功勞抹去。
想到此,楊鶴不由苦笑一下。
如果說楊鶴以前不太在意官職,但是聽說黑云鶴等人升職以后可能會分開任職,楊鶴對官職開始在意了。
因為職務(wù)意味著兵權(quán)。
黑云鶴等人要是分開任職,那自己不管跟誰在一起,掌握的兵力都要減少一大半,而且自己沒有職務(wù),掌兵名不正言不順。
猛然間楊鶴心中一動,自己還兼著撫寧縣的團練總兵。
團練總兵的職責是訓練鄉(xiāng)兵,保境安民,就是說自己可以招募鄉(xiāng)民,訓練軍隊。
隨即楊鶴開始權(quán)衡訓練鄉(xiāng)兵的利弊。
訓練鄉(xiāng)兵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鄉(xiāng)兵的軍餉由地方官府和士紳富商承擔,指揮權(quán)在地方,兵部要想調(diào)動鄉(xiāng)兵到別處作戰(zhàn),須得征求地方官府和那些士紳富商的同意,然后還得征求鄉(xiāng)兵的意見。
因為鄉(xiāng)兵不是正式士兵,他們的身份還是普通的老百姓。兵部想征召老百姓去打仗,自然要問問人家愿不愿意吃當兵這碗飯。
就是說鄉(xiāng)兵有極大的自主權(quán)。
當然,鄉(xiāng)兵的局限性也是非常大的。
由于鄉(xiāng)兵的職責只是保護地方,他們是不能隨意出征的,哪怕臨近的縣城出了戰(zhàn)事,他們也得經(jīng)過協(xié)商申請方能出動,就是說鄉(xiāng)兵很難通過立功獲得晉升。
不過對于楊鶴來說,鄉(xiāng)兵的局限性是件好事。
他現(xiàn)在需要的就是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安心發(fā)展,要是把他派出去任職,于他的計劃反而大大不利。從這一點來看,楊鶴沒有獲得兵部的正式任命,反而是件好事。
想明此節(jié),楊鶴心情突然開朗。
心情好轉(zhuǎn),楊鶴的心思馬上活躍起來,開始謀劃如何招募鄉(xiāng)兵。
正思忖間,忽聽身后一人道:“大哥,山海關(guān)到了。”
楊鶴扭頭一看,卻是李衛(wèi)。
“你怎么跟來了?”楊鶴笑道。
“我見大哥好像有心事,心里放心不下,就跟來了。再說大哥來山海關(guān)辦事,身邊不能沒有使喚人。”李衛(wèi)道。
楊鶴輕輕點了點頭。
想了想,楊鶴說道:“李衛(wèi),有件事告訴你一下,朝廷追贈大帥為都督同知,世蔭副千戶。過兩天你回一趟大帥老家,給老夫人送三千兩銀子。還有,你是大帥的人,你要是想跟著羅家人,就留在羅家。”
李衛(wèi)聞言急道:“大帥讓我跟著大哥,就是把我交給你了,我以后是楊家人,跟羅家已經(jīng)沒什么瓜葛了。”
楊鶴笑了笑:“跟著我?李衛(wèi),你知道么,我的千總之職朝廷沒有批復(fù),我現(xiàn)在只是頂著千總的名義,其實并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員,你跟著我,以后怕是沒什么出息。”
李衛(wèi)連連搖頭:“大哥,你就算什么都不是,我也跟著你。”
“真的?”楊鶴笑道。
李衛(wèi)道:“大哥,我打小被大帥收養(yǎng),跟著大帥,我見過的人也不少了,但是那些人沒一個比得上大哥,我知道大哥以后肯定會有大出息,我就跟著大哥,就算大哥趕我走,我也不走。”
“跟著我是要受苦的。”楊鶴接道。
“吃苦怕什么,我什么苦沒吃過?要不是大帥收留,我早沒命了。大哥,你放心,什么苦我都能吃。”李衛(wèi)道。
“跟著我,也許有一天會被殺頭的。”楊鶴道。
“我在西平堡已經(jīng)死過一次了,在廣寧城要不是大哥護著我,恐怕也早沒命了。大哥,我這條命其實是大哥救的,大哥就算要造反,我也跟著你。”李衛(wèi)道。
“好兄弟!”楊鶴重重點了點頭道:“大哥定不負你的期望,咱們兄弟一起建功立業(yè)。”
猛地一催馬,楊鶴喝道:“走,進城!”
