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UG NX 5.0基本操作與常用工具

本章中將介紹UG NX 5.0系統中最常用的系統工具,包括點構造器、分類選擇器、矢量構造器、坐標系構造器和平面構造器、圖層的類別和操作、對象的操作等。這些內容都是UG NX 5.0各個模塊操作中都要用到的,因此熟練地掌握它們的使用方法,對今后更好的學習和運用UG NX 5.0有很大的幫助。

本章主要知識點

● 常用工具:主要介紹點構造器、分類選擇器、矢量構造器、坐標系構造器和平面構造器等工具的選項和應用方法。

● 圖層操作:主要介紹圖層的含義、圖層類型和圖層的操作方法。

● 對象操作:主要介紹對象的顯示和隱藏以及對象的平移、旋轉、陣列等變換方法。

2.1 常用工具

常用工具支持NX各個應用模塊(特別是各種操作模式)的用戶操作和功能,因此稱為“常用工具”,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2.1.1 分類選擇器

在UG中,當系統提示選擇對象時,可以使用鼠標直接選擇,也可以借助分類選擇器對話框進行選擇。

1.鼠標選取對象

當系統提示選擇對象時,鼠標在繪圖區中的形式變為選擇球形式。它不但可以選擇對象,而且還可以進行各種繪圖操作。常用的鼠標選擇對象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1)單個對象選取:將鼠標移動到要選擇的對象,該對象顏色將發生改變,在該對象上單擊鼠標,該對象顏色還將發生變化,表明該對象已經被選中。

(2)多個對象選取:在繪圖區上任意一點單擊鼠標左鍵,然后拖動形成一個矩形。當要選擇的對象都包括在內時,釋放鼠標,將選中這些對象。如果要取消對象的選擇,則按住Shift鍵,單擊選擇對象即可。

2.分類選擇器

分類選擇器提供了一種限制選擇對象和設置過濾方式的方法,特別是在零部件比較多的情況下,以達到快速選擇對象的目的。啟動分類選擇器方法主要集中在“編輯”和“格式”菜單下,在UG NX 5.0主界面選擇下拉菜單“編輯”→“對象顯示”命令,彈出“類選擇”對話框,如圖2-1所示。

圖2-1 “類選擇”對話框

使用“類選擇”對話框的一般過程是,首先利用該對話框中的“過濾器”限制選擇對象的類型,然后選用合適的選擇方式來選擇對象,所選對象在繪圖區會高亮顯示。下面分別介紹“類選擇”對話框中各選項的含義.

(1)“對象”組框

“對象”組框列出了所選對象的數量以及選擇對象的方法,包括以下3個選項。

● 選擇對象(X):列出所選對象的數量為X個。在“選擇對象”前的紅色星號表示尚未選擇對象,綠色打勾標記表示已完成對象選擇。

● 全選:單擊“全選”按鈕,系統會選取符合過濾器條件的所有對象,如果不指定過濾器,則系統會選取全部的對象。

● 反向選擇:單擊“反向選擇”按鈕,可選取在繪圖工作區中未被用戶選中的對象。

(2)“其他選擇方法”組框

● 根據名稱選擇:在“根據名稱選擇”文本框中輸入要選擇對象的名稱,單擊“確定”按鈕,可完成該對象選取。

● 選擇鏈:用于選擇首尾相接的多個對象。選擇方法是先單擊對象鏈中第一個對象,再單擊最后一個對象,使所選對象高亮度顯示,最后單擊“確定”按鈕,結束對象選擇操作。

● 向上一級:用于選取上一級的對象。僅當選取了組群對象時,該選項才會激活。單擊該按鈕,系統會選取組群中當前對象的上一級對象。

(3)“過濾器”組框

用于限制對象的選擇類型,即所選的對象必須符合過濾器中所做的設置,共有5個選項:類型、圖層、顏色、屬性和重置。

● 類型過濾器:單擊“類選擇”對話框中的“類型過濾器”按鈕,彈出“根據類型選擇”對話框,如圖2-2所示。用戶可根據需要設置選擇對象的類型(組件、曲線、草圖、實體和基準等),然后單擊“根據類型選擇”對話框下部的“細節過濾”按鈕,進一步進行過濾條件設置。

圖2-2 “根據類型選擇”對話框

● 圖層過濾器:指通過對象所在的層來限制選擇對象的范圍。單擊“類選擇”對話框中的“圖層過濾器”按鈕,彈出“根據圖層選擇”對話框,如圖2-3所示。

圖2-3 “根據圖層選擇”對話框

● 顏色過濾器:指通過指定對象的顏色來限制選擇對象的范圍。單擊“類選擇”對話框中的“顏色過濾器”按鈕,彈出“顏色”對話框,如圖2-4所示。用戶可指定顏色來讓系統僅允許選取該顏色的對象。

