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板球運動的歷史與發展
第一節 從最早的板球比賽到現代比賽
許多人認為板球運動起源于英國,但起源的確切時間無從知曉。板球史學家認為這項運動可以追溯到1272年登基的愛德華一世國王時代。1300年有皇家記述提及,在愛德華一世進行的一次遠征過程中,愛德華王子主要玩板球游戲和其他一些運動。定期性的板球報道從18世紀開始出現,1709年,肯特郡對倫敦隊的比賽被認為是第一場正式的比賽。1744年,第一個板球比賽規則被制定出來。從那以后,板球比賽越來越多地在俱樂部之間、學校之間進行。同時,最初的球場分別在英國與澳大利亞建立起來,隨著1877年第一屆英國與澳大利亞板球實驗賽在墨爾本板球場的舉行,這項運動同英帝國的擴張一道席卷全球,開始風靡全球。
根據板球的歷史,板球運動的發展大概可分為5個時代。
一、19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一段時期是板球運動的“黃金時代”
在英國和各殖民地,板球主要是皇室成員和達官貴族的運動,甚至古怪的印第安王子也參與到其中。這期間,英格蘭的W.G.Grace和澳大利亞的Victor Trumper可謂是家喻戶曉的超級板球明星。在這段黃金時代,據說當時的擊球員十分的大膽勇猛,幾乎是將投來的球擊遍到球場的任何一個角落。
二、1 9世紀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后的一段時期是板球運動的“天才時代”
澳大利亞擊球員Don Bradman是一名板球天才,他幾乎統治了整個板球實驗賽,得分無數。1948年,Bradman帶領一支隊伍到英國參加比賽,這也是他的告別之旅,此次比賽他們沒有輸過一場比賽,于是這支隊伍被稱為是“不敗之隊”,并且直到現在都是澳大利亞最有名的球隊。
三、1 9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是板球運動的“沉悶時代”
得分率降低導致澳大利亞和英國球隊的保守比賽令人生厭。只有西印度群島隊曇花一現,因為西印度群島球隊在賽場上的活力而有了一系列精彩的比賽。其他剛剛加入國際板球賽的國家,如新西蘭、印度和巴基斯坦等,發現他們遇到了兩個勁敵——澳大利亞和英格蘭無法超越。如果有哪個球隊能稱得上當時的世界冠軍,應該是澳大利亞隊以毫微之差勝出。
四、1977年板球運動開始進入“世界板球系列賽”新時代
澳大利亞媒體大亨Kerry Packer簽約了世界頂級的板球選手參加由私人舉辦的比賽——“世界板球系列賽”。該比賽在Packer的9個電視網絡轉播。由此,古板的板球世界的根基被動搖了。來自澳大利亞、西印度群島、英格蘭等其他大部分實驗賽國家的優秀球員都紛紛放棄實驗賽,而去參加世界板球系列賽以獲得更多的報酬。在那之前,實驗賽球員的薪金少得可憐。而Packer許諾為有天賦的球員提供豐厚的金錢獎勵。Packer的改革在世界范圍內改變了這項運動的面貌,通過一日賽使之迅速走紅,并為板球贏得了更多新的觀眾。從而有了歷史上第一次比賽在泛光燈下進行,采用白色的球和彩色的隊服,觀眾蜂擁而至??贪宓闹鞴芄賳T起初不同意Packer的理念,并且阻撓他通過自己的電視網絡獨家轉播板球比賽。但是,兩年之后,傳統的板球實驗賽由于缺少了大多數球星而持續虧本,主管官員們被迫接受Packer的理念。由于這次改革,板球從此變得十分流行。
五、20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板球運動進入“新黃金時代”
