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新潮情書

你優美綽約的倩影,早已在我多元的,多視角的多方位,的具像群中美好地定格,并悄悄地嬗變為我心靈的立體對應物。我常常痛苦地嘔心瀝血,地反思這樣一個關系到我未來生存方式,的至關重大的失誤:緣何未能成功地及時向業蔭成為我愛的偶像的,你淋漓盡致地多層次多側面地揭示和披露早已潛藏于我深層意識中的愛的信息。也許我是在自覺地虔誠地有意回避馬太效應可能對我的不幸干預和報應,抑或原本就是為了竭力避免陳陳相因沿用習見的手段——讓書信作為傳遞愛的積淀的載體!不論屬于何種范疇何種情況,如今我向你毫無保留地一吐衷曲,此種高度的坦誠和令人心旌搖蕩的傾訴,竊認為必定足以成為令你愉悅愜意地墜入愛河的最靈驗的觸媒。當然,這也恰恰正是我近來殫精竭慮夢寐以求的最理想的結局。那么,我真誠地期待著來自在我看來足以令一切瘦燕肥環黯然失色的當今的活的維納斯,本信的收件人,換言之,亦即你的充滿溫馨的柔情的反饋……

廚師的情書

年輕的廚師給女友寫情書:

親愛的,無論在煮湯或炒菜的時候我都想念你!你簡直像味精那樣缺少不得。看見蘑菇,想起你的圓眼睛;看見豬肺,想起你的紅潤柔軟的臉頰;看見鵝掌,想起你的纖長手指;看見綠豆芽,想起你的腰肢。你猶如我的圍裙,不能沒有你。答應嫁給我吧,我會像侍候熊掌般侍候你。

女友給他寫了封回信:

我也想過你那像鵝掌的眉毛,像綠豆芽的眼睛,像蘑菇的鼻子,像味精的嘴巴,還想起你那像雌鯉魚的身材。我像鮮露筍那么嫩,未夠火候,出嫁還早哩。順便告訴你,我不打算要個像熊掌的丈夫。其實我和你就像蒸泥鰓魚放姜那樣。相信你明白我的意思。

是否別字?

在一個邊遠地區的小鎮的黑板報上,曾登過這樣一則無名氏文:

今天上午,上級通知要來一個解饞團(檢查團)說要煙酒(研究)橫向聯合。我們腸胃(常委)立即為此召開會議,雖然每人苦惱得滴下眼淚,還是決定宴(咽)到肚里。

一作家讀后,嘆曰:“足見田野山林,不乏白衣秀士。”這樣的文字,絕不是山野文人故作無聊游戲——另一則官樣文章可作注腳。

據某省日報報道,某縣教育局發過這樣一個紅頭文件:《1988年農教、普教驗收安排意見》,文中云:

飯菜及時、衛生,較為豐盛,味道新鮮合口。酒:中午啤酒、汽酒,下午本地大曲,本地土酒。茶:除邊遠貧困地區外,其余建議用溝山茶(按:系當地好茶)。煙:各區鄉根據情況安排,不求多,但求好……

由此看來,把“檢查團”作“解饞團”把“研究”作“煙酒”,把“常委”作“腸胃”,把“咽”作“宴”,到底孰錯孰對,真也把人攪糊涂了!

當與不當

有人不想當官反而當上了官,有人想當官反而當不上官,有人不想當官也沒當上官,有人想當官也當上了官。不想當官的想怎樣當不上官,想當官的想如何當上官,著急想當官的伸手要官,一心不想當官的擺手拒官。已經當上官的官對想當官的說伸手要官的一律不能給官,擺手拒官的倒可以考慮加官,結果,想當官伸手要官的倒沒當上官,不想當官擺手拒官的反當上了官。想當官的學聰明了,擺手拒官倒可能當上官;伸手要官也就當為上拒官。官就是官,誰能分清哪位是想當官而當不官的官,哪位是不想當官而當上官的官?

