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寓言智慧(7)
- 小故事 大感悟
- 李元秀編著
- 2913字
- 2016-03-01 10:21:42
蜈蚣與蚯蚓
有一只大蜈蚣餓極了,想出來找點東西吃。它尋覓了很久,爬到一個洞穴旁邊。看見洞穴周圍有一堆堆的糞便,知道這是蚯蚓的洞穴。蜈蚣高興極了,于是它趴在洞穴口,一動不動地等蚯蚓出洞。
蚯蚓躲在深深的洞穴里休息,突然聞到一股異味,它知道是蜈蚣來了。開始時,它很害怕,屏住呼吸躲在洞里不敢出來。后來,它伸出尖尖的小腦袋向洞口窺視了一下,于是心生一計:它趁蜈蚣不防,突然伸出頭來咬掉蜈蚣的一條腿。
蜈蚣疼痛難忍,暴跳如雷,想立刻鉆進洞去把蚯蚓吃掉,可洞穴很小,沒法鉆進去,它想:“我的腿多得很,咬掉一條沒關系??墒切⌒〉尿球揪谷荒懘蟀欤乙欢ㄒ缘羲?,以泄我心頭之恨?!比缓笏峙吭诙纯诘群?。
過了一會兒,蜈蚣見蚯蚓還沒出來,等得有點不耐煩了,失去了警惕,蚯蚓又突然伸出頭來咬掉它的一只腿。蜈蚣疼得直打滾,更想吃掉蚯蚓報失腿之仇。它不甘心離去,仍然趴在洞口邊等候。
蚯蚓仍然采用先前的戰術,一會兒咬掉蜈蚣一只腿,一會兒又咬掉蜈蚣一只腿,屢試不爽。不到兩個時辰,蜈蚣的腿全部被咬光了。
這下蜈蚣再也沒有原來那么兇了,它想離開這里,可是沒有腿,怎么也動不了。
蚯蚓看見蜈蚣再也不能動了,于是大搖大擺地爬出洞口,撕開蜈蚣的肚皮,吸干了腹內的汁液,飽餐一頓蜈蚣肉。
不要以為失去了一點點優勢無關緊要,一點點地喪失,到最后就將所有的優勢都丟了,自己也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猴子種麥
有一只猴子,看到老農每年都在地里種上大片大片的麥子,秋天可以收到好多好多的糧食,心想:“我為什么不照他們的樣子也種點麥子呢,那樣,我冬天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有飯吃了,不必再到處去尋找食物了?!?
于是猴子來到農民的田邊,看他們怎么平整土地,撒種,澆水,施肥,覺得一切工序自己都熟悉了之后,猴子在家附近選了一塊地方,用木棍把地掘了一遍,再把大塊的土塊打碎,然后,它學著農民的樣子在地里撒上了麥種。
過了些日子,地里果真長出了一片綠油油的麥苗來,猴子高興極了,其他的猴子見了,異口同聲地夸獎道:
“你太了不起了!居然能種出這么好的麥苗來!真佩服你!”
猴子更得意了,它不再去看農民們是怎么養護麥子的,只等著麥子成熟了好收割。
有一天。猴子閑著沒事,就到一個大苗圃里去散步,遠遠地,它看到苗圃的農藝師正在給一片冬青樹剪枝,一會兒的功夫,一片冬青樹就被夠剪得整整齊齊。
老猴子看到眼里,記在心上,它回到家里,一鼓作氣將麥苗全部修剪了一遍,自己站在地頭,一邊看,一邊點頭:“整齊多了,果然不錯!高明!高明!”
猴子又找來了其他的猴子,炫耀自己的本事,眾猴子又好好地把它夸獎了一番。
麥子越長越高,已經抽出穗來了,猴子到地里一看,怎么又長得參差不齊了呢?再修剪一次吧!
猴子又拿起了大剪刀,把即將成熟的麥子修剪了一遍,這一次,卻把好端端的麥穗全剪掉了。
農民們收麥子了,沉甸甸的麥穗顯示出一個豐收的年成,而猴子的麥田里只剩下了麥稈。
學習他人經驗是好的,但是不能照搬,還要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看看這些方法是否適合自己。否則的話,只會像故事里的猴子一樣,一無所獲。
鸚雀與大鵬
遠古時候有一種鳥,名叫鵬。這種鳥巨大無比,它的脊背好像巍峨的泰山,它展開雙翅,猶如遮天的烏云。
平時它收起翅膀,棲息在山之上。等到六月份刮大風的時候,鵬便借著風勢,舒展雙翼,一直飛上九萬里。最后在南海上降落。
有一只小鸚雀在灌木草叢里蹦蹦跳跳,抬頭看見鵬掠天而來,便嘰嘰喳喳笑著對同伴說:“瞧這個笨重的家伙,沒有大風就飛不起來,多么可憐可悲!我雖然跳不到一尺,飛不過數丈,可是愛飛就飛,愛跳就跳,在荊棘間鉆進鉆出多么自在,可它呢,哈哈,看它飛到哪里去!”
