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西漢(2)

“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原來卸是項王使者。”然后把好菜好飯拿走,換上很差的飯菜。使者很生氣,回去報告項羽。項羽從此懷疑范增與漢私通,范增提的一些主張不再采納。范增為此大怒,對項羽說:“天下事大局已基本定了,大王你好自為之吧。你讓我還是做一個普通百姓安度天年吧。”項羽同意。這樣,范增就離開了項羽,還沒有走到彭城,背上生瘡、氣憤而死。

范增走后,項羽還能憑著自己強大的實力圍攻滎陽。

劉邦困在滎陽,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了擁有精兵的韓信身上。此時,韓信的使者到了。劉邦以為一定是韓信發兵救援的消息,沒想到打開信一看,是韓信要求劉邦給封一個假齊王的封號,這下劉邦可氣壞了,大罵:“我被困在這里,日夜盼你發兵援,你不來救,競要自立為王……”站在旁邊的張良、陳平趕緊對他耳語:“如今你正處在困境中,怎能禁止韓信稱王呢?既然禁止不住,何不就勢封他為齊王,好好待他,讓他好好地守住齊地,不生二心,不這樣,恐怕韓信就要反叛。”劉邦聽了,立將怒氣忍了回去,改口說:“大丈夫興兵平定諸侯各國,要做就做真的,為什么要做假的呢?”于是派張良持詔書前往,立韓信為齊王,并調韓信的兵來打楚軍。但韓信援兵遲遲不來,城內將士連日苦戰,精疲力竭,加上糧絕乏食,朝不保夕,為此劉邦焦急萬分。張良陳平本來足智多謀,此時也回天乏術。正在發愁時,中軍帳中進來一將,劉邦一看,來人是漢將紀信。

將軍紀信建議高祖,讓自己代替高祖假裝投降,以使高祖借機述離。接著劉邦召入陳平,把紀信愿以死詐降一計告知。陳平聽后大喜,又想出一條妙計,在劉邦耳邊一說,劉邦連連稱妙。

于是他們就分頭行動去了。這邊,項羽接到漢使送來的“降書”后,很是興奮,忙問漢使:“你家主公何時出降?”漢使答道:“今夜就會出降。”

夜半時分,城東門突然洞開,出來一群身著甲胄的婦女,楚軍正在狐疑,只聽一陣嬌滴滴的女聲叫道:“我等婦道人家沒衣沒食,只好逃出求生,請將軍們高抬貴手,賞我一線生機。”

楚軍那班兵,多時沒聞女人味,如今在此看呆了。

其他幾個城門的守軍也到這里來看熱鬧。趁著這個機會,劉邦帶著陳平、張良、夏侯嬰、樊噲等人溜出了城。

天亮時分,婦女們已走得差不多了,城內出來了一乘龍車,當中端坐一位王者。楚軍一見,都以為是劉邦出降來了,趕緊入報項羽。項羽走近細看,車上那人穿的是漢王衣服,容貌卻不大像。

項羽厲聲問道:“你是何人,敢來冒充漢王?”車中人回答:“我乃漢將紀信。”項羽知己上當,只得氣呼呼地下令把紀信連人帶車統統燒成灰。

紀信、陳平合演的這出聲東擊西的鬧劇,保證了劉邦的指揮部及漢軍主力安全撤離了滎陽,十分精彩,當然其中也付出了相當的犧牲作代價。紀信以自己的生命作代價,向劉邦證明了自己的忠心。

項羽占領滎陽后,接著又攻克重鎮成皋。公元前203年10月,成皋被劉邦收復。劉邦攻占成皋后,立即進圍滎陽。項羽聽說成皋失守,立即回師。劉邦撤圍后退,兩軍在滎陽東北的廣武山形成對峙。對峙數月后,形勢開始對項羽不利。因為劉邦在奪取成皋后,可以從敖倉取得軍糧,而楚軍卻由于彭越在后方經常襲擊糧道,楚軍軍糧供應不上。但這時的項羽,已經沒有了范增這個高參為他出謀劃策,不過他為了逼迫劉邦投降,倒也想出了一個方法。項羽把劉邦做了俘虜的父親太公帶到了陣前,對劉邦說:“現在你不趕快投降,我把你的父親烹了。”不抖劉邦對此毫無所懼,竟說:“我和你曾在懷王麾下共事,‘約為兄弟’,那么,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烹,那就看在兄弟份上也分給我一碗湯吧。”劉邦與項羽斗智而不斗勇,又歷數項羽十大罪狀,氣得項羽彎弓搭箭,差點將劉邦射死。

雙方這樣對峙了10個月,最后在辯士侯公的說合下,劉邦和項羽約定:雙方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西邊屬漢,東邊歸楚。項羽送還了劉邦的父親和妻子。

鴻溝之約后,項羽率兵東去,而劉邦卻露出了其市井無賴的性格。他在張良、陳平的勸說下繼續向楚軍追擊。這時,楚大司馬周殷也被高祖勸降,淮南王英布也帶兵前來會戰。這樣,漢軍在兵力上占據了絕對優勢。