行與不行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能行的能行事多了得罪了不行的,不行的抓住能行的偶然難免的不行的事,整得你不服不行;不行的攀上了能行的,不行也能讓人說行。業務行的心計不行也不行,心計行的業務不行也能行。世上事也真難說誰行誰不行,啥行啥不行。不行的人辦了不行的事只要官緣行人緣行處處通行;能行的人辦應該行的事卻常常不行。上上下下都盼能行的就行,不行就不行。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這一條能實行。

官話與笑話

明清官場,一些官僚們故作風雅,開腔說官話,于是也便有不懂官話的笑話。清代小石道人的《嘻談續錄》中就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個捐官(即用錢買的官)不懂官話,到任后拜訪上司,上司問道:“貴縣風土如何?”

答曰:“并無大風,更少塵土。”

又問:“春花(一種魚)如何?”

答曰:“今春棉花每斤二百八。”

又問:“紳糧如侯?”

答曰:“我的身量,能穿三尺六。”

又問:“百姓如何?”

答曰:“白杏只有兩棵,紅杏不少。”

上司說:“我問的是黎庶。”

答曰:“梨樹甚多,結果子甚小。”

上司大怒了,大聲道:“我不是問什么梨杏,我是問你的小民!”

捐官連忙站起來回答說:“我的小名叫狗兒。”

而一個同學的作文里很不恰當地用了許多“而”字。語文老師在批改作文時,在文后批了兩句話:

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

這十個字,既是評語又是范文,既恰當又簡潔。他的意思是:你羅哩羅嗦用了那么多“而”字,又用的不對,我這十個字就用了六個“而”字,卻字字當用。

一位當時親歷了這位教師批改作文的師生說,提起那段評語,終生難忘。老師批改作文真也是一種藝術。

“那個……”

據說,民國年間,一位軍閥將領挪用軍餉販大煙土(鴉片),有一段時間沒有發給部屬士兵薪餉。士兵有些不滿,紛紛議論。有人把這個情況報告了那位軍閥將領。軍閥聽了,吩咐副官傳令集合隊伍,他要為此訓話。

士兵列隊完畢,且聽軍閥說道:

你們大家都不要那個,等我把那個那個了以后,咱們再那個!解散!

許多士兵對長官的這番話真有點“那個”,簡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就知底里的人回去作了一番說明:原來長官用軍餉倒販大煙土,貨一時未出手,話又不好明說,只能“那個”“那個”地支吾。但每一個“那個”都有不同的意思:“大家都不要那個”的“那個”是指不要鬧;“等我把那個那個了以后”中的第一個“那個”是指大煙土,第二個“那個”是指“出手”;“咱們再那個”的“那個”是指“發餉”。士兵一聽,無可奈何。

馬克·吐溫的啟事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同查·沃納合寫的《鍍金的時代》。由于小說以一定的史實為根據,反映了國內戰爭后資本主義發展期間的投機暴發行為和政治腐敗現象,引起不少人的猜測。據說有記者采訪了馬克·吐溫,詢問小說中的政客、參議員狄爾華綏與國會議員有無關系。馬克·吐溫壓抑不住他對那些政客的憤懣,在一次宴會上大罵道:“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是狗婊子養的。”

這句話在報紙上披露后,國會議員大為惱火,紛紛要求馬克·吐溫予以澄清或賠禮道歉。馬克·吐溫無耐,只好在《紐約時報》上刊登“啟事”:

日前小的在酒席上發言,說有些國會議員是“狗婊子養的”,事后有人向我興師問罪,我再三考慮,覺得此言是不妥當的,故特登報聲明,把我的話修改如下,幸祈諒鑒。即: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不是狗婊子養的。

閣下,你說還會有國會議員去找馬克·吐溫的麻煩嗎?

