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生哲理篇(2)
- 你最喜歡的300篇哲理故事(青少年閱讀故事書系)
- 李元秀主編
- 5027字
- 2016-02-19 14:12:48
挫折
漢斯剛從軍中退伍時,只有高中學歷,無一技之長,只好到一家印刷廠擔任送貨員。
一天,他要將一整車書送到某大學七層的辦公室。當他先把兩三捆書扛到電梯口等候時,一位五十多歲的警衛走過來說:“這電梯是給老師搭乘的,其他人一律不準搭乘,你必須走樓梯。”
任憑漢斯怎么向警衛解釋,但警衛依然不予放行。他無法忍受這種無理的刁難,就心一橫,把四五十捆書搬到大廳角落,不顧一切地走了。
后來,他到書店買來整套高中教材和參考書,含淚發誓:我一定要奮發圖強,考上大學,我絕不再讓別人瞧不起。
漢斯在考試前半年天天閉門苦讀十四個小時,每當他懈怠時,腦中就想起警衛不準他搭電梯,被羞辱、歧視的一幕,也就打起精神,加倍的努力用功,最后他終于考上了國內一所重點大學的醫學院。
挫折使大多數人摧毀,又使部分人開始了人生轉型。
勇氣
聽說英國皇家學院公開張榜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維選拔科研助手,年輕的裝訂工人法拉第激動不已,趕忙到選拔委員會報了名。但臨近選拔考試的前一天,法拉第被意外通知,取消他的考試資格,因為他是一個普通工人。
法拉第愣了,他氣憤地趕到選拔委員會。但委員們傲慢地嘲笑說:“沒有辦法,一個普通的裝訂工人想到皇家學院來,除非你能得到戴維教授的同意!”
法拉第猶豫了。他顧慮重重地來到了戴維教授的大門口。他在教授家門前徘徊了很久,終于敲開了門。一位老者正注視著法拉第,“門又沒有鎖,請你進來。”老者微笑著對法拉第說。
“教授家的大門整天都不鎖嗎?”法拉第疑惑地問。“干嗎要鎖上呢?”老者笑著說,“當你把別人關在門外的時候,也就把自己關在屋里。”這位老者就是戴維教授。他聽了這個年輕人的敘說和要求后,寫了一張紙條遞給法拉第:“年輕人,你帶著這張紙條去,告訴委員會的那幫人說戴維老頭同意了。”
經過嚴格的、激烈的選拔考試,書籍裝訂工法拉第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維教授的科研助手,走進了英國皇家學院那高大而華美的大門。
有志者永遠不會因為前面的阻礙而氣餒。因為,他具備了敢于破俗的勇氣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苦行僧
一位伊斯蘭教的苦行僧,他自得其樂地過著清苦的生活,并希望借此升入天堂。
有一次,他遇見了一位他認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子。這位王子在郊外扎了一座帳篷供自己消遣娛樂。這座帳篷是用名貴材料制成的,就連固定帳篷的釘子,也是用黃金打成的。
那位經常宣傳苦行好處的苦行僧,用了無數的言語批評這位王子,他說財富是毫無用處的東西,說王子用金子做帳篷釘是虛榮,還說人類的忙忙碌碌最終只能是一場空。苦行僧說,只有圣地才是最崇高、最莊嚴和永恒的,人們要是拋棄了財產,就能得到最大的快樂。
王子嚴肅地聽著,并認真思考了一會兒,最后他拉著苦行僧的手說:“對于我來說,你的話就像太陽的光芒,就像傍晚清新的微風。朋友,和我一起走吧,伴我登上朝圣之路吧!”
王子連頭也沒回,沒帶一文錢和一個仆人,就上了路。
苦行僧非常驚訝,在后面邊追邊喊:“殿下,請告訴我,您真的考慮好了要去朝圣嗎?如果真去,請等等我,讓我帶上我的斗篷。”
王子和藹地笑著說:“我拋棄了我的財富、我的馬、我的黃金、我的帳篷、我的仆人、我的每樣東西。可你回去僅僅是為了取一件斗篷?”
“殿下,”苦行僧驚奇地說,“請您解釋一下,您為什么能拋棄您的財產,甚至連那件王子穿的斗篷也不帶上呢?”
