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設備驅動開發詳解:基于最新的Linux4.0內核
- 宋寶華
- 467字
- 2018-12-31 20:25:21
2.3.5 以太網接口
以太網接口由MAC(以太網媒體接入控制器)和PHY(物理接口收發器)組成。以太網MAC由IEEE 802.3以太網標準定義,實現了數據鏈路層。常用的MAC支持10Mbit/s或100Mbit/s兩種速率。吉比特以太網(也稱為千兆位以太網)是快速以太網的下一代技術,將網速提高到了1000Mbit/s。千兆位以太網以IEEE 802.3z和802.3ab發布,作為IEEE 802.3標準的補充。
MAC和PHY之間采用MII(媒體獨立接口)連接,它是IEEE-802.3定義的以太網行業標準,包括1個數據接口與MAC和PHY之間的1個管理接口。數據接口包括分別用于發送和接收的兩條獨立信道,每條信道都有自己的數據、時鐘和控制信號,MII數據接口總共需要16個信號。MII管理接口包含兩個信號,一個是時鐘信號,另一個是數據信號。通過管理接口,上層能監視和控制PHY。
一個以太網接口的硬件電路原理如圖2.15所示,從CPU到最終接口依次為CPU、MAC、PHY、以太網隔離變壓器、RJ45插座。以太網隔離變壓器是以太網收發芯片與連接器之間的磁性組件,在其兩者之間起著信號傳輸、阻抗匹配、波形修復、信號雜波抑制和高電壓隔離作用。

圖2.15 以太網接口的硬件電路原理
許多處理器內部集成了MAC或同時集成了MAC和PHY,另有許多以太網控制芯片也集成了MAC和PHY。
推薦閱讀
- pcDuino開發實戰
- Containerization with LXC
- Linux Mint Essentials
- Mobile-first Bootstrap
- Kali Linux滲透測試全流程詳解
- Mastering Distributed Tracing
- Extending Puppet
- Installing and Configuring Windows 10:70-698 Exam Guide
- 零基礎學鴻蒙PC:新一代國產操作系統
- INSTANT Migration from Windows Server 2008 and 2008 R2 to 2012 How-to
- Web Penetration Testing with Kali Linux(Third Edition)
- 大規模分布式系統架構與設計實戰
- Android應用性能優化最佳實踐
- OpenHarmony開發與實踐:基于紅莓RK2206開發板
- 程序員必讀經典(算法基礎+計算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