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火星大沖

太陽系中,比火星更遠的其他4顆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有時合稱為外行星,它們沒有內行星那樣的位相變化,也不受早晚出現的限制,游弋于黃道附近,它們可以出現在夜間任何時候。從地球上看去,外行星同太陽的角距在0°~360°之間變化。外行星相對于太陽的視運動也有4個特殊位置:合、沖、東方照、西方照。合是外行星位于太陽的背面,即外行星和太陽在同一個方向上,我們看不見它。“合”是指外行星與地球分居太陽兩側,二者相距最遠,且無法觀測的時刻(因與太陽一起東升西落,出現在白天)。合之后若干時間,外行星西移到離太陽有一定角距時,日出前出現在東方地平線上,行星在太陽以東90°成為東方照。以后行星西移至太陽西方90°成為西方照,在后半夜都可以見到。“沖”是外行星隔著地球同太陽相對,當外行星運動至與合相反的位置,正好使地球位于外行星與太陽中間,這種位置天文學上稱為“沖日”,簡稱“沖”。當外行星到達沖的位置時,太陽剛落山它就從東方升起,整夜都可以觀測到,這時的外行星距離地球最近。過沖后,外行星繼續西移,又移到東方照、西方照,外行星連續2次合或沖的時間間隔叫做會合周期。

火星的軌道偏心率為0.0934,遠日點距離是24920萬千米,近日點距離是20670萬千米。火星在橢圓軌道上運行時同地球的距離變化很大,火星與地球的會合周期是779.94天,即大約每隔這樣一段時間,火星接近地球一次。雖然每次火星沖日前后,火星同地球的距離接近,但是每次的距離又不相同,火星沖日時與地球的距離在5500萬~12000萬千米之間變化。當火星沖日又在距離地球最近(可達5500萬千米)時,稱為“火星大沖”。平均說來,火星每15~17年間出現一次大沖。上一次大沖發生在2003年8月27日,火星與地球相距不到5576萬千米,是5萬年來地球最接近火星的一次,也是未來21世紀、22世紀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時刻。

火星大沖時顯得特別明亮,且整夜可觀測到,是觀測研究火星的最好時機。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火星兩極始終為白色物質所覆蓋——稱為火星極冠,隨著季節的變化,火星極冠也隨著寒來暑往消長。早在1870年,法國有個名叫良依斯的天文學家指出,火星上觀察到的一些暗區,很可能是植物帶。1877年火星大沖的時候,意大利天文學家斯基帕雷里發現火星表面的一些特征,主要是一些細而長的黑線條,他當時稱之為“canal”(水渠),結果許多人因此想象那些線條是火星上的“人工運河”。進而把所謂“火星人”想象得比地球人還聰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郭勒盟| 环江| 锡林郭勒盟| 连平县| 泰兴市| 井研县| 奎屯市| 巴彦淖尔市| 鄢陵县| 佛坪县| 甘德县| 疏勒县| 台安县| 二手房| 广汉市| 临桂县| 吴江市| 定边县| 衡南县| 囊谦县| 泉州市| 武清区| 南木林县| 嘉义县| 芦溪县| 屏东市| 枞阳县| 布拖县| 正蓝旗| 临湘市| 平安县| 五河县| 平罗县| 乌苏市| 乌恰县| 苗栗市| 平定县| 福海县| 察哈| 青龙| 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