圖2-4 “顏色”對話框

● 屬性過濾器:指通過對象的屬性來限制選擇對象的范圍。單擊“類選擇”對話框中的“屬性過濾器”按鈕,彈出“按屬性選擇”對話框,如圖2-5所示。用戶可根據各種線型和線寬進行對象選擇過濾。

圖2-5 “按屬性過濾”對話框

● 重置過濾器:單擊“重置過濾器”按鈕,可取消之前設置的所有過濾方式,恢復到系統默認狀態設置。

3.選擇首選項

選擇下拉菜單“首選項”→“選擇”命令,此時系統彈出“選擇首選項”對話框,如圖2-6所示。選擇首選項主要用于設置在光標預選對象后,選擇方式、系統顏色、選擇球大小等。

圖2-6 “選擇首選項”對話框

(1)“多重選擇”組框

“多重選擇”組框用于設置選擇對象的方法,它包含了5種選取方式,默認為“內部”方式,如圖2-7所示。

圖2-7 選擇規則

● 內部:選取的對象為矩形/多邊形框內的對象。

● 外部:選取的對象為矩形/多邊形框外的對象。

● 交叉:選取的對象為矩形/多邊形相交的對象。

● 內部/交叉:選取的對象為矩形/多邊形框內以及相交的對象之和。

● 外部/交叉:選取的對象為矩形/多邊形框外以及相交的對象之和。

(2)“光標”組框

● 選擇半徑:設置選擇球的半徑大小,主要有小、中和大三種,如圖2-8所示。

圖2-8 光標半徑大小示意圖

● 顯示十字準線:勾選“顯示十字準線”復選框,則系統將顯示帶有十字準線的光標。

(3)“成鏈”組框

● 尺寸鏈公差:用于設置鏈接曲線時,彼此相鄰的曲線端點間允許的最大間隙。鏈接公差的值設置得越小,那么鏈接就越精確。

● 方法:在“方法”下拉列表中提供了4種鏈接方式。

? 簡單:用于彼此首尾相連的曲線串。簡單方法是系統默認選項,它最常用。

? WCS:用于在當前的XC-YC坐標面上選擇彼此首尾相連的曲線串。

? WCS左側:用于在當前XC-YC坐標面上,從鏈接開始點到結束點沿左側路線選擇彼此首尾相連的曲線串。

? WCS右側:用于在當前XC-YC坐標面上,從鏈接開始點到結束點沿右側路線選擇彼此首尾相連的曲線串。

2.1.2 點構造器

用戶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在圖形區確定一個點時,例如查詢一個點的信息或者構造直線的端點等,UG NX 5.0都會彈出“點構造器”對話框輔助用戶確定點。

點構造器是指選擇或者繪制一個點的工具,實際上它是一個對話框,通常根據建模需要自動出現。另外,單擊“曲線”工具欄中的“點”按鈕,或選擇下拉菜單“插入”→“基準/點”→“點”命令時,也會彈出點構造器對話框,如圖2-9所示。

圖2-9 點構造器對話框

點構造器對話框給出了兩種方式來創建點:在窗口的最上方通過“類型”組框中的按鈕捕捉點和在窗口中間輸入“基點坐標值”精確創建點。

1.捕捉點的方法

用戶可在點構造器對話框中“類型”組框中選擇相關方法,然后在圖形區直接單擊鼠標來選擇點。“類型”組框中各選項的含義如下。

● 自動判斷的點:根據鼠標所指的位置自動推測各種離光標最近的點。可用于選取光標位置、存在點、端點、控制點、圓弧/橢圓弧中心等,它涵蓋了所有點的選擇方式。● 光標位置:通過定位十字光標,在屏幕上任意位置創建一個點。該方式所創建的點位于工作平面上。

● 現有點:在某個存在點上創建一個新點,或通過選擇某個存在點指定一個新點的位置。該方式是將一個圖層的點復制到另一個圖層的最快捷的方式。

● 端點:根據鼠標選擇位置,在存在的直線、圓弧、二次曲線及其他曲線的端點上指定新點的位置。如果選擇的對象是完整的圓,那么端點為零象限點。

● 控制點:在幾何對象的控制點上創建一個點。控制點與幾何對象類型有關,它可以是存在點、直線的中點和端點、開口圓弧的端點和中點、圓的中心點、二次曲線的端點或其他曲線的端點。

● 交點:在兩段曲線的交點上或一曲線和一曲面或一平面的交點上創建一個點。若兩者的交點

多于一個,則系統在最靠近第二對象處創建一個點或規定新點的位置;若兩段平面曲線并未實

際相交,則系統會選取兩者延長線上的相交點;若選取的兩段空間曲線并未實際相交,則系統

在最靠近第一對象處創建一個點或規定新點的位置。

● 圓弧中心/橢圓中心/球心:在選取圓弧、橢圓、球的中心創建一個點。

● 圓弧/橢圓上的角度:在與坐標軸XC正向成一定角度(沿逆時針方向測量)的圓弧、橢圓弧

上創建一個點。

● 象限點:在圓弧或橢圓弧的四分點處指定一個新點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所選取的四分點

