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罰是體育的剎車和糾錯系統。為了維護體育的健康發展,實現體育中的正義,維護運動員精神(Sportsmanship),一定要對違反規則的相對人進行處罰。沒有處罰,就無法公正地處理體育中的不當行為,暴力、欺詐和不正當競爭將充斥體育,這是體育界本身和社會都無法容忍的【1】。
由于體育的特殊性,在長期發展中,體育組織形成了自治的傳統,它們制定各種規則(包括章程、項目規則、競賽規則、裁判規則、選拔規則、紀律處罰規則等)規范體育活動;建立“審判”機制來保證這些規則的實施,對不當行為進行處罰;建立仲裁機制對體育糾紛進行救濟——可以說,體育組織內部有自己的“司法系統”。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內,體育紀律處罰大多由體育的內行、法律的外行來掌控,紀律處罰機制彈性很大、非常不正式,對相對人權利的保護自然無法達到法律的要求。在很多國家,體育組織的紀律處罰都屬于私法范疇,只有當體育組織或其活動明顯為公共事務時,才會被國家立法規范,但即使這樣,權力行使的細節和程序還是留給組織內部處理。各國司法都很少對體育紀律處罰進行干涉,法官通常對這樣的自治機構的決定是有信心的,英國大法官丹寧勛爵曾說過:“我們不需要強迫那些紀律處罰機構進入法律程序之網。”
但是,由于政治、經濟等各種利益因素的涉入,體育已經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力量,許多原本用來玩耍享受的游戲變得復雜嚴肅起來,成為“沉重的游戲”【2】。以奧運會為代表的競技體育是人類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牽動著全人類的視線。現代體育職業化、商業化的迅速發展使競技體育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活動和勞動領域,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甚至專門從事體育活動,各種國際間比賽頻繁,競爭日益激烈,無論個人還是組織都投入對運動成績所蘊涵的巨大社會利益和經濟利益的追逐。隨著體育的發展,體育中的不當行為也愈演愈烈,興奮劑、暴力和欺詐成為體育行業的一部分,追求更好成績、更多榮譽和金錢使一些人不惜打破公平競爭的體育道德底線。體育組織不得不加大紀律處罰力度以保證對項目的控制。
體育組織的紀律處罰輕則警告、罰款,重則停賽、終身禁賽,涉及到對相對人權利的剝奪,常常給相對人造成極大的損失,如果處罰不公正不合理則會引發爭議,成為體育發展的障礙,影響體育運動的健康發展。體育組織擁有壟斷性的權力,在此情況下,怎樣能夠既保證體育處罰權的行使,又防止其濫用,從而保護相對人的權利?
近年來,隨著運動員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運動員對自己的權利有了更好的認識,體育經紀人和律師的介入使他們對實現自己權利的程序和消除不滿的救濟方式更加了解,一些相對人在發生處罰糾紛時開始求助于體育組織外部的救濟——如法院和仲裁機構來解決糾紛,挑戰體育組織的決定(盡管一些體育組織在規則中禁止相對人將糾紛提交司法解決)。
外部救濟的介入給體育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為了避免在法院敗訴,維護組織的權威和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體育紀律處罰由依習慣的、非成文的、非正式的、彈性較大的體系轉變為依規則的、成文的、正式的和彈性較小的體系,體育規則開始法律化和正式化。司法干預使體育處罰受到很大壓力,國外很多體育組織均在不斷完善紀律處罰機制,維護相對人權利,主要的做法就是在立法中公平分配體育組織和相對人的權利義務,在體育處罰的執行中保證程序公正,并為相對人提供程序保障和救濟手段。