如此募兵布告

民國二十二年,軍閥割據四川,各自募兵爭地,無時不戰,民不聊生。當時榮任“懋撫綏崇清鄉司令官”的李某人,本無一兵一卒,光桿司令一個。為了在地方軍閥爭奪中占得一席之地,李司令便請人草擬并大印募兵布告。這則布告可謂千古奇文,錄以共賞:

懋撫綏崇清鄉司令部募兵布告

本軍奉命,綏靖兩陲,鞏固邊防,特招納四方健兒,俾成勁旅。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又云:“時勢造英雄。”值此風虎,大開賢路之際,正終軍請纓、宗愨投筆之日,希各界人士,具下列條件者,踴躍投營。條件如下:

(一)年滿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者,均可入伍。

(二)如六十歲以上,十四歲以下,思想純潔,身體健壯,亦受歡迎。

(三)有疾病者,視情節輕重而定:如左眼睛,右眼可以“瞄準”;左手殘,右手可以持槍者;腳跛,而能快跑一百米遠者,準予入營受訓。

(四)其他麻面、缺唇、塌鼻、駝背、啞巴……一視同仁,來者不拒。

心病處方

昆明華亭寺書有一則《心病處方》:

藥有十味:好肚腸一根,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言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陽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用藥方法:寬心鍋內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埋三分。

用藥禁忌:言清行濁,利己損人,暗箭中傷,腸中毒,笑里刀,兩頭蛇,平地起風波。

據說這個處方為唐代天際大師石頭和尚所開,歷時一千余年,不知醫好了多少人的心病。

狐媚藥方

鴉片戰爭時期,清道光皇帝派他的侄子奕山出任靖逆將軍,赴廣州督軍。奕山到廣州后,不聽林則徐的戰守建議,命知守佘保純與英軍洽談投降條件。當時正值三元里平英團把英軍圍困在牛欄崗上。佘保純聞訊趕去,強迫愛國民眾解散,并護送殘敵逃生。當時,有一文人看到這種情景,立即寫了一篇《狐媚藥方》:

佘黃堂號《精制狐媚藥方》,服用的人可延年益壽,潤身肥囊,固寵求榮,加官進爵,實在是偷生得福之妙藥。貴客光顧,須認明“專辦講和,情真價實,主顧不誤”招牌為記。藥方開列如下:

柔腸一條,黑心一個,厚臉皮一張,兩頭舌一根,媚骨一副,屈膝一對,叩頭蟲不拘多少,笑臉三分。

以上八味藥材,用笑里藏刀切碎,口蜜為丸,藏于烏龜殼內,臨用時以狼心一個、狗肺一副煎成糊涂和藥送服。

藏頭藥方

據傳,明代名醫李時珍家鄉湖北蘄春縣的縣令橫行霸道,魚肉百姓。縣令想延年益壽,特叫李時珍為他開補藥。李時珍稍思片刻,揮筆寫曰:

柏子仁三錢 木瓜二錢 官桂三錢

柴胡三錢  益智二錢 附子三錢

八角二錢  人參一錢 臺烏三錢

上黨三錢  山藥二錢

李時珍寫罷,拂袖而去。縣令忙派人去按藥方抓藥。那人頗通文墨,便把單方的奧秘告訴縣令。原來這是一個藏頭藥方,意為:

“柏木棺材一副,八人抬上山。”

那縣令聽罷,直氣得連連跺腳。

屁頌

一秀才數盡,卻見閻王。閻王偶放一屁,秀才即獻《屁頌》一篇曰:

高聳金臀,弘宣寶氣,依稀乎絲竹之音,仿佛乎麝蘭之味,臣立下風,不勝馨香之至。

閻王大喜,增壽十年,即時放回陽間。十年限滿,再見閻王。這秀才志氣舒展,望森羅殿搖擺而上。閻王問是何人,小鬼說道:“是那做屁文章的秀才。”

