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革命戰爭時期軍隊通信教育史
- 朱仕樸
- 1154字
- 2018-12-29 13:33:37
序言
盛世修史。
1982年,中共中央提出要抓緊時間搶救歷史資料,要求各部門、各地方整理編寫黨史、軍史、行業史、廠史、校史、地方志等。時任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劉寅同志(我軍通信兵種創建人之一)在杭州召開會議安排落實此項任務,決定由西電(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簡稱西電,后改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負責搜集、編寫革命戰爭時期我軍的通信教育史。
劉寅同志說,西電是我軍最早建立的一所通信學校,是在黨中央直接領導和關懷下創建的,從紅軍時期起一直發展到今天,見證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進程,畢業生遍布各根據地解放區,西電理所當然地應該承擔編寫軍隊通信教育史的工作。
革命戰爭時期,各根據地解放區創辦過很多個通信學校和無線電培訓班,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通信戰士,建起了縱橫交錯的通信聯絡系統。無論是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還是在運籌帷幄的戰略、戰役、戰術指揮中,無論是在針鋒相對的談判桌上,還是在隱蔽戰線與敵人殘酷的較量中,正是這些通信戰士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干,為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障。
毛澤東同志高度評價通信戰士在革命事業中的重要作用。1939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接見延安通信學校師生時說,如果沒有你們這些通信戰士的工作,我們黨中央就無法了解國內外大事,無法指揮各解放區的戰爭。1941年10月10日,毛澤東同志為《通信戰士》雜志題詞:“你們是科學的千里眼順風耳”。
劉寅同志說,革命戰爭留下的老同志已經不多了,每走一位老同志就會帶走一段珍貴的史料,我們不抓緊時間就會愧對歷史,愧對這些無名英雄。
劉寅同志在給西電布置編寫軍隊通信教育史的任務時,特別指明要朱仕樸同志主持這項工作。朱仕樸同志是老紅軍,一直在軍隊通信部門工作,搞過多年的通信教育,熟悉歷史,認識通信兵里的許多老同志,又是西電的黨委書記,是合適的主編。
隨后,朱仕樸同志立即組織了一個工作班子,開始搜集和整理史料的工作。因為許多歷史事實沒有文字檔案可查,只有逐個地去訪問當年親身經歷的老同志。老同志都非常支持,熱情接待,有的老同志臥病在床仍一字一句地回憶口述當年的親見親聞,堪稱“絕版”史料。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把材料匯集起來,整理編輯,歷近20載,六易其稿,終于成書。
電子工業出版社有幸先睹初稿,這不是一本綜述的歷史著作,而是親歷者回歸檔案的一份歷史實錄,以參與者身份講述歷史事實,其資料彌足珍貴。口述的許多細節再現了歷史的真實,為研究者提供了可靠、可信、可貴的依據。口述中有很多陌生的姓名,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先輩同心協力、殊死斗爭,譜寫了革命戰爭的光輝一頁,為后輩樹立了開創美好未來的榜樣。這是一本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好書。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謹以《中國革命戰爭時期軍隊通信教育史》奉獻給黨。
2012年5月