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電信息實用技術
- 雷玉堂編著
- 740字
- 2018-12-29 15:56:15
1.4 高效節能平面分布式固態光源——OLED燈
1.4.1 OLED燈概述
OLED作為顯示器的應用研究已有多年,近來已開始它在照明燈方面的應用研究。無機的LED燈能提供很高的能效和特別長的壽命,但制造成本太高,從而被限制在特殊的應用。而OLED燈與LED點光源不同,它是新發展起來的一種高效節能的平面分布式光源,其優點是:制造成本與維護價格低、能耗與工作電壓低而比較安全、高質量的光輸出僅有少量的紫外光和紅外光輻射、沒有燈絲斷裂而耐用、壽命長等。預計到2020年,固態光源與現有照明技術相比產生同樣光輸出時可節省50%能源,這意味著可減少能耗,因而較少產生空氣和水的污染,可開發許多新的應用領域。
1. OLED燈的結構組成
OLED燈的結構組成如圖1-13所示。它是由多層薄膜器件組成的,即由箔、膜、剛性或柔性的板作為基底,由電極層、活性材料層以及保護阻擋層等組成,要求其中至少一個電極對光透明。

圖1-13 OLED器件典型結構
多層結構OLED的典型結構材料是:陽極是鍍覆透明ITO膜的基板和近來開發的透明導電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吡咯和PEDOT(聚乙撐二氧塞吩);陰極是低逸出功的Mg、Li和包含Ag和Al的合金,以及LiF/Al有機材料功能層是若干傳遞注入電荷(電子或空穴)到再結合區的聚合物或小分子有機化合物;發射光的熒光層盡量使用有效的磷光摻雜層,以及注入電荷的改進型化合物,如靠近陽極的導電聚合物和接近陰極的LiF或CsF鹽等。典型的電荷傳遞聚合物是聚乙烯共軛物,如聚苯撐維尼綸的衍生物。傳輸空穴的小分子有機物是芳香胺,傳輸電子的小分子是各種高電子親和力的多環芳香絡合物。
聚合物OLED的優點是,可以由溶液沉積生成活性層,而小分子OLED的活性層是由氣相沉積形成的。一般OLED的塑料襯底用PET材料,但它沉積時加熱溫度不能超過130℃,以及抗氧和水的滲透能力差。為此,開發新的塑料襯底,如Polyethersulphone和Polynorbornene。要求新的塑料襯底必須滿足:至少能抗200℃的溫度而無膨脹和收縮;從400nm到700nm光透過率為90%和帶有ITO鍍層的為85%;表面粗糙度小于10nm;每天氧的滲透率小于5~10 cc/m2;每天水的滲透率小于1mg/m2,以及不存在結晶、氣泡、絲狀缺陷等。
2. OLED的照明原理
OLED適合用做白光光源,因為熒光或磷光發光的添加物結構能定制發射任一所需顏色。對于白光發光器件可以有三個獨立發光層,每一個發射不同的顏色,所以整個器件總共有7~9層,包括不同工藝(濺射、氣相沉積、溶劑涂敷等)沉積的電極。OLED 燈是屬于一維緊密型器件,整個厚度典型小于100~200 μm,所有層的沉積需要在無水無氧的10級超凈間內進行。
如圖1-13所示,工作時5~20V的電壓加到電極,因活性層很薄(1~100nm),其場強高達105~107V/cm。該場強幾乎接近擊穿場強,它促使電荷通過電極和活性層的界面注入。空穴從透明的陽極注入,電子從陰極注入。注入電荷以彼此相反的方向遷移,最終相遇而結合。在結合時,釋放能量并使再結合的分子或聚合物分段達到激發態。受激電子可以從一個分子遷移到另一分子,最后某些分子或聚合物分段以光子或熱的形式釋放,顯然希望所有超額的激發能以光的形式釋放。
在OLED有機分子中,大約25%的受激電子處在單重態,而75%處在三重態。從單重態發射的電子(熒光發射)大多數情況是由熒光摻雜促進的,它的內量子效率IQE最大限制為25%,而有機材料的三重態能量作為非輻射的熱耗散對光發射無用。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磷光摻雜物的所有三重態的能量可以作為磷光加以利用,于是允許直到100%的IQE。近來,發射紅光和綠光的磷光型OLED(PHOLED)的內量子效率幾乎達到100%,外量子效率EQE達到19%(在實驗條件下轉換成40 lm/W),表明整個熒光系統的量子劇增。有時,在低至2.4V啟動電壓時,電流開始流動,并且有足夠的空穴-電子對再結合,產生肉眼可見的光,而電流和相應的光強隨驅動電壓的增加而增強。
1.4.2 OLED燈的特點及與現有光源的比較
1. OLED燈的特點
新研發的OLED燈的主要特點是:①OLED燈不是點光源,而是分布式(散布式)平面固體光源,它重量輕、超薄、柔軟、明亮、少陰影;②能耗低、工作電壓低(3~5V),使用與維護安全;③能效高、壽命長,沒有燈絲斷裂而耐用;④環保,無污染,不發熱,僅有少量紫外與紅外輻射;⑤可沉積到任何襯底:玻璃、陶瓷、金屬、薄塑料板、織物等柔軟和相適應的襯底,能制成任意形狀和式樣,能調節發光燈任何想要的顏色,以及任意色的深淺和強度,包括白光;⑥具有良好的色坐標、實現接近100的高彩色重現指數(CRI),能調節白光從冷色到暖色;⑦屬于電流驅動型器件,亮度可以在大于10000 cd/m2的動態范圍內變化,并且它們均勻發光、不閃爍;⑧插入的元器件較少,能大規模、大面積、低成本地制造等。
2. OLED燈與現有光源的比較
表1-6是OLED燈相對于現有光源的優點所做的定性比較。
表1-6 各種光源的定性比較

目前,OLED的發光效率己達到30 lm/W,超過了白熾燈的水平,且綠光已達到110 lm/W。2004年2月,美國GE公司展出了由16個6×6 in2的面板組成的24×24 in2的白光LED光源,在1200 cd/m2下,效率已達到與白熾燈相當的15 lm/W;2005年初,日本IMES公司展出了28×28cm2的OLED照明光源,其亮度已達到400 cd/m2;后來,美國UDC公司又研制成6×6 in2的熒光OLED板,其顯色指數大于80,在色溫4000K發光效率達到30 lm/W,在2900K則為15~20 lm/W。
值得指出的是,生產OLED的設備可以沿用液晶生產線,而且光源材料可用地球上豐富而又廉價的材料制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既節電、又環保。它不像LED的原材料(如鎵、銦)是地球上的稀有元素,并且還要提純到99.9999%才能使用,其制造設備昂貴、工藝復雜,以致價格偏高而影響白光LED燈照明的廣泛應用。尤其OLED燈是面光源,可以彎曲、折疊,從而可使照明設計變得隨心所欲。因此,OLED燈將是一種價廉物美的理想照明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