澳大利亞隊通過擊球員有意識地加快擊球節奏、以最快速度得分的積極戰術成為世界第一。其他國家,尤其是英格蘭和印度,同樣也開始采取進攻性的戰術。結果,國際板球比賽中很少再出現無聊的情況,而是有更多的球隊加入,并為之拼命。于是出現了很多史上最好、最具有攻擊性的擊球員。伴隨著的還有旋轉投球的復蘇,出現了一些杰出的旋轉投手,如澳大利亞隊的Shane Warne、印度隊的Anil Kumble以及斯里蘭卡隊的Muttiah Muralitharan。2003年,20回合賽事誕生,是當代板球運動最令人激動人心的變化,至少對那些喜歡快速新運動的觀眾而言。由于比賽在全球范圍內發展非常好,比賽的數量迅速增長。對于板球球迷而言,沒有比這更好的時期了。
在板球運動漫長的發展史中,雖然最基本的內容沒有更改,但是加入了許多新的規則以完善這項運動。板球曾經一度給人留下古板的印象,但是近些年來,比賽變得出人意料地富于創新性,而且能夠適應時代和科技的變化,板球運動正變得越來越精彩。
第二節 板球實驗賽和參賽國家
英格蘭把板球作為禮物贈予它龐大帝國的附屬國家,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全世界只有10個國家擁有板球實驗賽的資格。這也就意味著,只有在這10個國家之間舉辦的比賽才被認為是板球實驗賽,那些比賽的結果和走出的球員們在全世界被公布出來,并載入史冊。比如說,第一組打比賽的國家是1877年的英國和澳大利亞,孟加拉國是第10個加入到會員國并于2000年開始打實驗賽的國家。實驗賽參賽國各支隊伍之間不會只打一場實驗賽,大概每賽季2~5場,該賽季獲勝場數最多的隊伍被認為贏得最后勝利。即便是比賽一方已經在賽季中取得了絕對領先,所有的比賽都會嚴格按照賽程舉行。實驗賽是狂熱的板球迷們所關注的,是兩個國家的隊伍對抗5天。在19世紀,大多數的比賽在英格蘭只進行3~4天。后來,時間開始拖延,不限時比賽。這種比賽意味著要完整地結束比賽,不管需要多長時間。最長時間的比賽是發生在1939年持續了10天之久的英格蘭與南非之間的比賽。比賽一直進行到英格蘭隊眼看要錯過他們返程的客船!自二戰以來,實驗賽一直保持其5天的慣例。
國際板球理事會(ICC)規定實驗賽制度:這些會員國家的球隊在每6年中必須至少在本國主場和別國的客場各打一場比賽。主力板球國家如澳大利亞、英格蘭和印度則在每4年就分別在主、客場舉辦比賽。國際板球理事會由會員國和副會員國組成。會員國是其中9個實驗賽參與國家,而副會員國并不十分重視實驗賽。下面對其中9個實驗賽參賽國分別進行介紹。
一、澳大利亞
板球作為澳大利亞國家精神的一部分,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國家沒有成立之前就已經成立了國家板球隊。在這個巨大而多樣性的國家,從一開始,澳大利亞就把全部重點放在了板球場上。1877年,在瑪麗邦(Marylebone)球場上,澳大利亞隊以超45分打敗了英格蘭隊,獲得了第一場實驗賽桂冠。從一開始澳大利亞就建立了快速投球的最優良的傳統,出現了不可思議的快球投手Fred Spofforth,從而創立了“灰燼杯”的傳奇。各個時代的快速投手們經常使澳大利亞與眾不同,快速投球的傳統持續至今日。過去的幾十年,Glenn McGrath和Jason Gillespie,澳大利亞的兩個最杰出的速度投手,是最成功的開場組合快球手。同時,澳大利亞也產生了一些最優秀的擊球員,給板球場上帶來了榮譽,以Bradman為代表,包括現任隊長Ricky Ponting。澳大利亞曾經歷了兩次嚴重的蕭條時期,同樣也面對戰后的嚴重危機一樣,重新崛起。第一次危機是在1970年代末期,世界系列板球賽挖走了許多明星板球球員;第二次危機是在1980年代中期,因為去南非比賽,違反了南非因為其種族隔離制度從1970~1991年被禁止參加實驗賽的制裁。澳大利亞的崛起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板球學院的建立使國內最好的年輕選手快速成長。板球學院的觀念已經被全世界復制,是成為強大的板球國家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澳大利亞占有統治地位,目前國家男隊和女隊均排在世界第一位。
