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士兵的現役和預備役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最新修正本)
- 本書編寫組
- 737字
- 2016-01-20 10:54:16
第十八條現役士兵包括義務兵役制士兵和志愿兵役制士兵,義務兵役制士兵稱義務兵,志愿兵役制士兵稱士官。
第十九條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二年。
第二十條義務兵服現役期滿,根據軍隊需要和本人自愿,經團級以上單位批準,可以改為士官。根據軍隊需要,可以直接從非軍事部門具有專業(yè)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
士官實行分級服現役制度。士官服現役的期限一般不超過三十年,年齡不超過五十五周歲。
士官分級服現役的辦法和直接從非軍事部門招收士官的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規(guī)定。
第二十一條士兵服現役期滿,應當退出現役。因軍隊編制員額縮減需要退出現役的,經軍隊醫(yī)院診斷證明本人健康狀況不適合繼續(xù)服現役的,或者因其他特殊原因需要退出現役的,經師級以上機關批準,可以提前退出現役。
士兵退出現役的時間為部隊宣布退出現役命令之日。第二十二條士兵退出現役時,符合預備役條件的,由部隊確定服士兵預備役;經過考核,適合擔任軍官職務的,服軍官預備役。
退出現役的士兵,由部隊確定服預備役的,自退出現役之日起四十日內,到安置地的縣、自治縣、市、市轄區(qū)的兵役機關辦理預備役登記。
第二十三條依照本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經過兵役登記的應征公民,未被征集服現役的,辦理士兵預備役登記。
第二十四條士兵預備役的年齡,為十八周歲至三十五周歲,根據需要可以適當延長。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規(guī)定。
第二十五條士兵預備役分為第一類和第二類。第一類士兵預備役包括下列人員:
(一)預編到現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
(二)編入預備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
(三)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基干民兵組織的人員。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下列人員:
(一)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普通民兵組織的人員;
(二)其他經過預備役登記確定服士兵預備役的人員。
預備役士兵達到服預備役最高年齡的,退出預備役。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實用版(2018年版)
- 刑法辦案法律規(guī)范適用指引(下冊)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解讀(第二版)
- 職工法律知識學習手冊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注解與配套(第三版)
- 養(yǎng)老機構醫(yī)養(yǎng)費用支付模式研究
- 新編常用法律知識學習讀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聯(lián)規(guī)定(注釋應用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qū)矯正法實施辦法
- 疫情防控法律知識簡明問答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水土保持法律法規(guī)
- 最新領導干部依法行政常用法律法規(guī)手冊(第7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 實用版法規(guī)專輯:安全生產法(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