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忙來忙去都是空忙:窮人為什么窮?(1)
- 不懂投資理財,你就窮忙一輩子
- 李昊軒
- 4240字
- 2016-02-25 13:54:35
越忙掙得就越多,自己就會越富有——這似乎是一個真理。所以很多人為了改變貧窮的命運會拼命地去忙,總是但現(xiàn)實總會和人開玩笑,最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忙來忙去都是空忙!為什么有些人會越忙越窮?因為他們的心是貧窮的。
窮人只問錢多錢少,不問如何生金
富人所以能夠擁有財富,占有更多的資源,往往是因為富人的思維觀念,他們更在乎的是賺錢的方法,而窮人在乎的是賺多少錢。而富人則不同,他們認為只有掌握了賺錢的方法才有成功的可能,就算是偶爾失敗了,如果方法對頭,還會有東山再起的那天。
很多窮人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想花兩元買一注彩票,中了大獎就會得500萬元;如果拿去投資,又會賺500萬元。幾年下來,這不就成了李嘉誠第二了嗎?于是,拼命買彩票,沉溺于這種致富概率低的行為。于是,窮人花在彩票上的錢,往往遠遠多于富人。
窮人們更應(yīng)該明白,賺錢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簡單。
富人賺錢,總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研究賺錢的方法和規(guī)律。面對現(xiàn)實來做出正確的選擇,又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調(diào)整計劃,避免失敗。
美國食品大王鮑洛奇是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最初在一家食品店幫人賣水果。有一次,食品店里20箱香蕉被一場意外的大火烤得黃里帶黑。老板讓鮑洛奇降價出售。
面對這個任務(wù),一開始鮑洛奇就感到為難,他硬著頭皮將香蕉擺到了攤上。然而,人們一看香蕉的模樣,就失望地走開。不管鮑洛奇使出怎樣解釋,都無濟于事。傍晚,鮑洛奇把嗓子都喊破了,連一根香蕉也沒賣出去。
到了夜里,又累又沮喪的鮑洛奇守著香蕉睡不著覺了。他若有所思起身仔細地檢查了一遍。香蕉并沒有變質(zhì),只是在香蕉皮上有些黑點,因為煙熏火燒,吃起來反而別有風(fēng)味。鮑洛奇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第二天,鮑洛奇就又把香蕉擺了出來大聲叫賣,只是吆喝的內(nèi)容與前一天相同:“快來瞧,快來看,最新進口的阿根廷香蕉,全城獨此一家,數(shù)量有限,先到先得,快來買呀!”
不一兒,水果攤前面便圍了一大群人。鮑洛奇注意到有一位年輕的小姐在攤前轉(zhuǎn)了大半天了,也下不了決心是不是買,就問:“小姐,你以前見過這樣的香蕉嗎?你嘗一根,我敢保證你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香蕉?!?
鮑洛奇一邊說,一邊麻利地剝了一根香蕉,遞到小姐的手里。
小姐嘗了一口,馬上說:“嗯,的確味道與眾不同。給我來10磅吧?!?
圍觀的顧客已經(jīng)把剛才的場景看在眼里,大家不再猶豫了,紛紛購買。
被烤的香蕉不到半天就以高出市價近一倍的價格賣完了。許多來得晚的顧客因為沒有買到“阿根廷香蕉”而失望不已。
試想一下,如果鮑洛奇始終用第一天的叫賣方式降價銷售,就有可能等香蕉全爛了都不會有人問津。但現(xiàn)在以兩倍于正常香蕉的價格讓“阿根廷香蕉”脫銷,原因就在于他找到了將有特殊外觀和口味的香蕉推銷出去的方法。有了好的方法,事情變得輕而易舉,財富自然源源不斷。
現(xiàn)實生活中,窮人很難像鮑洛奇一樣找到賺錢的方法,再去行動。窮人只在乎賺多少錢,錢多則喜,錢少則憂。憂憂喜喜的人,財神是不怎么喜歡他的。
只有像富人一樣,收回貪婪地看錢的眼光,靜心研究賺錢的方法,才有可能成功。
賺錢始于頭腦,富翁的錢都是“想”出來的。在當(dāng)今財富時代,你見過誰用四肢賺大錢的?世界富豪比爾o蓋茨、巴菲特、李嘉誠等,都是靠腦力賺錢。窮人窮在思維上,窮人固守著窮思維,找不到好的致富方法。精明的致富方法是可以學(xué)來的。
約翰的母親不幸辭世,給他和哥哥約瑟留下的是一個可憐的雜貨店。微薄的資金,簡陋的小店,靠出售一些罐頭和汽水之類的食品,一年下來,收入甚微。
他們不甘心這種窮困狀況,在探索發(fā)財?shù)臋C會??墒墙?jīng)營的訣竅究竟在哪里?他們決定到處去看看。直到有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家便利商店前,這家店鋪顧客盈門,生意非常好。引起了兄弟二人的注意。他們看見大門外面有一張醒目的紅色告示,上面寫著:“凡來本店購物的顧客,都請把您的發(fā)票保存好,年終可憑發(fā)票免費換領(lǐng)發(fā)票金額5%的商品?!?