到十二月,雙方在垓下會戰,漢軍30萬人團團圍住了項羽。

項羽此時已是窮途末路,無論在謀臣、良將、兵力方面已比不上劉邦。無奈之中,項羽唱出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名篇,在寵妾虞姬引頸后率800騎突圍,最后在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力戰后自刎。楚漢戰爭終于以高祖的勝利而告終。

治國齊家

劉邦在平定天下后,主要精力開始用到如何統治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上來。劉邦首先要做的,就是南面為君。公元前202年正月,劉邦在假意推辭后,在各諸侯王的擁戴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為漢王朝的開國君主。

劉邦稱帝后,為避免自己建立的漢王朝像秦那樣二世而亡,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帝位。

他首先要解決的是異姓王的問題。

在建國之初,劉邦就將韓信、英布等開國元勛分封為諸侯,他們各自“擁兵據地”,擅長軍事,不少人對劉邦懷有不軌之心。這當然是劉邦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稱帝不久,劉邦就開始了“烹走狗”的削藩歷程。而其中最酷烈的要算解決韓信了。

韓信在反秦起義中,先投靠了項羽,但在項羽處得不到重用,并因違反軍紀而被抓,韓信想方設法地逃了出來。逃亡路上,韓信貧病交加,差點餓死在過河的船上,幸得一撐船婦人以一碗飯相救,方才活下來。之后韓信見劉邦勢力日盛,于是前往投靠,但在劉邦處仍不得重用,無奈之下準備隨東逃的士兵離開關中,不料途中被對他極為欣賞的蕭何追了回來。之后韓信時來運轉,被劉邦登臺拜將,隨同劉邦開始了楚漢戰爭的征伐,并在戰爭中屢屢獲勝,最后將項羽逼死在江邊。韓信為漢王朝立下的赫赫戰功,使之成為漢初最大的異姓王。但韓信畢竟“功高震主”,使劉邦不得不對他有幾分忌憚,加上韓信在劉邦這個無恥小兒的手下為臣,自然會落得個“兔死狗烹”的結局。呂太后傘蕭何用計,親自將韓信逼死在長樂宮中。“生死一知己(蕭何),存亡兩婦人(救他命的撐船婦人和呂太后)”,這副對聯是韓信一生的寫照。

劉邦借刀殺掉韓信后,又經過7年不懈的努力,除把長沙王吳商作為點綴外,先后消滅了其他異姓王,消除了漢王朝建國之初的一大隱患。

劉邦在消滅異姓王的同時,較為妥當地解決了安置中小將領的問題。至于對六國的殘余貴族,劉邦也同樣沒有忘記要消除他們。公元前198年,他接受婁敬的建議,把六國的殘余貴族和各地的一些名門豪族都遷到了關中。這樣一束,即便于劉邦對他們進行控制,也使他們喪失了當地的社會基礎。

為了更加穩固統治,劉邦即位后還極力強化皇權。

這是因為不少人仍然保持著戰國以來那種“士無常君,國無定臣”的舊觀念。故此,必須從禮儀規制和觀念道德上加以引導、整肅。劉邦先是確立了“冬無二日,地無二王”的皇權思想,使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稱臣,不再讓劉邦拜見,然后下詔尊父親為太上皇。這樣,他既可以名正言順地拜見太上皇,又借機更加宣揚了皇帝的至高無上。后來,劉邦又殺曾在楚漢戰爭中放他一馬的項羽大將丁公而拜把他殺得狼狽而逃的李布為官,殺雞儆猴,百官無不震驚而抖擻拜服。

劉邦不只是引導、整合,也采取鐵腕手段打擊權臣,鞏固皇權。使漢王朝的統治越來越鞏固。

在鞏固政治統治的同時,劉邦還把心思放在了如何發展社會經濟的思路上。經過長達8年的戰亂,建國之初的漢朝人口銳減,經濟凋敝。劉邦雖然沿襲了秦王朝的官僚體制,卻沒有繼續沿襲秦王朝法家的統治思想,而是吸取了道家“無為而治”的精華,加以整合升華,制訂了一套有利于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統治政策。

劉邦首先采取措施,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釋放囚犯,流民返鄉,軍人復員,解放奴婢,鼓勵生育。同時,調整土地,發展地主經濟。

為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秦的賦稅制度基礎上,劉邦采取了輕徭薄賦政策。除了輕徭薄賦,劉邦還通過“賜爵”、“復爵”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在重點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劉邦也對工商業的政策作了調整。

主要措施就是放寬對私人工商業的限制。結果不僅振興了工商業,也促進了農業生產。

為了保證人民能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劉邦還比較妥當地解決了與匈奴的關系問題。他采用“和親”

策略,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于,并送給匈奴大批財物。這樣一來,匈奴對中原的騷擾大為減少,漢、匈之間的關系暫時出現了和平,從而給中原人民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生產環境。

