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寶寶發熱不要慌,全程護理有章法(4)
- 兒科醫生說:當我的孩子生病時
- 陳英
- 3276字
- 2015-09-15 11:30:08
熱性驚厥就像一陣風
我的兒子樂樂2歲那年,爺爺奶奶帶著他回老家過年。記得是正月十二的夜里12點,我正在醫院總住院值班房休息,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電話那頭是樂樂奶奶慌亂略帶顫抖的聲音:“樂樂發燒了,剛剛突然不知怎么回事就翻白眼,不省人事了,怎么辦啊?”樂樂奶奶一邊跟我通電話一邊焦急地叫著樂樂的名字,我心里一緊,樂樂驚厥了!
雖然是兒科醫生,但那一刻自己的孩子驚厥,又不在身邊,瞬間我就被恐懼無力包圍了,焦急地囑咐樂樂奶奶:“不要給樂樂包太多,讓他平躺,如果嘔吐就馬上側身。”終于,樂樂在兩分鐘后停止了驚厥,累得睡了過去,那兩分鐘幾乎是我有生以來最漫長最揪心的兩分鐘。爺爺奶奶也很緊張,馬不停蹄地把樂樂送到醫院去檢查,醫生說并沒有大礙,但是我的一顆心還是放不下來。
如同每個媽媽遇到孩子生病時一樣,我的內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擔心、恐懼、自責、懊惱……甚至考慮樂樂的驚厥是不是由什么潛在病因導致的,就這樣我獨自在房間里胡思亂想了大半個晚上。天還沒亮透,我壯著膽子給主任打了個電話,通情達理的主任二話不說,立刻給我批了四天假。太好了,足夠回一趟老家了。
簡單交接之后,我整理了一點常用藥品就直奔高鐵站搭上了第一班高鐵。當我一到家打開門,就聽到了樂樂響亮又透露著孩子特有的無憂無慮的聲音,我揪著的心這才有了一點點放松。再一看,小家伙生龍活虎地拿著玩具手槍在沙發上上躥下跳,玩得不亦樂乎,似乎昨晚的驚厥與他無關,只是一場惡夢而已,夢醒后一切恢復正常,除了嘴唇上方“人中”的位置有一條深深的指甲掐痕。這下,我懸著的一顆心徹底放下了,我緊緊摟住奔過來的兒子,狠狠地親他的小臉蛋。我知道,孩子最不會裝病了,精神好就說明身體沒有大問題了。
單純的熱性驚厥就是這么詭異,像一陣風一樣吹過,雖然讓家長無比揪心,還好在孩子身上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單純熱性驚厥通常是無害的
關于熱性驚厥,家長們總有著種種的疑問和恐懼,因為孩子驚厥發作時的表現看起來很可怕,甚至被老人們誤認為是“被附身”或“著魔”。實際上,雖然熱性驚厥防不勝防,但通常是無害的,一般的熱性驚厥并不會導致腦損傷、神經系統問題、麻痹、智力殘疾或死亡。
說得通俗一些,熱性驚厥就是在發熱的時候,由于孩子大腦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穩定,在應對高熱的時候,調節出現障礙,大腦細胞發生異常放電,從而出現驚厥。
熱性驚厥通常發生在發熱最初的幾個小時。發作時孩子表現為意識喪失,渾身抽搐、強直、僵硬,雙眼凝視,呼吸節律變得不正常,口唇發紺,皮膚灰暗,驚厥停止后,孩子很快就恢復正常。發作通常不會超過5分鐘,但罕見時候也可以持續15分鐘,熱性驚厥在24小時內往往只會發作一次,只有很少的情況下會超過一次。
熱性驚厥在兒童中的發病率為2%~5%,往往發生在6個月至5歲之間的孩子身上,3歲以下尤為多見。
熱性驚厥與其他類型驚厥的區別
其他類型的驚厥發作持續的時間往往較長,可能只是身體的某一部分抽搐,并可能出現反復發作。例如癲癇的抽搐有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是局部性的,而單純的熱性驚厥是全身性的抽搐,癲癇發作未必伴隨發熱,大部分是半夜發作,醫生根據臨床表現來判斷。另外,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在7歲之前發生癲癇的風險只比沒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略高一點點。
熱性驚厥與癲癇的區別
另外,常有一些家長分不清熱性驚厥時的抽搐與發熱前的寒戰,經常把發熱之前劇烈的寒戰抖動誤認為是驚厥抽搐。寒戰與熱性驚厥最好區分的地方在于,寒戰時雖然孩子也是四肢發抖,但不會出現雙眼定住和神志不清的情況,大一點的孩子還會清晰地表達出“媽媽,我好冷”,而熱性驚厥時抽搐的孩子一定是神志不清的。
熱性驚厥的發生有家族傾向,驚厥再次發作的概率與孩子第一次驚厥發作時的年齡有關。若第一次熱性驚厥發作時孩子的年齡在1歲以下,那么再次驚厥的可能性大約為50%,若孩子第一次驚厥的年齡在1歲以上,那么再次驚厥的概率大概只有30%。
最安全有效的熱性驚厥應對方法