“好嘞。”李衛(wèi)大喜道。
穿過西羅城,進了主城,楊鶴帶著李衛(wèi)直奔遼東經(jīng)略府。
到了經(jīng)略府門前,楊鶴翻身下馬,對兩個看守大門的兵丁拱了拱手道:“勞煩兩位大哥通稟一下巡按大人,就說楊鶴求見。”
一名兵丁斜眼瞅了瞅楊鶴,淡淡道:“巡按大人是你想見就能見得么?”
“放肆,這是我家千總大人。”李衛(wèi)喝道。
那名士兵冷笑道:“千總?莫說一個小小的千總,就算參將總兵到了這里也得乖乖的,千總算什么東西。”
楊鶴笑了笑道:“這位大哥,是劉大人有事要見我,你若是不通傳,一旦劉大人問起,我怕你吃罪不起。”
“劉大人會有事找你?你倒真是大言不慚。”那士兵冷笑道。
楊鶴笑道:“信不信都由得著你,這樣吧,既然你不通傳,那我就回去了,這兩封信是劉大人要的,勞煩你們轉(zhuǎn)交給劉大人。”
見楊鶴如此不上道,兩名士兵心里大奇,上上下下的打量著楊鶴,見楊鶴的樣子不像作偽,兩人心里不由有些打鼓。
兩人對視了一眼,剛才一名士兵道:“你等著,我進去問一下。”
楊鶴抱了抱拳:“那就多謝了。”
過不多會兒,那士兵匆匆跑了出來,沖楊鶴連連拱手道:“小人有眼無珠,沖撞了楊千總,還望千總大人莫怪。”
楊鶴笑了笑道:“劉大人要見我么?”
“請,小人給千總大人帶路。”那士兵忙道。
楊鶴點點頭,把馬韁扔給李衛(wèi):“在外面等我。”
李衛(wèi)接過馬韁,狠狠地瞪了兩名士兵一眼,嘴里罵道:“狗眼看人低。”
“是,是,小人有眼無珠,這位小哥隨小人來門房歇息一會兒。”另一名士兵忙道。
李衛(wèi)也不理他,牽著馬走到一旁。
楊鶴笑了笑,對那士兵道:“走吧。”
“是,楊千總隨小人來。”那士兵忙道。
說著當先而行,引著楊鶴進了經(jīng)略府。
劉啟乃是奉旨巡按遼東,相當于欽差,張鶴鳴自然要把他安排在經(jīng)略府居住辦公。
實際上巡按的品級非常低,因為巡按一般都由御史擔任,而御史只是七品官。
但是巡按的權(quán)力極大,可以與一省的三司長官(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分庭抗禮,知府以下的官員都要奉其命。
那士兵帶著楊鶴穿過兩座院落,來到劉啟的臨時居所。
遠遠看到劉啟站在門前,楊鶴急忙快步上前,躬身施禮道:“卑職楊鶴,見過劉大人,怎敢勞劉大人親迎。”
“呵呵,楊千總無需多禮,來,隨本官書房敘話。”劉啟笑道。
“多謝大人。”楊鶴忙道。
劉啟笑著擺擺手,引著楊鶴來到書房。
在書桌旁坐下,劉啟笑道:“本官交待的東西寫好了么?”
楊鶴急忙從懷中把寫好的材料拿出遞給劉啟:“請大人過目。”
劉啟接過材料,擺手笑道:“坐吧,無需拘禮。”
“卑職站著就行。”楊鶴道。
劉啟笑了笑,端著材料認真看了起來。
看完之后,劉啟笑道:“你的字寫得不錯啊。”
楊鶴忙道:“這是書吏代筆,卑職的字哪里拿得出手。”
“你倒是實誠。”劉啟笑道。
頓了頓,劉啟正色道:“你說你們是奉了熊經(jīng)略和王巡撫之命堅守廣寧,不是欺瞞本官吧。”
楊鶴笑了笑道:“這事大人可以問問熊經(jīng)略和王巡撫,卑職只是聽羅總兵這么說。”
劉啟聞言不由笑了起來:“你倒是會推卸責任。”
楊鶴搖搖頭:“卑職不是推卸責任,實是卑職的話是做不得準的。”
“本官明白,你是個聰明人。”劉啟笑道。
笑了一會兒,劉啟忽道:“你為什么要保熊廷弼和王化貞?”
楊鶴沒想到劉啟會突然揭開蓋子,不由一怔,沉吟了一會兒,楊鶴道:“不知大人是東林黨,還是……”
劉啟笑了笑:“本官是湖廣人。”
楊鶴聞言頓知劉啟乃是楚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