由于以上措施和政策的施行,漢初的農業生產大大發展,經濟很快得到了恢復。然而,漢高祖劉邦也已經心力交瘁。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病逝。

漢惠帝劉盈

(公元前211年~公元前188年)

在位時間: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

曾用年號:無

謚號:孝惠

廟號:無

安葬地:安陵

公元前211年,劉盈生于沛郡豐邑陽里。

公元前205年,劉盈被立為王太子,公元前202年,改立為皇太子。

公元前195年,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

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90年,劉盈大規模修筑長安城。

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9年,劉盈先后下詔,制訂恢復、發展經濟的政策。

公元前191年,劉盈廢除了限制思想文化發展的“挾書律”。

公元前188年,劉盈逝世。

俗話說:“將門虎子”。劉邦以一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但繼承他皇位的漢惠帝劉盈,卻是一個生活在母親擅權陰影下的皇帝。他在位七年,所作的業績寥寥無幾,不過對于資質淺薄的漢惠帝而言,他只要保證堅決執行父親創立的一套政策,上乘父制,善盡職守,就可國泰民安了。的確,漢惠帝也在漢王朝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就憑這一點,漢惠帝也算得上是個好皇帝了。

庸碌無為承上啟下

說起漢惠帝的柔弱,他的人生經歷對他的性格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漢惠帝出生后,父親劉邦就不斷“鬧革命”,使他一直生活在顛沛流離和驚恐不安之中。劉邦與項羽爭天下之初,劉盈又屢次逃亡,甚至在隨父親逃亡的過程中,險些被父親扔下車去,幸得大仆夏侯嬰勸說,方得以全身而退。之后,劉盈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被劉邦送到了后方。

劉邦稱帝后,劉盈以王太子身份升任皇太子,但劉邦不喜其過于柔弱,競屢次想廢掉他而立趙王如意,最后在母親呂太后的多方運作下,方得以保全太子地位。

待位極九重后,又被母親呂太后專權壓制,性格中難免多了一些唯唯諾諾的成分。不過,這并沒有影響到他在短短七年的統治中,為鞏固漢朝江山作出的貢獻。

漢惠帝統治的7年,是王朝更加鞏固的時期。漢惠帝的統治政策中,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更為明顯。為了恢復、發展經濟,惠帝大力推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政策。

即位伊始,他就下詔減租,恢復“十五稅一”。這對農民來說多少減輕了一些負擔。之后,又在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人口的迅速發展和推動商業發展等方面制訂了相應的優惠政策,終于結束了漢朝建立以來社會相對不穩定的局面。

漢惠帝在思想、文化政策方面也做了較大調整。當時,不僅黃老思想已取代秦的法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據主導地位,而且對各種思想也開始解禁。公元前191年,漢惠帝廢除秦始皇下令“焚書”而頒布的“挾書律”,從而使得思想文化的發展擺脫了一定限制,民間藏書紛紛出現,特別是秦代受到壓制的儒家思想又重新抬頭,為以后漢帝的“獨尊儒術”奠定了基礎。

在外交上,漢惠帝效法高祖,繼續與匈奴冒頓單于和親。

此外,惠帝在位期間還有一件事情值得稱道,這就是長安城的修建。漢朝將國都設在長安后,只建造了長樂宮和未央宮,但沒有修筑城墻。為了使長安更像一個國都,以表明西漢王朝的強盛,也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封建王朝的中央機構,漢惠帝開始大規模地修筑長安周圍的城墻。這項工程從公元前194年開始動工,到公元前190年完成,先后進行了五次修筑。長安城建成后,周圍有6里(實測為25100米),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城,只有歐洲的羅馬城可與它媲美。

長安城四面有12座城門,每面有三座,其中以宣平門最為重要,是當時出入最頻繁的城門。而每個城門又都三個門道:左道為出,右道為入,中間是“馳道”,專供皇帝使用。在城墻修筑完工后,第二年又在城中修建了“西市”,并對秦時最大的糧倉“敖倉”進行了改建。

可以說,漢長安城的規模在漢惠帝時已經基本完成。

在完成長安城的修建后,漢惠帝的生命也開始走向盡頭。漢惠帝即位后,雖說是萬人尊崇,但生活在獨斷專行的母親管制下,卻也郁郁寡歡,很是不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江县| 临西县| 甘孜| 太白县| 年辖:市辖区| 淅川县| 武乡县| 会理县| 贺兰县| 青浦区| 上思县| 吉木萨尔县| 呼和浩特市| 茂名市| 兴宁市| 梅州市| 宿松县| 公安县| 五河县| 基隆市| 隆子县| 绥阳县| 兴宁市| 望都县| 玉龙| 红河县| 新余市| 达尔| 恩平市| 满洲里市| 石泉县| 桐乡市| 尉犁县| 林州市| 信宜市| 观塘区| 定远县| 南充市| 明光市| 孟州市|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