孩子發生熱性驚厥時,家長的感受往往是恐懼和無助,不安甚至是絕望的。前一刻活蹦亂跳的孩子此刻不省人事地全身痙攣,突如其來的抽搐頓時讓家長蒙了,完全搞不清狀況,很多家長甚至嚇得一臉蒼白,全身無力,還有的家長手忙腳亂,能想到的方法也就是掐人中,或往孩子的口腔里塞手指、毛巾、勺子等以防孩子咬到自己舌頭,但其實這些行為都是有害而無益的。另外緊緊地抱住孩子恐怕是大部分媽媽都會犯的錯,孩子驚厥時大腦缺氧,這樣做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缺氧的情況。
要點14
孩子驚厥時家長不要這樣做
·掐人中
·將手指、毛巾、勺子等塞入孩子的口腔中
·大力搖晃或緊緊抱住孩子
為了孩子突發驚厥時能得到最安全的護理,家長們應該提前學習并掌握一些孩子發生驚厥時的應對措施:
●讓孩子平躺在地板或硬板床上,注意遠離堅硬的尖銳物;
●將孩子的頭轉向一側,避免誤吸唾液、嘔吐物;
●不要把任何東西放進孩子嘴里;
●若驚厥發作超過5分鐘,就打急救電話(120)求助。
單純的熱性驚厥往往只有短短幾分鐘,不會對孩子的大腦造成傷害,也不會留下什么后患。真正可能危害到孩子的意外情況其實是窒息,也就是嘔吐物或者其他的異物在孩子驚厥神志不清的時候滑入呼吸道,堵塞呼吸道,輕則缺氧,重則危及生命。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不主張驚厥發作的時候往孩子的嘴里放任何東西,比如筷子、勺子、毛巾以及手指。孩子驚厥的時候,牙關緊閉,牙齒的咬力比平時要大得多,很容易把物品咬斷,或把手指咬破出血,血也有可能被誤吸進呼吸道。所以,家長們不要以為只有固體才可能導致孩子窒息,液體也會。
錯誤處理比驚厥本身更可怕
康康是一個1歲多的小男孩,半夜突然發作驚厥,家人呼叫120急診送入院。驚厥后孩子疲憊地睡著了,抱著孩子的爸爸中指上有新鮮傷痕和血跡,不用問這又是一位有犧牲精神卻沒有醫學常識的爸爸。好在康康爸爸雖然使用了錯誤的處理方式,但并未對康康造成嚴重的傷害,康康的驚厥當時很快就停止了,康康爸爸的手指也只是皮外傷,并且康康驚厥停止后,身體狀態很快都恢復正常,第3天就完全退熱出院了。
康康是個幸運的孩子,在熱性驚厥時并沒有出現意外窒息,我曾經親歷過非常經典的孩子因窒息而死亡的案例,根本搶救不及。驚厥時的窒息,往往在短短幾分鐘就能造成很嚴重的后果。所以,孩子發生熱性驚厥時家長千萬不要緊張,單純的熱性驚厥對孩子來說沒有危險,只要家長在孩子發生熱性驚厥時采取了正確的應對措施,恰當地保護孩子,就不會導致長遠的健康問題,家長們并不用太過擔心與害怕。
一般來說,對于單純性的熱性驚厥醫生不會建議使用預防性的藥物。退熱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以幫助降低體溫讓孩子感覺舒服一些,但它們并不能阻止熱性驚厥的發作。
非單純熱性驚厥,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單純的熱性驚厥對孩子沒有實質的傷害,但家長們往往會被孩子的表現驚嚇到,即使驚厥結束也還是放心不下。一般來說,孩子驚厥蘇醒后,如果吃喝拉撒一切正常,那么就不用太緊張,但如果實在沒有把握,為了以防萬一,家長可以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咨詢醫生,尋找熱性驚厥的原因。
如果是1歲以下的孩子發生驚厥,即使驚厥沒有超過5分鐘,在停止后也要帶孩子去看醫生。有些比較明顯的驚厥指征可以幫助家長判斷病情是否嚴重,如果出現則需要家長重視。
以下指征預示可能不是單純的熱性驚厥:
●驚厥超過15分鐘;
●驚厥伴有噴射性的嘔吐,就是嘔吐物噴得很遠,像高壓水槍射水一樣,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因為往往是孩子顱腦壓力過高引起的;
●孩子驚厥后,出現神志不正常的情況,如昏睡不醒,或者醒后神志不清甚至不認識爸爸媽媽;
●一次驚厥以后,再次驚厥。
如果遇到以上情況,家長一定不能掉以輕心,這些指征預示著孩子可能不是單純的熱性驚厥,驚厥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個表現,比如腦炎、腦膜炎、癲癇,或者腦部的其他疾病。
醫生會根據孩子表現出來的情況,并運用一些輔助檢查查找孩子驚厥的原因。臨床上常用到的是腦電圖、腰椎穿刺檢查,影像學檢查如顱腦CT、顱腦磁共振(MRI)檢查。發生過熱性驚厥的孩子的家長一定對這些檢查項目不陌生,有些時候醫生可能會建議熱性驚厥的孩子進行這些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