是離光標選擇球最近的四分點。

● 點在曲線/邊上:通過設置“U參數”值在曲線或者邊上指定新點的位置。

● 點在曲面上:通過設置“U參數”和“V參數”值在曲面上指定新點的位置。

● 兩點之間:通過選擇兩點,在兩點的中點創建新點。

2.輸入基點坐標值

根據坐標值確定點的位置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絕對坐標(ACS)值,另外一種為工作坐標(WCS)值。

當用戶選擇了“絕對”單選按鈕時,輸入的坐標值XYZ是相對絕對坐標系原點而言的;當用戶選擇了“相對于WCS”單選按鈕時,“點構造器”對話框中的XYZ變成XC、YC和ZC,輸入的坐標值是相對當前工作坐標系原點而言的。

2.1.3 矢量構造器

在UG NX 5.0應用過程中,經常需要確定一個矢量方向,例如圓柱體或圓錐體軸線方向、拉伸特征的拉伸方向、曲線投影的投影方向等。矢量的創建都離不開“矢量構造器”。在UG NX 5.0中,矢量構造器中僅定義矢量的方向。常用的矢量構造器對話框,如圖2-10所示。

圖2-10 “矢量”對話框

圖2-10所示的“矢量”對話框中相關選項含義如下。

(1)“類型”組框

在“類型”組框中共提供了10種方法,各方法的具體含義如下。

● 自動判斷的矢量:根據選擇對象的不同,自動推斷創建一個矢量。

● 兩點:在繪圖區任意選擇兩點,新矢量將從第一點指向第二點。

● 與XC成一角度:在XC-YC平面上,定義一個與XC軸成指定角度的矢量。

● 邊緣/曲線矢量:選擇邊/曲線建立一個矢量。當選擇直線時,創建的矢量由選擇點指向與其距離最近的端點;當選擇圓或圓弧時,創建的矢量為圓或圓弧所在的平面方向,并且通過圓心;當選擇樣條曲線或二次曲線時,創建的矢量為離選擇點較遠的點指向離選擇點較近的點。

● 在曲線矢量上:選擇一條曲線,系統創建所選曲線的切向矢量。

● 面的法向:選擇一個平面或者圓柱面,建立平行于平面法線或者圓柱面軸線的矢量。

● 平面法向:選擇一個基準平面,建立平行于該基準平面法線方向的矢量。

● 基準軸:建立與基準軸平行的矢量。

● 平行于坐標軸:建立與各個坐標軸方向平行的矢量。

● 按系數:在UG NX 5.0中,可以選擇直角坐標系和球形坐標系,輸入坐標分量來建立矢量。

當選擇“笛卡爾”單選按鈕時,可輸入IJK坐標分量確定矢量;當選擇“球坐標系”單選按鈕時,可輸入Phi為矢量與XC軸的夾角,Theta為矢量在XC-YC平面上的投影與XC軸的夾角。

(2)“矢量方位”組框

單擊“矢量構造器”對話框中“矢量方位”組框中的“反向”按鈕,系統將改變矢量的方向。

(3)“設置”組框

勾選“設置”組框中的“關聯”復選框,所創建的矢量會與生成它的對象相關聯。當對象被修改時,它也會自動更新。否則,兩者之間相互獨立。

提示通常構建矢量時,在圖形區將顯示一個臨時的矢量符號。一般操作結束后,該矢量符號即消失,也可利用視圖“刷新”功能消除顯示。

2.1.4 坐標系構造器

在UG NX 5.0中為用戶提供了12種定義坐標系的方法,選擇下拉菜單“格式”→“WCS”→“定向”命令,彈出“CSYS”對話框,如圖2-11所示。

圖2-11 “CSYS”對話框

選擇“CSYS”對話框“類型”組框中的相關方法來構建坐標系,各種方法具體含義如下所述。

● 自動判斷:根據選擇對象的不同,自動判斷建立一個新的坐標系。

● 原點,X點,Y:在繪圖區任意選擇三點建立坐標系,其中第一個點作為新坐標系的原點,第一點到第二點的方向為新坐標系的X軸方向,第二點和第三點按右手定則確定Y軸方向和Z軸方向。