二、英國
作為板球的發源地,英國一直堅持認為板球運動的傳統在英國。事實上,世界上最著名、最職業化的的板球俱樂部——瑪麗邦板球俱樂部,依舊擁有板球規則的修訂權。俱樂部認為它擁有這項運動,這個信念不是毫無理由的。直到1970年代,英國瑪麗邦板球俱樂部把權利傳給國際板球理事會。獲益于它溫和的氣候條件以及上層階級的統治,在英國,板球比那些起源于殖民地的運動更加紳士。因而,擁有良好品德和技術的英國人才玩板球。英國憑借大量優秀隊員,如W.G.Grace和Wilfred Rhode,在實驗賽的前25年表現得非常出色,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到1977年,英國已經參加和贏得了比其他國家多的實驗賽。此時,世界板球系列賽改革為觀眾帶來了一種更有吸引力的一日賽,由于英國固執保守的板球管理部門拒絕加入到這種世界性的新興事物中,這項運動在英國漸漸被遺忘。在1980年代,英國的板球一直在下滑。1989年,不被看好的澳大利亞隊在英國本土從英國手中捧起“灰燼杯”,英國板球瞬間垮臺。Ian Botham,英國杰出的萬能選手,對于英國在1980年代的板球運動的成功挽回是十分關鍵的。一筆巨大的投資投入到英國板球的發展程序和國際專家中。英國的目標是重建這項運動,超過目前足球的統治地位。英國令人意外地在2005“灰燼杯”系列實驗賽上戰勝澳大利亞,這場勝利引起了兩個國家對板球前所未有的興趣,恢復了比賽中激烈對抗的場面和特點。
三、南非
1889年南非被吸收進實驗賽,當時英國和澳大利亞希望其他國家和他們一起比賽。作為在種族調和之前被世人所知的南非球隊在自己的主場上以頑強的作風而著稱。杰出的球員,如全面手Trevor Goddard、擊球員Jackie McGlew,他們經常與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對手進行強硬的競爭。然而,一旦離開了主場,他們就會被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對手擊敗。由于南非是種族主義社會,在板球世界,種族隔離的政策是有爭議的。于是在1970年,國際板球理事會取締了南非參加國際板球比賽的權利。在南非板球剛剛達到鼎盛的時候,它卻被排斥了。當時整個隊伍充斥著板球明星,如Barry Richard、Graeme以及Peter Pollock,并且剛剛以4∶0的比分擊敗了澳大利亞隊。當納爾遜·曼德拉被從監獄中釋放,改變的浪潮席卷南非政壇時,被封禁了20多年的南非板球才得以重見天日。南非參加了1992年的板球世界杯,并且挺進了半決賽,這標志著南非板球隊再一次成為了一支強大的隊伍。這種強勢就這樣在一代又一代板球運動員的努力下一路保持了下來,Allan Donald、Shaun Pollock以及現在的Makhaya Ntini,這是第一個在國際級賽事中為南非獲得成功的非洲黑人。在千禧年之際,新南非甚至在世界板球實驗賽中達到了排名第二。
四、印度和巴基斯坦
由于在1932年進行第一場實驗賽時,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是一個國家,因此這也是他們的同一支板球隊。如同大多數新的實驗賽成員一樣,印度掙扎了將近20年才贏得了它的第一次勝利。這時,巴基斯坦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與印度不同,巴基斯坦似乎立刻就在實驗賽中獲得了勝利,贏得了系列賽中的第二場實驗賽。就是這樣,兩個國家也僅是獲得了有限的成功,而且遠離本土時他們的表現通常很糟糕。事實上,直到1972年印度才在英國的一場實驗賽中取得了勝利。逐漸地,兩個國家的表現都有了提升。