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
風白休息了幾日精神飽滿:“前輩,那劍道第四個境界無劍之境,如何去練?”
須發(fā)皆白的老者搖頭:“你可知何為無劍之境?”
風白沉思著:“無劍之境,依著描述是這樣的,簡到了極致,就是無。無劍境的最大標志是練成心劍。手中有劍,心中無劍,是為心劍。但是具體如何,晚輩卻是半點也不知曉。”
須發(fā)皆白的老者說道:“其實無劍之境,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超乎想象的困難。無劍之境,需要你把你之前所學的任何劍招,統(tǒng)統(tǒng)給忘掉。然后,由著心中,催發(fā)出自己的心劍,才叫無劍之境。”
“忘掉自己所學的劍招?”風白也不由的一陣子的錯愕,要知一個劍客,由小開始習劍,習劍短的幾十年,習劍長的幾百年時光,早就把劍招的一招一式,都刻入了腦中,刻入了骨髓當中,要學新的劍招易,但是要把自己所學的劍招,統(tǒng)統(tǒng)給忘掉,這可不是一般的難度。
“對,就是這么修煉,你現(xiàn)在就開始忘招吧。你所學過的劍招,你在練繁劍境到簡劍境的時候,所見過的任何劍招,全部要統(tǒng)統(tǒng)的忘記。”須發(fā)皆白的老者點頭。
風白苦笑一聲:“這談何容易,有沒有什么訣竅。”
須發(fā)皆白的老者面色一寒:“劍道修行,終究還是靠自己的心,這件事,老夫幫不了你。”
風白也不由的陷入了迷茫當中,算了,不管那么多,開始忘記自己所學的劍招吧。
這一次修行,用的時間非常的久。
開始,要遺忘那些自己所見過的劍招,到是挺快的。
然后,第二步,開始遺忘一些自己學過一招半式的劍招,就慢了許多。風白在修仙界混跡了些時月,有時候與人交手,看到哪一招威力大,就會學上幾招。這些七鱗八片的招式,要忘記也非是易事,但用了一些時間也忘得差不多了。
接著,第三步,也是最難的一步來了。初霞劍術,這是自己自小開始練劍之時,便練的劍術。這一套劍術,陪了自己足足的十多年之久。要忘記這一套劍術當中的任何一招,都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霞光初起!”
“紅霞漫天!”
“霞起時云現(xiàn)!”
“云霞交織化!”
“霞艷千里絕!”
“霞絕劍消散!”
這熟悉到骨子里面的招式,怎么可能忘得了。
但是要練成無劍之境,不忘也要忘。
“初霞劍術,由霞而來,你追本溯源,觀看其本源,方可忘招。”須發(fā)皆白老者的聲音,在最關鍵的時候響起。
風白聽了,只感覺如黑暗之燈,此時正好天空之中,正是朝霞飛起之時,在霞光當中,找尋著對應的劍法。
霞光初起這一劍招,正是起源于霞光初升之時。
紅霞漫天,正是霞光極盛之時。
霞起時云現(xiàn),原來也是起源于霞光飛布之時。
云霞交織化,正是起源于云霞交織之時。
霞艷千里絕,不正是云霞極盛極艷時候,橫視千里之景嗎?
漸漸的,已經(jīng)忘掉了初霞劍術,只看到了眼前那燦爛的霞光。
不知不覺間,自己所學過的劍術,全部忘得干干凈凈。
而此時,隱隱的感覺到,在自己的心中,有著一股劍氣積存著,積累著。
轟!
手握著卻邪劍,刺出了一劍。
這一劍,沒有任何劍招,但是卻又似乎是任何的劍招。
而且,在劍的前端,出現(xiàn)了一道至大至剛至宏至誠的劍氣。
無劍之劍,是乃心劍!