X軸,Y:通過選擇兩個矢量方向建立坐標系,以兩個矢量的交點作為新坐標系的原點,以第一個矢量為X軸正向,從第一個矢量到第二個矢量按右手定則確定Y軸方向和Z軸方向。

X軸,Y軸,原點:指定的點作為坐標原點,第一個矢量方向為X軸,從第一個矢量到第二個矢量按右手定則確定Y軸方向和Z軸方向。

Z軸,X:選擇一個矢量和一點建立坐標系,矢量的方向作為坐標系的Z軸,坐標原點為矢量與指定點間距離最短的點,X軸正方向為坐標原點指向指定點的方向。

● 對象的CSYS:根據選擇的對象,如平面曲線、平面或者是工程圖坐標系,定義新坐標系,XY平面選擇對象所在的平面。

● 點,垂直于曲線:通過單擊一條曲線或直線,再指定曲線或直線上的點定義工作坐標系,直線方向為Z軸方向,指定點為原點。

● 平面和矢量:根據選擇的平面和矢量定義坐標系,以平面的法向量方向為X軸的方向,以矢量在平面上的投影方向為Y軸的方向,以矢量與平面的交點作為坐標系的原點。

● 三平面:以三個平面的交點作為坐標系的原點,以第一個平面的法向量方向作為X軸方向,以第二個平面的法向量方向作為Y軸方向,Z軸方向由右手定則確定。

● 絕對CSYS:在絕對坐標系的原點(0,0,0)處定義坐標系,坐標軸的方向與絕對坐標系的方向相同。

● 當前視圖的CSYS:根據當前的視圖定義坐標系,坐標系原點為視圖原點,坐標系X軸平行于視圖底邊,坐標系Y軸平行于視圖的側邊。

● 偏置CSYS:通過偏移當前坐標系定義工作坐標系,新坐標系各軸的方向與原坐標系相同。

2.1.5 平面構造器

在UG NX 5.0建模過程中經常用到平面工具,如基準平面、參考平面、裁剪平面和定位平面等。單擊“曲線”工具欄中的“平面”按鈕,或者選擇下拉菜單“插入”→“基準/點”→“平面”命令時,彈出“平面”對話框,如圖2-12所示。利用該對話框可創建沒有邊界的平面對象。創建的平面由一個三角形符號來表示,該符號的直角頂點位于平面的原點上,短邊沿著隱含的X軸,長邊沿著隱含的Y軸。

圖2-12 “平面”對話框

(1)“類型”組框

● 自動判斷:根據選擇對象不同,自動判斷建立新平面。

● 成一角度:通過一條邊線、軸線或草圖線,并與一個面或基準面成一定角度。

● 按某一距離:通過選擇一個平面,設定一定的偏移距離創建一個新平面。

● 平分(Bisector):通過選擇兩個平面,在兩平面的中間創建

一個新平面。

● 曲線和點:通過曲線和一個點創建一個新平面。

● 兩直線:通過選擇兩條現有的直線來指定一個平面。如果兩條直線共面,那么指定的平面就是包含這兩條直線的平面,否則創建的平面包含第一條直線且垂直于第二條曲線。

● 在點、線或面上與面相切:通過一個點或線或面并與一個實體面(圓錐或圓柱)相切來指定一個平面。

● 通過對象:通過空間一個曲線來指定一個平面,注意不能選擇直線。

● 系數:通過指定系數A、B、C和D來定義一個平面,平面方程為AX+BY+CZ=D。

● 點和方向:通過一點并沿指定方向來創建一個平面。

● 在曲線上:通過選擇一條曲線,并在設定的曲線位置處來創建一個平面。

● 固定平面:通過坐標系的6個主平面偏置創建平面,包括以下選項。

? YC-ZC plane:用于指定當前坐標系中XC坐標值為常量的一個平面,需要在XC文本框中輸入固定距離值。

? XC-ZC plane:用于指定當前坐標系中YC坐標值為常量的一個平面,需要在YC文本框中輸入固定距離值。

? XC-YC plane:用于指定當前坐標系中ZC坐標值為常量的一個平面,需要在ZC文本框中輸入固定距離值。

(2)“平面方位”組框

單擊“平面”對話框中“平面方位”組框中的“反向平面法向”按鈕,系統將改變矢量的方向。

(3)“設置”組框

勾選“設置”組框中的“關聯”復選框,所創建的平面會與生成它的對象相關聯。當對象被修改時,它也會自動更新。否則,兩者之間相互獨立。

2.2 圖層的操作

圖層管理功能將不同的特征或對象放置到不同的圖層中,通過設置圖層中對象顯示或隱藏來管理各種復雜的圖形零件。UG NX 5.0提供了256個圖層供用戶使用,在每個層上可包含任意數量的對象。所有的對象可以位于同一個層上,也可以分布在任意多個層中。但是在所有圖層中,同一時刻只有一個圖層是工作層,用戶只能在工作圖層上進行工作。用戶可通過圖層設置來改變工作層,從而實現工作層的改變。

2.2.1 圖層的設置

圖層的設置包括圖層的編輯、圖層的顯示和選擇、工作層的設置,目的是將不同的內容設置在不同的層中。選擇下拉菜單“格式”→“圖層設置”命令,彈出“圖層設置”對話框,如圖2-13所示。

