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西部民族地區農村信息網絡建設現狀此節的數據資料均引自李道亮.中國農村信息化發展報告(2007)、(2008)、(2009)三部專著中,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2008.2009.

與西部民族地區農村信息化建設相配套的農村廣播、電視網、電信網、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國家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整體部分,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這些年亦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內蒙古自治區

截至2008年11月底,內蒙古自治區行政村基本完成了“村村通電話”、“村村通電視”、“農村牧區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設,初步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網絡,實現天網、地網、人網的綜合覆蓋。農村信息服務已覆蓋農牧戶311.3萬戶,覆蓋農牧民1714.35萬人。2009年4月,全區“千鄉萬村”助民惠農信息服務工程正式啟動,計劃在原有“村村通電話”工程的基礎上,實現農村信息機入村,加快信息服務站建設,推進“村村上網”工程,建設鄉鎮電子政務平臺和農民工就業信息服務平臺。

(二)甘肅省

截至2008年底,甘肅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已達89.82%,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已達89.77%。建成省級廣電光纜干線3516公里,市縣級干線1.32萬公里。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25.43%,建成微波傳輸線路總長3343公里,已形成覆蓋全省大部分城市和鄉村的廣播電視網體系。2004年以來,“村村通電話”工程的實施取得了積極成效,短短3年時間實現了省內所有行政村通電話。累計投入資金7億元,建成基站1000多個,鋪設光纜線路6500余公里,完成對1300多個行政村、800多個自然村的網絡覆蓋。農村行政村的網絡覆蓋率已達96.68%,自然村網絡覆蓋率達90.85%。

(三)青海省

2009年青海省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專項建設資金1510萬元,同時,安排地方政府債券1510萬元與國家專項資金配套使用,實施2433個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廣播電視全覆蓋,從根本上解決全省農牧區群眾聽廣播、看電視難問題。青海省通信業累計投資7.69億元,新建1074個移動基站,新建光纜8000公里,為99個鄉鎮、1781個行政村、44個自然村開通電話。農牧區通信事業也發展迅猛,2008年,農牧區村村通電話普及率已達91.7%。在網絡建設方面,在中國電信青海公司的支持下,全力為為農村信息化提供必要的網絡條件。同時全面加快無線寬帶建設,目前已開通無線寬帶熱點120個。截至2008年底,移動通信網絡已經覆蓋了青海全省100%的鄉鎮和90%的行政村。

(四)寧夏回族自治區

2008年寧夏全區270個20戶以上廣播電視盲點自然村的1萬戶農村家庭能看上電視、聽到廣播了。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93.14%和92.78%。2007年底,在“村村通電話”工程的順利實施下,寧夏13533個自然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電話。中國移動寧夏公司近年在寧夏農村地區投入大量資金,通信網絡覆蓋全區3603個行政村,寧夏農村居民手機普及率為69.5%。2007年9月,寧夏被列為全國首個信息化省域試點,2008年9月通過工信部進行試點驗收并被授予“國家級社會主義新農村信息化工作省域示范”試點,從試點到示范,寧夏實現了村村通互聯網、村村有信息服務站的目標。

(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正確領導下,通信和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到2008年底,全疆已建成電視臺120座,衛星地面接收站1198座,有線電視傳輸線路長達4萬公里,入網用戶100萬戶,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82.9%和84.53%,基本形成了一個有線與無線并舉,地面光纜、地上微波、天上衛星三位一體的立體干線信息傳輸網。截至2009年4月,新疆已實現行政村全部通電話的目標,遠程教育已覆蓋了全疆83個縣市區,607個鄉鎮和2770個建制村,建立了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天地網合一”的教學平臺;互聯網向農村不斷延伸,全區853個鄉鎮中有730個開通了互聯網業務。

