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2章 抓人

  • 挽明
  • 燕西風
  • 3156字
  • 2015-10-16 06:07:43

楊鶴笑道:“現在天氣漸漸轉暖,咱們可得抓緊時間開荒,所以,現在最要緊的是搬遷百姓,把他們安置下來,然后開荒。”

張鳳奇點點頭:“是啊,要不抓緊,就會誤了農時,那今年恐怕就一點收成沒有了。”

“安置百姓,還要請縣尊大人多費心了。”楊鶴拱手道。

張鳳奇擺擺手:“此乃下官本分,楊千總無需客氣。”

沉吟了一下,張鳳奇接道:“楊千總,不瞞你說,這些百姓下官已經給他們登記造冊,也給他們劃屯而居,不過其時不知楊千總另有安排,因此很多事情并未考慮。”

楊鶴抱拳道:“是楊鶴考慮不周,給大人添麻煩了。”

張鳳奇擺擺手:“倒也不算麻煩,只是不知楊千總要如何給這些人分屯?”

楊鶴忙道:“就按大人的安排吧,這樣也省得麻煩。”

張鳳奇笑道:“這樣也好,這樣咱們就只需把楊千總購置的土地劃分成屯,然后把這些百姓按照原來的劃分搬遷過去即可。至于里長的人選,到時楊千總再行安排。”

“就按大人說的辦,至于里長的人選,暫時就用大人的任命,我對這些百姓也不是很熟悉。”楊鶴笑道。

張鳳奇點點頭,然后笑道:“楊千總,這些百姓共有八千余人,兩千余戶,分十個屯,原來劃撥的地方的屯名是下官取的,現在楊千總重新給他們換了地方,這是個屯名就由楊千總來取吧。另外,楊千總所購置的土地共有兩處,一處安置五個屯,依下官之見,每處還需設一鄉社(鄉即是社),這鄉社的名字還要楊千總一并取了。”

楊鶴撓撓頭,又取名字?這可是件為難的事情。

琢磨了一會兒,楊鶴道:“大人,我看也不必那么費勁,就按地名取吧,那兩塊地一處在洋河上游,一處在洋河下游,我看就叫上洋河鄉和下洋河鄉。

至于屯名,也照這個辦法取吧。不瞞大人,我這肚子里沒多少東西,你讓我取名字,可是難為我了。”

張鳳奇笑道:“哈哈哈,楊千總過謙了,其實自古以來,取地名便是這么取的。這樣,一會兒咱倆用過飯,找縣丞他們幾個商議一下。”

張鳳奇話音剛落,便見李茂春和縣丞等人聯袂而來。

見李茂春等人臉上均露出疲態,顯是昨晚未曾睡好,想及李茂春昨日未曾返回驛館,楊鶴頓知李茂春等人昨晚干什么去了。

笑了笑,楊鶴知道李茂春在西平堡駐守多時,家眷不在身邊,憋了這么久,現在回到地方,自然要找地方發泄一下。

只是縣丞等人也跟著去,不怕家里后院起火么?

幾人見過禮,張鳳奇招呼眾人分頭落座,然后笑著把楊鶴取地名之事說了一遍。

縣丞聽了笑道:“既然楊千總定了地名如何取,那就好辦了,上洋河鄉的幾個屯在洋河和象山以南,咱們就取名東河屯,南河屯,南山屯,東山屯和西山屯。下洋河鄉便河東屯,河西屯,上河屯,中河屯,下河屯這么取,幾位大人以為如何?”

“你倒是會偷懶。”張鳳奇笑道。

楊鶴也笑道:“就這么定了,名字好記,而且一聽就能知道方位。”

轉頭看向李茂春,楊鶴接道:“工匠招了多少,所需的物資材料就置辦齊了么?”

李茂春點點頭:“在幾位大人的鼎力相助下,所有的物資都找商家訂購好了,工匠招募了一百多人。”

“那就開始搬遷吧。”楊鶴道。

說完轉頭看向張鳳奇。

張鳳奇點點頭,對縣丞等人道:“吃過飯咱們一起走,把各房管事全部叫上,然后各帶一個屯的百姓前往安置。”

縣丞等人聞言齊聲應是。

說話間,丫鬟端著食盒進來。縣丞見了,對張鳳奇道:“明府和楊千總用飯,我等去招呼各房管事。”

張鳳奇點點頭,擺手招呼楊鶴吃飯。

用過飯,縣丞等人也已準備停當,眾人當即出發。

張鳳奇原先把遼東的難民安置在撫寧縣以南與昌黎縣交界處,方圓四十余里這么一塊區域,不到五萬畝地,跟楊鶴在撫寧縣以北購買的土地面積差不多大。

楊鶴等人來到距離撫寧縣最近的一個百姓安置點,發現這里的百姓已經準備停當。

張鳳奇等人見了大為佩服,均夸這些百姓聽話。

卻不知這些百姓里面就有張順帶的士兵的家眷,這些士兵告訴家人,楊鶴給他們購置的土地比這里大得多,條件也好得多,這些百姓聽了哪里還愿留在這里?