印度在1983年的板球世界杯中取得了勝利,這要歸功于聰明而有悟性的投球擊球全能球員Kapil Dev。巴基斯坦緊隨印度贏得了1992年在澳大利亞舉辦的世界杯。巴基斯坦靠健碩的全能球員Imran Khan構建了一個強健的隊伍。Imran有兩個世界上最快也最成功的快投手Wasim Akram和Waqar Younis;雖然Waqar因為世界杯受傷了,還有靠勇猛好斗的Javed Miandad領導的擊球陣營,這些都使巴基斯坦成為了一個板球強國。在他們的歷史中,多數情況是他們在外表現很差,但在當地卻勢不可擋,因為兩個國家的板球球道都適合旋轉球,在澳大利亞,球道更硬,適合快投手;而在英國,球道則極適合于飄球投手。印度有很好的旋轉球投手,包括曾經的Bishen Bedi和最近的Anil Kumble。同樣,巴基斯坦也有很好的旋轉球投手,像Abdul Qadir和Saqlain Mushtaq。這個傳統被令人畏懼但發揮卻不穩定的Shoaib Akhtar所打破,他在今天都可以被看作是最快的投手。印度和巴基斯坦這些年在政治上的不友好一直被輕描淡寫,200年中,這兩個最好的板球隊就好像要發動戰爭一般。但是,他們對板球同樣的熱愛卻總能化解矛盾。最近,這兩個國家的斗爭已經為板球作出了讓步。
五、西印度群島
西印度群島在1928年第一次參加了實驗賽,從那一刻起,西印度群島的民歌便開始在世界板球界中回蕩。早年,強大的運動員,包括Learie Constantine和George Headley,使西印度群島一下子就有了和英國同臺競技的實力。但是加勒比板球在1950年代成熟起來,在John Goddard的領導下,一支充滿了天賦球員的隊伍,包括3個優秀的被稱作“三W”的擊球員——Frank Worrell、Everton Weekes和Clyde Walcott——及旋轉球投手Alf Valentine和Sonny Ramadhin,在英國擊敗了英國的隊伍。到了20世紀60年代,強大的全能球員,Gary Sobers憑借出色的表現擊敗了英國和澳大利亞。70~80年代,在開始的Clive Lloyd及后來的Vivian Richards領導下,西印度群島已經占統治地位。他們的成功建立在擁有4個快投手,即Andy Roberts、Michael Holding、Joel Gamer、Malcolm Marshall及后來的Curtly Ambrose和Courtney Walsh的基礎上。通過他們的速度及精準威懾著擊球員。有了這種陣營,可以說這20年的時間西印度群島是無法被擊敗的。但是事情有了變化,10年間,隊伍從冠軍變成了“木雞”。遠離家鄉到其他實驗賽國家比賽時,他們還不如津巴布韋和孟加拉。這種情況在2004年和2005年以零比分分別敗給英國和澳大利亞時到達了頂點。從Brian Lara(10年前就開始比賽)后就再沒有出現好的球員。西印度群島的青年似乎更熱衷于足球。對這項運動如此深入的愛卻變成了受傷的自尊心和冷漠。
六、新西蘭
新西蘭板球隊在1929年開始參加實驗賽,但直到20世紀70~80年代才開始留下自己的身影。事實上,直到1973年,澳大利亞才和新西蘭打了第一場實驗賽,新西蘭人的表現很糟糕。沒過多久,一批優秀運動員的出現,像Glem Tumer、Martin Crowe,特別是全能球員Richard Hadlee,使新西蘭得以扭轉乾坤。事實上,20世紀80年代,新西蘭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僅次于西印度群島的世界第二強的板球隊。雖然沒有能夠再次達到那個高度,如今的新西蘭隊也是一支非常好的隊伍,這在某種程度上要歸功于隊長Stephen Flem-ing的精明領導。新西蘭在Fleming的領導下于200 1年在澳大利亞比賽,雖然最終失敗了,不過他們也通過3場未分勝負的比賽震懾了當時充滿著幻想的東道主,并使其無緣第一場和第三場實驗賽的勝利。