圖2-13 “圖層設置”對話框

● 工作:用于輸入需要設置為當前工作層的圖層號。如果在該文本框輸入某圖層號并按回車鍵后,系統自動將該圖層設置為當前的工作圖層。

● 范圍或類別:用于對輸入范圍或圖層種類的名稱進行篩選。輸入種類名稱并確定后,系統會自動選取所有屬于該種類的圖層。

● 類別過濾器:類別過濾器包含了文本框和列表框兩個選項。在文本框中系統默認為“*”,表示接受所有的圖層種類。

● 編輯類別:單擊該按鈕,系統會彈出如圖2-14所示的“圖層類別”對話框,用戶可以對所選的圖層類別進行修改,或創建、刪除某個圖層。

圖2-14 “圖層類別”對話框

● 信息:單擊“信息”按鈕,打開信息對話框,顯示此部件文件所有圖層和圖層類別的相關信息,如圖層狀態、類別以及描述等。

● 圖層/狀態:圖層/狀態列表框主要用于顯示圖層的狀態。用戶可選擇該列表框下方的4個按鈕改變圖層的顯示狀態。

? 可選:設置指定圖層上的對象和特征是可見的,也允許用戶進行選擇。此時該圖層號的右方會出現“Selectable”字樣的文字描述。

? 作為工作層:設置指定的圖層為當前工作層。此時該圖層號的右方會出現“Work”字樣的文字描述。

? 不可見:設置指定圖層上的對象不可見,即隱藏狀態。此時該圖層號的右方沒有文字描述。

? 只可見:設置指定圖層上的對象和特征可見,但用戶不能選取和編輯。此時該圖層號的右方會出現“Visible”字樣的文字描述。

● 圖層顯示控制:用于控制圖層狀態列表框中圖層顯示的情況,它包含“所有圖層”、“含有對象的圖層”和“所有可選圖層”3種顯示方式。

● 顯示對象數量:勾選該復選框,會在圖層狀態列表框中顯示圖層所包含的對象數量。

● 顯示類別名:勾選該復選框,會在圖層狀態列表框中顯示圖層所屬的種類名稱。

● 全部適合后顯示:勾選該復選框,用于在更新顯示前重新計算新的視圖比例,使對象充滿顯示區域。

2.2.2 圖層的類別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如果層的分類僅靠層的名字(層號)區分是不夠的,也是非常麻煩的。因此,在UG NX 5.0中,提供了將多個圖層設置為集合(即層組)的方法,這樣便于用戶按照層組查找層。

層組設置可通過選擇下拉菜單“格式”→“圖層類別”命令,彈出“圖層類別”對話框,如圖2-14所示。在UG NX 5.0中新增了5個預定義層組,包括CURVES(曲線層)、DATUMS(基準層)、SHEETS(曲面層)、SKETCHES(草圖層)和SOLIDS(實體層)。

● 過濾器:用于對已存在的圖層種類名稱進行篩選。該選項下方的列表框用于顯示已存在的圖層種類或篩選后的圖層種類。用戶可在列表框中直接選取需要進行編輯的圖層種類。

● 類別:“類別”文本框用于輸入新建層組的名稱。應盡量選擇具有特定意義的名稱。

● 創建/編輯:該按鈕用于創建新的層組或編輯已存在的層組。在“類別”文本框中輸入層組的名稱,然后單擊“創建/編輯”按鈕,彈出“圖層類別”對話框,如圖2-15所示。在該對話框中選擇所創建層組要包括的層,然后單擊“添加”按鈕,即可完成新層組的創建。

圖2-15 創建和編輯圖層

● 刪除/重命名:“刪除”按鈕用于刪除所選取的層組。“重命名”按鈕用于對已存在的圖層種類重新命名。

● 描述:“描述”文本框用于輸入對新建層組的描述,即用于解釋該層組的文字。

2.2.3 圖層的操作

圖層的操作包括“移動至圖層”和“復制至圖層”等。圖層的移動和復制是在啟動建模模塊后方能使用。“移動至圖層”用于將所選對象移出所在的層到另外的層,“復制至圖層”是將所選對象復制一份到另外一個圖層。

移動與復制圖層的操作步驟為:選擇下拉菜單“格式”→“移動至圖層”/“復制至圖層”命令,此時彈出“類選擇”對話框,用戶可選擇移動或復制的對象,然后在彈出的“圖層移動”或“圖層復制”對話框中的“目標圖層或類別”文本框中輸入目標圖層名稱即可,如圖2-16所示。

圖2-16 圖層移動/復制對話框

2.3 坐標系的操作

坐標系是所有圖形繪制的基礎,在UG NX 5.0系統中有兩種類型的坐標系,即絕對坐標系ACS(Absolute Coordinate System)和工作坐標系WCS(Work Coordinate System),它們都符合右手定則。絕對坐標系是模型的空間坐標系,在各個設計過程中原點和方向固定不變,而且絕對坐標系在屏幕上不顯示。工作坐標系是用戶當前操作或輸入數據的參考坐標系,其原點和方向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定義。

UG NX 5.0中允許用戶操作當前工作坐標系。所有與坐標系操作相關的菜單命令都集中在下拉菜單“格式”→“WCS”之中。

2.3.1 坐標系變換

1.工作坐標系原點平移

選擇下拉菜單“格式”→“WCS”→“原點”命令,可移動當前WCS的原點。該選項僅僅移動工作坐標系的位置,不改變坐標軸的方向。

2.動態工作坐標系

選擇下拉菜單“格式”→“WCS”→“動態”命令,此時系統出現動態坐標系,如圖2-17所示。動態坐標系綜合了“原點”和“旋轉”功能,用戶可以拖動該坐標系中的移動把手進行坐標系的變換。