王子用緩慢而堅定的語氣答道:“我把金子做成的帳篷釘打入地里,卻沒把它們打入我的心里。”
放棄可以使你贏得眾人信賴,放棄可以使你輕裝前進,放棄可以使你變得更精明、能干、有力量。
一把斧頭
一個工人在河邊砍柴,不小心斧頭掉進了河里,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工具。他坐在河邊傷心地哭起來。這時,一個財神出現了,工人向他訴說了自己的不幸,財神非常同情他,便跳進水中幫他打撈。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頭來問工人,工人卻搖頭說:“這不是我的那一把。”
又過了一會兒,他又拿出一把銀斧頭,工人還是搖頭。最后,他拿出了一把鐵斧頭,工人看見了高興地說:“謝謝你,這才是我失去的斧頭。”財神很喜歡他的誠實,于是把金斧頭、銀斧頭也一起送給了他。
工人回家后,向他的同伴們講了自己的遭遇。其中一個貪心的家伙也決定試一試。他跪在河邊,故意把斧頭扔進河里,然后也假裝痛哭,這時財神又出現了。很快,財神拿出一把金斧頭來,沒等財神問他,他馬上說:“還給我,這恰好是我丟失的那一把。”財神恨他不誠實,就和金斧頭一起消失了。當然,這個工人最終連自己的斧頭也找不到了。
誠實是人生的一種美德,盡管誠實的人有時會被人嘲笑,但最終會得到人生的獎賞,這種獎賞是無盡的,也是無價的。
奇跡的出現
艾森豪威爾13歲時曾遭遇到一場幾乎毀及他一生的災難。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他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當時只是擦破點皮,連疼痛的感覺都沒有。可到了晚上,那膝蓋突然疼了起來。他毫不理會這疼痛,默默地忍受著,沒有告訴任何人。第二天早晨,他的腿已經疼得非常厲害,但他仍默默無語,照例按時起床,吃完早飯,喂好牲口,然后若無其事地去上學。
第三天早晨,他的腿疼得連走路都十分困難,更無法去牲口棚喂牲口了。他母親發現了他那條腫得不能脫下靴子和襪子的腿,傷心地哭了:“你怎么不早說呢?”母親一邊用刀子把靴子和襪子從他的腳上割下來,一邊哭喊著:“快去叫醫生來!”醫生看了那條腿,連連搖頭:“太晚了,只能鋸掉這條腿了。”“不!”他大叫起來,“我不讓你鋸,除非我死!”
醫生無奈地離開了房間,他忍著傷痛對哥哥說:“如果我神志不清的話,千萬不要讓他們鋸我的腿。你要替我發誓,發誓!”哥哥答應了他的要求,兩天兩夜一直守護在他身旁。他的體溫越來越高,并開始胡言亂語。但他還是沒有任何退讓的跡象,嘴里咬著毛巾,不讓自己疼得叫出聲來。全家人都守在他的身邊,含著眼淚看著他痛苦而頑強地掙扎著。
醫生一次次過來,又一次次回去。最后,出于一種無助而又無奈的氣憤,醫生大喝一聲:“你們都在看著他去死!”可是,奇跡偏偏在不久后發生了。當醫生又一次過來時,他看到了一個驚人的變化,那條腿的腫脹正在消退下去。三個星期后,他終于戰勝了腿殘和死亡的危險,奇跡般地站了起來。
這次能奇跡般地從災難中站立起來,對艾森豪威爾的一生來說,意義非常重大,這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兩個轉折點之一(另一個轉折點是他后來當選了美國總統)。
艾森豪威爾以自己的勇敢和意志擋住了危難,跨越了在常人看來不可逾越的“天險”,成功地從死神手中拯救了自己。
廢墟上建的“莊園”
保羅·迪克的“森林莊園”讓每個到過那兒的人都贊嘆不已:蔥郁的樹木參天而立,各色花卉爭香斗妍,鳥兒在林間快樂地歌唱。可又有誰知道,這竟是在從前燒成廢墟的老莊園上重建的呢?
5年前,一場雷電引發了山火,將保羅剛從祖父那兒繼承下來的“森林莊園”燒毀。保羅對此心痛不已。但若要重建莊園,需要很大一筆資金,這對剛遭受火災損失的他來說自然是不可能拿得出來的,他茶飯不思,閉門不出,熬紅了雙眼。
祖母獲悉此事,意味深長地勸他說:“孩子,莊園被燒毀其實并不太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也因此毀掉。”保羅回味著祖母的話,一個人走出莊園靜靜地思索。正當他走到一條街上時,發現很多人排在一家店鋪前,像在搶購什么。他連忙走上前去看,原來是一些家庭主婦在買木炭,而商店的木炭供不應求。保羅望著一箱箱木炭,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
他雇傭了幾名燒炭工,在接下來的兩星期里,把莊園里那些燒焦的樹木加工成了優質的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店出售。
結果他的木炭銷售一空,保羅獲得了一筆可觀的收入。他用這筆錢買了樹苗、樹種,重新種在莊園的廢墟上,于是便有了現在綠樹成蔭的“森林莊園”。
在災難考驗我們的同時,希望之光是否也已經照耀在我們身上了呢?