它的同伴表情嚴肅地說:“盡管你飛行不需要借助大風,但是你永遠也達不到鵬那樣的高度?!?
鵬有鵬的天空,鸚雀有鸚雀的世界。其實兩者沒有可比性。用自己的眼光去評價他人的對錯,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鬼的懲罰原則
路邊有座廟宇,這座廟宇雖然建造得矮小,但裝飾得很華麗,里面還供奉著一尊大王塑像。廟宇前邊有條小河溝,有個人走到這里被河溝擋住了過不去,他想了想,回身到廟里把大王塑像搬出來,橫在河溝上做成橋,踏著走過去了。
不一會兒,又有一個人走到這里,看見有人用大王塑像搭橋,再三嘆息,說:“對大王怎么可以如此褻瀆呢?真是沒有道德!”說著,親手把塑像扶起來,用衣服擦拭干凈,雙手搬到廟里去了。
這時候廟中的小鬼說:“大王,您作為一方之尊,本該受鄉里人祭祀、崇拜才對,可竟被那個不懂禮貌的愚民所污辱,為什么不給他施加一些災禍懲罰他呢?”
大王問道:“如果降災禍,你說應該給誰施加災禍呢?”
小鬼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給前者了,那還用問嗎?他是那樣的無禮!”
大王說:“不對,應當施加給后來的那個人?!?
小鬼大為不解地問:“前面的那個人踏著大王塑像過河溝,你受了這么大的侮辱,卻不降禍給他;后來的那個人對您那樣尊敬,反而要施加禍患給他,究竟是為什么?”
大王聽了,無可奈何地說:“但是前面的那個人已經不信鬼神了,我在他的心目中沒有任何尊嚴和威信了,我給他施加災禍又有什么用呢?”
哲學上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
一個人的思想對行動有很大的影響。心中有鬼,自然就怕鬼,心中無鬼,鬼又何懼?
天神和麻風病人
從前,有一個生麻風病的病人,病了已經將近40年。
他一直躺在路旁,等著有人把他指引到有神奇力量的水池邊。但是他躺在那兒已經有了近40年,仍然沒有往水池目標邁進半步。有一天,天神碰見了他,問道:“先生,你要不要被醫治,解除病魔?”那麻風病人說:“當然要!可是人心好險惡,他們只顧自己,絕不會幫我?!碧焐衤牶?,再問他說:“你要不要被醫治?”“要,當然要啦!但是等到我爬過去時,水池里的水都將要干涸了。”天神聽了那麻風病人的話后,有點生氣,再問他一次:“你到底要不要被醫治?”他說:“要!”天神回答說:“好,那你現在就站起來自己走到那水池邊去,不要老是找一些不能完成的理由為自己辯解?!甭牶?,那麻風病人深感羞愧,立即站起身來,走向水池邊去,用手心盛著神水喝了幾口。剎那間,他那糾纏了他將近40年的麻風病竟然好了!
理想每個人都有,成功每個人都想要。但如果今天您的理想尚未達到,成功遙不可及,您是否曾經問過自己:我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多少努力?我是不是經常找一大堆借口來為自己的失敗而狡辯?其實,我們不要為失敗找借口,應該為成功找方法。只要我們努力地去做,命運將由你來掌握。
螳螂眼中的長頸鹿
螳螂這幾天不敢出門,因為它發現森林里出現了一種奇怪的動物。
它對伙伴們說:“你們最好還是不要出門,我看見了一種動物,有腳,有尾,也有身子,可奇怪的是它沒有頭,簡直就是一個怪物!”
螳螂和它的伙伴們驚恐地議論著。
“真的有這樣奇怪的東西嗎?太恐怖了!”有的說。
“不管怎么說,任何東西都應該有頭的?!庇械恼f。
“就是,沒有頭的東西怎么叫動物呢?就拿螞蟻來說吧,雖然它的頭很小,但總還是有個頭。而這種動物竟然沒有頭!”有的附和道。
其實,螳螂說的這種怪物就是長頸鹿,只是因為長頸鹿的個頭比螳螂高得多,所以螳螂根本看不到它的頭。
如果我們眼光短,視野小,看問題很可能就比較片面,所以當我們對某一問題迷惑不解時,很可能是因為我們站得不夠高,看得不夠遠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