七、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于1982年參加了第一場實驗賽,同印度和巴基斯坦一樣,它也憑借著高質量的擊球和旋轉球取得成功。在經歷了一開始初入實驗賽的艱難后,斯里蘭卡逐漸地成為了世界板球強隊。斯里蘭卡最輝煌的時刻是贏得了1996年世界杯的時候,那次是在San-ath Jayasuriya令人振奮的擊球幫助下得以實現的。不過最近十幾年,由于連年的內戰和恐怖主義勢力,這支隊伍在實驗賽中的勝利似乎僅局限在了本地舉行的比賽,這也是Mutti-ah Muralitharan的手指旋轉球的功勞。但是,斯里蘭卡人對于板球的熱愛依舊相當狂熱。
八、津巴布韋
當1992年津巴布韋被授予完全實驗賽地位的時候,板球界對津巴布韋寄予了厚望。此前津巴布韋在國際一日賽中表現出色,然而,在一系列的出色表現,包括在實驗賽中戰勝印度、巴基斯坦,且以0∶0與英國打成平局后,津巴布韋卻被內訌和球員罷工搞得焦頭爛額,不再有良好的表現。
九、孟加拉
孟加拉是新加入到實驗賽的國家,因為他們在1999年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現和在國際板球理事會里有重大影響力的印度代表的堅持下,被授予了實驗賽國家資格??傮w來說,孟加拉隊的表現算是比較糟糕的,除了唯一的一次在實驗賽中取勝陣容不整的津巴布韋隊以及在一日制國際比賽中擊敗了澳大利亞——那次比賽可以算是個亮點。孟加拉隊最近的表現有所提升,在20 1 0年廣州亞運會上獲得了男子冠軍。
第三節 著名板球圣地
板球愛好者是幸運的,因為板球比賽的場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體育場。這里的“古老”并不意味著“破舊”,很多實驗賽比賽場地在保持了原有的獨特傳統風貌的同時加入了現代元素,讓觀眾能夠舒適地看球。這些最大最現代的板球場地足夠大,能讓觀眾輕松找到座位,又能近距離地觀看高水平的比賽。下面介紹幾處國際性的大型板球場地。
一、墨爾本板球場
墨爾本板球場是實驗賽的誕生地。1877年,澳大利亞對陣英格蘭的第一場實驗賽就是在這里舉辦的。那時墨爾本球場還被描述為小圍場,而現在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最令人難忘的體育場之一。作為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的主要比賽場地,MCG曾經擠滿了1 2萬多人觀看足球決賽。經過近20年的變化,球場已經能夠容納1 0萬名觀眾舒適地觀看比賽了。迄今為止,世界上觀眾人數最多的板球比賽紀錄由墨爾本板球場保持著,即90800人。這場比賽在1961年2月,成群的觀眾來觀看最后一場結果為平局的實驗賽。
二、悉尼板球場
悉尼板球場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板球場地。它是一個世紀以來澳大利亞眾多最好的板球運動員的主場。它從1882年開始舉辦實驗賽,那年澳大利亞隊擊敗了英格蘭隊。與墨爾本全新的球場不同,悉尼板球場成功地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它保存了建筑精美的會員和女士看臺。悉尼板球場比墨爾本板球場要小,觀眾能與球員更近距離的接觸。很多選手稱贊42000座的悉尼板球場提供了最好的比賽氣氛。悉尼板球場傳統上每年的1月2日開始實驗賽,前幾日賽程的票十分緊張。
三、英格蘭勛爵球場