(六)廣西壯族自治區

近年來,廣西大力實施“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建設,以光纖聯網、有線入戶的方式創新解決農村群眾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自治區廣電總局2006年下半年啟動廣西農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建設工程,2008年7月,無線覆蓋工程建設任務完成后,自治區已提前兩年半實現“十一五”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建設規劃,全區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治區廣播電視公共覆蓋的能力。廣西作為“村村通電話工程”全國五個試點省區之一,2008年11月28日,全部完成2008年自然村“村村通電話”工程,完成了1026個20戶以上通自然村的村通任務,成為我國西部地區率先實現這一目標的省區。截至2008年底,中國電信廣西公司已為“村村通”工程累計投入20多億元,基本實現了互聯網對全區農村的覆蓋,農村寬帶用戶超過35萬戶。

(七)貴州省

2009年4月,國家發改委、國家廣電總局考慮到貴州農村廣播覆蓋情況和“村村通”建設取得的成效,在全國“十一五”期間新增的6萬個村建設任務中,給貴州新增了1.4萬個村,使2010年前貴州省將約有230多萬戶受益農戶通過直播衛星設備,可以看到44套電視節目和收聽到43套廣播節目。實施20戶以上自然村農村衛星廣播電視收轉站建設工程以來,完成89萬個20戶以上自然村廣播電視接收站建設任務。完成全省94個無線廣播電視轉播臺(站)建設和改造,擴大覆蓋范圍,增加發射功率,延長發射時間,讓無線覆蓋范圍的群眾能無償收看4套以上電視節目和收聽兩套以上廣播節目。2007年10月18日,貴州全面實現行政村“村村通電話”,共投入資金30多億元,建設基站3897個,鋪設光纜4.27萬公里,為7666個行政村開通電話,至此,村通電話率達到100%。2008年貴州通信業繼續投資加大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571個自然村(20戶以上)開通了電話,使全省開通電話的自然村總數達到97931個。貴州省還積極進行通信基礎網絡建設,加大對農村地區通信網絡的覆蓋,在實現“鄉鄉通寬帶”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行政村“村村通寬帶”工程,鼓勵各企業積極采取有線或無線方式,逐步解決行政村通寬帶問題。

(八)云南省

2008年,云南省完成了400個“村村通”農村有線電視光纜聯網工程,解決了8.8萬人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此外,還全面實施20戶以上通電自然村的廣播電視覆蓋工程并建設9個無線發射臺站。2009年云南省在“村村通”工程的建設上,加大了人力、財力的投入。培養骨干技術人員,提供技術保障。并采取宜網則網、宜星則星等建設方式進行覆蓋,而且安排6800多萬元資金,對全省51個轉播臺的設備進行了擴建和更新。同時爭取到6700多萬元資金,實施了一批邊境口岸調頻廣播電視覆蓋改擴建項目,新增了一批民族語廣播電視節目的譯制設備,使少數民族群眾能聽得懂看得好節目。2005年底,云南電信公司、移動公司和聯通分公司分別完成了995、1961、96個行政村通電話任務,2007年,全省又新增600個行政村通電話。在網絡建設方面,云南省在“十五”期間就初步建立了具有較強技術支持功能的農收信息中心和核心網站,各州市、縣農牧局全部實現了聯網和建立農業網站,50%的州市和10%的縣農業局建立了局域網,23%的鄉鎮建立了農村經濟信息服務站。

(九)西藏自治區

截至2008年底,西藏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88.8%和89.9%,實現了行政村“村村通”廣播電視。“鄉鄉通光纜(寬帶)、”“村村通電話”工程取得重大進展,累計實現530個鄉鎮通光纜、3421個行政村通電話,分別占西藏鄉鎮和行政村總數的67%和57.68%,綜合信息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舞钢市| 化隆| 云霄县| 慈利县| 南江县| 广宁县| 内黄县| 佳木斯市| 砀山县| 奉贤区| 安陆市| 安溪县| 邳州市| 改则县| 会泽县| 沂南县| 新干县| 乌拉特中旗| 襄垣县| 泰安市| 城步| 安溪县| 康平县| 武陟县| 钟祥市| 庄浪县| 长兴县| 潜江市| 白河县| 中阳县| 宿迁市| 闽侯县| 安顺市| 庐江县| 金溪县| 永城市| 东源县| 额敏县| 托克逊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