這些百姓都是從廣寧城逃出來的,帶的東西本就不多,加上這時房屋還未建起來,百姓暫時住在縣衙給他們發的帳篷里面,除了行李和鍋碗瓢盆等日常所需用物拿了出來,其余均未打開包裹,因此要搬家,稍作收拾便可。

這些百姓雖未見過楊鶴,但早就聽過楊鶴的名字,得知楊鶴親自來接大家搬家,一眾百姓紛紛圍了上來,然后齊齊跪倒在地,不住給楊鶴磕頭。

楊鶴命士兵把百姓拉起來,聞言寬慰了幾句,然后典史和主簿拿出名冊點名,對照無誤之后,讓一位主事把這些百姓帶到象山一帶安置,并安排了十余名士兵護送。

接著楊鶴等人來到下一個安置點,同樣寬慰了一下這些百姓之后,又讓一名主事帶著他們到象山。

張鳳奇等人把這些百姓劃分成十個屯,就是說一共是十個點。楊鶴轉了一半的時候,忽見一名士兵快馬而來,見到楊鶴,那士兵翻身下馬,走到楊鶴身邊,附耳低語了幾句。

楊鶴點點頭,轉身對張鳳奇等人笑道:“永平衛所一名副千戶帶著數百官兵把剛才搬遷的百姓攔住了,說是這些百姓當中有建虜的奸諜(同間諜),要搜查,現在正跟我的部下對峙呢。”

張鳳奇聞言大怒:“混賬,緝捕奸諜跟永平衛所有什么關系?這幫家伙不過是藉此名義勒索百姓。”

楊鶴笑了笑:“跟永平衛所有沒有關系,就看大人的意思了。”

張鳳奇點點頭:“楊千總的意思下官明白,本官治下若是有奸諜,自有本官負責,還輪不到永平衛所的官兵插手,楊千總,你是團練總兵,保境安民乃是你的責任,此事交給你來辦。”

楊鶴重重抱了抱拳:“謹遵大人所命。”

說罷,轉身對送信那士兵道:“你快馬回去,讓李將軍暫時放下手里的事情,即刻趕往城外,帶城外駐扎部隊火速趕往事發之地。”

“是!”那士兵大聲道。

說完那士兵翻身上馬,縱馬疾馳而去。

楊鶴回身對張順道:“張大哥,你帶部下隨各位主事繼續搬遷百姓。”

“大人,搬遷百姓不用急,卑職先跟你過去對付衛所的官兵吧。”張順忙道。

楊鶴笑了笑:“怎么?怕我們打不過衛所的官兵?”

張順忙道:“大人手下畢竟只有一百來人,可永平衛所的官兵卻有數百……”

楊鶴擺手止住張順的話笑道:“放心吧張大哥,親衛營要是連幾百衛所兵都打不過,那就回家種田去吧。再說,我不是讓李大哥帶兵增援了么。”

“可是我怕李將軍趕不及過來。”張順忙道。

楊鶴搖搖頭:“本就不用那么急,有些事總要吃點虧才好做事。”

張鳳奇等人聞言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笑了笑,楊鶴接道:“張大哥,搬遷百姓不能停,今天必須全部搬遷到位。”

“既然大人這么說,那卑職就繼續搬遷百姓。”張順無奈道。

楊鶴點點頭,轉頭對張鳳奇笑道:“縣尊大人,這里交給幾位主事來辦吧,咱們去瞧瞧永平衛所的官兵是如何緝捕奸諜的。”

張鳳奇等人知道只有地方官府的人出面,楊鶴動手才會名正言順。

幾人也不多說,當即坐上馬車往回趕去。

行了多時,遠遠看到前面一群百姓,隨即聽到前方傳來喝罵聲,哭喊聲。

楊鶴命車夫停下馬車,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只見一群官兵正在搜查百姓,哭喊聲便是那些百姓發出的,喝罵聲不問可知,定是楊鶴的部下發出的。

楊鶴冷笑一聲,揮了揮手,身后數十名親衛營士兵當即拔刀上前,將張鳳奇等人護在中間。

看到一群官兵持刀走來,前面一名軍官大聲喝道:“永平衛官兵正在緝捕建虜奸諜,不相干的人走開。”

張鳳奇聞言,分開士兵,冷冷接口道:“撫寧縣若是有建虜奸諜,自有本縣差役鄉兵緝拿,什么時候輪得到永平衛的官兵插手了。”

“你是何人?”那名軍官喝道。

“本官乃是撫寧縣知縣張鳳奇,你又是何人。”張鳳奇喝道。

“本官永平衛所副千戶蔡勇,奉千戶孟喬芳大人之命前來緝捕建虜奸諜,縣尊大人若是有疑問,請跟我們千戶大人說去。”那軍官叫道。

張鳳奇冷笑一聲:“孟喬芳那里本官自會于他理論,你們先給本官住手。”

“這可由不得縣尊大人,本官奉命行事,若是漏了建虜的奸諜,本官吃罪不起。”蔡勇笑道。

張鳳奇冷笑道:“漏了建虜的奸諜?蔡千戶,你知不知道你搜查的這些百姓都是些什么人?”

“本官自然知道他們是什么人,正因為知道,才懷疑他們其中有建虜的奸諜。”蔡勇冷笑道。

張鳳奇聞言不由遲疑了一下,轉頭看向楊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独山县| 富顺县| 衢州市| 鄄城县| 出国| 嘉兴市| 安陆市| 康保县| 丁青县| 商丘市| 香港| 股票| 醴陵市| 文水县| 荣成市| 衡水市| 赣州市| 恩平市| 会理县| 青浦区| 墨脱县| 兴海县| 友谊县| 罗源县| 如皋市| 朝阳市| 高安市| 东至县| 元氏县| 北安市| 砀山县| 淮安市| 潼关县| 安多县| 湘乡市| 永年县| 永善县| 延寿县| 库车县| 大足县|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