喚醒巨人
十年前,一個只有高中學歷且貧困潦倒的窮小子偶然去聽了一位大師的演講。在那位大師抑揚頓挫、繪聲繪色、口若懸河的演講中,他開始羨慕且崇拜那位大師。他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站在臺上風度翩翩地面對臺下千千萬萬的觀眾,那是一種怎樣的榮耀啊!他開始偷偷地做著演講的夢。
八年以后,誰也沒有想到,當年在人們眼中一無是處的窮小子搖身一變竟成了一位街頭巷尾人們談之不盡的人物。
他寫出了一本暢銷國內外的成功勵志書《喚醒心中的巨人》。他就是美國名噪一時的激勵演講大師——安東尼·羅賓。
理想是一種特殊的陽光,沒有陽光賦予生命的作用,地球就會變成荒漠。才能猶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你用夢想去喚醒它。
瞬間的選擇
二戰期間,一位住在美國中部的婦女,隨先生駐防加州,住在靠近沙漠的營區里。營區生活條件很差,先生原本不讓太太跟著一起吃苦,但太太堅持一定要跟他去。
他們只找到了一間靠近印第安村落的小木屋。天氣悶熱難當,連蔭涼一點的地方都還有華氏115°(攝氏46°),風又總是呼呼刮個不停,塵土到處飛揚,而且旁邊住的全是不懂英語的印第安人,日子實在難熬。
一次,她的丈夫必須外出兩周參加部隊的演習,獨自在家的妻子更是寂寞之極。于是她寫信給母親說她要回家。母親很快回信給她,信中寫道:“有兩名囚犯從獄中望窗外,一個看到的是泥巴,一個看到的是星星。”她將母親的話看了又看,覺得很慚愧。“好吧!”
她想,“我就去找那星星吧。”于是她走出屋外,和鄰近的印第安人交朋友,請他們教她如何編織和制陶。印第安人熱情地接受了她。她從此迷上了印第安文化、歷史、語言等有關印第安人的事物。不僅如此,她還開始研究起沙漠來,很快地,沙漠也從荒涼之地成為她眼中神奇迷人的地方。最后她成了沙漠專家,出版了這方面的專著,她同印第安人相處得很好,她的生活比原先在中部時更加豐富多彩。
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經歷由改變態度而改變人生。
不放棄機會
有一次,一個年輕人要搭火車去外地,但事先沒有買好車票。這時剛好是圣誕前夕,到外地去度假的人很多,因此火車票很難買到。
年輕人打電話向車站詢問,答復是全部車票已經賣完,不過如果不怕麻煩的話,可以到車站碰碰運氣,看是否有人臨時退票。車站還特別強調一句:這種機會或許只有萬分之一。年輕人欣然提著行李趕到車站,可是等了好久,一直沒人退票,年輕人仍然耐心等待。就在火車還有五分鐘就要開出時,一個女人匆忙趕來退票,因為她家里有急事,只得改期。于是年輕人如愿以償,搭上了火車。
到了目的地,年輕人給夫人打了一個長途電話:“我抓住了那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了,因為我相信一個不怕吃虧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年輕人在后來的生活中正是靠著不放棄萬分之一機會的執著,終于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從一家制造廠的小技師,成為擁有五家百貨商店的老板,然后又成為企業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不放棄任何一個,哪怕是萬分之一的機會”,這是著名企業家甘布士的經驗之談。
羽毛
秋天來了,樹上的葉子一天比一天稀少,天氣也逐漸涼下來。一只蝙蝠在飛來飛去,它哭著說冷。上帝看見了它。
“你為什么哭啊,蝙蝠?”上帝問道。“因為我冷。”“為什么別的鳥不哭呢?”“它們不冷,因為它們都有羽毛。可是我連一根羽毛也沒有。”
上帝考慮了一下,覺得蝙蝠一片羽毛也沒有,確實可憐,于是就讓所有的鳥各給蝙蝠一片羽毛。
蝙蝠有了各種鳥兒的羽毛后,顯得漂亮極了,每片羽毛顏色都不一樣。
蝙蝠把翅膀一張開,真叫人眼花繚亂。蝙蝠因為有了這五彩繽紛的羽毛而驕傲起來,每天都盯著自己的羽毛,不理睬別的鳥兒。它老是欣賞著自己的羽毛,自我陶醉著:瞧我有多漂亮!鳥兒都飛到它們的上帝那里去,憤憤不平地,向上帝告狀說蝙蝠因為有別人給它的羽毛而自夸,跟別的鳥兒連話都不愿意說。上帝叫來蝙蝠。
“所有的鳥都在告你的狀哩,蝙蝠!”上帝對它說,“聽說你拿它們的羽毛來自夸,驕傲得連話都不愿同它們說了,是真的嗎?”
蝙蝠說:“它們是出于妒忌這么說的,因為我比所有的鳥都漂亮得多。你瞧一瞧,自己判斷吧!”蝙蝠張開兩扇翅膀,的的確確很美麗。
“那么好吧!”上帝說,“如今讓每只鳥把原來給蝙蝠的那片羽毛收回去,既然它這么漂亮,就用不著要別人的羽毛了。”
所有的鳥都撲向蝙蝠,把自己的那片羽毛取了回來。蝙蝠還跟原來一樣光禿禿的,它感到羞恥,也感到自己太丑了。
所以從那個時候起,它因為害羞,總是夜間才飛出來,免得別的鳥看見它。
每個人只有用心生活,實實在在地活出真我,才會擁有真正無悔的生活。
天梯的故事
父親有一次無意中提到雅各布的天梯,他的兒子聽了以后非常感興趣。過了幾天,他跟父親說:“爸爸,我夢見你講的了。”
“夢見什么了,孩子?”“我夢見一個梯子直伸入云里,在梯子底下有好多粉筆。爬梯子的人只有用粉筆把自己每一樁罪行在橫梯上作一個記號,才能夠爬得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