他們把這份告示看了幾遍后,明白了這家店鋪生意興隆的原因:顧客就是因為貪圖年終5%的免費購物。
他們一下子興奮了起來。他們回到自己的店鋪,也貼上醒目的告示:“本店從即日起,全部商品降價5%,保證我們的商品是全市最低價。有買貴的,可到本店找回差價,并有獎勵。”
就這樣,他們的商店出現(xiàn)了購物狂潮,他們乘勝追擊,在這座城市接連開了十幾家的門市,占據(jù)了幾條主要的街道,憑借“偷”來的經(jīng)營秘訣,兄弟倆的財富也迅速增長,最終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豪。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思維既可以作為武器,夠摧毀自己的舊觀念,也能作為利器,開創(chuàng)自己的未來。精明的想法當(dāng)然是可以借鑒的,只要你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方式,你的視野就會變得開闊,你才能成為富人。如果你堅持窮人的思維不改變,就只能繼續(xù)窮困下去。
只靠那點工資,想不窮都不行
對于一個工薪階層來說,薪水的高低不僅體現(xiàn)他的人生價值,更決定他的生活水準,所以,很多人會追求高薪。但遺憾的是,不管自己如何努力,薪水卻不見漲。隨著貨幣的不斷膨脹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面對自己那點可憐的薪水,很多人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開始抱怨世界的不公,于是,人們開始迷茫、困惑,仇富心理逐漸形成,更可怕的是,貧困的陰影開始在生活中彌漫。
大多數(shù)窮人都是靠工資生活的。既然只能靠工資,就不可能致富。工資只不過能維持基本生活需求。但是,要過上富裕的是很難的。面對這樣的困局,很多人既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也不知道怎樣去獲得高薪。于是,有人要求抗議分配的不公。
在這個社會迅速變化的時代,就是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也有單位倒閉的時候。工資是靠不住的,單純靠工資絕對成不了富人。如果你還在為一份年薪很高的工作自豪,說明你還是窮人的思維,而且有時候連保證生活的工資也會丟掉。
唐海云進入一家做國際貿(mào)易的公司上班,工作環(huán)境和待遇都讓她比較滿意,她很快便投入工作中。
在幾位老同事的指導(dǎo)下,唐海云的工作做得很讓老板滿意。但一個月后,唐海云發(fā)現(xiàn)公司里她學(xué)歷最高,工資卻是最低的,干的事也不少,她感覺很不平衡。
老板發(fā)現(xiàn)唐海云r工作有情緒,就找她談話。得知原因后,老板告訴她只要她工作做得好,公司絕對不會虧待她。但唐海云要求老板要么提高她的月薪,要么多拿提成。
老板解釋說,唐海云的薪酬是按照職位定的,這是公司的制度,不是隨便更改,況且唐海云是新人,剛進公司沒有工作經(jīng)驗,還需要老員工帶帶,在唐海云沒給公司創(chuàng)造出效益之前,不能提高薪酬。
最終,老板沒有做通唐海云的工作。一個月后,老板沒有給唐海云加工資,也沒有給她多拿提成。
唐海云很氣惱,決定嚇唬嚇唬老板,于是,她給老板遞交了辭職信。唐海云的本意是,自己的能力老板是認可的,況且公司很難找到像她這樣專業(yè)對口的員工,便佯裝辭職逼老板給自己加薪。
但讓她意外的是,老板接受了她的辭呈。
老板對她說:“在我看來,能證明你身價的也不是薪水,而是你做事的態(tài)度和能力。這是你的第一份薪水,但你收獲的不僅僅是薪水,不管是多少,我希望你能無條件接受?!?
