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本文的創新點及研究特色
書名: 人學視野中的人文體育觀研究作者名: 馮霞本章字數: 2518字更新時間: 2015-12-26 16:04:36
一、初步形成對人文體育觀的理論建構
本文在人文體育觀理論建構方面的創新體現在,從人自身作為生存主體出發去理解體育的本質、存在和價值,從而使體育回到人的主體價值的軌道上,確立了人在體育中的主體地位。提出人文體育觀的“立人”的實踐觀點,即在理論上建立對“人”的科學、完整的認識;在體育價值中體現對人的主體性、創造性等人的本質力量的充分尊重,在體育實踐中從身體、心智和精神上全面地塑造人。通過對人文體育觀的構建與闡釋,使體育“以人為本”有了具體的實踐含義。
首先,從人生存的三種主體狀態出發,確定人文體育觀的內在結構。根據人學觀點,人本身是類的人、社會的人和個體的人的三位一體的生存結構,人的類本質、社會本質和單個人的本質,構成了人的本質的三重屬性,是人生存的三種主體。在人與物的關系問題上,只有當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發生關系時,人才能從實踐上,按照人的方式同物發生關系。由此判斷,人和體育的關系是由人的本質決定的,人的存在本質決定了體育的存在本質,這種必然聯系成為體育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講,體育的發展是一個“由人而生,向人而進”的過程。因此,體育與人生存的三種主體之間的關系,構成了人文體育觀的內在邏輯結構。
其次,人文體育觀的三個理論焦點:第一,肯定人的自然本性的合理性,在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基礎上全面地發展人的身體的權利;第二,尊重人作為社會個體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弘揚人的主體價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三,注重人作為精神個體存在的價值追求,發展體育文化,為推動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手段和精神動力。
第三,圍繞上述三個理論焦點展開對人文體育觀的闡釋。人文體育觀對三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闡釋:在體育的文化屬性問題上,體育是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統一體;在價值與理性的關系上,體育追求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平衡點;在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上,體育追求社會本位與人本位的協調性。
第四,通過人文體育觀對體育實踐中的“人”的問題的關注,闡發人文體育觀“立人”的核心主張,即在理論上科學完整地認識人,在價值上尊重人(尊重人的主體價值和人的獨立人格),在實踐中全面地塑造人(對身體自然的利用與改造、對人的社會化過程的促進、對人格的塑造和人的內心精神世界的引導)。
二、人學研究視角與方法的獨特性
關于人文體育觀研究中選擇人學視角的必要性,已在本章第二節中進行詳細論述。這里主要從人學方法與以往教育學、社會學、文化學等研究方法的不同之處,說明本文選擇人學這一研究視角的獨特性。
人學研究方法不同于以往“對實體的注釋”的方法,而采用了現象學“對關系的理解”這一認識方法,從人的本質與體育的關系中揭示了體育的本質。現象學方法,是注重通過對象來研究人和通過人來研究對象的對象性思維方法。這是在超越了僅僅看到“眼前”的東西的普遍直觀以及費爾巴哈式的二重性直觀基礎上所形成的“高級哲學直觀方法”,這是對“感性的活動”的理解,而不是對“感性的對象”的理解,因而是對關系的理解,而不是對實體的注釋。這種高級哲學直觀的方法在認識人的本質時,實際上是將人的本質看成是一個人的本質化和對象化的過程。運用上述現象學的方法看體育,是從人的本質與體育的本質的關系入手,把體育看作“人的對象化的實踐活動及其過程”,從而解決了過去對體育本質認識上存在的方法學問題。
以往對體育的理解,是建立在把體育作為一種具有實體性質的感性對象的框架內來研究,人學研究視角的確定,使得對“體育”的認識能夠跳出“把體育看作人的活動的產物”這個固有的框架,建立起一種“體育是人的對象化活動及其過程”的動態的、開放的觀念。
三、在“體育”認識上的觀念創新
本文在體育認識上的創新體現為,沒有把體育當作某種具有定勢的結果或現象,從而局限于從教育、社會、文化領域等現象層面,而是從體育與人作為生存主體的關系層面,把體育看作是人的一種現實的、歷史的、動態的實踐過程而非凝固的結果來建立對體育的認識。
人文體育觀在對體育本質的認識上,提出體育是“不斷生成著的、人的對象化的實踐活動及其過程”,從人、歷史與實踐三者之間存在的共生性關聯中,建立起了體育觀念中的“人”的概念。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來,歷史是人的歷史活動過程,實踐則是人的具體的歷史過程,人是歷史與實踐活動的主體。無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實踐的角度看“體育”,“人”都是這一對象性活動過程的主體。這是在體育認識上強調“人要真正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人及其活動”的結果。
由于人們對體育概念的認識,反映了他們對體育本質的理解。因而本研究通過中、西方對體育概念的爭論及其焦點的分析,從中找出中西方在體育認識上的不同,得出中西方對體育本質的理解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其中重要的一點在于對概念的爭論中,西方始終圍繞著“個體的人”與體育的關系這一主題,對體育領域中的各種現象進行精細的分類,在教育、娛樂兩大屬性的基礎上,形成許多體育的分支學科和實踐領域。
四、理論建構具有鮮明的實踐指向性
本文對人文體育思想的研究以及人文體育觀的理論構建,都是針對“如何在體育中體現尊重人的主體價值和正確發揮人的作用”這一問題展開的研究。以往人們對人文體育觀的討論,一方面因為不同的論者對“人文”和“體育”兩個問題的理解不同,因而論及的內容往往因人而異,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觀念體系;另一方面由于“人文”與“科學”的分裂導致了人們對人文體育觀的誤解與偏見。在這一前提下,人文體育觀較多在抽象的層面上談對人的價值的尊重和對人性、人文精神的弘揚,缺乏指導實踐的可操作性。
本文在對“人文”和“體育”的歷史的、現實的考察基礎之上,從人自身的角度,運用辯證的分析方法,批判地看待“以人為中心”,并運用系統綜合的思想方法把人看作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以人的本質屬性作為劃分人文體育觀的內在結構的依據,建立起人文體育觀的理論框架。在此基礎上提出“人文體育觀的三個理論焦點”,并對人文體育觀的具體內容進行了闡釋。這種建立在對“人文”、“體育”以及“人”的現實和歷史的考察基礎上的人文體育觀理論建構,使人文體育觀脫離了從抽象層面對人的關注,與實踐緊密地聯系起來。鮮明的實踐指向性構成了本研究的基本特色,并成為貫穿全文的主要研究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