圖2-17 動態坐標系

3.旋轉工作坐標系

選擇下拉菜單“格式”→“WCS”→“旋轉”命令,彈出“旋轉WCS繞…”對話框,如圖2-18所示。用戶可將當前的WCS繞某一坐標軸旋轉一個指定的角度來定義一個新的WCS。旋轉的角度值可在“角度”文本框中輸入。

圖2-18 旋轉WCS對話框

4.更改坐標軸的方向

選擇下拉菜單“格式”→“WCS”→“更改XC方向”/“更改YC方向”命令,此時系統彈出“點構造器”對話框來指定點。系統以原坐標原點和該點在XC-YC平面上的投影點連線作為新坐標系XC方向或YC方向,而原坐標系的ZC軸方向不變。

2.3.2 坐標系保存和顯示

選擇下拉菜單“格式”→“WCS”→“保存”命令,系統會保存當前設置的工作坐標系,保存過的坐標系,可以在以后的操作中調用。

選擇下拉菜單“格式”→“WCS”→“顯示”命令,系統會顯示或隱藏當前工作坐標系圖標。

2.4 對象的操作

對象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泛指UG NX 5.0所有元素,包含幾何對象和非幾何對象。點、線、面、片體、實體、特征等稱為幾何對象,用于表示模型中的各種幾何元素,而尺寸、文字標記等幾何對象以外的元素統稱為非幾何對象。對象的操作主要包括對象的選擇、對象的顯示、對象的縮放、對象的隱藏、對象的刪除和對象的變換等。

2.4.1 對象的顯示

在UG NX 5.0使用過程中,經常需要改變觀察對象的方法和角度等,以便進行操作和分析研究。

1.視圖觀察

在繪圖時,僅僅從系統預定的幾個角度和距離來觀察對象是不夠的。此時需要進行視圖的調整。UG NX 5.0中對象的顯示和調整命令主要集中在“視圖”工具欄,如圖2-19所示。

圖2-19 “視圖”工具欄

“視圖”工具欄上相關命令按鈕的含義如下所述。

● 適合窗口:調整一個視圖的中心和比例,使視圖中的所有對象均在屏幕上顯示。

● 根據選擇調整視圖:根據選擇的對象自動調整視圖的中心和比例,以在屏幕上顯示該選中的對象。

● 縮放:通過放大或縮小來移動視點,自動調整視圖到鼠標所選中矩形區域。

● 放大/縮小:指定一點作為縮放中心,拖動鼠標上下移動,可動態改變模型在視圖中的顯示大小和顯示位置。

● 旋轉:以模型的幾何中心為旋轉中心實現動態旋轉,模型的大小保持不變。

● 平移:對視圖進行平移操作,其法向、大小不變。

● 透視:視圖變成透視圖。當使用透視投影查看對象時,它們看起來會小一些,就像它們在遠處一樣,所有平行線有相同的“消失點”。

● 帶邊著色:著色模式顯示,模型的邊緣線和輪廓線可見。

● 著色:著色顯示三維模型的表面,模型的邊緣線和輪廓線不可見。

● 帶有變暗邊的線框:線框模式,對于不可見的邊緣線,用灰色的細實線顯示,可見的邊緣線用實線顯示。

● 帶有隱藏邊的線框:線框模式,僅顯示可見的邊緣線。

● 靜態線框:線框模式,顯示所有的邊緣線和輪廓線。

● 藝術外觀:與著色顯示類似,不同的是添加了背景,使其更接近于真實模型。

● 面分析:用不同的顏色、線條和圖案等方式顯示出對象的指定表面上各處的變形、曲率半徑等。

● 局部著色:對部分表面用著色方式顯示,其他表面用線框方式顯示。

2.動態截面視圖

通過建立動態截面視圖,可以更好地觀察復雜零件的內部情況。選擇下拉菜單“視圖”→“操作”→“截面”命令,或單擊“視圖”工具欄上的“截面”命令,彈出“剖切定義”對話框,如圖2-20所示。

圖2-20 “剖切定義”對話框

利用該對話框,用戶可以選擇截面視圖的類型和截面的位置和方向,同時在繪圖區顯示動態截面坐標軸和截面,如圖2-21所示。選擇動態截面坐標系的圓錐移動把手,可以在相應坐標軸方向移動截面;選擇球形的旋轉把手,可以繞相應的坐標軸對截面進行旋轉;選擇圖形的截面,拖動鼠標可以任意移動截面的位置。選擇下拉菜單“視圖”→“操作”→“截面切換”命令,或單擊“視圖”工具欄上的“截面切換”命令,可恢復模型正常顯示。

