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善教育百年記憶(1882-2010):民族卷
- 巴圖朝魯主編
- 16字
- 2018-12-30 00:34:27
第三篇 阿拉善蒙古族教育的發展繁榮
一、阿拉善盟簡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黨的民族政策的落實,1979年7月1日,原內蒙古東三盟、西三旗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79年11月,國務院同意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關于將西三旗合并成立阿拉善盟的報告,決定成立阿拉善盟。
1980年5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管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盟成立當初,全盟有3個旗、2個鹽場、8個鎮、40個蘇木、9個國營農牧和林場、219個嘎查和36個居民委員會。通過幾次機構改革,到2009年末,全盟有3個旗、1個經濟開發區、1個示范區、11個蘇木、13個鎮、191個嘎查和49個居民委員會。
全盟總面積26.8萬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22.8%。東鄰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東南鄰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鄰甘肅省,北鄰蒙古人民共和國,邊境線全長734.572公里。
阿拉善盟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多民族聚集的地方,目前全盟有蒙古族、漢族、回族、滿族、朝鮮族、壯族等16個民族,總人口23萬多人,蒙古族人口4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