就這樣,唐海云失業(yè)了,一分錢也拿不到了。
收入穩(wěn)定與缺乏自信是很多人改變境況的障礙。薪水只能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靠薪水不能成為富人。老板雇你,不是讓你發(fā)大財,也不是和你共同致富,挖不出剩余價值,你就死掉了。一個富翁的產(chǎn)生,必然有無數(shù)的打工者流血流汗又流淚。所以,依靠薪水,想不窮都不行。忙來忙去,只為老板忙,只在窮忙。
很多人手里的薪水,就像一個窮人手里的一個最珍貴的蛋,這個雞蛋就是全部希望,他無法放在幾個籃子里,就只能小心翼翼操著,不要落到地上打碎了,他必須為這個雞蛋負責(zé)。按道理來說,窮人一無所有,更應(yīng)該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但是事實不然。窮人膽小謹慎,越窮越怕,越怕越窮,最后連那個雞蛋都打碎了,他才敢邁出一步,嘗試新的生活。
王先生在一家公司搞圖文設(shè)計,每個月只有領(lǐng)著可憐巴巴的薪水,令他頭疼不已。每次朋友們聚會以及與戀人外出游玩時,都會有一筆不小的開銷。
是選擇跳槽還是選擇下海,但是又不想舍棄穩(wěn)定的工作,但他還想額外地賺點錢,真是不好決定。
崗位是死的,工資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后來,他買了一臺電腦,在業(yè)余時間學(xué)會在網(wǎng)上賣服裝。這樣,不僅收入增加了,還結(jié)識了不少客戶。
后來,王先生的公司倒閉了,他專心做起網(wǎng)店來,生意越來越好,收入是上班時的好幾倍。
薪水就像那個雞蛋,而一個雞蛋是靠不住的,靠它干什么?最大的風(fēng)險是你一輩子都是窮人里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價。這個時代已經(jīng)沒有什么工作可以讓你依靠一輩子。所以,我們要學(xué)會投資,這樣,你才能改變經(jīng)濟緊迫的局面。工資靠不住,靠工資永遠不可能成為富人。你再怎么拼命奮斗,也不會有質(zhì)的飛躍。
窮人缺錢,更缺少賺錢的頭腦
窮人缺錢,毋庸置疑。窮人更缺的是賺錢的頭腦。窮人和富人,首先是腦袋的距離,然后才是口袋的距離。
兩個窮人,沒有錢,政府給每個人發(fā)放了1000元的生活補貼。
第一個人用領(lǐng)來的錢買500雙拖鞋,地攤上每雙賣30元,一共得到了1500元。留下500元作為生活費,其他的拿去投資,錢生錢,逐步擺脫了貧窮的命運。
另一個窮人把這1000元買了大米和油鹽,不到一個月,食品吃完了,窮人依然面臨著饑餓的威脅。
可見,窮人缺錢,窮人更缺的是賺錢的頭腦。很多窮人你給他錢,也不會按給他安排的致富道路。你給他100元,他會去買米;給他200元,他會去買酒買肉;給他500元,他會去買套體面的衣服,最后剩下10元也要買幾注彩票。窮人窮慣了,一旦有了錢只想改善生活,他們不知道的是,擁有再多錢,只出不進,不久就會耗光。
富人,永遠是窮人的榜樣,富人的口袋里裝著窮人夢寐以求的東西。窮人只看到富人口袋里的東西,卻看不到富人腦袋里的東西。其實,什么樣的腦袋決定自己有什么樣的口袋。要富口袋,必須先富腦袋。
洛克菲勒說過:“即使把我的衣服脫光,再放到?jīng)]有人煙的沙漠中,只要有一個商隊經(jīng)過,我又會成為百萬富翁?!边@就是富人和窮人的差別。窮人擁有裝錢的口袋,富人卻擁有賺錢的腦袋。
這個世界上也有那么一個人,開始時不僅有一個窮腦袋,更有一個窮口袋,可以說是一個徹底的窮人。
但他從4歲就往自己的腦袋里裝自己認為有用的東西,后來他把這些有用的東西變成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書寫了從窮人到富人的神話。他的財富堆起來恐怕比日本最高的山峰還要高。
這個人,就是松下幸之助。
松下還是個孩子時就在車行工作,冬天五點半起,夏天五點起,不管是刮風(fēng)還是下雨,都必須要起床將店內(nèi)外都打掃一遍,一整天就全部做修理、銷售之類的活,一直到晚上七點鐘才能休息。但是,就是從七點鐘到睡覺前的那幾個小時,松下也沒有閑著,而是看書來充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