圖2-21 動態截面視圖示意圖

3.對象的顯示和編輯

選擇下拉菜單“編輯”→“對象顯示”命令,系統彈出“類選擇器”對話框,利用該對話框選擇要編輯顯示方式的對象,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彈出“編輯對象顯示”對話框,如圖2-22所示。

圖2-22 “編輯對象顯示”對話框

“編輯對象顯示”對話框中“常規”選項卡相關參數的含義如下所述。

(1)“基本”組框

● 圖層:設置要放置對象的圖層,可指定1~256編號的圖層名稱。

● 顏色、線型和寬度:設置對象的顏色、線型和寬度等。

(2)“著色顯示”組框

● 透明度:設置所選對象的透明度,以便于用戶觀察對象的內部情況。

● 局部著色:勾選“局部著色”復選框,可對所選對象進行部分著色。

● 面分析:勾選“面分析”復選框,可對所選對象進行面分析。

(3)線框顯示

設置實體或片體以線框顯示時在UV方向的柵格數量,如圖2-23所示。

圖2-23 柵格數示意圖

2.4.2 對象的隱藏和刪除

1.對象的隱藏

對象的隱藏是一個可逆的過程,對于那些暫時不用或者與當前操作無關的對象,可根據需要將其暫時隱藏起來。與控制圖層的可見性不同,用隱藏工具控制對象的可見性,可以不受對象圖層的限制。

選擇下拉菜單“編輯”→“顯示和隱藏”命令,此時系統彈出與顯示隱藏對象操作的相關菜單命令,如圖2-24所示。該菜單命令名稱充分反映了它的作用,使用非常方便。

圖2-24 “顯示和隱藏”下拉菜單命令

2.對象的刪除

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刪除”按鈕,或者選擇下拉菜單“編輯”→“刪除”命令,彈出“類選擇器”對話框,選擇需要刪除的對象后,單擊“確定”按鈕即可。

提示刪除操作只能刪除獨立的對象,如果執行刪除對象操作后執行保存操作,則所有刪除操作不可恢復。

2.4.3 對象的變換

對象的變換是指對獨立存在的幾何對象(曲線、草圖、實體或片體等各種二維或三維對象)進行移動、復制、旋轉、縮放、鏡像和陣列等操作。

(1)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變換”按鈕,或者選擇下拉菜單“編輯”→“變換”命令,彈出“分類選擇器”對話框,選擇需要變換對象后,彈出“變換”對話框,如圖2-25所示。

圖2-25 “變換”對話框

(2)在圖2-25所示的“變換”對話框中單擊需要進行的變換操作類型。根據選擇的不同的變換類型,系統將彈出對應類型不同的對話框,在這些對話框中設置變換的參數和選擇變換參考對象。