英國的板球場和大多數澳大利亞的板球場相比,無論是在場地大小或是可容納的觀眾數方面都顯得很小。倫敦的勛爵球場是英格蘭最大的板球場,可同時容納大約30000人。事實上,在2005澳大利亞巡回賽中,英格蘭所使用的全部5個球場共可容納95000人。而在澳大利亞,僅墨爾本板球場這一個球場就可容納下他們。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板球場常常被人們稱作“板球之家”。它由Thomas勛爵于1814年設計并因此得名。勛爵球場座落于倫敦著名高尚住宅區St John’s Wood,距倫敦中心區不遠?,F在,勛爵球場歸瑪麗邦板球俱樂部(MC C)所有。最初,勛爵球場被用作MC C自有比賽場地以及一些特定的比賽場地,自1884年起,勛爵球場開始舉辦國際板球實驗賽。按照傳統,每只參加實驗賽的球隊在英格蘭比賽時,都會在勛爵球場與主辦國進行比賽。勛爵球場的吸引力不僅僅來自于它的歷史,更有它的美學。勛爵球場罕見地將現代及歷史融為一體。在球場的一段,坐落著一座19世紀的運動員休息室。而在另一端,則是一座看起來好像是從電視劇《星際旅行》中飛出來的媒體中心。實際上,它們看起來非常融洽。
四、英格蘭橢圓球場
橢圓球場是倫敦的第二座板球場,但是在很多方面,它甚至比勛爵球場更有歷史意義。1882年在橢圓球場,澳大利亞隊在實驗賽中戰勝英格蘭隊,爭奪板球“灰燼杯”的傳統從此誕生。這里也是澳大利亞著名板球運動員Don Bradman在1948年最后一次參加國際板球實驗賽的場地。在那場比賽中,一旦Bradman被砸樁出局而沒有得分,那么他將不能保持自己職業生涯在實驗賽中平均得分過百的紀錄。而最后,這場比賽他被直接砸樁出局,他的板球實驗賽生涯平均得分是99.94分,是至今無人能打破的世界紀錄。按照傳統,在夏季,在英格蘭進行的最后一場實驗賽會在這里舉行。多年以來,這項傳統使得這場在橢圓球場進行的比賽越來越具有戲劇性。
五、南非Newlands球場
這座球場同樣充滿歷史色彩,在這里舉行的板球實驗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89年。同時,如果按照這里美不勝收的背景打分的話,Newlands球場一定可以獲得最高分。它座落在位于桌山腳下的開普敦市中。沒有什么比喝著冰啤酒在這里觀看比賽更放松的事情了。如果觀看的是一場夜間一日賽,那么這種感覺將會尤其美好。在這個球場還能能觀賞到山上美麗的落日。
六、巴巴多斯Kensington橢圓球場
作為1930年首次在西印度群島進行的實驗賽的舉辦場地,Kensington早在加勒比地區成為國際重要成員之前就擁有悠久而豐富的板球歷史。作為著名板球俱樂部Pickwick的發源地,Kensington被譽為西印度群島板球運動的中心,因此也就順理成章地獲得了2007年世界杯決賽的主辦權。巴巴多斯誕生了許多西印度群島最優秀的板球運動員,也和安提瓜一起成為海外球迷向往的圣地。這些地方不僅僅是加勒比海上最吸引人的中心,同時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由于當地板球的極受歡迎,在那里觀看球賽需要不菲的價格。
七、印度加爾各答伊甸園球場
這座巨大的圓形球場實際上是1990年翻修之前的MCG球場的翻版。它被前澳大利亞隊隊長史蒂夫—沃恩贊譽為世界上最好的競技場之一。MCG球場保持著90800人觀看比賽的紀錄,但伊甸園球場早已超過了這個數字,只是沒有人愿意麻煩去統計而已。在2001年舉行的實驗賽中,據估計大約每天有70000人在伊甸園球場觀看印度隊和英格蘭隊之間令人激動的比賽。當時的氣氛極其火爆,人們的歡呼簡直像要爆炸了一樣。印度有時候會是一個艱難而充滿對抗性的地方,加爾各答更是如此。印度因其眾多的人口和廣闊的領土面積,用于板球實驗賽的場地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在印度觀看板球是一種不平凡的經歷。在當地經常能看到一些球迷,他們熱情、知識淵博,而且很歡迎外國球迷加入到他們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