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水星凌日
- 行星與恒星(宇宙瞭望書坊)
- 李宏主編
- 673字
- 2016-02-24 16:53:19
水星繞太陽運行的公轉軌道在地球軌道之內,當水星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在太陽圓面上會看到一個小黑點自東向西緩慢穿過,這就是罕見的“水星凌日”。
水星的會合周期為115.88天,水星凌日平均每世紀發生13次,1999年11月15日發生一次,其上一次發生在1993年11月6日。當然,水星凌日是有嚴格規律的,它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①水星正好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②此時地球和水星同時運行到水星軌道與黃道的交點附近。由于軌道交點有兩個,所以水星凌日只可能在5月8日和11月10日這2日前后發生,其道理與日食類似。不過,水星比月亮離地球遠,視直徑僅為太陽的1/90萬,水星所能遮住太陽的面積太小,不足以使太陽亮度減弱,所以,肉眼是看不到水星凌日的,只能通過望遠鏡進行投影觀測。
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預告水星凌日是“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發現者、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他在1629年預言:“1631年11月7日將發生稀奇天象——水星凌日。”當日,法國天文學家加桑迪在巴黎親眼目睹到有個小黑點(水星)在日面上由東向西徐徐移動。1631~2003年共出現50次水星凌日,其中,發生在11月的有35次,發生在5月的僅有15次。每100年,平均發生水星凌日13.4次。
觀察水星凌日必須借助望遠鏡,它與觀察太陽黑子的方法相似。通常有兩種方法:①投影法。通過望遠鏡,把太陽投影到一張白紙上進行觀察。②目視法。在望遠鏡的物鏡(前方)裝上濾光鏡,再進行觀察。天文愛好者可以用燒電焊用的黑玻璃,也可以用X光底片或電腦軟盤的磁片,幾張重疊起來制成眼鏡,戴上它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水星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