(3)設定好變換參數后,系統會彈出變換操作選項對話框,如圖2-26所示。在該對話框中單擊“移動”或“復制”等按鈕,完成移動或復制變換操作。

圖2-26 變換操作選項對話框

在圖2-25所示的“變換”對話框中提供了如下變換類型。

● 平移:用于將所選擇的對象由原來的位置移動到新的位置。原對象保留或刪除,取決于用戶選擇“變換操作選項”對話框中選項。

● 比例:用于將對象相對于參考點成比例放大或縮小。

● 繞點旋轉:用于將對象以與ZC軸平行的軸線,繞參考點旋轉指定的角度。

● 用直線做鏡像:用于將對象相對于指定的參考線做鏡像操作。

● 矩形陣列:將對象從指定的參考點移動到目標點(陣列中心),再以指定的方向建立矩形陣列。

● 圓形陣列:將對象從指定的參考點移動到目標點(陣列中心),再以指定的半徑繞目標點建立環形陣列。

● 繞直線旋轉:將對象以指定角度繞任意指定的軸線旋轉。

● 用平面做鏡像:將對象相對于指定的參考平面做鏡像操作。

● 重定位:將對象從參考坐標系變換到目標坐標系,但其相對于坐標原點的位置和方向不變。

● 在兩軸之間旋轉:將對象以參考點為旋轉中心從參考軸旋轉到目標軸。

● 點擬合:通過兩組點之間的對應關系,實現對象的比例變換、定位等操作。

● 增量編輯:以平移、比例和旋轉的任意組合來變換對象。

在圖2-26所示的“變換操作選項”對話框中各選項含義如下。

● 重新選擇對象:單擊該按鈕,彈出“類選擇”對話框,允許用戶重新選擇要變換的對象。

● 變換類型-平移:單擊該按鈕,彈出“變換”對話框,允許在重新選擇對象的情況下修改變換方式。

● 目標圖層-原點:單擊該按鈕,彈出“指定圖層”對話框,可將變換后的對象放置到當前工作層(工作)、原對象所在圖層(原始)、指定圖層(指定)。

● 追蹤狀態-關:單擊該按鈕,可設置追蹤狀態。如果追蹤狀態為開,則原對象與變換后的對象之間有連線。

● 細分-1:單擊該按鈕,彈出“細分”對話框,可輸入細分數,該細分倍數把變換距離分割成相等的份數,實際變換距離只是其中的一份。

● 移動:單擊該按鈕,將對象從參考點移動到目標點上。

● 復制:單擊該按鈕,將對象從參考點復制到目標點上。

● 多個副本-可用:單擊該按鈕,彈出“副本”對話框,可將對象執行多次復制操作。

● 撤消上一個-不可用:單擊該按鈕,取消最后一次變換,但繼續保持先前選擇狀態。

2.5 操作實例——對象的操作

實例說明:前面介紹了UG NX 5.0基本操作和常用工具的基本知識,下面通過幾個操作實例來實際講解對象操作的方法。

1.顯示和隱藏對象

(1)啟動UG NX 5.0,然后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打開”按鈕,打開“打開部件文件”對話框,選擇本書隨附光盤中“實例素材”文件夾下Chapter02\duixiangxianshi.prt文件,如圖2-27所示。

圖2-27 打開duixiangxianshi.prt文件

(2)單擊“實用工具”工具欄上的“隱藏”按鈕,彈出“類選擇”對話框。單擊“類型過濾器”按鈕,按住Ctrl鍵在“根據類型選擇”對話框中選擇“曲線”和“基準”兩個類型,單擊“確定”按鈕,返回“類選擇”對話框,如圖2-28所示。

圖2-28 利用類選擇器選擇對象類型

(3)單擊“類選擇”對話框中的“全選”按鈕,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可隱藏曲線和基準對象,如圖2-29所示。

圖2-29 隱藏對象效果

(4)選擇圖形區的所有實體對象,然后選擇下拉菜單“編輯”→“對象顯示”命令,彈出“編輯對象顯示”對話框,可按照圖2-30所示進行操作。最后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完成對象顯示操作。

圖2-30 改變對象顏色和透明度

2.矩形和圓形陣列變換

(1)啟動UG NX 5.0,然后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打開”按鈕,打開“打開部件文件”對話框,選擇隨附光盤中“實例素材”文件夾下Chapter02\zhenliebianhuan.prt文件,如圖2-31所示。

圖2-31 打開zhenliebianhuan.prt文件

(2)選擇圖形區中的圓柱體,然后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變換”按鈕,選擇下拉菜單“編輯”→“變換”命令,選擇需要變換對象后,彈出“變換”對話框,如圖2-32所示。單擊“矩形陣列”按鈕,彈出點構造器,設置陣列參考點為(0,0,0),目標點為(30,30,0)。

圖2-32 設置陣列的參考點和目標點

(3)在彈出的陣列參數對話框中,輸入DXC為20,DYC為20,行為2,列為2,如圖2-33所示。單擊“確定”按鈕,彈出“變換操作選項”對話框。

圖2-33 設置陣列參數

(4)在彈出的“變換操作選項”對話框中單擊“復制”按鈕,完成矩形陣列,如圖2-34所示。

圖2-34 矩形陣列結果

(5)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撤消”按鈕,撤消該陣列操作。

(6)重復上述過程,選擇“圓形陣列”變換方式,設置陣列參考點為(0,0,0),陣列中心點為(100,100,0),并設置陣列參數如圖2-35所示,完成圓形陣列。

圖2-35 圓形陣列參數及其結果

2.6 本章小結

本章對UG NX 5.0軟件基本操作和常用工具進行了介紹,主要內容包括點構造器、向量構造器、平面功能、CSYS構造器等工具、圖層和對象的操作。本章所述內容基本上在UG NX 5.0各個應用模塊都有廣泛的應用。讀者熟練掌握本章知識將對以后學習建模、數控、模具設計有很大的幫助,在下面的操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2.7 思考練習題

1.填空題

(1)_________支持NX各個應用模塊(特別是各種操作模式)的用戶操作和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UG NX 5.0中,如果要取消對象的選擇,則按住________鍵,鼠標單擊選擇對象即可。

(3)對象的變換是指對獨立存在的幾何對象(曲線、草圖、實體或片體等各種二維或三維對象)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操作。

2.問答題

(1)簡述分類選擇器中選擇對象的各種方法。

(2)簡述UG NX 5.0中圖層的含義,并說明怎樣指定工作層,怎樣進行圖層移動和復制。

(3)試舉例說明對象的各種變換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溪县| 济宁市| 宁明县| 济南市| 宜兰县| 金湖县| 唐河县| 酒泉市| 卫辉市| 许昌市| 嘉祥县| 遵义县| 龙胜| 绥中县| 南华县| 郸城县| 和平区| 河西区| 临澧县| 宜丰县| 松溪县| 甘德县| 台南市| 双峰县| 垣曲县| 安塞县| 集安市| 虞城县| 林州市| 高雄县| 佳木斯市| 庆阳市| 静宁县| 景东| 台湾省| 毕节市| 贺州市| 南部县| 成武县| SHOW|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