清政府日食文照

古代迷信以為日食是天狗吞日。清政府規定,每逢日食,地方官要行救護禮,鳴鑼放炮,將食日怪物趕走。他們相信太陽之所以不會被吃掉,主要是由于救護得力。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八國聯軍入侵,京津均駐有外國侵略軍。這年日食,清政府官員照例要行救護禮。但又怕鳴鑼放炮引起外國侵略軍誤會,于是便給聯軍送去一札照會。主要內容如下:

赤日經天,普照萬物,乃天道之常。茲查有一巨物,其形如蛤,于某月某日,大張某口,將日吞食,屆時必天地幽閉,人物不生,實屬異常慘變。本部堂不忍坐視,至時將躬率所屬,鳴金放炮,以使蛤形怪物,驚懼而逃,不使重為民害。誠恐貴部下軍士人等,耳目未經習慣,難免誤會,為此合行照會,請煩查照。

這樣堂而皇之的政府公文,送到洋人們手中,他們作何看待,用不著說了。只是今日讀來,作為炎黃子孫,想著我華夏曾有如此這般的政府,真像太陽果然被天狗吃了一樣。

成功的試驗

兩個大學生乘車來到一個小城市,在一家旅館投宿。店主像平常一樣,問他們姓名、職業、要在此住多久。這兩個外地人說:“我們是格勞克城的著名醫生,大約要在這兒住四個星期。但您不要將這告訴任何人,因為我們要在這里做一個試驗,我們需要安靜。”

好奇的店主問:“究竟做什么實驗”?

“在格勞克城我們做出了一個奇跡:將死人重新搞活過來。這種試驗,我們在那里用了三個星期。現在我們要在這里,在另一種條件下重做。”

店主沒有遵守外地人向他提出的要求,他立即將這個奇怪的故事傳開了。開始人們對此只是一笑了之。但是,兩個外地人的行動漸漸地引人注意了。他倆經常到公墓去,久久地停在一些墳墓前,其中包括一個富商的年輕妻子的墓。他們同當地人交談,詢問有關這個年輕太太以及其他葬于此公墓的死人的情況。

整個小城漸漸地處于一種奇異的不安之中。首先是那個商人,他真地相信這種神奇的試驗會成功。他同城里的醫生交談,現在連醫生的臉也嚴肅起來了。三個星期的時間快要過去了,肯定要發生什么事了。

第三星期的周末,這兩個外地人收到了商人的一封信。“我曾有過一個象天使一般的妻子”,他寫道,“但她重病纏身。我很愛她,也正因為如此,我不希望她重現病體。你們別擾亂她的安寧吧!”信封里放了一大筆標明是作為謝禮的錢。

在第一封信后,其他的信接踵而來。

一個侄子繼承了他叔叔的遺產,很為他死去的叔叔的復活而擔擾;一個在其丈夫死后改嫁了的女人寫道:“我的丈夫很老了,他不想再活了。他已得到了他的安寧。”……這些信的信封里也都放了一筆錢。

兩個外地人對此一言不發,夜里繼續著他們的公墓之行。這時,小城的市長出面干預了。他當市長才不久,而且向這兩個大學生提供了一大筆款。“我的條件是”,他寫道,“你們不要再試驗下去了。我們相信將死人復活,還可以給你們一份證明。我們這里不想要奇跡,你們立刻離開這個城市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高阳县| 奉新县| 万载县| 普宁市| 海晏县| 鄂托克旗| 米林县| 怀柔区| 本溪市| 遂宁市| 宜君县| 施甸县| 平乡县| 家居| 华安县| 嘉禾县| 钟山县| 会东县| 吉隆县| 揭西县| 万全县| 湘潭市| 盐山县| 十堰市| 怀柔区| 齐齐哈尔市| 太原市| 栾川县| 礼泉县| 紫云| 津市市| 沙雅县| 望奎县| 夹江县| 宣威市| 四平市| 菏泽市| 十堰市| 高陵县| 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