有體育運動就有處罰,在中國體育體制改革之前,由于國家辦體育的特殊體制,我國運動員由國家培養,強調國家利益至上,而且國內外賽事都很少,因此雖然有紀律處罰,但卻少有爭議。近年來,體育體制的變化使體育領域出現了利益多元的趨勢,加之轉軌過程中體制不完善,產生了很多體育紀律處罰爭議,引發了媒體和公眾的關注,尤其是中國足協對長春亞泰等俱樂部“消極比賽”的處罰,不僅相對人向法院提起司法訴訟,還引發了人大代表向全國人大提交議案,要求司法介入體育處罰糾紛,體現了公眾對我國體育組織通過行業自治公正地處理體育不當行為的不信任。縱觀國外體育組織發展的經驗,參與者和公眾的信心是體育項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為了建立和保持這種信心,體育組織既要嚴明體育規則,對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進行堅決打擊,又要對自身的權力進行有效控制,保護相對人的權利。國外一些體育組織在此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目前我國正致力于建設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應該是公平正義的社會。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法治的最高理念就是為了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諧有序,體育界也應如此。這一理念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1)強勢群體應該受到抑制和平衡。權力的強勢要通過健全完善程序法約束抑制其權力,通過分權和監督抑制其權力濫用,以免造成對其他社會成員的傷害。(2)公民的私權利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任何合法取得的權利,如財產權、人身權等,沒有法律明確的規定時不得被隨意限制和剝奪。(3)對弱勢群體利益的特殊關切和保障。因此,在體育紀律處罰的各個環節中,都要注重通過相對人的參與和國家司法的監督來控制體育組織的權力,實現對相對人權利的保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體育的特點帶來的體育處罰的特殊性決定了在體育處罰中相對人的權利會受到一定限制【3】,這是體育發展所必須的,符合體育的最大利益。怎樣在體育的發展與相對人利益保護之間取得平衡,正是本文對體育紀律處罰研究的重點。
筆者之所以選擇此內容作為博士論文研究方向,還因為體育行業自治與處罰權的規范是深入開展依法治體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的重要領域。體育紀律處罰涉及到的不僅僅是處罰本身,而是包括規則制定、處罰和爭端解決等環節,筆者試圖以紀律處罰為切入點,串聯起以上各環節,以小見大,對體育行業的自治進行探討。
法學界和體育界對體育紀律處罰都缺乏深入研究。對體育紀律處罰的研究,既不能囿于千差萬別的體育組織章程和體育項目規則中關于體育紀律處罰的規定,也不能滿足于羅列體育實踐中的各類紀律處罰案例,而必須致力于揭示貫穿于體育紀律處罰的規則創設、實施和救濟全過程之中的一般規律,總結隱藏于紛繁復雜的體育紀律處罰現象之后的基本原理,以及通過體育紀律處罰這個切入點,探析存在于體育組織紀律處罰中的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為豐富我國的體育法學理論和推動我國的體育法制建設提供參考。
本研究的實踐意義在于:總結國外體育組織在紀律處罰中控權與平衡的經驗,指出體育紀律處罰控權和平衡的方式,總結我國體育紀律處罰存在問題和原因并提出建議,有助于體育組織構建“有節度的自由,有組織的民主,有保障的人權,有制約的權威,有進取的保守”之狀態【4】,保證體育紀律處罰公正,維護相對人權益,實現項目可持續發展。
本研究的理論意義在于:一、研究試圖抓住體育行業自治中的重要內容——紀律處罰,從體育的特點切入,用法律的視角對其進行分析,這是國內外學者很少涉獵的領域,對該問題進行研究,有助于構建體育法學的學科體系。二、作為人類的一種獨特文化現象,經過多年的發展,體育已經形成一個非常特殊的領域,它的行業自治與紀律處罰都極具特色,對它的研究不僅僅是法律在體育上的應用,而且可能為法律母學科相關問題研究增加新的內容,為法學發展做出“我們獨特的貢獻”(朱蘇力語)。
注釋:
【1】早在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人們就制定規則,并賦予裁判權力對運動員的不當行為進行處罰,曾有運動員因試圖買通對手而被課以罰金鑄銅像于奧林匹亞。
【2】李力研.沉重的“游戲”——關于中國足球之隨想[J].新體育,1997,16.
【3】如興奮劑處罰中的“嚴格責任”原則,如賦予裁判絕對權威。
【4】季衛東.法律程序的意義[J].中國社會科學,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