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命的起源
- 解讀自身的人體科學(科普知識大博覽)
- 苗桂芳主編
- 1498字
- 2016-02-24 16:51:26
生命的起源在哪里呢?這一直是科學家們關注的課題。從現在的研究成果看,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生命起源于海洋。
水是生命活動的重要成分,海水的庇護能有效防止紫外線對生命的殺傷。大約在45億年前,地球就形成了。
大約在38億年前,當地球的陸地還是一片荒蕪時,在咆哮的海洋中就開始孕育了生命——最原始的細胞,其結構和現代細菌很相似。大約經過了1億年的進化,海洋中原始細胞逐漸演變成為原始的單細胞藻類,這大概是最原始的生命。由于原始藻類的繁殖,并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為生命的進化準備了條件。這種原始的單細胞藻類又經歷億萬年的進化,產生了原始水母、海棉、三葉蟲、鸚鵡螺、蛤類、珊瑚等,海洋中的魚類大約是在4億年前出現的。
由于月亮吸引力的作用,引起海洋潮汐現象。漲潮時,海水拍擊海岸;退潮時,把大片淺灘暴露在陽光下。原先棲息在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在海陸交界的潮間帶經受了鍛煉,同時,臭氧層的形成,可以防止紫外線的傷害,使海洋生物登陸成為可能,有些生物就在陸地生存下來。首先是植物,接著是動物。幾千萬年以后,許多古代的兩棲動物都滅絕了,只在地球的溫帶留下了它們的后裔,主要是青蛙之類的動物。這時,自然選擇再次制造了奇跡:一些兩棲動物可以體內受精。生下的卵外面包有一層皮質硬殼,不受干旱和來自陸地的各種危險的影響,并且它們還可以離開水生殖。這些兩棲動物最后進化成為爬行動物,曲指算來,爬行類出現并逐漸開始在陸上橫行霸道應當是1~2億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地球氣候溫暖如春,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給爬行動物提供了異常豐富的食物源。因此,它們逐漸繁盛起來,種類也越來越多:有的長了長腿,喜歡在陸地上奔跑;有的則完全失去了雙腿,長得像蛇一樣;有的腿又變成了像魚類一樣的鰭狀肢,重新回到水里;有的長起了翅膀,向天空中飛去……最為突出的一類分化為鱷魚和恐龍。恐龍后來成為侏羅紀世界的統治者。
6000萬年前,不知什么原因,恐龍從地球上神秘地消失了。此后,一些身體小的爬行動物進化成為現在的蛇、蜥蜴和烏龜之類,而另一類小型的恐龍則進化為鳥類的祖先始祖鳥。
在恐龍還是地球霸主的年代里,有一些從最初的爬行動物發展出來的小動物就開始活躍起來。與爬行動物相比,它們有兩個顯著的差異:一是它們遍身長毛,二是它們的血恒溫恒熱。而此前,大多數脊椎動物的血液都不能保持一定的溫度。到了爬行動物的全盛期過后,這些新興的動物似乎表現出了對地球環境更為強大的適應力,因而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它們后來成為最古老的哺乳類動物。
在此后的3000萬年間,像爬行動物當初發展的軌道一樣,哺乳動物經歷了一個迅速發展的繁榮期。今天眾多的各類哺乳動物都是從早期的原始動物分化而來的。
原始哺乳動物中有一種吃水果、昆蟲、棲居樹上的小動物成為靈長自動物的直接祖先,從它們的各種身體特征來看,它們應當是現代狐猴的祖先。科學家們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現了生活在5800萬年前的古狐猴的化石。它們的一些后代進而演變成現代猿,如大猩猩。長臂猿及黑猩猩。同時,另有少數的古狐猴從樹上跳了下來到地面搜尋食物,并慢慢地站立起來,發現并學會了使用火。
在距今8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人類的祖先——古猿,繼后又出現了南猿和猿人。這些人類的遠古祖先,為了生存下來,不間斷地向自然界索取食物,從采集野果到捕捉小蟲,從野外打獵到馴養培植動物,經過不斷的勞動,使腦和肌肉更加發達與健全。在這條進化大道上,它們慢慢地向人類演變著,把生命之旅帶進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當生命日歷翻到了新生代第四紀——距今250萬年前的時候,人類的祖先出現了,喜怒交加、愛恨交織、血腥仇殺、和平發展的人類文明史終于揭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