“我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劍道第四個境界無劍境。”風白由著悟劍當中回過神來,喃喃的說道。
須發(fā)皆白的老者微笑,第一次贊許的說道:“你這劍道悟性,到是不壞,已經(jīng)悟到了無劍之劍,乃是心劍。以后你學的招式越多,忘的招式越多,你心劍的威力便越大。你現(xiàn)在的劍術,放在更遼闊的世界,到是一般。但是在東土修仙界,卻已經(jīng)是最頂尖的了。”
“我這還有一本《悟劍錄》,是我這么多年來,對于劍道的領悟。后面的劍術更高境界,人劍境,地劍境,我的一些經(jīng)驗,都寫在上面。”須發(fā)皆白的老者點頭說道:“也差不多了,我該走了。”
風白大吃一驚,顫聲道:“前輩,你……你到哪里去?”
須發(fā)皆白,身材高大的老者搖頭說道:“老夫本來就說過,老夫現(xiàn)在在更遼闊的世界當中,這一趟只是偶爾回丹霞仙門看看罷了,自然是要走的。現(xiàn)在把你調教得差不多了,心愿已了。只是老夫回來之事,乃是秘密之事,不想外泄,你也不用與你師傅說,以免生出其它事端。”
風白雖然生性灑脫,但是這須發(fā)皆白的老者這幾個月對自己的教導,確實相當用心,僅在師傅之下。而且與師傅君子劍楚正明相處的時候,總感覺處處受拘束。這須發(fā)皆白的老者行事灑脫,正合自己的胃口,此時聽得如此一說,到也有幾分難受。
須發(fā)皆白的老者哈哈一笑:“你這癡兒,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風白突然一咬牙:“前輩教授晚輩劍術,晚輩還想知道前輩名誨,日后若有機會,到更廣闊的世界當中去,說不定有機會再見前輩。”
須發(fā)皆白的老者不由的一默然,好半晌才笑道:“也罷,便告訴你,老夫姓葉。若是有緣,便可再見。若是無緣,也不用追尋。”
說罷身形在虛空一閃,卻已經(jīng)空中渺渺,不見人影。
風白也不由的心中感慨,悲由心起。
……
接下來的數(shù)日,風白叫小師妹給自己找了許多資料,去查須發(fā)皆白的老者所說的,這個很廣很廣的世界,到底有多廣闊。
結果一查之下,自己也嚇了一大跳。
這個世界,真是******大!
一百萬年前,封神之戰(zhàn)時期,三清當中的前兩位以及西方兩圣,齊齊挑戰(zhàn)通天教主。通天教主也發(fā)了狠心,立下了誅仙劍陣,與其它四圣交手,直打得天地崩毀,重立地火風水,此后世界大變,很多地域憑空消失,只有原來的一半左右的大小,而五位圣人,也自消失。
從此之后,便迎來了玉皇大帝,如來佛祖,以及: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太極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這六位,一起統(tǒng)治天地的時代。
其中以玉皇大帝,如來佛祖的實力最強,占據(jù)了三界的中央。
其它四御,勢力弱上許多,占據(jù)三界的邊角之地。
而其中,四御之一的勾陳大帝那邊的統(tǒng)治結構是這樣的。
勾陳大帝手下有五極戰(zhàn)神,即是天空戰(zhàn)神,大地戰(zhàn)神,人中戰(zhàn)神,北極戰(zhàn)神和南極戰(zhàn)神。
而每一個戰(zhàn)神,手底下都有六個神國。
每一個神國治下,都有六個仙域。
每一個仙域之下,都有六個洞天。
每一個洞天治下,都有六個福地。
每一個福地治下,都有六個仙府。
每一個仙府治下,都有六個仙宮。
每一個仙宮治下,都有六個仙門。
這個世界,居然有如此之大。
而東土修仙界,果然只是世界的一個小角落罷了。處在這個體制的下層,算是藤王宮的下面一層。只是藤王宮早就名存實亡,東土修仙界,就是丹霞,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這六個仙門稱雄。
也不知須發(fā)皆白的葉前輩,又在這個體制的哪一層。
“有朝一日,我也會去更廣闊的世界當中。”風白沉吟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